劳动法学教案(课堂)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劳动法学教案(课堂)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法学 教案 课堂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2/8/20221.12/8/20222.一、社会劳动关系是劳动法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一、社会劳动关系是劳动法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劳动关系的变迁:不自由的劳动时代租赁劳动时代(罗马法时代)团体主义时代雇佣契约时代劳动契约时代信息化社会时代12/8/20223.19世纪初,“工厂立法”形式的劳动法规。1802年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12/8/20224.1、大工业时期“人类理性”的体现。2、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3、国家为了稳定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需要。12/8/20225.1、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2、适用范围很小。3、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12/8/20226.一、各
2、国劳动法的发展历程一、各国劳动法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开始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二次世界大战 工厂立法全面劳动立法12/8/20227.1、世界各国普遍颁布适合本国特点的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法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3、劳动法已成为完整而系统的法律体系 4、当代各国劳动法加强了责任条款及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 5、各国劳动法一般均规定了各项最低劳动标准 6、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对各国劳动法产生影响12/8/20228.一、旧中国时期的劳动立法一、旧中国时期的劳动立法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动和领导的劳动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动和领导的劳动立法运动法运动 北洋政府时期的劳动立法北洋政府时期的劳动立法 广州、武汉
3、国民政府时期的劳动立法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劳动立法 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劳动法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劳动法12/8/20229.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曾颁布过一些劳动法令。12/8/202210.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劳动立法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劳动立法 1、1949年至1966年 劳动法制定趋向计划,劳动法弱化 2、1966年至1976年 劳动法全面瘫痪 3、1976年以后至今 劳动法发展与成熟12/8/202211.1、基本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劳动法律体系。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3、初步建立了最低劳动标准。4、建立了法定的多层次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5、逐步
4、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6、不断完善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法。12/8/202212.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广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还包括联合国以及区域组织的有关公约和条约等。12/8/202213.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一些政治活动家、社会活动家、社会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社会改良的主张,包括在劳动上进行国际间的约束。12/8/202214.1880年瑞士政府提出召开国际会议。1900年,柏林会议。1900年,成立国际劳动法协会。1906年在瑞士召开了有15个国家参加的会议。1913年国际劳动法协会起草了关于女工童工工作
5、时间公约、关于禁止童工夜间工作时间公约。12/8/202215.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 1919年6月正式成立了国际劳工组织。1919年至1939年是国际联盟的附设机构。1940年至1945年二战期间因国际联盟解体而作为一个独立性的组织继续存在。二战后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直至现在。12/8/202216.三方性原则,即国际劳工大会需有政府、雇主、劳工三方代表参加。12/8/202217.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其主要依据,在二战前是国际劳动宪章的9项原则,二战后是1944年通过的费城宣言中的原则。12/8/202218.1、在法律上和事
6、实上,人的劳动不应视为商品;2、工人和雇主都有结社的权利,只要其宗旨合法;3、工人应该得到足以维持适当生活水平的工资;4、工厂的工作时间以每日8小时或每周48小时为标准;12/8/202219.5、工人每周至少有24小时的休息,并尽量把星期日作为休息日;6、工商业不得雇佣14岁以内的童工,并限制1418岁男女青年的劳动;7、男女工人做同等工作应得到同等的报酬;8、各国法律所规定的劳动状况标准应给合法居住在该国的外籍工人以同等的待遇;9、各国应设立监察制度以保证劳动立法的实施,监察人员应有妇女参加。12/8/202220.1、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标准;2、使工人受雇于他们得以最充分地发挥技能和成就
7、,并得以为共同福利做出最大贡献的职业;3、在一切有关者有充分保证的情况下,提供训练和包括易地居住在内的迁移和调动劳动力的方便。4、关于工资、收入、工时和其他条件的政策;12/8/202221.5、切实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和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情况下劳资双方的合作,以及工人和雇主制订与实施社会经济措施方面的合作;6、扩大社会保障措施,以便使所有需要此种保护的人得到基本收入,并提供完备的医疗;7、充分地保护各业工人的生命和健康;8、提供儿童福利和产妇保护;9、提供充分的营养、住宅和文化娱乐设施;10、保证教育和职业机会均等。12/8/20222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旧中国政府时期先后批
8、准了14年国际劳工公约,并于1944年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常任理事国。新中国自1983年第69届国际劳工大会开始,参加了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并陆续批准了22个国际劳工公约12/8/202223.在经济全球化、国际资本及各国劳动力将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互动的背景下,国际劳动标准在世界劳工运动以至国际贸易中受到关注。12/8/202224.12/8/202225.一、广义上的劳动法一、广义上的劳动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12/8/202226.是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2/8/2
9、02227.1、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全过程中的劳动。2、是有偿性劳动。3、带有劳雇关系。12/8/202228.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一、劳动关系一、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的概念 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狭义上的劳动关系。12/8/202229.1、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4、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12/8/202230.从不同所有制关系、职业分
10、类、资本的组织形式、工人运动角度、集体谈判制度等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个别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关系12/8/202231.1、劳动力管理方面的关系 2、劳动力配置服务方面的关系 3、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4、工会活动方面的关系 5、监督劳动法律执行方面的关系 6、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12/8/202232.一、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一、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根据不同立法权限制定颁布的法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12/8/202233.即生效和失效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公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12/8/202234.1、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2、国家机
11、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适用者:党政干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关系;现役军人;家庭用人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扩充。12/8/202235.一、劳动法的地位一、劳动法的地位 劳动法的地位问题,实际上是指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是否属于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12/8/202236.1、劳动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 2、劳动法有自己特有的基本原则 3、劳动法有自己特定的主体 4、劳动法有自己的完整独立体系12/8/202237.1 1、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调整对象不同 主体不同 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12/8/202238.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
