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0桩基础解答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0桩基础解答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力学 地基基础 10 桩基础 解答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0 桩 基 础10.110.1 概述概述10.210.2 桩的分类及施工工艺桩的分类及施工工艺10.310.3 单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性状与计算单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性状与计算10.4 10.4 桩基在水平荷载下的性状与计算桩基在水平荷载下的性状与计算10.5 10.5 桩基础的设计桩基础的设计10 桩 基 础10.1概述 如果建筑场地浅层的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如果建筑场地浅层的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地基承载力力和和变形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考虑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方案深基础
2、方案。深。深基础主要有基础主要有桩基础、沉井和地下连续墙桩基础、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几种类型,其中,等几种类型,其中,桩基础是最常用的深基础形式。桩基础是最常用的深基础形式。桩基础:是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承台把桩桩基础:是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承台把桩联结起来并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然后通过桩传递到地基中联结起来并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然后通过桩传递到地基中去。去。10.1概述一、一、组成组成及作用及作用 组成组成桩桩承台承台 作用:将上部结构荷载,通作用:将上部结构荷载,通过较软弱的地层传递给深部较过较软弱的地层传递给深部较坚硬的土层或岩层。坚硬的土层或岩层。(1 1)承
3、载力高;承载力高;(2 2)稳定性好;稳定性好;(3 3)沉降小;沉降小;(4 4)便于机械化施工。便于机械化施工。桩基础已成为建筑、交通、水利、港口等工程中广为采用的基础形桩基础已成为建筑、交通、水利、港口等工程中广为采用的基础形式。式。10.1概述二、特点二、特点 选用桩基础条件选用桩基础条件(1)(1)对地基沉降要求严格,不允许有不均匀或过大沉降的建筑物;对地基沉降要求严格,不允许有不均匀或过大沉降的建筑物;(2)(2)采用地基加固措施不合适的软弱地基或特殊土地基;采用地基加固措施不合适的软弱地基或特殊土地基;(3)(3)当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很高或基础位于水中的建筑物;当施工水位或地下水
4、位很高或基础位于水中的建筑物;(4)(4)高耸建筑物等;高耸建筑物等;(5)(5)建筑物受到大面积地面超载的影响,或软土上活荷载比较大的筒仓、油库等;建筑物受到大面积地面超载的影响,或软土上活荷载比较大的筒仓、油库等;(6)(6)承受大荷载、动荷载、大偏心荷载的建筑物;承受大荷载、动荷载、大偏心荷载的建筑物;(7)(7)精密或大型设备的基础,对基础振动有较高要求的建筑;精密或大型设备的基础,对基础振动有较高要求的建筑;(8)(8)意义重大或需长期保存的建筑物。意义重大或需长期保存的建筑物。三、应用三、应用桩基础主要通过作用于桩尖土层的阻力和桩周土的摩阻力来支承桩基础主要通过作用于桩尖土层的阻力
5、和桩周土的摩阻力来支承轴向轴向荷载荷载,也可利用桩侧土的侧向阻力抵抗,也可利用桩侧土的侧向阻力抵抗水平荷载水平荷载。10.1概述 不宜采用采用桩基础的情况不宜采用采用桩基础的情况 (1)(1)上层土比下层土硬得多;上层土比下层土硬得多;(2)(2)土层中有障碍物而又无法排除土层中有障碍物而又无法排除 (如孤石如孤石);(3)(3)只能采用打入或振入法施工,而附近有重要的或对振动强烈敏感的建筑只能采用打入或振入法施工,而附近有重要的或对振动强烈敏感的建筑 物时。物时。是否采用桩基础需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是否采用桩基础需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10.1概述10.2桩的分类及施工工艺现行现行建筑桩基技术
6、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将桩分别按承载性状、使用功能、桩身将桩分别按承载性状、使用功能、桩身材料及桩径大小等进行分类:材料及桩径大小等进行分类:一、一、按承载性状分类按承载性状分类 二、二、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 三、三、按桩身材料分类按桩身材料分类 四、四、按成桩方法分类按成桩方法分类 五、五、按桩对桩周土的挤压作用分类按桩对桩周土的挤压作用分类 六、六、按桩径大小分类按桩径大小分类一、按承载性状分类 1.1.端承型桩端承型桩 端端 承承 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桩顶荷载由桩端承受,桩侧阻力可忽略不计。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桩顶荷载由桩端承受,桩侧阻力可忽略不计。摩擦端承桩:在极限承
