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文言文 复习 课件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一篇第一篇过教材专题知识梳理过教材专题知识梳理九年级九年级(下册下册)栏目导航栏目导航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 页一、鱼我所欲也一、鱼我所欲也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1通假字。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故患有所不辟也_通通_含义:含义:_(2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通通_含义:含义:_辟辟避避躲避。躲避。辩辩辨辨辨别。辨别。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4 页(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通通_含义:含义:_通通_含义:含义:_(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为身死而不受_通通_含义:含义:_得得德德感恩,感激。感恩,感激。与与欤欤语气词。语气词。乡乡向向先前,从前。先前,从前。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5 页能够用来。能够用来。表许可,能够。表许可,能够。古代的一种量器。古代的一种量器。用铜或铁制成的中空的响器。用铜或铁制成的中空的响器。古代
3、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豆子。豆子。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6 页益处。益处。加上,增加。加上,增加。停止,放弃。停止,放弃。已经。已经。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求得生存的手段。求得生存的手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7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8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9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10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11 页7重点句子翻
4、译。重点句子翻译。(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如人所想要的假如人所想要的(东西东西)没有比生更重要的了,那么一切可以求生的手段什么不没有比生更重要的了,那么一切可以求生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可以用呢?(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如果如果)轻蔑地呼喝着给他,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即使饥饿的即使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行人也不
5、愿接受。(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用优厚的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呢?(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换取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者对我的感激吗?是为了换取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者对我的感激吗?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12 页8常考名句。常考名句。(1)(2019四川达州中考,四川达州中考,1分分)鱼,我所欲也;熊
6、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兼,_。(2)(2019黑龙江绥化中考黑龙江绥化中考)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中中“_”与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人生追求相同。表达的人生追求相同。(3)(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_,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于我何加焉!(4)(2 0 1 8 四 川 自 贡 中 考,四 川 自 贡 中 考,1 分分)生 亦 我 所 欲,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生 亦 我 所 欲,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_。(5)(2017甘肃兰州中考甘肃兰州中考)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
7、皆有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故不为苟得也故不为苟得也 贤者能勿丧耳贤者能勿丧耳 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13 页9重点探究。重点探究。(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本文的论点是本文的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取义者也”,是
8、通过,是通过“鱼鱼”和和“熊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的比喻引出来的。(2)文章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文章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作者先通过比喻论证,提出主张作者先通过比喻论证,提出主张“舍生取义舍生取义”;再通过对比论证,从正面分;再通过对比论证,从正面分析舍生取义的原因,从反面论证析舍生取义的原因,从反面论证“义义”的价值和作用,表明的价值和作用,表明“义义”重于生命;接着重于生命;接着在第二部分举出实例,进一步论证在第二部分举出实例,进一步论证“义义”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指出不应该为物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惑。欲所惑。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9、14 页(3)“非独贤者有是心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中的“是心是心”指什么?指什么?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课文第二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课文第二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运用举例论证,说明运用举例论证,说明“一箪食,一豆羹一箪食,一豆羹”虽然很少,但是虽然很少,但是“弗得则死弗得则死”,说,说明明“一箪食,一豆羹一箪食,一豆羹”的重要性。然后又将的重要性。然后又将“一箪食,一豆羹一箪食,一豆羹”与与“万钟万钟”进行对进行对比论证,说明不顾比论证,说明不顾“礼义礼义”而贪求富贵是不值得的事情,同时警告人们而贪求富贵是不值得的事情,同时警告人们“本心本心”极极
10、易随环境改变,故应时刻反省自己。易随环境改变,故应时刻反省自己。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15 页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A 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16 页A B 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17 页二、唐雎不辱使命二、唐雎不辱使命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1通假字。通假字。(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_通通_含义:含义:_(2)仓鹰击于殿上仓鹰击于殿上_通通_含义:含义:_错错措措施行。施行。仓仓苍苍青色。青色。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
11、版第 18 页只、仅仅。只、仅仅。不弯曲。不弯曲。道歉。道歉。感谢。感谢。拔。拔。硬而直。硬而直。吉祥。吉祥。休息。休息。屈服。屈服。轻轻地抓。轻轻地抓。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19 页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增广,扩充。增广,扩充。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穿白色丧服。穿白色丧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轻视,小看。轻视,小看。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20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21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22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12、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23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24 页7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大王施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这再好不过了。大王施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这再好不过了。(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这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呢?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这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呢?(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