12、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对国家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加强经营管理。12/8/202239.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职务时发生的各项社会关系,行政关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12/8/202240.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的相互间在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12/8/202241.12/8/202242.一、劳动法渊源概念一、劳动法渊源概念 劳动法渊源是指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表现形式。二、劳动法的渊源二、劳动法的渊源 劳动法的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
13、法规、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国际惯例。12/8/202243.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所谓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12/8/202244.1、劳动法基本原则应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2、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具有全面的覆盖性和高度的权威性。12/8/202245.1、劳动法基本原则指导着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有助于劳动法制的统一、协调和稳定。2、劳动法基本原则有助于理解和解释
14、劳动法,解决各具体劳动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3、劳动法基本原则可以弥补劳动立法具体规定的不足,用于解决某些实际问题。12/8/202246.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12/8/202247.一、劳动者的个人权利一、劳动者的个人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12/8/202248.结社权 集体谈判权 罢工权 参与权12/8/202249.12/8/202250.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与表现形式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与表
15、现形式 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调整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12/8/202251.个别的劳动法律关系和集体的劳动法律关系。此外:可以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劳动者人数、劳动者职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关系作不同的分类。12/8/202252.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和联系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依照法律规定缔结劳动关系,所缔结的劳动关系便具备了法律关系的形式,而法律关系则以劳动关系为实际内容。区别:范畴和产生的前提不同。前者属社会物质关系,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后者属
16、思想关系,必须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12/8/202253.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12/8/202254.一、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劳动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12/8/202255.1 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劳
17、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从而使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能力。12/8/202256.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12/8/202257.用人单位用人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用人单位享有用人的资格或能力。用人单位用人行为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行使招收录用劳动者、变更和解除及终止劳动关系等行为的能力。12/8/202258.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内
18、容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12/8/202259.1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定义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是指劳动法律规范确认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享受权利和获得利益的可能性。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是指负有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的必要性。12/8/202260.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共同存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之中,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一方的权利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
19、义务也是另一方的权利。12/8/20226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12/8/202262.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具体而言,就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共同指向的劳动活动。行为?成果?人?劳动力?劳动?12/8/202263.一、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种类一、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种类 劳动法律事实的概
20、念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12/8/202264.1 1、行为、行为 是指以行为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也可以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劳动行政管理行为、劳动仲裁行为和劳动司法行为四大类。12/8/202265.是指不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包括自然现象,如各种自然灾害;也包括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如患病、伤残、死亡等。12/8/202266.劳动法律行为产生、变更、消灭 违法行为变更、消灭 事件变更、消灭12/8/202267.一、类型一、类型
21、隐形失业、隐形就业 二、产生原因二、产生原因 国有企业用人制度改革 三、弊端三、弊端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处于不确定状态12/8/202268.12/8/202269.12/8/202270.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性质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性质 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雇用(佣)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身份契约说?租赁契约说?劳动加工说?特种契约说?12/8/20227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性和对应性 劳动合同具有双务、有偿
22、、诺成合同的劳动合同具有双务、有偿、诺成合同的特性特性 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系12/8/202272.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要手段 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12/8/202273.1994年颁布劳动法,全面肯定劳动合同制度。2007年6月29日通过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12/8/202274.按照劳动合同期限进行分类按照劳动合同期限进行分类
23、 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12/8/202275.第12条 劳动合同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第13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2/8/202276.第14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
24、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12/8/202277.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第15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12/8/20227
25、8.第68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12/8/202279.1、城镇职工劳动合同 2、农民工劳动合同 3、学徒工劳动合同12/8/202280.1、录用合同。2、聘用合同,亦称聘任合同。3、借用合同,亦称借调合同。12/8/202281.1、书面劳动合同,又称要式劳动合同。2、口头劳动合同,又称非要式合同。12/8/202282.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和原则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和原则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法就劳动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从而确立劳动关系和明确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