7、载力状态,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属摩擦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属 次要地位。次要地位。2 2、摩擦型桩、摩擦型桩(根据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所分担荷载的(根据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所分担荷载的比例,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比例,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请注意区分:端承请注意区分:端承型型桩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摩擦型型桩桩摩擦桩摩擦桩 摩摩 擦擦 桩: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绝大部分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桩: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绝大部分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可忽略不计。阻力可忽略不计。端承摩擦桩:桩顶极
8、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大部分由桩侧阻端承摩擦桩: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大部分由桩侧阻 力承担,但桩端阻力不可忽略不计。力承担,但桩端阻力不可忽略不计。根据桩土相互作用的特点,按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及各自对荷载的根据桩土相互作用的特点,按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及各自对荷载的分担比例,桩基础分为分担比例,桩基础分为端承型桩端承型桩和和摩擦型桩摩擦型桩。端承型桩与摩擦型桩(如图)二、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可分为以下四类:(1)(1)竖向抗压桩竖向抗压桩,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桩;,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桩;(2)(2)竖向抗拔桩竖向抗拔桩,以承
9、受竖向上拔荷载为主的桩;,以承受竖向上拔荷载为主的桩;(3)(3)水平受荷桩水平受荷桩,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的桩;,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的桩;(4)(4)复合受荷桩复合受荷桩,所受的竖向、水平荷载均较大的桩。,所受的竖向、水平荷载均较大的桩。三、按桩身材料分类(1 1)混凝土桩混凝土桩 预制桩:预制桩:在工厂或工地预先将桩身制作好,待就位后在工厂或工地预先将桩身制作好,待就位后 用打入或射水法将桩送入土中。用打入或射水法将桩送入土中。灌注桩:灌注桩:用机械或人工在现场开孔,就地浇筑混凝土用机械或人工在现场开孔,就地浇筑混凝土 而形成的桩而形成的桩。(2 2)钢桩:钢桩:钢桩主要有钢管桩、钢桩主要有
10、钢管桩、H H型钢桩和钢板桩型钢桩和钢板桩。(3 3)木桩木桩 四、按成桩方法分类 按照成桩的方法和工艺,桩基础可分为:按照成桩的方法和工艺,桩基础可分为:(1)(1)打入桩:打入桩:将预制好的桩体用击打或振动的方法打入地下将预制好的桩体用击打或振动的方法打入地下 成桩;成桩;(2)(2)灌注桩:灌注桩:先成孔后浇筑混凝土;先成孔后浇筑混凝土;(3)(3)静压桩:静压桩:利用机械以强力将预制桩压入到设计位置。利用机械以强力将预制桩压入到设计位置。五、按桩对桩周土的挤压作用分类 1 1、挤土桩挤土桩 2 2、部分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少量挤土桩)(少量挤土桩)3 3、非挤土桩非挤土桩 开口钢管桩开口
11、钢管桩H型钢桩型钢桩开口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开口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预制桩预制桩沉管灌注桩沉管灌注桩预钻孔的钢筋混凝土桩预钻孔的钢筋混凝土桩钻(挖、冲孔)灌注桩钻(挖、冲孔)灌注桩六、按桩径大小分类 按照桩径大小,桩基础可分为:按照桩径大小,桩基础可分为:(1 1)小小 桩桩 (d250mm)(d250mm);(2 2)中等直径桩中等直径桩 (250mm250mmd d800mm800mm););(3 3)大直径桩大直径桩 (d800mmd800mm)工程中选用何种桩型,受地质条件、场地条件、承载力要工程中选用何种桩型,受地质条件、场地条件、承载力要求、施工设备、地下水位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12、。求、施工设备、地下水位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10.3单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性状与计算 一、单桩的破坏模式一、单桩的破坏模式 二、单桩的竖向承载能力二、单桩的竖向承载能力 三、单桩的荷载传递三、单桩的荷载传递 四、负摩阻力四、负摩阻力 一、单桩的破坏模式一、单桩的破坏模式(1 1)桩身材料屈服(非压曲)桩身材料屈服(非压曲)(2 2)持力层整体剪切破坏。)持力层整体剪切破坏。(3 3)刺入剪切破坏。)刺入剪切破坏。(4 4)沿桩身侧面纯剪切破坏)沿桩身侧面纯剪切破坏(5 5)在拔力作用下沿沿桩身)在拔力作用下沿沿桩身 侧面纯剪切破坏。侧面纯剪切破坏。10.3单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性状与计算一、单桩的
13、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一、单桩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1 1)土的支撑能力所能提供的承载力)土的支撑能力所能提供的承载力 判定标准:判定标准:土的强度条件土的强度条件 土的变形条件土的变形条件 判定方法:静载试验法、规范经验法、静力触探法和动判定方法:静载试验法、规范经验法、静力触探法和动力法等。力法等。(2 2)桩身结构强度所能提供的承载力)桩身结构强度所能提供的承载力10.3单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性状与计算二、单桩的竖向承载力确定:二、单桩的竖向承载力确定:(一)按材料强度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一)按材料强度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二)按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二)按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
