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清单.docx

  • 上传人(卖家):小魏子好文库
  • 文档编号:4392433
  • 上传时间:2022-12-05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95.4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清单.docx》由用户(小魏子好文库)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 七八 九年级 上册 文言文 知识 清单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作者: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作者:刘义庆 【宋代】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2、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

    3、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3.词类活

    4、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

    5、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6、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译文:复习旧

    7、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

    8、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

    9、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三军的元帅可以被抓,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儒家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译文: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做到这两点,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

    10、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解释加点词语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

    11、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

    12、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三、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音yu,意思是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音yu,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加“有”字。四、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时;今义:时间、时候。习,古义:复习、温习;今义:习惯。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日期。三,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故,古义:学过的知识;今义:缘故,故居,故友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好的方面,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学习;今义:介词

    13、,从。5.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以。五、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做)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关系的连词,却)温故而知新(承接关系的连词)博学而笃志(并列关系的连词,并且)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5.之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过的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学习)曲肱而枕之(代词,代指胳膊)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代指善者)六、词语活用归类1.学而时习之按时,时间名词做状语2.吾日三省吾身每天,时间名词做状语3.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

    14、,爱好。形容词做动词以为乐趣。形容词做动词5.饭疏食饮水吃,名词做动词6.择其善者而从之好,形容词做状语7.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形容词做名词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不亦乐乎、一日三省、三十而立;而立之年、四十不惑、从心所欲、温故知新、耳顺之年、箪食瓢饮或陋巷箪瓢、乐在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饮水曲肱八、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

    15、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

    16、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一、课题解析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二、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三、字词句梳理读音:夫(f)淫(yn)励(l)治(y)字词理解:1

    17、、一词多义“以”“成”2、古今异义“险”“穷”“去”3、词类活用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4、句子: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四、朗读停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五、翻译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

    18、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六、文意理解

    19、: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

    20、身养性,勤学成才。3、填空: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七、积累成语、名句:淡泊明志俭以养德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狼蒲松龄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

    21、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

    22、,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

    23、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一、文学常识: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二、特殊字词1.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2、古今异义: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今为耳朵。3、词语活用: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

    24、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4、特殊句式投以骨: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5、虚词:之:(1)助词,无实在意义,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起凑足音节。久之。(2)代词,它。例:又数刀毙之(代狼)(3)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狼(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3)屠乃奔倚其下:代指积薪(4)一狼洞其中:代指积薪(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以:(1)意将隧

    25、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2)以刀劈狼首:介词,表示工具,用。于:介词,在。例:其一犬坐于前。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6、一词多义:(1)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意暇甚:神情。(2)敌: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盖以诱敌:敌方。(3)前:狼不敢前:向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三、用原文回答。1、表现屠夫害怕,对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的词语是:屠惧,投以骨;复投之。2、恰当表现狼贪得无厌(贪婪凶恶)的语句是:(1)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恰当表现狼狡诈阴险:(1)一狼径去,其一

    26、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3)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3、狼“眈眈相向”不敢前的原因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4、表明屠户不失时机奋起反击的词语是:“暴起”“劈”“毙”5、文中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四、内容理解1、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整理故事情节。答:第一自然段:开端:遇狼第二、三自然段是:发展:惧狼;御狼。第四自然段是:高潮和结局:杀狼。2、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答: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3.结尾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发表评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文中

    27、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6.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记叙两只狡诈的狼想要吃掉屠夫,但最终双双被屠夫毙命的故事,讽喻像狼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8、,才能取得胜利。寓言四则1、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2、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3、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

    29、的克雷洛夫寓言。4、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意:爱慕虚荣、盲目自大的人反而不被别人重视。蚊子和狮子寓意:骄兵必败,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

    30、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寓意:不要道听途说,要通过调查研究,自己判断事情的真伪,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杞人忧天寓意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心。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杞人忧天翻译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

    31、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了疑虑,很高兴。02八年级上册

    32、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01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重点字词【字音】阙处( qu )襄陵(xing)绝巘(yn)属引(zh)沿溯(s)飞漱(sh)御风(y) 猿鸣(yun)曦月(x)素湍(tun)长啸(xio)郦道元(l)林寒涧(jin)肃 重岩叠嶂(zhng)【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2)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

    33、义:虽然。(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一词多义】(1)自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假如,如果(2)绝沿溯阻绝 动词,断绝绝巘多生怪柏 形容词,极高的衷转久绝 动词,消失【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特殊句式】省略句:(1)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2)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4.重点问题(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

    34、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

    35、肃杀气氛。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02短文两篇1.文学常识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2.文章思想内容答谢中书书: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

    36、,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3.重点字词【字音】夕日欲颓(tu)沉鳞竞跃(yu)与其奇者(y)未寝(qn )相与(y)遂(su) 藻(zo)荇(xng)竹柏(bi) 猿(yun)【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某个时候(2)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停止、休息(3)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衰败,萎靡(4)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6)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想念(7)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今义:主要指人家【一词多义】(1

    37、)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词类活用】(1)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2)夕日欲颓(形容词做动词,坠落)(3)相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特殊句式】(1)判断句: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2)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4.重点问题(1)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

    38、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2)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人。03与朱元思书1.文学常识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3.重点字词【字音】缥碧(pio)急湍(tun)轩邈(xun mio)泠泠(lng)嘤嘤(yng)鸢

    39、飞(yun)戾天(l)经纶(ln)窥谷(ku)【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2)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古今异义】(1)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可能。(2)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3)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一词多义】(1)绝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2)上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3)直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4)百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

    40、不停地,相当于副词。)(5)无直视无碍(副词,没有)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词类活用】(1)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2)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3)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4)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5)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6)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7)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特殊句式】省略句(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2)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倒装句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4.重点问题(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41、感情?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04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

    42、称“孔孟”。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2.背景链接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3.重点字词解释:1.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2.地利:地理形势。3.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4.三里(之)城:的。5.七里之(郭):外城。6.(环)而攻之:

    43、围。7.(是)天时不如地利:这。8.(池)非不深:护城河。9.(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10.(委)而(去)之:放弃。去:离开。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以:凭。12.(固)国:巩固。13.(威)天下:威慑。14.寡助(之)(至):到。 至:极点。15.亲戚(畔)之:通“叛”,背叛。16.天下(顺)之:归顺。17(以)天下之所顺:凭借。18.(故)君子有不战:所以。4.文本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

    44、论证,对比论证。5、“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6、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7、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

    45、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8、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家和万事兴。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富贵不能淫1.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3.重点字词衍(yn)丈夫之冠(gun)淫(yn)【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清单.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92433.html
    小魏子好文库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