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先秦的思想文化-最新.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先秦的思想文化-最新.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件 先秦 思想 文化 最新
- 资源描述:
-
1、高考考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考纲解读: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高考导航导真题研练1.(2018全国卷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解析:由材料可知,墨子中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记载未涉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故
2、A项错误;墨子并非古代中国科技方面的专著,它只是记载了一些具体的科技成就,谈不上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学派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故墨子并不能体现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古代中国的科技属于应用性科学,是对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2.(2017全国卷24)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解析:文字的发展演变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
3、做了有益的尝试,使文字由繁到简,故A项正确。3.(2015全国卷40)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1)不同之处: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道家和阴
4、阳五行家的学说,强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成为正统思想。孔孟儒学则强调“仁“、”礼”、“德治”、“仁政”等,不受统治者重视。(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态度:辩证看待、继承发展、改造创新。文化 年份卷别题号命题角度2015全国卷24 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追求2016全国卷24周代铭文的历史价值2017全国卷242018全国卷242018全国卷24商汤仁德之心综合考查 2015全国卷40 2015全国卷40 孟子法制观念全国卷考题统计时代需求影响汉字的演变墨子科技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1、概念:“百家”形容学派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
5、、法四家。“争鸣”是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和学术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互相诘难,彼此吸收融合。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显著进步。一“百家争鸣”2、百家争鸣的背景:(1 1)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井田制崩溃。为学术繁荣提供物质条件。(2 2)政治上:社会变革,诸侯纷争,环境宽松自由流动统治者礼贤下士、廷揽人才(3 3)阶级关系上:阶级力量分化,“士”的活跃,受到各国重用。(4 4)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了大批文士人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3、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所处时期所处时期主要流派主要流派代表人
6、物代表人物 孔子孔子 孟子孟子 荀子荀子 老子老子 庄子庄子 韩非子韩非子 墨子墨子春秋儒家儒家战国春秋战国道家:崇尚自然,主道家:崇尚自然,主张张“无为无为”法家:奖励耕战,严刑峻法法家:奖励耕战,严刑峻法墨家:提倡实践精神墨家:提倡实践精神 4、意义:(1)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础 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共同构造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 1)儒家:2)道家:3)法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构成了传统哲学基础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2)“百家争鸣”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深远。(3)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相互取
7、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2司马迁说:“到周宣王时,周朝已经衰落了,掌管周朝的吏官司马氏离开周地去晋国,因此王朝的典籍、图册有的散落在卫国,有的散落在赵国,有的散落在秦国。所以孔子才说:天子失官,典籍图册失散在四夷,学术学问在四夷开展起来。”这表明当时 A.学校教育与官府教化合二为一 B.主管教育的
8、各级官吏各司其职 C.学校教育出现逐渐下移的现象 D.孔子实现了“学在民间”的理想解题关键是判断“子学时代”的具体时期,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子学时代”可知指的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由“孔子说:天子失官,典籍图册失散在四夷,学术学问在四夷开展起来”可得出学校教育逐渐由“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移,故C项正确。一)孔子创立儒学 1、孔子生平: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山东曲阜),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2)哲学思想:“仁”、“礼”、“中庸”、“为政以德”“仁”、注重人事 天命观,对鬼神敬而远之“克己复礼”、“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承认人欲有其合理
9、性的同时,更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把人欲规范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二、儒家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思考: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传统社会秩序具有进步性:A、具有人本思想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1)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爱人、德政、孝悌、仁义礼智信 (3)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4)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5)克己复礼、正名、齐之以礼。思考:孔子思想的特点?重视现世事功(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的作用)强调凡是从眼前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异想天开重视道德修养重视血亲人伦重视民本思想重视社会秩序 创办私学(
10、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六艺,全面发展(3)教育思想:3.整理文化典籍,保存古代文献诗、书、礼、易、春秋,即五经 4、评价:(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对世界文化有重要影响。被推为“圣人”(3)当时没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1西汉海昏候墓出土了一块珍贵的“孔子屏风”。屏风上记载,孔子身长七尺九,按照汉代的长度推断孔子身高1.82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约合2.2米。这种现象说明 A.对史料的运用应谨慎 B.考古与文献记录可以相互印证 C.考古比文献记录更可信 D.史记对孔子身高的记录不可信2子路记载
1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繁荣、人口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做)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A.体现了孔子劝谏统治者实行仁政的主张B.有利于儒家思想在当时得到统治者的推崇C.表明“富民和教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D.主张有利于租佃制经济的高度发展二)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伦理观)性善论。(价值观)重义轻利,舍生取义。思考:孟子的“仁政”是如何发展孔子“仁”的思想的?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
12、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构建与调节和谐人际关系。孟子从孔子“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施政纲领“仁政”。由“仁”到“仁政”是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思想主张三)荀子:(政治思想)“仁义”和“王道”;民本思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伦理观)人之性恶。(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思考: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时代背景:思想目的:思想内容:孔子处于奴隶制瓦解春秋时期,孟子、荀子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孔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孔子孟
13、子荀子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异人性论爱人仁政仁义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思想主张1.孟子既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以世袭贵族治理数以百万计农民的施政理念,又勾画了一个“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表达了社会动荡时期对精英政治的理性需求 B.体现了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的“仁政”理念 C.孟子思想中出自于人类天性的完美政治诉求 D.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封建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2.荀子按“上贤、次贤、下贤”的标准把儒者分为三个等级:“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这说明荀子 A.制定了严格的选官标准 B.反对靠
14、血缘关系选官 C.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 D.未突破原有等级观念三、道家的2个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人人物物主张主张影响影响 老老子子 (哲学思想)(本原论)(本原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朴素的辩证法朴素的辩证法)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老子是中国老子是中国哲学哲学史上史上第一个探讨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宇宙本原的哲学家;道家思想的哲学家;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道德人格产生深人的道德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远的影响。庄庄子子(哲学思想)“齐物”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逍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