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之特殊句式(最后)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文言翻译之特殊句式(最后)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翻译 特殊 句式 最后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文言翻译之特殊句式文言翻译之特殊句式 文言句式总的架构图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说明(全国卷)说明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 1)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语前置,成分省略。(2 2)“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主要结合文意理解文意理解和和文句翻译文句翻译进行考查。进行考查。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总结并掌握四种特殊句式的特点,能够、总结并掌握四种特殊句式的特点,能够快速识别这四种句式。快速识别这四种句式。2 2、掌握四种句
2、式的翻译方法,做到熟练准、掌握四种句式的翻译方法,做到熟练准确的翻译。确的翻译。(一)判断句(一)判断句1 1、快速朗读并翻译下列句子:、快速朗读并翻译下列句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秦,虎狼之国。秦,虎狼之国。2 2、判断句式的特点、判断句式的特点:规律一:规
3、律一:用用“者者”或或“也也”配合表判断。配合表判断。“者者”表停顿,表停顿,“也也”表判断。表判断。规律二:规律二:用副词用副词“乃乃”“”“则则”“”“即即”“”“皆皆”“”“素素”等等表示判断。表示判断。例:环滁皆山也。例:环滁皆山也。规律三:规律三:用动词用动词“为为”“”“是是”表判断。表判断。规律四:规律四:用用“非非”等词语表示否定性判断。等词语表示否定性判断。例例 :人死,则曰: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岁也。”规律五:规律五:没有词语标志,名词对名词直接进行判断。没有词语标志,名词对名词直接进行判断。可以转化为可以转化为“者,者,也也”句式。句式。3 3、翻译、翻译
4、得分点得分点:“是是”分组研究其他两种句式分组研究其他两种句式,要求:要求:1、翻译句子。、翻译句子。2、总结句式特点和规律。、总结句式特点和规律。3、明确得分要点。、明确得分要点。2 2、被动句式的特点:、被动句式的特点:规律一:规律一:用用“于于”“见见”“”“见见于于”“受受于于”表示被动。表示被动。规律二:规律二:用用“为为”和和“为为所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规律三:规律三:没有语言标志,动词从意思上表被动。没有语言标志,动词从意思上表被动。戍卒叫,函谷戍卒叫,函谷举举。阿房宫赋阿房宫赋得不得不焚焚。项脊轩志项脊轩志3 3、翻译、翻译得分点得分点:“被被”“”“受到受到”(二)被动句
5、(二)被动句被攻破被攻破被焚烧被焚烧2 2、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安、谁、孰、胡、焉等。疑问代词:何、安、谁、孰、胡、焉等。规律二: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莫、无等;否定词:不、未、莫、无等;代词:己、代词:己、之、余等。之、余等。规律三:规律三:用用“之之”或或“唯唯是是”把宾语提到动词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这时的“是是”或或“之之”只只是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