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考情分析知识建构本专题内容是对前面的总结与提升,是地理思维的具体体现。因此是高考的重点。其中对于差异性的考查方式多是直接考查,常以区域环境为背景,考查其分布、特征以及形成原因;而对于整体性的考查多是渗透在具体的案例或者问题中。命题形式:选择题与综合题均有呈现。本专题内容重在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考查。3考情分析知识建构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精要知识精要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考点一考点二5考点一考点二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6考点一考点二
2、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7考点一考点二8考点一考点二典型例题典型例题(2019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9考点一考点二(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
3、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10考点一考点二分析解答 第一步:读图示,析材料 11考点一考点二12考点一考点二第二步:析设问,求答案第(1)题,结合上述分析: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的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第(2)题,结合材料分析,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是仍然处于冰期,故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湖泊补给大于蒸发量,湖
4、水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第(3)题,结合材料与图示的分析,里海的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13考点一考点二第(4)题,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要参考里海的形成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里海成为湖泊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处,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形成的,如果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
5、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14考点一考点二思维建模思维建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15考点一考点二2.地理环境
6、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16考点一考点二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17考点一考点二演练冲关演练冲关黄土沟谷特征点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的核心点位,黄土沟谷特
7、征点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据此完成13题。18考点一考点二1.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2.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山地众多地壳隆起B.平原广布流水沉积
8、C.沟壑纵横流水侵蚀D.丘陵连绵风力沉积3.淤地坝最适宜建在()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DC C 19考点一考点二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可判断,裂点处沟道坡度变化较大,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从图中可获知该地地貌表现为沟壑纵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地貌与该地的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第3题,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在该地建坝可以控制整个沟谷的水和沙,是修建淤地坝的最佳地点。20考点一考点二4.(2019湖南娄底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
9、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 608米,面积约6 2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材料二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棉区和畜牧区。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湖中有20多种鱼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湖已成为候鸟迁徙、过冬和繁殖之地。21考点一考点二材料三图1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19902015年湖泊面积变化曲线。(1)简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成因。(2)分析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3)推测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
10、变化的影响因素。(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伊塞克湖开发利用的价值。22考点一考点二答案(1)入湖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泥沙含量少;湖水处于静水环境,泥沙大量淤积;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湖泊深度和容积较大,不易结冰。(2)盛行西风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在湖泊东岸形成丰富的降水(雪);东岸海拔高,气温低,有常年积雪,补给水源充足;东岸河流发育较多,入湖径流量大。(3)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量增大;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减少,入湖径流量增大。(4)生态价值: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