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医学精品课件:第32章 呼吸道病毒2.ppt

  •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 文档编号:439050
  • 上传时间:2020-04-06
  • 格式:PPT
  • 页数:102
  • 大小:1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学精品课件:第32章 呼吸道病毒2.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医学精品课件:第32章 呼吸道病毒2 医学 精品 课件 32 呼吸道 病毒
    资源描述:

    1、,Medical Microbiology,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MU,第32章 呼吸道病毒 Viruses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infections 微生物学教研室 王燕,教学大纲,掌握内容 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及引起疾病 流感病毒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麻疹病毒致病性及其与SSPE的关系 熟悉内容 流感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冠状病毒所致疾病,呼吸道病毒种类,正黏病毒 流感病毒 甲、乙、丙型 副黏病毒 副流感病毒 1-5型 麻疹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腮腺炎病毒 人偏肺病毒,冠

    2、状病毒 风疹病毒 鼻病毒 属小RNA病毒 普通感冒 腺病毒 小儿肺炎,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属正黏病毒科 甲、乙、丙 3型 19181919年期间的大流行全球有 2000-4000万人死于流感,1957、1968、 1997、 2009 有大流行,Swine flu,甲型H1N1流感,生物学性状-形态,球形或椭圆形,80120nm,有包膜 包膜上有放射状突起糖蛋白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 分节段-ssRNA 甲、乙型分8个节段,丙型分7个节段 分别编码PB2、PB1、PA、HA、NP、NA, M1和M2,NS1和NS2蛋白 核蛋白(

    3、NP) 分型 RNA聚合酶复合体 PB2、 PB1、 PA组成,结 构,1,2,4,3,5,6,7,8,PB2,PB1,NP,RNA,M2,M1,NA,HA,分节段的-ssRNA,PA,RNA聚合酶 复合体,核糖核蛋白(RNP), 包膜 基质蛋白(M1) 增加包膜的坚韧度、抗原结构稳定、具型特异性; 其抗体不具有中和活性 膜蛋白(M2) 形成膜通道,利于脱壳,1,2,4,3,5,6,7,8,PB2,PB1,NP,RNA,M2,M1,NA,HA,分节段的-ssRNA,PA,RNA聚合酶 复合体,核糖核蛋白(RNP),刺突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血凝素(HA),HA三聚体 糖蛋白 H

    4、A0 HA1 HA2 HA的主要功能 凝集红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 抗原性 中和抗体 HA抗原易发生变异 分亚型的依据,神经氨酸酶( NA),四聚体,糖蛋白 NA的主要功能 参与病毒释放 水解细胞表面神经氨酸 促进病毒扩散 抗原性 NA抗原易发生变异 分亚型的依据,1,2,4,3,5,6,7,8,PB2,PB1,NP,RNA,M2,M1,NA,HA,分节段的-ssRNA,PA,RNA聚合酶 复合体,核糖核蛋白(RNP),流感病毒的复制,分 型,分型:NP和MP 甲(A) 乙(B) 丙(C) 分亚型:HA和NA H1-H15,N1-N9 H1、H2、H3 N1、N2,分 型,分型:NP和MP 甲(A

    5、) 乙(B) 丙(C) 分亚型:HA和NA H1-H15,N1-N9 H1、H2、H3 N1、N2,抗原变异机制,抗原变异机制,抗原性漂移(Antigen drift) 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是由病毒基因点突变和人群免疫力选择所造成的,引起的流行是小规模的。 抗原性转变(Antigen shift) 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即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一种或两种发生变异,形成新亚型,由于人群缺少免疫力,从而引起大流行。,Influenza pandemics associated with antigenic shift,2009.4墨西哥首例新甲型H1N1流感发现后,至2009.11.2

    6、9全球207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达62万人,死亡7826例,中国确诊病例91393人,死亡178例。,培养特性,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 初次分离羊膜腔 传代接种尿囊腔 红细胞凝集试验检出,抵抗力,抵抗力较弱 56 30分钟可被灭活 室温下传染性很快丧失,但在04 可存活数周,-70以下可长期保存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等化学药物敏感,致病性,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常见症状,Influenza natural course,微生物学诊断,血清学诊断 查血清抗HA抗体 HI、NT 试验 双份血清,四倍升高 病毒分离与鉴定 标本:口腔含漱液 培养:鸡胚羊膜腔、尿囊腔、猴

    7、肾细胞 鉴定:红细胞凝集、血凝抑制试验(HI)分型,防治原则,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防治原则,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治疗,禽流感,照片中的蓝色部分就是H5N1禽流感病毒,下面的红色部分则是健康人体细胞,显示H5N1禽流感病毒正在攻击健康细胞,克罗地亚农业部工作人员为汽车消毒, 以防止疫情在该国蔓延,高致病性禽流感 1955年,科学家证实禽类里流行的鸡瘟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主要有H5和H7两个亚型引起。 H5N1型毒株首次于1997年在香港传染给人类,造成18人患病,包括6人死亡。,到2007年,报告病例322例,死亡195例,死亡率60%,Bird flu,

