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制冷技术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空调用制冷技术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用 制冷 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绪论绪论概述概述q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制冷就是使自然界的某物体或某空间温度低于周围环境,并维持这个温度。q1 1、制冷范围的划分及其应用制冷范围的划分及其应用q1)制冷范围的划分:q普通制冷:低于环境温度-120 (153 K)-120 (153 K);q深度制冷:-120-120-253(153-253(15320 K20 K);1绪论绪论q低温和超低温:-253-253接近接近-273-273(20(20接近接近0 K)0 K)。q2)应用:1)空气调节q 2)食品的冷冻和冷藏q 3)食品加工q 4)工业生产及农牧业q 5)建筑工程q 6)能源与动力工程
2、q 7)国防工业q 8)医疗卫生2绪论绪论q2 2、制冷技术的发展、制冷技术的发展q 1755年苏格兰科学家库伦(Cullen)发表论文液体蒸发制冷,人们以此作为人工制冷史的起点。q 1875年德国林德首先制作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氨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时至今日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仍是一种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制冷方法。q3 3、制冷技术的最新发展、制冷技术的最新发展q 1)热泵技术的发展(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水环热泵)q 2)新材料的应用(相变材料、吸附材料)q 3)机器、设备的发展q 4)新型制冷工质的研究q 5)新的制冷理论及实践(吸附式制冷、热电制冷、相变制冷、热声制冷、固体绝热去磁、气体绝热膨胀
3、)3绪论绪论4、研究课题研究课题1、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1)热回收、高能效比设备的开发利用 2)土壤源热泵2、新型制冷循环 吸附式制冷、热电制冷、磁制冷、热声制冷等3、寻找新型节能环保的制冷剂4第一章第一章 蒸汽压缩式的热力学原理蒸汽压缩式的热力学原理图1.1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简图5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图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图图1.2 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图6制冷系统各部件及主要用途制冷系统各部件及主要用途制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制冷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放热,使高压高温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 压缩制冷剂蒸气,提高压力和温度7蒸气吸收式制冷系统图蒸气吸收式制冷系统图图1.3
4、蒸气吸收式制冷系统图8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原理图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原理图图1.4 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原理图9第一节第一节 理想制冷循环理想制冷循环q一、逆卡诺循环q 1 1、实现逆卡诺循环必须具备热、实现逆卡诺循环必须具备热工条件工条件q 1)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温度恒定,工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与外界热源之间传热没有温差;q 2)工质流经设备是设备内部不可逆损失;图1.5 逆卡诺循环在T-s图上的表示10一、逆卡诺循环q 2 2、实现逆卡诺循环必要设备、实现逆卡诺循环必要设备q 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蒸发器q 3 3、循环过程示意图及能量方程、循环过程示意图及能量方程q 外界输入压缩功 wc=w-we
5、=(Tk-T0)(sa-sb)q 制冷量 q0=T(sa-sb)q 制冷系数 c=T0/(Tk-T0)q 供热系数=+1q 4 4、影响制冷系数影响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的主要因素q 1)蒸发温度的影响q 蒸发温度主要取决于制冷对象的温度要求,不能变动,相同的冷凝温度下,蒸发温度越高,制冷系数越大,单位制冷量能耗越低。11一、逆卡诺循环q 2)冷凝温度的影响q 冷凝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大气或冷却水等)的温度,不能随意变动。相同的蒸发温度下,冷凝温度越低,制冷系数越大,越有利于节能。一般冷凝温度要高于冷却介质温度,以保证必要的传热温差。q二、劳仑兹循环二、劳仑兹循环q 在两个变温热源之间进行的理想制
6、冷循环过程,由两个等熵绝热过程和两个可逆多变过程组成的理想循环过程。12图1.6 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图13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q一、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q 1、理论循环工作工程及特点q 1)在冷凝器、蒸发器中有温差的定压过程代替无温差的定压过程q 2)膨胀阀代替膨胀机绝热节流代替绝热膨胀q 3)压缩机吸入饱和蒸汽干压缩代替湿压缩q 2、理论制冷循环特点q 1)节流损失:绝热节流是不可逆过程;q 膨胀阀不做功,损失了膨胀功;q 2)过热损失:湿压缩制冷量减少;q 导致气缸液击,使压缩机汽缸遭到破坏。q 为了实现干压缩可在压缩机出口处设置气液分离器q 压缩机运行时严禁发生湿压缩1