13、轻寡人与?现在我用大于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充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现在我用大于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充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25 页(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5)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6)安陵以
14、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安陵仅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保全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安陵仅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保全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26 页8重点探究。重点探究。(1)秦王说的秦王说的“天子之怒天子之怒”指的是什么?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天子之怒天子之怒”是指是指“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秦王欲以强国之势挑起战争,秦王欲以强国之势挑起战争,威胁恐吓唐雎和安陵国,企图逼迫他们趁早投降。威胁恐吓唐雎和安陵国,企图逼迫他们趁早投降。(2)
15、唐雎为何要历数专诸、聂政、要离这三个人物?唐雎为何要历数专诸、聂政、要离这三个人物?唐雎历数三个刺客,证明唐雎历数三个刺客,证明“士之怒士之怒”的影响之大,警告秦王不要轻举妄动、的影响之大,警告秦王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从气势上压倒秦王,为下面自寻死路,从气势上压倒秦王,为下面“若士必怒若士必怒”做铺垫。做铺垫。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27 页(3)秦王先说秦王先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是因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也”,后来却说,后来却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是“徒以有先生也徒以有
16、先生也”,为什么会前后矛,为什么会前后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盾?请谈谈你的看法。秦王前后矛盾的话正说明了他的虚伪,先说秦王前后矛盾的话正说明了他的虚伪,先说“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现了他的假仁假义;后来却说表现了他的假仁假义;后来却说“徒以有先生也徒以有先生也”,表现了他欺软怕硬、色厉内,表现了他欺软怕硬、色厉内荏。荏。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28 页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C 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29 页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7、是()A秦王极力描绘由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天子之怒”引致引致“伏尸百万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力来恫吓唐雎。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民中有才识、胆略的人因怒行刺的故事,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民中有才识、胆略的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D无论秦王真屈服还是假屈服,其无论秦王真屈服还是假屈服,其“长跪而谢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都表明唐雎
18、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得了胜利。C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0 页3(2018四川泸州中考,四川泸州中考,4分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平民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平民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1 页三、送东阳马生序三、送东阳马生序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1通假字。通假字。(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_通通_含义:含义:_(2)同舍生
19、皆被绮绣同舍生皆被绮绣_通通_含义:含义:_(3)与之论辨与之论辨_同同_含义:含义:_支支肢肢肢体。肢体。被被披披穿。穿。辨辨辩辩辩驳。辩驳。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2 页跑。跑。行走。行走。热水。热水。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两次。两次。又一次。又一次。借。借。虚伪、不真实。虚伪、不真实。跑,疾走。跑,疾走。趋势。趋势。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3 页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在腰间佩戴。在腰间佩戴。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用笔。用笔。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每天。每天。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
20、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4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5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6 页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7 页7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
21、的书。(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
22、家。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8 页8常考名句。常考名句。(1)(2019广东广州中考广东广州中考)以中有足乐者,以中有足乐者,_。(2)(2019湖北鄂州中考湖北鄂州中考)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始终没中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其原因是:有放弃,其原因是:“_,_。”(3)(2018四川自贡中考,四川自贡中考,1分分)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2018四川乐山中考,四川乐山中考,3分分)宋濂在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中,讲述求学遭到“先先达达”训斥的时候,自己训斥的
23、时候,自己“_,_,_”的做法,是为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中有足乐者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中有足乐者以中有足乐者色愈恭色愈恭礼愈至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不敢出一言以复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39 页9重点探究。重点探究。(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幼时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后从师的艰难。幼时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后从师的艰难。(2)从
24、作者的求学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从作者的求学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示例:示例:学习要勤奋刻苦;学习要勤奋刻苦;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要想学有所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40 页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A 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复习与训练语文 配人教部编版第 41 页2(2019四川凉山中考,四川凉山中考,3分分)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
25、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苦等重重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苦等重重困难。困难。B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习,力求做到习,力求做到“业有精业有精”“”“德有成德有成”,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C“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机智。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机智。D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