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山东省2020届高三4月停课不停考线上测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440278
  • 上传时间:2020-04-06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5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山东省2020届高三4月停课不停考线上测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山东省 2020 届高三 停课 不停 线上 测试 语文试题 原卷版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山东山东省省 20202020 下学期高三停课不停考线上考试下学期高三停课不停考线上考试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4 4 月)月) (新高考地区适用)(新高考地区适用)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试卷分数:试卷分数:150150 分分 1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页和试卷指定位置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页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页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页交回。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页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页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

    2、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 8.42%,而中国垃圾增速超 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 已达 70 亿吨。目前,全国已有 2/3 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 1/4 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热议的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 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 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 后,考虑到

    3、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 烧率达到 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 焚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 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 干燥等工序处

    4、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 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 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通行做法。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困难很大。一 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与生活垃圾混倒,无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一方面,民间自发拾荒 大军,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 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根据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改编)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

    5、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 “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 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 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 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 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

    6、 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 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值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 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 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 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 近年来,垃圾问题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 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它的建设

    7、需要的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 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国际“零废弃联盟”在全球推广“零废弃”理念,促垃圾减少。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 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 艾比马桶,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 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根据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改编)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念。20 世 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 产品 废弃物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照此 运行,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

    8、个危机: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尽快 改变它,走上人类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以 生态理念为基础,提出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利用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 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 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 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

    9、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报道,德国一些企业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有最高效的垃圾再 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根据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改编) 1. 根据相关内容,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其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 放”。 B. 批判者认为工业文明把垃圾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垃圾问题不可解决,注定工业文明 不可持续。 C. 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分类后可起减少垃圾处理和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 作用。 D

    10、. 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 园使用。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工业文明的科学和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物质。 B. 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应用越广泛,制造的垃圾就会越多。 C.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建设它是对各种文明的回归。 D. 用循环经济思路指导垃圾利用问题,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3. 下列说法中,符合相关材料中的议论文文体特征的一项是 A. “城市垃圾困境的破解之道”可以作为材料一的论点,它给人们敲响了治理垃圾问题的警钟。 B. 材料二说传统

    11、垃圾大多是自身演化而生,易回自然,因此纯棉衣物是最合零废弃理念的商品。 C. 材料三先作出“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的判断,然后用发达国家实践成果作为论据证明。 D. 材料一先摆出现实数据引起读者兴趣,然后证明垃圾焚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但实施困难。 4. 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5. 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美丽的 李永康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黑的。 尽管来这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12、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 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 们却是一脸陌生。 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就没走出大山 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 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 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教的班还未发 现过这样的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初读初中的时

    13、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 的行为来“报复”。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当时就是不明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 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 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家离 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 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 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去通知他,他还是没来。 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冒了出来。面对 他的

    14、父母,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每天坚持来上课就行。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 把我送过了好几道山梁。 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没隔几天,他又不来 上课了。 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 被同学笑话。 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 他说,想。 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 他抹着眼泪点点头。 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你的。 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 悄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 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

    15、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 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魂。 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 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 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教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上帝说:光明/我 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 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睛盯着我。我又声情并地朗读着穆旦的理想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 天生发,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

    16、被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 成污浊的池塘”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 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 ,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 ,有的摘了穆 旦的森林之魅 。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那位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两次写“我”流泪,一次是在自然课上为孩子们得不到良好教育的伤感的泪,一次是感动于学生 收获做人道理言语的喜悦的泪。 B. “我”对尿床的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事也有过埋怨,说明“我

    17、”也有施恩图报的 心理需求。 C. “我”读初中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常常用迟到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那位学生的迟到, 也是对“我”的“报复”。 D. “我”不仅认真上好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尝试通过诵读脍炙人口的诗篇来熏陶学生体会做 人道理的教育。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简笔写出了景物“黄”“黑”两种颜色,烘托了山村荒凉的自然环境,暗示当地的贫穷,为下文 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 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我”让那位迟到的学生住校他不来上课他住到学校他又不来上课最后他 告知原因,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C. 小说前半部分语言自然平实,后半