7、4冷凝器、蒸发器、冷水机组15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q 采用干压缩过程可以增加单位质量制冷能力,由于压缩终状态是过热蒸气,压缩机功耗大,制冷系数低,降低程度称为过热损失q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两种损失q 节流过程带来的节流损失;q 干压缩所产生的过热损失;q 有传热温差的热交换。WcT0TkTs1432q0qkab104ba2PkP0图1.5 理论循环TS图16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q 3)热交换过程的传热温差q 在蒸发器和冷凝器实际传热过程中,制冷剂与冷源和热源由于存在温差,使得制冷系数低于理想过程的制冷系数,传热温差越大,制冷系数降低越多。冷凝温度要高于冷却介质温度
8、,以保证必要的传热温差。17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q 二、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 1、压焓图的应用图1.6 理论循环在T-s图和lg p-h图上的表示18压焓图压焓图五态:五态:过冷液状过冷液状态、态、饱和液状饱和液状态、态、湿蒸气状湿蒸气状态、态、饱和蒸气饱和蒸气状态、状态、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状态。状态。等温线等温线t t一点:一点:临界点临界点C C三区:三区:液相区液相区两相区两相区气相区气相区八线:八线:等压线等压线p p(水(水平线)平线)等焓线等焓线h h(垂(垂直线)直线)饱和液线饱和液线x x=0=0,饱和蒸气线饱和蒸气线x x=1=1,无数条等干度无数条
9、等干度线线x x等熵线等熵线s s等比体积线等比体积线v v19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1)单位质量制冷剂制冷能力:q(2)单位质量制冷剂,压缩机的耗功量q(3)单位质量制冷剂冷凝器负荷:20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 1.单位质量制冷量 q 制冷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经循环从被冷却介质中制取的冷量称为单位质量制冷量,用q0表示。q q q0=0=h h1-1-h h4=4=r r0 0(1-1-x x4 4)(1-11-1)式中 q0单位质量制冷量(kJ/kg);h1与吸气状态对应的比焓值(kJ/k
10、g);h4节流后湿蒸气的比焓值(kJ/kg);r0蒸发温度下制冷剂的汽化潜热(kJ/kg);x4节流后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干度。21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 2.单位容积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气(按吸气状态计)经循环从被冷却介质中制取的冷量,称为单位容积制冷量,用qv表示。式中qv单位容积制冷量(kJ/m3);v1制冷剂在吸气状态时的比体积(m3/kg)22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 3.3.理论比功理论比功 q 制冷压缩机按等熵压缩时每压缩输送1kg制冷剂蒸气所消耗的功,称为理论比功,用w0
11、表示。q w0=h2-h1 (1-3)式中 w0 理论比功(kJ/kg);h2压缩机排气状态制冷剂的比焓值(kJ/kg);h1 压缩机吸气状态制冷剂的比焓值(kJ/kg)23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 4.4.单位冷凝热负荷单位冷凝热负荷q 制冷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称为单位冷凝热负荷,用qk表示。q qk=(h2-h2)+(h2-h3)=h2-h3 (1-4)q 式中 qk单位冷凝热负荷(kJ/kg);qh2与冷凝压力对应的干饱和蒸气状态所具有的比焓值(kJ/kg);qh3与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液状态所具有的比焓值(kJ/kg
12、);q 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存在着下列关系qq qk k=q q0 0+w w0 0 24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 5.5.制冷系数制冷系数 q 单位质量制冷量与理论比功之比,即理论循环的收益和代价之比,称为理论循环制冷系数,用0表示,6.6.制冷效率制冷效率R R 制冷效率可以评价制冷剂热力学能对制冷系数的影响,是理论循环制冷系数与考虑了传热温差的理想制冷循环制冷系数之比。25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 2、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1)制冷剂单位制冷能力q0与单位容积制冷量qv
13、q(2)单位理论功w0q(3)单位冷凝热负荷qkq(4)制冷剂循环流量qmq(5)压缩机的理论功率P0和指示功率Piq(6)制冷系数q(7)冷凝器的热负荷26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 例1-1 以R22为制冷剂的制冷装置,制冷剂的蒸发温度t4-20,压缩机的吸气温度t1-20,冷凝温度t320,试求该循环的制冷系数。q 解 由R22的-图上找出给定的各点,并查出各点的焓值如下:kgkJh/469.3971kgkJh/0.4332kgkJhh/084.2244388.41241hhhh27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
