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基础教程课件—概念.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逻辑学基础教程课件—概念.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学 基础教程 课件 概念
- 资源描述:
-
1、逻辑学基础教程(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上编:普通逻辑逻辑学基础教程(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概 念第二章 概 念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小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组成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任何事物及其属性。概念以“名”的形式与对象形成指称关系。概念对象的属性,指事物自身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事物的属性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本质属性是决定一类事物之所以成为该类事物,并使其与其他类事物相区别的属性。二、概念的内涵
2、与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又称概念的含义。内涵是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如“笔”、“电脑”等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一般由一种或多种思想要素构成,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概念其内涵有多少之分。例如:“学生”、“大学生”、“南开大学学生”这三个概念中,“学生”这个概念的内涵最少,“南开大学学生”这个概念的内涵最多。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又称概念的对象范围。外延是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哪些”。如:“商品”、“人”等的概念的外延。根据概念反映对象的数量范围,概念的
3、外延有大小之别。有的概念只反映一个具体的事物,例如“南开大学”、“泰山”、“秦始皇”等,它们都属于逻辑上外延最小的概念。而有的概念则反映所有的事物或事物的最普遍属性,例如“物质”、“运动”、“时间”等,它们属于逻辑上外延最大的概念,又称为“范畴”。在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概念之间,可以比较外延的大小,如“石油工人”的外延小于“工人”的外延;“科学”的外延大于“自然科学”的外延。三、概念和语词 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而任何有意义的语词所表达的含义都是概念,因此说,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但是,概念和语词又有区别:1.概念和语词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 2.并不是所有的语词
4、都表达概念。3.概念和表达概念的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一、普遍概念与单独概念单独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个个别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体事物。例如,“中国”、“北京”、“鲁迅”、“黄河”、“9.11事件”等。普遍概念。普遍概念是反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对象所组成的一类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这一类事物中的所有个别事物。例如,“教师”、“经理、“国家”、“恒星”、“汽车”等。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可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体是由许多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以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如,“班”、“
5、排”、“连”、“政党”、“丛书”、“人类”等。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例如:“党员”、“书”、“树”、“工人”、“士兵”等就都是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别,是看一个概念是否只能指称类的全体。集合概念只能指称类的全体,而非集合概念既能指称类的全体,又能单独指称类中的分子。三、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肯定概念又称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理工类大学”、“正义战争”、“成年人”、“健康”等。否定概念又称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某种属性的概念。如,“非理工类大学”、“非正义战争”、“未成年人
6、”、“不健康”等。四、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是对象本身,还是对象所具有的属性,概念可分为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实体概念又称具体概念,它是以事物或现象本身为反映对象的概念。例如,“导体”、“恒星”、“天安门广场”、“三好学生”等。属性概念又称抽象概念,是以事物或现象具有的属性为反映对象的概念。例如,“导电性”、“发光的”、“雄伟”、“优秀”等。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至少有部分重合,把概念间的关系区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概念外延有大小之分,概念外延的大小及其关系可以借助于圆圈图形来表示,这种方法逻辑学上叫做“欧拉图解”。一、概念间的相容关系 同一关系。概念间的同
7、一关系是指,两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即A、B两概念的外延,当且仅当,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A,则A和B为同一关系的概念。例如,“北京”和 “中国的首都”就是同一关系概念。A B 包含关系。概念间的包含关系是指,一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概念的外延之中,并且仅成为另一概念外延的一部分的关系。例如,“工人”和“石油工人”,“词典”和“英文词典”。包含关系又称属种关系,其中外延较大的概念A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B是种概念。具有包含关系的两个概念,根据它们相互间地位的不同,可进一步区分为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上图中,A对于B就是真包含关系,B对于A就是真包含于关系。对于包含关系,即
8、属种关系,有一些重要逻辑特性。A B 交叉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是指,两概念的外延有并且只有部分重合的关系。即A、B的外延,当且仅当有些A是B,有些A不是B,并且有些B是A,有些B不是A,则A和B为交叉关系。例如:“教授”和“科学家”,“大学生”和“留学生”等都是交叉关系的概念。二、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概念外延间的不相容关系,是指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的关系。即A、B两概念的外延,当且仅当所有的A都不是B,并且所有的B都不是A,A和B两概念为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又称“全异关系”。A B A B不相容关系可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概念间的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并
9、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全部外延,则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矛盾关系。例如,“红色”和“非红色”就是矛盾关系的概念。反对关系。概念间的反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全部外延,则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反对关系。例如,“红色”和“白色”就是反对关系的概念。A B A B第四节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是明确概念外延的两种逻辑方法。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是以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为基础的。一、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在第一节中,我们曾分析了概念的内涵有多少之分,外延有大小之别。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内涵的多少与外延的大小存在着反变关
10、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它的外延就越小;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则它的外延就越大。反过来说,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小,则它的内涵就越多;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则它的内涵就越少。例如在“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这两个属种概念之间,就存在着上述反变关系。“电视机”的内涵比“彩色电视机”的内涵少,则它的外延就比“彩色电视机”大;而“彩色电视机”的内涵比“电视机”的内涵多,则它的外延就比“电视机”的外延小。反变关系同样存在于属种递相包含关系的概念系列中,如“物生物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人”等这一系列概念,由前到后,内涵越来越多,外延则越来越小;由后至前,内涵越来越少,外延则越来越大。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11、只存在于具有属种关系(即包含关系)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概念间的其他关系则不具有上述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二、概念的限制 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对属概念增加内涵而过渡到其种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例如,对“历史”这个属概念,增加“中国”的内涵,就过渡到其种概念“中国历史”。再如,对“电话机”这个属概念,增加“来电显示”的内涵,就过渡到其种概念“来电显示电话机”。概念的限制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属概念属概念+内涵内涵 种概念种概念公式中的“内涵”表示新增加的内涵,“”表示过渡到。三、概念的概括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对种概念减少内涵而过渡到其属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例如,对“正义战争”这个
12、种概念,减少“正义”的内涵,就过渡到其属概念“战争”。再如,对“劳动模范”这个种概念,减少“劳动”的内涵,就过渡到其种概念“模范”。概念的概括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种概念种概念 内涵内涵 属概念属概念公式中的“内涵”为减少的内涵,“”表示过渡到概念的限制与概括必须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间进行,否则,就会犯“限制不当”或“概括不当”的逻辑错误。例 所有国家干部,特别是共产党员应当奉公守法。例 在校学习的学生,属于青少年一代,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以上例,把“国家干部”限制为“共产党员”属限制不当。因为“国家干部”和“共产党员”是交叉关系的概念,不是由属概念到种概念的限制。例,把“在校学习的学生”概括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