    8、 Avian flu,1999年四月,香港,另外一种禽流感病毒H9N2型直接从鸟类传给了人 控制H9N2型病毒内蛋白质表达的基因与H5N1型病毒高度相似,证明它们是同种基因的变种 2003年荷兰报道首例人感染H7N7流感 20032009年,WHO统计全球报告感染禽流感(H5N1)408例,死亡256例,死亡率高达62.7%,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禽流感(bird flu, H5N1),禽流感,病原体 甲型流感病毒H5N1、H9N2、 H7N7亚型 传播渠道 直接接触:带病毒禽传染人 羽毛、排泄物、

    9、分泌物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和运输工具 感染途径 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破损皮肤,易感人群 人类呼吸道缺少与禽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因此人并不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 一旦感染,则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抗体、无抵抗力。 任何年龄均可能被感染,但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 高危人群 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 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为高危人群,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

    10、便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患者可出现高热不退,病情发展迅速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明显的肺炎,可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及瑞氏(Reye)综合征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并可继发细菌感染,发生败血症,诊断标准,具有下述任何一项,且无其他明确诊断的肺炎病例 发病前7天内,接触过病、死禽(包括家禽、野生禽鸟),或其排泄物、分泌物,或暴露于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环境; 发病前14天内,曾经到过有活禽交易、宰杀的市场; 发病前14天内,与人禽流感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包括与其共同生活、居住,或护理过病例等。 发病前14天内,

    11、在出现异常病、死禽的地区居住、生活、工作过 高危职业史:从事饲养、贩卖、屠宰、加工、诊治家禽工作的职业人员;可能暴露于动物和人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实验室职业人员;未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处置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人员;未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诊治、护理人禽流感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医护人员。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当发生下列三种假设之

    12、一时,禽流感病毒就有可能发生难以预见的变异,转变成新病毒。,H1N1型流感病毒(猪流感),H1N1型流感病毒(猪流感),墨西哥H1N1型猪流感病毒 表面蛋白无法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 其包含的鸟类基因会使这种病毒的传播更加容易,甲型H1N1流感:物种之间的传播,可能在猪体内重新组合,1976年猪流感在美国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爆发,导致超过200人感染,其中数人病情严重,一人死亡,超过四千万人接种流感疫苗 因接种疫苗造成了500多例格-巴二氏综合征(一种严重的神经麻痹)疫苗计划被迫停止。 30人直接死于接种疫苗的副作用,1988年9月,威斯康辛州一位健康孕妇感染猪流感,并发肺炎住院,8天后死亡 2005

    13、年12月到2009年2月间,美国收到十个州12人感染猪流感的传染病报告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全球207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达62万人,致死超过1.2万人。中国确诊病例91393人,死亡178例。,2010年8月10日,WHO正式解除了流感大流行6级警戒 局部的疫情显示H1N1的高度传播性(新西兰) 很多地区实施了全面疫苗接种,H7N9 禽 流 感 病 毒,第二节 副黏病毒,共同特性,球形,150-300nm,比正黏病毒大 -ssRNA 核酸不分节段 核蛋白螺旋对称,有包膜 病毒包膜表面有两种刺突 HN蛋白:HA和NA作用 F蛋白:融合细胞 、溶红细胞作用 抵抗力弱,对

    14、酸、乙醚等脂溶剂敏感 人是惟一宿主,副黏病毒(Paramyxoviruses),麻疹病毒 麻疹, SSPE 副流感病毒 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人偏肺病毒 呼吸道感染综合征,人是惟一自然储存宿主 是WHO计划消灭的病毒 -ssRNA,编码N、P、M、F、H、L 6种蛋白 包膜表面刺突:HA(凝猴红细胞)、HL(溶血素) 病毒抗原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病毒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即可灭活,一、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传染源:急性期患者 出疹前6天至出疹后3天都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玩具传播 麻疹传染性很强 发热、皮疹、呼

    15、吸道症状为主,致病性,致病性,潜伏期:9-12天 前驱期 病毒血症 发热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结膜充血 Koplik斑 3天后出皮疹 出疹期 全身皮疹 恢复期 皮疹出齐24h后体温下降,呼吸道并发症 气管炎、咳嗽,支气管肺炎最常见(4%) 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脊髓炎 0.1 迟发超敏反应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 病后多年发生,急性感染后迟发并发症 麻疹缺陷病毒,致病性,免疫性 好发于6个月到5岁儿童 6个月内从母体得到抗体 细胞免疫为主 体液免疫有中和保护作用,IgM IgG 持久免疫,预 防 隔离患者 人工主动免疫 麻疹活疫苗 麻风腮疫苗 被动免疫,二、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分为:5型