14、力计算例1-2 以HFC134a为制冷剂的制冷装置,其制冷量41686 kJ/h。制冷循环的工作条件是:冷凝温度为30,过冷度t 5,蒸发温度为-15,压缩机的吸气温度t1-5,试求:(1)单位质量制冷量;(2)每小时的循环量qm;(3)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每小时的放热量;(4)压缩机每小时消耗的理论功W和功率N;(5)制冷系数。例1-3见教材例1-428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 例例1-11-1假定循环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蒸假定循环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蒸发温度发温度t t0=-100=-10,冷凝温度,冷凝温度t tk=35k
15、=35,工质为,工质为R22R22,循环的,循环的制冷量制冷量Q Q0=55kW0=55kW,试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试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解解点点1 1:t t1=1=t t0=0=1010,p p1=1=p p0=0.3543MPa0=0.3543MPa,h h1=401.555kJ/kg1=401.555kJ/kg,v v1=0.0653m3/kg1=0.0653m3/kg点点3 3:t t3=3=t tk=35k=35,p p3=3=p pk=1.3548MPak=1.3548MPa,h h3=243.114 kJ/kg3=243.114 kJ/kg,由图可知,由图可知,h2=43
16、5.2 kJ/kgh2=435.2 kJ/kg,t2=57t2=57 29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改善基本概念 液体过冷:从冷凝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的温度低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过冷度:液体过冷后的温度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过冷循环:具有液体过冷的制冷循环称之为过冷循环。采用再冷却可以减少节流损失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30 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 1、设置再冷却器再冷却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1)、设置再冷却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工作流程工作流程 理论循环理论循环 31(2)、液体过冷对制冷性能的
17、影响 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 采用液态制冷剂再冷,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减少干度减少(即无效气化减少)单位质量制冷功率制冷功率增加(q0=h4-h4=4bb44);压缩机的压缩功不变。制冷系数提高,节流损失减少。对于空调用制冷系统(蒸发温度较高蒸发温度较高),并不单独设置再冷却器,而是适当增大冷凝器面积,使冷却介质与呈逆流换热,以实现再冷。32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 2、蒸气回热循环 基本概念 蒸气过热:压缩机入口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过热度:制冷剂蒸气过热后的温度与同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过热循环:具有蒸气
18、过热的制冷循环称之为过热循环。33(1)、回热式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 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 工作流程工作流程 理论循环理论循环 34(2)、回热对蒸气压缩式制冷性能的影响 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 采用回热循环,一方面可使液态制冷剂再冷,单位质量制制冷功率冷功率增加(q0=h4-h4=4bb44);同时又能保证压缩机吸入具有一定过热度的制冷剂蒸气压缩机的压缩功增加(W Wc c=(=(h h2 2 -h h1 1)-()-(h h2 2-h h1 1)=2=2 1 1 122122););制冷系数是否提高,取决
19、与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一般说来,对于节流损失大节流损失大的制冷剂,如氟利昂氟利昂R12、R134a等回热是有利的,而对于制冷剂氨氨则是不利的。35无效过热:蒸气过热所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介质以外的物体,即过热不能产生不能产生有效的冷量输出。(如:蒸发器出口至压缩机入口处制冷剂管道与外界的热交换。)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 36二、回收膨胀功二、回收膨胀功 1、使用膨胀机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对于大容量制冷装置:一方面,由于膨胀机的容量较大,不会出现因机件过小导致加工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可回收的膨胀功相对较大;因此,采用膨胀机回收膨胀功可节省常规能源,提高制冷系
