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纲领 上册 第一 单元 综合测试 答案 谜底 解析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800分)1. (本题4.0分)如表所示为关于古代中国的部分考古成就。这可以用来说明()1广东英德市牛栏洞等遗址中发现了距今12000年到1000年的稻作遗存2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等许多考古发现表明,长江流城、太湖流域在7000年到6000年前已普遍种植水稻,江苏草鞋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古稻田遗址3商代水稻在黄河南北均有种植,郑州白家庄遗址、安阳股墟中都有水稻遗存发现A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格局B早期农业灌溉技术的辉煌成就C中国早期水稻种植的扩展趋势D中国的稻谷培植技术领
2、先世界2. (本题4.0分)夏代居住在古河济地区的氏族邦方,除与夏王同一族姓的诸姒姓氏族外,还有有虞氏、昆吾氏、豕韦氏、有仍氏、薛氏、豢龙氏等,他们都与夏后氏通过联姻或担任夏朝官职保持着联系。这表明当时()A君主专制受到了制约B地方治理体系较松散C实行了内外服的制度D确立了家国一体理念3. (本题4.0分)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朝最后一个王桀统治时期发生了“国人暴动”B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干支纪日法C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D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武王时的青铜器4. (本题4.0分)公元前
3、6世纪中期,楚国国君熊通攻占了陈国的-块土地,按照周制,他应该把这块新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叔伯兄弟,而他却直接派自己人去开拓和经营这块土地。于是,这块土地上的产出,便可以尽归楚王所有。这块没有被分封出去的土地,便悬(古代通“县”字)挂在了那里,称之为“县”。县的出现()A反映了分封制必将走向瓦解B体现了周天子专制权威被削弱C是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D有利于强化君主对地方的控制5. (本题4.0分)西周时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即所谓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的“六艺”科目。其中礼、乐是教学的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
4、高级军官担任。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B是培养封建官吏的场所C体现宗法社会下的等级色彩D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6. (本题4.0分)吕氏春秋将以实现“大一统”为目的的战争形式称为“义兵”。战国道家认为应坚持“为义”的“兵道”,“伐乱禁暴”。这反映了A战国战争是正义的B统一成为了社会的主潮流C诸子为秦统一辩护D道家恢复等级秩序的愿望7. (本题4.0分)近年来,湖北西部地区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器情况如表所示。据此推论正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湖北西部地区()年代地点器物春秋时期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两件铁锸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其沱遗址一件铁镭战国时
5、期湖北宜昌朱家台遗址一批铁器,主要为农具春秋时期湖北宜昌上磨垴遗址一批铁器,有镭、锋、刀等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秭归张家坪遗址二十余件铁器,有锸、斧、锋等A大土地所有制瓦解B冶铁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C生产方式经历变革D私营冶铸业获得快速发展8. (本题4.0分)中国古代手工业起源较早,分工日益细密,技术与水平不断进步。下面关于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商和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明显进步宋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ABCD9. (本题4.0分)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以刑代法”的特点
6、,即不事先制定法律,而是在犯罪发生之后根据情况予以处罚。至春秋晚期,一些诸侯国打破原有的法律传统,开始制订成文法,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A反映原有秩序完全崩溃B体现郑国晋国的法治先进C和阶级关系变动相适应D为变法改革奠定理论基础10. (本题4.0分)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文段中“结草报恩”可以说明A春秋时期战争动乱不断B当时交
7、战不受周礼约束C当时社会报恩现象普遍D作者受到儒家思想影响11. (本题4.0分)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该主张说明道家()A具有朴素的唯物论B体现“有教无类”的思想C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D主张隆礼重法12. (本题4.0分)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确立的需要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适应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需要13. (本题4.0分)汉初,“诸侯王得自除御史大夫群卿以
8、下众官,如汉朝”。吴楚叛乱后,“吏四百石以下,自调除国中。今王恶,天子皆为置之”。这一变化说明西汉A王国内官制被废除B诸侯经济基础被削弱C郡国并行制的终结D王国出现郡县化趋势14. (本题4.0分)征辟是一项由汉武帝创立的,皇帝直接从民间征召名士为官的制度。东汉时期,公卿大夫往往以受征辟为荣,二千石长吏(郡太守级)皆自辟曹掾(分治具体事务的属吏),渐成风习。东汉时征辟制的发展()A成为九品中正制的渊源B反映了地方权力的失控趋势C是朋党政治形成的原因D得益于世家大族的迅速崛起15. (本题4.0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以汉苑多鹿,就收集鹿皮作币材,“以鹿皮方尺,缘以藻缋(彩色的纹绣)为币,直四
9、十万钱,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这一措施的实行()A导致市面上假币泛滥B抑制工商业经济发展C不利于地方经济交流D有利于充实中央财政16. (本题4.0分)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河西走廊,并在该地设郡,合称“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其中离都城长安最近的郡是()A酒泉郡B张掖郡C敦煌郡D武威郡17. (本题4.0分)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9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表中信息相关的历史现象是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寿命272313039363414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诸侯发动“七国
10、之乱”C外重内轻藩镇割据D陈胜、吴广农民起义18. (本题4.0分)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就史料的价值而论,正史不如正史以外之诸史,正史以外之诸史,又不如史部以外之群书。”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政治立场会影响到历史真相的准确记录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会变得模糊不清C历史研究的重心应放在史部以外的资料D原始记录比学术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19. (本题4.0分)东汉田庄地主组织农民根据不同土质种植不同作物,并使用、制造和推广新式农具,或有计划地总结生产经验。这说明东汉田庄经济()A导致了豪强地主势力膨胀B压制了小农经济的发展C带有浓厚的宗族等级色彩D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20. (本题4.0分)
11、汉代的夫余文化遗存(在今吉林省)榆树老河深遗址中,出土了铁27件、铁凿4件、铁镭8件、铁镰13件,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在老河深大、中、小型墓中均有出土。经学者比对,这些铁制农具与汉代中原地区的农具完全相同。这表明汉代()A农耕生产区域的扩展B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C存在大地主田庄生产D跨区域长途贸易兴盛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1. (本题10.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12、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在政治体制上,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体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在“帝国体制”的政治结构中,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所有一切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皇权是帝国政治的核心,官僚是皇权统治的工具。这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摘编自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
13、朝“帝国体制”在政治上的主要构成和特点。22. (本题10.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一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
14、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参考答案1. 【答案】C【详解】水稻种植从广东向北推移,到商代,黄河流域已经出现水稻种植,这反映了水稻种植扩展的趋势,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排除A项;通过水稻种植无法直接体现出灌溉技术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将中国的水稻种植技术和外国相比,无法得出比较性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 【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