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春季传染病-上海学前教育网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预防春季传染病-上海学前教育网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 春季 传染病 上海 学前 教育网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预防春季传染病预防春季传染病崇明县妇幼保健所2011-4-11v流行性感冒v腮腺炎v麻疹v风疹v水痘v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v流行性感冒(epidemic influenz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当人群对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尚缺乏免疫力时可酿成世界性大流行。其特点为突然发生的迅速传播,流感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病原学病原学v流感病毒为单股RNA病毒,属于正粘液病毒科,。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
2、毒变异较少,丙型较稳定。流感病毒不耐热和酸(56或PH3时即无致病力),对酒精、石炭酸、漂白粉及紫外线也都敏感。在自然条件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而甲型流感病毒则尚可感染猪、马、禽类等。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1、传染源:流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尤以轻型患者及隐性感染者起重要作用。起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热退或一周后大多不再排病毒。v2、传播途径:经飞沫由人到人直接传染,飞沫污染手、用具、衣物等也可发生间接传播,但因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存活不超过30分钟,故传播机会不多。v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及少年患此病者为多,以5-20岁发病率最高。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仅8-12月
3、,不超过2年。各型及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v4、流行特征: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末春初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v1、潜伏期:数小时至1-2日v2、临床症状:小儿患流感时其临床症状常因年龄不同而各具特点,年长儿症状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起病急骤,有高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肺部可出现粗啰音,偶诉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诊断诊断v1、流行病史:当地有流感流行情报对诊断最有帮助。v2、临床诊断:卡他症状体征不如普通感冒明显,咽痛、咽部红肿和扁桃体体征也不如急性扁桃体严
4、重为流感临床特点。v3、病原学诊断:病毒分离、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荧光抗体染色检查鼻粘膜细胞、血清内抗体检测。治疗治疗 v流感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特殊治疗方法,应着重一般护理和并发症防治。v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合宜的喂养,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高热、烦燥不安、头痛等应给对症处理。v2、抗病毒药物治疗:金刚烷胺、甲基金刚烷胺等。v3、免疫调节治疗:胸腺肽、人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v4、中草药治疗预防预防v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v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v3、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v4、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v5、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v
5、6、注射流感疫苗。腮腺炎腮腺炎v腮腺炎(mumps,epidemic parotitis)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全身其他腺组织也可受累。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病原学病原学v病原体炎腮腺炎病毒,系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类。在乙醇、甲醇中经数分钟即可被杀灭,用紫外线照射可迅速死亡,在冷冻条件下可生存较久,-45可存活9个月,4可保持活力2个月,在37只能生存24小时。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1、传染源:腮腺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在流行病学上起重要作用,在腮腺肿胀前7天到肿胀出现后9天均有传染性。v2、传播途径:主要为通过唾液飞沫吸
6、入。v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年长儿。感染后具有持久免疫。v4、流行特征:四季均有发病,以冬春季为流行高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1、潜伏期:14-21日,平均为18日。v2、前驱期:可有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v3、腮肿期:腮腺肿胀多为两侧性,一般先见于一侧,1-2月后对侧肿胀,肿胀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边界不清楚,表面灼热,有弹力感及触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儿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和咀嚼时更明显。腮腺肿胀1-3日达高峰,持续4-5日,以后逐渐消退,整个过程为6-10日,最长达2周。诊断诊断 v当腮腺有明显肿胀,加以有腮腺炎患者的接触史,临床即可诊断流行性
7、腮腺炎。v急性期血清及尿中的淀粉酶含量明显升高,且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对诊断有参考价值。治疗治疗 v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对症治疗,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v饮食以半流质或软食为宜,保证足够液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酸味饮料。v采取对症处理,高热降温,头痛或腮肿痛明显者用解热镇痛药。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预防预防 v小儿患病后可终生免疫。v1、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告诉孩子不要与患病者密切接触。v2、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里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v3、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v4、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
8、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麻疹麻疹v麻疹(rubeola,measles)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有发热、眼和上呼吸道发炎及皮疹等主要症状,以颊粘膜出现麻疹斑为其特征,容易并发肺炎。病后免疫力持久,大多终身免疫。病原学病原学 v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为单股RNA病毒,在低温下可生存较久,-15至-70时可保存数月至数年。0时约1月,4冰箱常用于短期保存麻疹减毒活疫苗,室温时则易失效。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1、传染源: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v2、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口、鼻、眼部粘膜的分泌物都含有病原体,在前驱
9、期及出疹期中可传染他人。v3、易感性:普遍易感,大多数是婴幼儿。v 4、流行特征: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一般在晚春最多,夏秋少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v1、潜伏期:一般为1011天。v2、前驱期:一般为34天。此期最显著的症状是发热(可达39-40)上呼吸道和眼部发炎及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在第2-3日起,颊内粘膜上,相当于下部磨牙的外侧,可见白色斑点直径为0.5-1mm,有时有红晕环绕,对麻疹的早期诊断起决定性作用。v3、出疹期:2-5日不等,一般在发热的第4日,皮疹自耳后、发际及颈部开始,渐及前额与颊部,然后自上而下急速蔓延全身,最后到四肢。开始时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直径大多为2-
10、4mm,一般稀疏分明。其后逐渐加密,可有不同程度融合,其颜色加深,成暗红色,但疹间还可见正常皮肤。皮疹发作时其他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及各种发炎症状也达极点,热度往往高至40,咽部红肿疼痛,舌上红刺增大,有时很象猩红热的杨梅样舌。v4、恢复期:如果没有并发症,在皮疹出透之后,从面部起依出疹顺序逐渐消退,热度同时下降,精神食欲好转,上呼吸道症状也很快消退。疹退时,原出疹处略见麦麸状细微脱屑,留存棕色斑痕,经过1-2星期才完全消失。诊断诊断v在前驱期应注意婴幼儿年龄,冬春季节,密切接触史及未注射麻疹疫苗等流行病学情况,看到了麻疹粘膜斑和典型皮疹便易诊断。v可利用接触史、潜伏期以及鼻咽拭涂片检查多核
11、巨细胞来帮助早期诊断。治疗治疗 v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v2、中医疗法v3、预防并发症v4、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痰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预防预防 v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v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风疹风疹v风疹(rubella,german measles)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的轻度炎症、低热、特殊的斑丘疹和耳后、枕部
12、及颈后淋巴结的肿大。1940年澳大利亚风疹大流行之后,发现不少婴儿患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心脏病,其母亲都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从此时起,风疹的预防问题更为医学界所重视。病原学病原学v风疹病毒为RNA病毒,能在人胚组织中缓慢增殖。出疹前1周到疹后5天可从鼻咽分泌物分离出这种病毒。此病毒不耐热,在室温及37很快失去活力,低温-60 可以保存。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1、传染病:风疹患者v2、传播途径:病原体由口、鼻及眼部的分泌物直接传给旁人,或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风疹病毒易被干燥或高热灭活,故密切接触才能受染。v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内最多。v4、流行特征:春冬两季发病较多。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