    16、 1、2型:小儿哮喘 6个月-5岁 3型: 细支气管炎、肺炎 6个月之内 4型: 上呼吸道感染 成人 5型: 与人类疾病关系不明,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结构: 包膜糖蛋白:F(融合)、G(吸附);无HA、 NA 培养增殖缓慢,细胞融合 胞浆嗜酸性包涵体 只在呼吸道局部增殖,不形成病毒血症。 引起疾病是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机制:免疫病理损伤,四、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属副粘病毒科 只有一个血清型 人是唯一自然储存宿主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 病后免疫力持久 预防 疫苗接种 麻风腮疫苗,第三节 冠状病毒(coronavirus),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感染人的有: H

    17、CoV 229E HCoV OC43 SARS CoV 人肠道冠状病毒,生物学性状,多形性,80nm160nm +ssRNA,不分节段 核衣壳呈螺旋状 包膜表面有多形性花瓣状突起, 形如花冠而得名 结构蛋白:衣壳(N)、基质(M) 包膜(S),抵抗力,冠状病毒抵抗力不强,但SARS CoV比普通CoV强,室温下痰、粪便、尿中可稳定存活12天 对温度敏感,37 数小时失活 对乙醚脂溶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及紫外线均敏感,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 CoV,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002年底在佛山首次报道,中国的SARS流行,2002年11月16日我国广东佛山市首报病例后,迅

    18、速形成流行态势。截至2003年8月7日止,全世界有3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发病达8465人,死亡919人, 死亡率达11%。我国内地发病5327人,死亡349人,死亡率为6.7%。 WHO和我国采取果断防范措施,SARS很快被控制。 2004年发生多例实验室感染病例,包括北京、台湾、新加坡等。,SARS症状,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 潜伏期:212天,通常45天 呈显著家庭和医院集聚现象,诊 断,主要依靠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 病原学 病毒分离 查核酸 RT-PCR 查抗原 免疫荧光、ELISA 血清学诊断 ELISA查抗体 实验室要求严格生物安全 (BSL-3),预 防,隔离病人 切断传播途径

    19、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第四节 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披膜病毒科 风疹病毒属 一个血清型 人是唯一宿主 可垂直感染,致病性,风疹 呼吸道传播 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以发热、皮疹、耳后淋巴结、枕下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 先天心脏病、白内障、耳聋 3个主症。妊娠前3个月感染率分别为58、 35、15。 国外少女接种疫苗,预防及免疫,自然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母亲抗体可保护胎儿 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2008年纳入计划免疫 小儿麻腮风三联疫苗,第五节 其它呼吸道病毒,一、鼻病毒(rhinoviruses),属小RNA病毒科 球形,+ssRNA病

    20、毒,核衣壳为20立体对称,无包膜,至少有114个血清型。 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引起50%的上呼吸道感染。 具有自限性 传播媒介:手、飞沫 免疫持续时间短,可反复再感染。,二、腺病毒,1953年Rowe将手术切除的儿童扁桃体进行细胞培养,想分离“感冒病毒”。但细胞出现CPE,从而分离到一种潜伏在扁桃体的病毒,称为腺病毒(Adenovirus),生物学性状,球 形,7080nm,dsDNA,无包膜。典型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结构 共252个壳粒组成衣壳 五邻体 12 六邻体 240,只能在人源细胞中培养 293、Hela等细胞中生长良好,引起CPE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 E1B基因产物可以与

    21、p53蛋白结合,抑制细胞凋亡,使细胞永生化 可以在动物实验中引起肿瘤发生,人类未见 抵抗力强 对脂溶剂不敏感 温度耐受范围大,室温可以存活10天 UV照射10分钟,5630分钟可以灭活,型别与分组,人类腺病毒已知有41个血清型,分为6个组(AF) 40、41型是从粪便中分离,不能在组织培养中增殖,称肠道腺病毒,致病性,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眼结膜进入人体,在扁桃体、肠系膜淋巴结增殖,不形成病毒血症 与许多疾病有关: 呼吸道感染: 急性发热性咽喉炎:C组1、2、5、6型 咽结膜炎:B组3、7型 急性呼吸道疾病:4、7、3型 病毒性肺炎:3、7型 (占儿童肺炎的10%) 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对同型具有持久

    22、保护性,腺病毒引起的主要疾病,微生物学诊断,病毒分离 咽喉、眼分泌物、粪便标本接种人胚肾细胞,观察CPE 血清学诊断,预防,疫苗正在研制中 病毒可使地鼠致癌,因此对疫苗的安全性有疑虑 加强泳池和浴池的管理,小 结,呼吸道病毒种类及引起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的结构、变异与分型 甲型流感病毒易引起世界大流行的原因 副粘病毒种类及引起疾病 麻疹病毒引起什么疾病?如何预防?SSPE与麻疹的关系 风疹病毒致病特点及预防,问 题,流感病毒分型和亚型的依据是什么? 流感病毒包膜和刺突的功能如何? 抗原性漂移和抗原性转变的概念? SSPE的发生和哪种病毒有关? 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分别包括哪些病毒? 引起婴儿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病原体? 禽流感和SARS的病原体分别是什么? 可垂直传播的病毒?,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医学精品课件:第32章 呼吸道病毒2.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905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