    18、部分引用了两首新诗以及详细写出一串诗人及其诗集名字,充满者 浓郁的“诗情”。 D. 小说中“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好几道山梁”的行为细节描写,表现了山里人无言的纯朴善良和对老师 的尊重。 8. 小说写“我”买鱼讲自然课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9. “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那位尿床的学生写的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含意? 这句话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王

    19、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 ,曰 “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 之。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 及王郎起,遣将徇上谷,急发况兵。恂与门下掾闵业共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况曰:“邯郸 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恂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 众邯郸不足图也况然之,乃遣恂到渔阳,结谋彭宠。恂还,至昌平,袭击邯郸使者,杀之,夺其军,遂与 况子弇等俱南及光武于广阿。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 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未定,光武难其守,

    20、 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朱鲔闻光武北而河内孤,使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将兵三万余人,度巩 河攻温。檄书 至,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于温下。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 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阵动,恂因奔 击,大破之,追至洛阳,遂斩贾疆。自是洛阳震恐,堿门昼闭。恂归颍川。建武三年,遣使者即拜为汝南 太守,又使骠骑将军杜茂将兵助恂讨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 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恂经明行修

    21、,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时人归其长 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 曰威侯。 (选自后汉书寇恂传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B. 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C. 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D. 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22、,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司马,古代官名。汉武帝时废太尉设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B. 檄书,古代官方用以声讨、晓喻、征召文书的通称。 C. 郡国,诸侯王的封地,西汉时经过朝廷“削藩”“割地”后逐步变小,略等于郡,常“郡国”相连。 D. 谥,指封建时代在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按其生前行迹而加给的一种称号以寓褒奖。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寇恂胁迫使者,取回印绶。更始帝的使者收取了耿况的印绶,不打算还给耿况,寇恂喝令使者召见耿况, 耿况到来后,寇恂上前取印绶佩带到耿况身上。 B. 寇恂才华出众,受到重用。光武帝南下平定河内后为太守

    23、的人选感到为难,邓禹说寇恂文武兼备,是不 二人选,于是光武帝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 C. 寇恂巧用计策,大败敌军。在温县会战时,寇恂在援军到来之时,命令士兵爬上城墙大喊“刘公兵到”, 扰乱了敌军军心,并乘机指挥部队出击,大败敌军。 D. 寇恂仗义疏财,受到称赞。寇恂将得到的俸禄送给朋友、熟人以及跟随他的人,当时的人称他是道德高 尚的人,认为他有宰相的才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 (2)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 14. 王郎起兵后,面对耿况对王郎(邯郸)势力的过分担忧,寇恂提

    24、出无需过于顾虑的理由有哪些? (二)古(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 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 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 【注】逡巡:这里指顷刻间,形容时间极短。当:作为。厮:相。与下句“相”字互文见义。 15.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用字精妙,“闻”“敲”二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在,匠心独运。 B. “旋”与“忽”“逡巡”等一连串快速的动作,表现了

    25、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 C. 采莲女随手采摘莲花酿酒,花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和,花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 潮。 D. 这首词描写了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逗趣的情景,塑造出活泼、大胆、清纯的水乡姑娘形象。 16. 有人说“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沙滩上”中“惊起”一词有“转折之妙”,请结合上下句 简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 (2) 永遇乐(千古江山) 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是孙权

    26、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心中思绪万千, 于是发出了“_,_”的慨叹。 (3)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_, _”。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认为,马首头部、颈部和鬃毛是分别铸造而成,然后焊接在一起的。但 X 光照相结果显示,马首 除了颈部前下方有数个锔钉外,其他各个部位都无明显的 。由此可见,马首系浑铸而成,其颈 部、脸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头都应为一体铸造,非常形象逼真。马首顶部的鬃毛更是纤毫毕现,下 部可见一明显的铜梗及几处铜块将一部分鬃毛撑起, ( ) 悬空效果。 据此判断, 整个