14、 (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 1.1.单桥探头法单桥探头法 2.2.双桥探头法双桥探头法(四)经验参数法(四)经验参数法(五)动力检测法(五)动力检测法10.3单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性状与计算(一)按材料强度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混凝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混凝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纵向受力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纵向受力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桩身横截面面积;桩身横截面面积;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ccysRf Af ARfcyfcAs
15、A按材料强度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将桩视为一轴向受压构件,混凝土桩按材料强度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将桩视为一轴向受压构件,混凝土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公式: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公式:式中:式中:(二)按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 静载试验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考虑:静载试验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考虑:(1 1)地基土的支承能力;)地基土的支承能力;(2 2)桩身材料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桩身材料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规范规定:对于规范规定:对于一级建筑物一级建筑物必须通过静荷载试验,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不宜必须通过静荷载试验,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少于总桩数的1%1%,并不少于,并不少于
16、3 3根;工程桩总数在根;工程桩总数在50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 2根。根。对于地基条件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对于地基条件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等某些情况下的可靠性低等某些情况下的二级建筑二级建筑桩基,桩基,也须通过静荷载试验。也须通过静荷载试验。测出测出n n根试桩极限承载力根试桩极限承载力 后,可后,可通过统计的方法,确定通过统计的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载力 的标准值:的标准值:uiQukQ11nuiuiQQn1 1、稳定标准:、稳定标准:(1 1)持力层为粘性土时,沉降速率不大于)持力层为粘性土时,沉降速率不大于0.1mm/h0.1mm/h;(2
17、2)持力层为砂土时,沉降速率不大于)持力层为砂土时,沉降速率不大于0.5mm/h.0.5mm/h.遵守此稳定标准的试验称为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快速维持荷载试验法遵守此稳定标准的试验称为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快速维持荷载试验法则规定,每级荷载下观测沉降则规定,每级荷载下观测沉降1 1小时即可加载下一级荷载或卸载。小时即可加载下一级荷载或卸载。2 2、破坏标准(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认为试桩达到破坏状态):、破坏标准(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认为试桩达到破坏状态):(1 1)桩发生急剧的、不停滞的下沉;)桩发生急剧的、不停滞的下沉;(2 2)该级荷载下的沉降大于其前一级沉降的五倍;)该级荷载下的沉降大
18、于其前一级沉降的五倍;(3 3)该级沉降大于其前一级沉降的)该级沉降大于其前一级沉降的2 2倍,且在倍,且在24h24h内不能稳定;内不能稳定;(4 4)试桩的总沉降超过)试桩的总沉降超过100+100+(L-40L-40),),mmmm;L L为桩长,为桩长,m m。(二)按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 极限荷载的判定:极限荷载的判定:Q-sQ-s曲线明显转折点法:曲线明显转折点法:1 1)线性变形阶段:从加荷至第一拐点)线性变形阶段:从加荷至第一拐点A A;2 2)弹塑性变形阶段:从第一拐点)弹塑性变形阶段:从第一拐点A A到第到第二拐点二拐点B B;3 3)破坏阶段:从第二拐点)破坏阶段
19、:从第二拐点B B往后。往后。第一拐点对应的荷载称为临界(屈第一拐点对应的荷载称为临界(屈服)荷载;第二拐点对应的荷载称为极服)荷载;第二拐点对应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记为限荷载,记为Q Qu u。(二)按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二)按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 极限荷载的判定:极限荷载的判定:沉降速率法沉降速率法(s-lgt(s-lgt法法):当荷载较小时,各级荷载下的当荷载较小时,各级荷载下的s-lgts-lgt关系成一条条平坦的直线;超过屈服荷关系成一条条平坦的直线;超过屈服荷载,载,s-lgts-lgt的斜率逐渐增大;超过极限的斜率逐渐增大;超过极限荷载时,荷载时,s-lgts-
