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大学课程:逻辑学教程第八章-语用逻辑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380096
  • 上传时间:2022-12-04
  • 格式:PPT
  • 页数:44
  • 大小:45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课程:逻辑学教程第八章-语用逻辑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大学 课程 逻辑学 教程 第八 逻辑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语用逻辑第一节第一节 语用逻辑概述语用逻辑概述2022-12-42语用逻辑语用逻辑研究的主要内容:语用逻辑研究的主要内容:1 1、索引词研究、索引词研究2 2、言语行为研究、言语行为研究3 3、预设研究、预设研究4 4、会话含义研究、会话含义研究5 5、会话结构研究、会话结构研究语用逻辑研究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说话者如语用逻辑研究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说话者如何运用话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何运用话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听话者又如何准确地理而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听话者又如何准确地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话语背后的意图。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话语

    2、背后的意图。2022-12-43语用逻辑形式化的方法形式化的方法 语用逻辑的形式理论,旨在建立语有逻辑语用逻辑的形式理论,旨在建立语有逻辑的形式系统。的形式系统。蒙太格定义了语用逻辑蒙太格定义了语用逻辑L L的可能解释,即的可能解释,即为一个三元组为一个三元组I I,U U,F F,其中,其中I I是索引集是索引集合,合,U U是可能对象集合,是可能对象集合,F F是是L L域中的函项。它域中的函项。它把解释函项指派给所讨论的语言表达式。把解释函项指派给所讨论的语言表达式。描述性的方法描述性的方法 语用逻辑的描写理论,描写人们来自经语用逻辑的描写理论,描写人们来自经验的有关自然语言的应用原则,

    3、分析言语如验的有关自然语言的应用原则,分析言语如何同语境相联系。何同语境相联系。演讲学、谈判学、论辩学、修辞学、演讲学、谈判学、论辩学、修辞学、谬误学、翻译学。谬误学、翻译学。语用逻辑的语用逻辑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语用逻辑的语用逻辑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两种方法两种方法主要对象主要对象2022-12-44言语交际过程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言语交际过程可以下图来表示,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言语交际过程可以下图来表示,其中言语活动包括三部分:物理部分(声波)、生理部分(发中言语活动包括三部分:物理部分(声波)、生理部分(发音和听音)心理部分(音响形象和概念)。音和听音)心理部分(音响形象和概念)。C

    4、iC iC=概念i=音响形象声波声波听音发音听音发音2022-12-45语言的特征1、语言是复杂的言语活动中的一个确定的部分,即上图、语言是复杂的言语活动中的一个确定的部分,即上图中的音响形象和概念相联结的那个确定的部分。中的音响形象和概念相联结的那个确定的部分。2、语言是一种指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语言是一种指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这两部分都是心理的。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这两部分都是心理的。3、语言指号虽然是心理的,但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集、语言指号虽然是心理的,但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集体的同意而得到认可,是实在的东西,存在于人们脑子体的同意而得

    5、到认可,是实在的东西,存在于人们脑子里。语言的指号是可以捉摸的,由文字把它们固定在约里。语言的指号是可以捉摸的,由文字把它们固定在约定俗成的形象里。定俗成的形象里。索绪尔把语言概括为三个方面:索绪尔把语言概括为三个方面:第八章 语用逻辑第二节第二节 语境与预设语境与预设2022-12-47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语言表达的意义就是根据语形、语义和语用规则和交际语境,语言表达的意义就是根据语形、语义和语用规则和交际语境,语言的使用者应用这个语言表达式所表达或传达的思想感情。语言的使用者应用这个语言表达式所表达或传达的思想感情。表表达达式式意意义义的的四四个个层层次次命 题命题态度意 谓意 思抽象语句的意

    6、义抽象语句的意义语句的意义语句的意义话语的意义话语的意义交际语境中话语的意义交际语境中话语的意义2022-12-48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语言表达式四个层次的意义,可以分析清楚。有语言表达式四个层次的意义,可以分析清楚。有如下实例:如下实例:假设语境CR:甲、乙、丙是同一单位的员工。甲与乙是两个铁杆球迷,连着几周的双休日加班合他俩失去了多次看球的机会。丙对球类向来没有兴趣,手头并不宽裕的他,倒指望靠加班费快点买套明星璀璨的VCD片过把瘾。在更衣室,甲给他的同事带来了一个讯息,而乙与丙则有不同的反映。甲:“本周不加班啦!”乙:“本周真的不加班了?”丙:“为什么本周不加班了呢?”2022-12-491、

    7、抽象语句是“本周不加班”,它表达或传达了该单位本周不再加班的事实(A)。2、这一抽象语句在甲、乙、丙中具有不同的语句意义,因为它们包含有不同的命题态度:在甲是断定(F!)A),在乙与丙则是疑问(F?)A)。3、在甲的(F!)A)命题态度上加上兴奋的副语言成分“U1”,形成甲的话语“U1(F!)A)”,其意义就是它所表达的意谓U1(F!)A);虽然乙与丙的命题态度同样是疑问,但是它们的话语意义却不同,因为它们的话语中包含有不同的副语言成分:乙的“U2”是惊喜,而丙的“U3”则是懊丧,因此乙与丙的话语具有不同的意谓。4、结合交际语境CR中的相关因素,不难推知:甲与乙的话语意思中包含有“庆幸”之意,

