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态度与行为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组织行为学态度与行为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 行为学 态度 行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一一态度态度的内涵的内涵二二态度一致性与认知失调理论态度一致性与认知失调理论三三态度的测量态度的测量 四四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一一态度的涵义态度的涵义1.基本界定2.态度的心理结构 3.组织行为的态度类型1.基本界定v态度: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v对客观对象所表现的积极、肯定的或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行为是态度的外显。v指向性:态度主体(态度持有者)和态度客体(态度对象)v相对稳定连续性:理智者对于重要事物的态度,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2.态度的心理结构v认知成份-对事物看法(理解、认识和评价,世界观、价值观
2、)。v情感倾向-对事物的好恶,带有感情色彩和情绪特征。v意向成份-对事物的行为准备状态和行为反应。含有行为倾向。v关系复杂。一般三者协调一致。对工作重要意义,情感上,行为上。也可能不一致,“理智上,-但感情上-,因而行动上-”3.组织行为的态度类型v工作满意度: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工作满意度高,就有工作的积极态度。员工的态度,更多的是指工作满意度。v工作投入:个人心理上对他的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工作绩效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工作投入度高,对工作有强烈的认同感。v组织承诺: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高组织承诺意味着对组织的认同。v与缺勤率和流
3、动率都呈现负相关关系二二态度一致性与认知失调态度一致性与认知失调理论理论v人寻求态度之间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个体试图消除态度的分歧并保持态度和行为之间协调一致,以使自己表现出理性和一致性。v出现不一致,采取措施以回到态度和行为重新一致的平衡态。改变态度,改变行为,或者找一种合适的理由。认知失调理论vLeon Festinger 1950年代后期提出,试图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v失调指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多)个态度之间或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不和谐。减少不协调,寻求使不协调最少的稳定状态。v降低程度取决于3个因素:导致不协调的因素的重要性;个人认为他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
4、(激励)。v不协调并不一定使人们直接寻求一致性 三三态度的测量态度的测量v态度:内在心理倾向,不能直接观察。人的语言、文字、表情、行为反映了认知、情感和意向,可推测态度。v态度测量测量-问卷、量表(抽象,具体)、谈话。发现令管理层吃惊的结果v专业测量法:态度量表法、自由反应法和生理反应法等。v整理资料,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专业测量法v态度量表法:由专业管理人员设计出包括若干题目的量表。先后出现瑟斯顿式、利克特式、语义分析等专业性的量表。v自由反应法:创设一定条件,让被测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表明自己对某对象态度,直接或分析得到被测者的态度。开放式的问题。v生理反应法(测谎术):通过个体的生理反应指标来
5、测量个体态度的方法。运用仪器测量人们身体的指标(如心压、脉搏、呼吸、皮肤温度等)以探求身体生理指标和个人的情绪、认知、行为的关系。四四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态度对行为的影响v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v态度影响行为效果v态度影响忍耐力v态度影响相容性 v态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第六节 人格与行为一一人格人格的概念与特点的概念与特点 二二人格的分类和描述模型人格的分类和描述模型三三影响组织行为的主要人格特质影响组织行为的主要人格特质四四人格与工作的匹配人格与工作的匹配一一人格人格的概念与特点的概念与特点v人格(个性):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区
6、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v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特征。(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心理活动选择性,对事物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上,个性潜在力量,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一一人格的概念与特点人格的概念与特点v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差异中较经常的、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v特点:整体性和层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一般性和独特性,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二二人格的分类和描述模型人格的分类和描述模型(一)四种气质的类型(一)四种气质的类型1.气质的概念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3.气质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 1.气质的概念v气质:是人典
7、型、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v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比能力与性格更受制于生理组织因素。v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动力特征-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知觉速度、思维敏捷性以及情感发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快慢等)、稳定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强度(情绪和情感、意志力的强弱程度)和指向性(指向外部世界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等等。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1)体液说分类 v古希腊医生Hippocrates(前460前377年)和罗马医生Galen(129200年)提出。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v胆汁质: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心境变化剧烈,抑制