20、数。37二、回收膨胀功二、回收膨胀功 2、使用膨胀机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流程和理论循环 工作流程工作流程 理论循环理论循环 383、回收膨胀功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二、回收膨胀功二、回收膨胀功 输出有用的膨胀功,压缩机压缩功减少0 034 43hhWe 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加4 4 4 440bbhhq 理论制冷系数提高ecthwwqq0039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当压缩机的压缩比较大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相应较高,因而过热损失过热损失及压缩机功耗功耗均较大。采用具有中间冷却的多级压缩制冷循环,可减少过热损失及降低压缩机功耗,蒸发温度越低节能效果越明显。40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
21、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应用场合 压缩比较高(通常 pk/p0 大于8);离心式或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中间抽气,如空调用螺杆冷水机组)。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两种形式 闪发蒸气分离器(经济器);中间冷却器。411、带闪发蒸气分离器的双级压缩制冷的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1闪发蒸气分离器45672138lgph56788221434工作流程工作流程 理论循环理论循环 42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2、闪发蒸气分离器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采用闪发蒸气分离器,减少了一级压缩的制冷剂流量;采用
22、闪发蒸气分离器,降低了二级压缩机进口的蒸气温度和比容。因此,采用闪发蒸气分离器可有效降低压缩机的功耗,故闪发蒸气分离器也称之为经济器经济器。43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中间冷却器与闪发蒸气分离器的异同 闪发蒸气分离器利用节流闪发出的制冷剂蒸气与经过一级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蒸气混合,混合后的制冷剂蒸气仍为过热蒸气过热蒸气,因此称之为不完全冷却(不适合过热损失较大的制冷剂,如氨氨等)。中间冷却器利用节流后的制冷剂可充分冷却经过一级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蒸气,使其冷却至饱和蒸气饱和蒸气状态;中间冷却器可设有液体冷却盘管,使来自冷凝器的高压液体获得较大的再冷度再冷度,既有节能作用,又有
23、利于制冷系统稳定运行。2、一次节流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的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44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3、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的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理论循环理论循环 工作流程工作流程 454、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的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理论循环理论循环 工作流程工作流程 46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5、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中间压力以获取最大制冷系数的中间压力为原则;以这种原则确定的中间压力称之为最佳中间压力最佳中间压力。(在工程设计时,可通过选择几个中间压力进行试算进行试算以确定
24、最优值。)以高低压缩机压缩比相等为原则(虽然制冷系数不是最大,但压缩机气缸工作容积工作容积的利用程度高,较实用实用)。中间压力选取的原则:此时中间压力的计算式为:kmPPP047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6、制冷剂质量流量的确定对于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制冷量为0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低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Mr1:8101hhMr高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Mr:在中间冷却器中:来自膨胀阀1的制冷剂,一方面使来自低压压缩机的排气冷却至饱和蒸气状态排气冷却至饱和蒸气状态;另一方面使膨胀阀2前的液态制冷剂由状态状态5再冷却至状态再冷却至状态7。48因此,中间冷却器的能量方程为:三、多级
25、压缩式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632751321hhMhhMhhMrrr 高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Mr:由于:65hh 87hh 16375322)()()(rrMhhhhhhM081637221)()(hhhhhhMMMrrr49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对于一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制冷量为0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状态3(由状态2和状态3混合而来)的比焓h3:312 3221)(hMMhMhMrrrr 中间冷却器的能量方程为:)()(6 32751hhMhhMrr16 3752)()(rrMhhhhM50 因此,高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Mr:三、多级压缩式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