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图解中西文化差异-原来就在点线之间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394028
  • 上传时间:2022-12-05
  • 格式:PPTX
  • 页数:26
  • 大小:884.2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图解中西文化差异-原来就在点线之间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图解 中西文化 差异 原来 点线 之间 课件
    资源描述:

    1、图解中西方常见生活差异图解中西文化差异图解中西文化差异 刘扬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刘扬1976年生于北京,13岁随家人迁居德国。17岁时被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设计系录取,师从于霍尔格马蒂斯,获硕士及大师班学位。毕业后曾先后在新加坡、伦敦、柏林、纽约工作及生活。2004年在柏林创建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并先后任教于荷兰vide设计中心、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和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作品介绍:作品介绍:这组名为“东西相遇东西相遇”的作品同时以书籍的形式出版。在这组作品中,刘扬以简单而又极富表现力的方式,对中德两种文化中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行了对照,这些对于她来说特别鲜明的差异,来自于她对自己13年北京生活和13

    2、年柏林生活的感悟和提炼。比如说:中国人和德国人如何处理问题?他们在旅行中或者肚子疼时如何表现?退休的人怎样生活?孩子在家庭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图示说明左图:西方人左图:西方人右图:中国人右图:中国人1、表达个人观点时1、表达个人观点时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是”时不说时不说“是是”,却说,却说“不是不是”。“不是不是”时不说时不说“不是不是”,却总说却总说“是是”。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实际状。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实际状况。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那老外那样直来况。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

    3、人如果像那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没有城府”,属于,属于“直肠子直肠子”,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话到嘴边留半句”。因。因此,在老外眼中来看,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此,在老外眼中来看,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所谓一些所谓的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所谓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

    4、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装,装X,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平真是了得!2、生活方式2、生活方式点评: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生活点评: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而且,认为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可可怜了。老外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可可怜了。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假如有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地,只为陪而陪地过去人总

    5、是没有任何目的地,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间受到了侵害。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3、准时点评:老外(主要是欧美西方人?)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那时间吧,等等。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

    6、外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4、人际关系点评:看到右边这幅画,我不禁哑然失笑。可不是吗?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过去叫“关系”,现在有人玩新词,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也染上找“关系”的毛病,不停地在国人面前玩namedropping(吹牛X),说自己认识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关系”很多。看来,这种习惯像流感,传染性极强。5

    7、、表达愤怒方式点评:这两种方式是典型的中外不同方式。老外是我行我素,有怒就发,有话就讲。从这一点来看,老外至少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中国人略胜一筹。而中国人从小就被告知,要有涵养,要戒急用忍。什么叫有“涵养”?什么叫“戒急用忍”呢?就是内心愤怒到了极点,脸上最好不要表现出来。要乐呵呵地,最好不动声色,那才叫高人。如果有可能,可以与人讲道理。没道理也不能把一切愤怒都表现在脸上。如果像那外那样,内心的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则显得此人,还是那句话,特不成熟,特没有城府,那是要吃亏的。其实,很多很多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着仇恨,却不能发泄。于是,在博客风靡网上时代里,就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人(包括有精神病和

    8、没精神病的),统统以“新浪网友”的狰狞面目,破口大骂,撒野开怀。6、排队点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表面化的现象吧。其实,我们中国人就喜欢热闹啊,对不对?大家挤作一团,才对么。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活在一起,不是一件乐事吗?老外啊,怎么那么自私,一个一个地,都像个幽灵似的,谁都远离彼此。没劲!排队?排什么队?几千年来也没有排队习惯,用文皱皱的话说,根本就没有那基因,让我们突然之间在21世纪排队,这分明是要我们中国人的命么!7、自我点评:无语半晌。唉。集体高于一切啊。另外,“我”是谁啊?加一句成语:人怕出名猪怕壮!记得80年代还有一首热唱的歌叫小小的我。靠。中国人的“自我”,能大吗?另外,大那老外那

    9、个地步,在中国还有生存空间吗?8、星期日街景点评:老外也真是的。我们中国人这么多人,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乐趣,怎么还不兴趁着周日到外面去凑凑什么热闹吗?要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是害怕寂寞的民族,是不喜欢单独行动的民族,是最讲究团结的民族啊。此外,他有没有看过“黄金周”的盛况呢?右边的图中显示出来的稠密程度,显然不够。9、聚会点评:老外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过春节了,也永远闹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话里的“团圆”代表着多么深厚的文化意涵。说他们没文化,我举双手赞成。而他们却永远是在我们过团团圆圆的节日聚会时,一个人跑到什么地方去感受一下什么“生命的意义”去了。看看那巨大的“圆”,这不正是一个最好的中国文化“图腾”吗?我们中国人要什么?不就是要个团圆么!傻X老外,永远也弄不明白中国文化之精髓。10、餐馆里点评:如我前面所说,我们中国人聚在一起图个什么?不就是图个热闹吗?那还怕什么?我们是“礼义之邦”不假,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不大声地在餐馆,在任何公开场合里大声说话。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这么高分贝地说话,那谁还会看谁不顺眼呢?而且,我们可以高兴地告诉老外,我们中国人做到了这一点:每个人都这样大声地、高分贝地在餐馆里,在任何可能的公开场合里说着话,谁也不妨碍谁,这不是奇迹吗?告诉老外吧,因为我们没做什么亏心事,凭什么不把平常里有些压抑的情绪在某些场合释放出来呢。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图解中西文化差异-原来就在点线之间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9402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