8、能力较差。易于冲动,热情直率,不够灵活。精力旺盛,动作迅猛,性情暴躁、脾气倔强,容易粗心大意。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外倾性明显。(1)体液分类v多血质:情绪兴奋性高、思维言语动作敏捷、心境变化快但强度不大,稳定性差。活泼好动、富于生气,灵活性强。乐观亲切、善交往,浮躁轻率,缺乏耐力和毅力。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外倾性较强。v粘液质:情绪兴奋性和不随意反应性都较低,沉着冷静,情绪稳定,深思远虑,思维言语动作迟缓。交际适度,内心很少外露,坚毅执拗、淡漠、自制力强。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内倾性明显。(1)体液分类v抑郁质:感受性很强,善于觉察细节,见微知著,细心谨慎,敏感多疑。内心体验深刻
9、但外部表现不强烈,行动迟缓,不活泼。易于疲劳、疲劳后也易于恢复,办事不果断和缺乏信心。内倾性明显。(2)血型分类 vA型:温和,老实稳妥、多疑、顺从依赖性强。v B型:感觉灵敏、镇静、喜社交、好管闲事。vAB型:A型与B型的混合型。vO型:意志坚强、好胜、霸道,有胆识,控制欲强,不愿吃亏。3.气质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v根据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使人的气质特点与工作的特点相配合:多血质-社交,胆汁质-突击性开拓性,粘液质-核算和监督职能(如会计、统计等),抑郁质-研究。v根据气质特征调整结构,增加团体战斗力。领导班子、团队成员的气质“互补”。v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二)荣
10、格的内外向性格论(二)荣格的内外向性格论1.性格的涵义2.性格的类型 3.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4.性格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1.性格的涵义(1)概念v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v最重要、显著的个性心理特征,起核心作用,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集中表现。v性格反映社会属性,气质反映自然属性;性格能使能力、气质带有一定的意识倾向性,作用于客观现实,有好坏之分。(2)性格的结构 v性格的态度特征:对待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性格特征。四类:对社会、集体和他人;对待劳动、生活、学习;对待劳动产品;对自己的态度。v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活
11、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主导心境指一段时间内支配性的主要情绪状态v性格的意志特征: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否自觉支配行为向预定目标努力的性格特征 v性格的理智特征: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类型(1)机能类型说 v英国心理学家A.Bain(18181903)和法国心理学家T.Ribot(18391916)提出。根据理智、情绪和意志三者在性格结构中所占优势的不同来确定性格类型。v理智型:以理智来衡量一切,支配自己的行动。v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言谈举止受情绪所左右,处理问题喜欢感情用事。v意志型:有较明确的活动目的,行动坚定,具
12、有主动性、积极性和持续性。v中间型:如情绪理智型,意志理智型等(2)向性说 vC.G.Jung(瑞士,18751961)以精神分析观点,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v内向型:沉静谨慎,深思熟虑、顾虑多,反应缓慢、适应性差,情感深沉,交往面窄、较孤僻;长处是内在体验深刻,具有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精神。v外向型:主动活泼,情感外露,喜欢交际,热情开朗,不拘小节,独立性强,关心外部事物;但比较轻率,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精神。v多数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型。(3)独立顺从说 vA.Adler(奥,18701937)根据精神分析的观点,按照个体的独立性程度来划分性格类型v独立型:善于独立思考,
13、有个人坚定的信念,有主见,能够独立发挥自己的力量;但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v 顺从型:独立性差、易受暗示,缺少独立见解,容易盲从、随波逐流、屈从权势,遇到重大事件往往惊慌失措,逃避现实。3.性格的形成和发展(1)性格发展的年龄因素 v第一阶段,性格形成期,在5岁至10岁左右;v第二阶段,性格定期型,11岁至17岁左右;v第三阶段,性格成熟期,18岁至55岁左右;v第四阶段,性格更年期,56岁至65岁左右。(2)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v主要是后天的环境影响和培养教育的结果 v生理因素:先天遗传、体格体型,男女性别v社会环境因素:家庭是培育性格的摇篮。语言、知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习惯,首先从
14、家庭学到,性格成熟发展的基础;学校教育中教师、班集体、书本知识、集体活动等使得人的性格开始走向成熟;工作岗位的职业活动,培养人的职业性格,使人的处世原则、对事态度、活动方式等明显地表现出性格差异;社会文化是影响性格形成的大环境、大气候。4.性格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v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v选人、用人要注意性格适应的合理性v做人的思想工作时,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方式才能奏效。31323334第七节第七节能力能力与行为与行为1.能力的内涵2.个体能力差异 3.工作中的能力因素4.能力与组织行为1.能力的内涵(1)能力与能力结构v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个体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15、。心理能量,条件;,v能力与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是社会发展中积累的公共财富,个人学习可掌握其中部分内容;能力是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掌握知识、技能的主观条件。v能力结构:一般能力,每一个个体完成一切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共同能力;特殊能力(2)一般能力v思维能力: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在一般能力中起核心作用;v观察能力:对事物进行全面细致的审视能力,要指知觉能力;v语言能力:描述客观事物的语言表达能力;v想象能力: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v记忆能力:积累经验、知识、技能,形成个性心理的重要心理条件;v操作能力:通过人的各种器官-手、脚、脑等并用解决人机协调,完成操作活动的能力。(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