    27、马首都是使用 失蜡法一次铸造而成。马脸部为一空腔,该空腔直通马嘴部,空腔后部有一不规则三角形,可与颈部 ( ) ,此孔洞边缘部位极不规整。专家推测,该孔洞可能是在铸造完成后 ,以便水能从颈部 流入嘴内。马首唯一锔钉处位于颈部偏下处。X 光照相显示,该处明显比马首其他部位厚。究其原因,崔剑 锋认为有可能是因为铸造前蜡模发生错位,为( )铸后引起表面开裂,工匠用铜锔钉将蜡模开裂部分 固定在一起,同时在内壁加补蜡层,使得铸后铜壁厚度增加,而表面纹饰不致被破坏。浇铸后,锔钉两端 被铜水包裹,在外部无法观察到,表明锔钉应是先于铸造而被( )的。为了研究马首脸部汗毛和顶部 鬃毛的制作方式,研究人员还进行了

    28、表面翻模的显微观察,在超景深显微镜下进行微痕观察,然后采用可 塑材料对其脸部、耳部等翻模。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造成 联结 预防 安放 B. 造就 联通 预防 安置 C. 造成 联通 防止 安放 D. 造就 联结 防止 安置 19.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为了发现马首脸部汗毛和顶部鬃毛的制作方式,研究人员还进行了表面翻模的显微观察,在超景深显微 镜下进行微痕观察,然后采用可塑材料对其脸部、耳部等翻模。 B. 为了研究马首脸部汗毛和顶部鬃毛的制作方式,研究人员还进行了表面翻模的显微观察,采用可塑材料 对其脸部、耳部等翻模

    29、,然后在超景深显微镜下进行微痕观察。 C. 为了研究马首脸部汗毛和顶部鬃毛的制作方式,还进行了表面翻模的显微观察,在超景深显微镜下进行 微痕观察,然后采用可塑材料对其脸部、耳部等翻模。 D. 为了发现马首脸部汗毛和顶部鬃毛的制作方式, 还进行了表面翻模的显微观察, 采用可塑材料对其脸部、 耳部等翻模,然后在超景深显微镜下进行微痕观察。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如果是在大海中也一样。海水的含氧量是否持续

    30、减少,会限制海洋生物的 生存空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指出,全球变暖是驱动海水氧气减少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包 括沿海水域的过度施肥和海洋环流的变化。报告清晰指出,尽管海洋中的某些区域氧含量几乎不变, 但沿海水域等其他区域的演变更为清晰。含化肥的大量物质顺江河流入大海,有利于藻类生长,会消耗 更多海水中的氧气。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日前,国学英才系统化教育高层研讨会暨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长城班”启动仪式在京举行。院长蔡 恒奇介绍,国学院将搭建平台,每年从全国遴选 25 名优秀学子组成国学“长城班”,以熟悉经典、能解经

    31、和力行为标准,实施国学英才系统化培养。国学教育的根本在于知行合一,让经典活起来,让经典走进生 活。与会学者建议,“长城班”的课程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通过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 信。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昔孟母,择邻处。”孟子的母亲为使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曾两迁三地,煞费苦心。时下, 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一些家长也开始“迁徙”。孩子备战高考,父母全职陪同;孩子报考艺校,母亲天 南地北地陪考;甚至孩子上大学,还有父母租房陪读陪读,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成为近年来愈 演愈烈的社会现象。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由国内到国外,父母陪读者都不罕见。陪读,究竟是 在帮助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陪读,究竟是拖累了家长,还是成全了家长? 正在求学的你是否有亲人陪读?如果有,请给他们写一封信,明确表达你对其陪读支持与否。如果没有, 请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向校报投稿,结合所见所闻所思,自拟标题写一篇评论。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格式和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2020届高三4月停课不停考线上测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4027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