20、lgt的斜率急剧增大,且随的斜率急剧增大,且随着时间而向下曲折,表明桩的沉降速率着时间而向下曲折,表明桩的沉降速率在随着时间而增加,标志着桩已处于破在随着时间而增加,标志着桩已处于破坏状态。坏状态。(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 根据探头的不同分为根据探头的不同分为单桥探头法单桥探头法和和双桥探头法双桥探头法。(一(一)单桥探头法单桥探头法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提出了根据中提出了根据比贯入阻力比贯入阻力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 载力的标准值:载力的标准值:桩身周长;桩身周长;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估算的桩周土第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估算的桩周
21、土第i i层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层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桩穿过第桩穿过第i i层土的厚度;层土的厚度;桩端阻力修正系数;桩端阻力修正系数;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桩端面积。桩端面积。sik iskpukskpkQQQuq lp AilusikqpAskp桩端穿越粉土、粉砂细砂及中砂底面时桩端穿越粉土、粉砂细砂及中砂底面时 按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估算的值,估算的值,需乘以需乘以 进行修正。进行修正。sikqS 双桥探头可同时测出探头双桥探头可同时测出探头侧阻力侧阻力 和和端阻力端阻力 ,该法较多采用,该法较多采用,可按下式计算:可按下式
22、计算:式中:式中:桩身周长;桩身周长;第第 i i层土层厚度;层土层厚度;第第 i i层土的探头平均阻力;层土的探头平均阻力;第第 i 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桩端面积;桩端面积;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cqsfii sicpukQulfq AcqilupAsifi(二二)双桥探头法双桥探头法(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四)经验参数法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对各类桩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中对各类桩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如下:算公式如下:(1)(1)普通灌注桩及预制桩普通灌注桩及预制桩 式中:式中:
23、桩身周长;桩身周长;桩侧第桩侧第i 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skpkisikpkpukQQQul qq Ausikqpkq (2)(2)大直径(大直径(d800mmd800mm)桩)桩式中:式中:桩身周长;桩身周长;桩侧第桩侧第i 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桩径为桩径为800mm800mm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大直径桩侧阻尺寸效力系数;大直径桩侧阻尺寸效力系数;大直径桩端阻尺寸效应系数。大直径桩端阻尺寸效应系数。(四)经验参数法usikqppkqsi ppkpsisiksiukAqlquQ (四
24、)经验参数法(3)(3)钢管桩钢管桩 桩端闭塞效应系数;桩端闭塞效应系数;(4)(4)嵌岩桩嵌岩桩 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由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嵌岩段总侧阻桩周土总侧阻、嵌岩段总侧阻和和总端阻总端阻三三部分组成。部分组成。isikppkpukQulqq Ap(五)动力检测法大应变动测法:能使桩土发生相对位移,产生永久贯入度。大应变动测法:能使桩土发生相对位移,产生永久贯入度。小应变动测法:不能使桩土发生相对位移,只产生桩土体系的弹性小应变动测法:不能使桩土发生相对位移,只产生桩土体系的弹性变形变形 动力检测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采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动力检测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
25、采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实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得到桩土体系力学性状部的速度和力实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得到桩土体系力学性状以判定单桩竖向承载力。以判定单桩竖向承载力。10.3单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性状与计算三、单桩的荷载传递三、单桩的荷载传递竖向荷载作用于桩顶,竖向荷载作用于桩顶,上部桩身上部桩身首先受到压缩而发生相对于土的首先受到压缩而发生相对于土的向向下位移下位移,于是,于是桩周土桩周土在桩侧界面上产生在桩侧界面上产生向上的摩阻力向上的摩阻力;荷载沿桩身;荷载沿桩身向下传递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克服这种摩阻力并通过它向土中扩散的向下传递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克服这种摩阻力并通过它向土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