    8、而丙的话语意思中则是“一肚子不情愿”。2022-12-410语境的分类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语境可以分为: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语境可以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狭义语境是指上下文或前言后狭义语境是指上下文或前言后语。广义语境也称言语环境,即语言使用的交际环境,包括语。广义语境也称言语环境,即语言使用的交际环境,包括语言条件和交际条件两部分。语言条件和交际条件两部分。语义语境和语用语境。语义语境和语用语境。外延语境和内涵语境:外延语境和内涵语境:如是一个语境提供的是关于某如是一个语境提供的是关于某表达式的内涵,那么该语境就是这个表达式的内涵语境;如表达式的内涵,那么该语境就是这

    9、个表达式的内涵语境;如是一个语境提供的是关于某表达式的外延,那么该语境就是是一个语境提供的是关于某表达式的外延,那么该语境就是这个表达式的处延语境。这个表达式的处延语境。2022-12-411语境的作用语境能明确话语中索引词的含义或所指;语境能明确话语中索引词的含义或所指;语境能消除话语中的歧义;语境能消除话语中的歧义;语境能补充话语表达中的省略信息;语境能补充话语表达中的省略信息;语境能揭示话语中的隐含意义;语境能揭示话语中的隐含意义;语境也是评判一个话语是否恰当的标准。语境也是评判一个话语是否恰当的标准。2022-12-412预设 在交际语境在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中,说话者S对听说者对听说

    10、者H说出话语说出话语“U(FA)”时,时,S预设预设“B”(语词、短语或子句)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当且仅当:(语词、短语或子句)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当且仅当:S S相信相信“B”B”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S S相信相信H H也相信也相信“B”B”所指谓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的对象或事态存在;S S相信相信H H知道知道和和。这一预设是以下列规则为基础这一预设是以下列规则为基础:1、引发条件规则、引发条件规则 “B”“B”是直陈话语是直陈话语“U U(AA)”中的专名、摹状词、量化名词(或中的专名、摹状词、量化名词(或名词短语)、或非重音的语词、短语和子句;或

    11、名词短语)、或非重音的语词、短语和子句;或“B”“B”是直陈话语是直陈话语“U U(AA)”推出的话语中的专名、摹状词、量化名词(或名词短语)、推出的话语中的专名、摹状词、量化名词(或名词短语)、或非重音的语词、短语和子句;或或非重音的语词、短语和子句;或“B”“B”是疑问话语或命令话语加上是疑问话语或命令话语加上真诚准则推出的语句中的抽象语句。真诚准则推出的语句中的抽象语句。2、排除条件规则、排除条件规则 S S相信并且相信相信并且相信H H也相信也相信“B”B”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不与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不与S S说出说出的话语的话语“U U(FAFA)”、S S遵守合作准则或遵守

    12、合作准则或S S相信的交际语境相信的交际语境C C中的因素中的因素c c1 1,c c2 2,c cn n相矛盾。相矛盾。2022-12-413话语预设的种类和意义话语有三种基本类型:直陈话语、疑问话语、命令话语有三种基本类型:直陈话语、疑问话语、命令话语。相应地,话语预设也可分为三种:话语。相应地,话语预设也可分为三种:1、直陈话语的预设:、直陈话语的预设:可分为直陈简单话语的预设和直陈复合话语的预设。2、疑问话语的预设:、疑问话语的预设:可分为选择疑问话语的预设、是否疑问话语的预设和特指疑问话语的预设。3、命令话语的预设:、命令话语的预设:具有U(!A)形式的话语。研究话语的意义:有助于正

    13、确理解话语与进行有效研究话语的意义:有助于正确理解话语与进行有效交际。交际。第八章 语用逻辑第三节第三节 言语行为与合作原则言语行为与合作原则2022-12-415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认为说话者奥斯汀认为说话者S在每一话语中实施了三种行为:在每一话语中实施了三种行为:1 1、语谓行为:、语谓行为:S S说出说出“U U(FAFA)”;2 2、语旨行为:话语陈述了一个事实,或确认(否认)某一事实,或作出、语旨行为:话语陈述了一个事实,或确认(否认)某一事实,或作出一项承诺,或发出一个指令,或给予一个劝告,等等;一项承诺,或发出一个指令,或给予一个劝告,等等;3 3、语效行为:、语效行为:S S说出

    14、的话语说出的话语“U U(FAFA)”所产生的效果或反应。所产生的效果或反应。甲正举起气枪想打天鹅,乙说:“你可不应这么做呀!”甲听后放下了枪。乙的语谓行为(即说了什么):“你可不应这么做呀!”乙的语旨行为(说出这一话语的用意):劝阻甲不要打天鹅。乙的语效行为(说了这一话语产生的结果):甲听从规劝后停止了射击。言语行为理论是由美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并由美国哲学言语行为理论是由美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并由美国哲学家塞尔发展起来的一种语用理论。家塞尔发展起来的一种语用理论。2022-12-416言语行为理论塞尔对言语行为作出的分类:塞尔对言语行为作出的分类:1 1、话语行为:说出一个或一些话语;、话语行

    15、为:说出一个或一些话语;2 2、命题行为:进行指称或谓述;、命题行为:进行指称或谓述;3 3、语旨行为:作出陈述、提出问题、发出命令、表示承诺、语旨行为:作出陈述、提出问题、发出命令、表示承诺等;等;4 4、语效行为:对听话者在行动上、思想上、信念上所产生、语效行为:对听话者在行动上、思想上、信念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的某种效果。1 1、小张学电脑了。(断定)小张学电脑了。(断定)2 2、小张学电脑了吗?(询问)小张学电脑了吗?(询问)3 3、小张,学电脑!(命令)小张,学电脑!(命令)4 4、希望小张能学电脑。(愿望)希望小张能学电脑。(愿望)5 5、如果小张能学电脑,那么我资助如果小张能学电

    16、脑,那么我资助98 98 微软软件。(有条件的许诺)微软软件。(有条件的许诺)根据塞尔的分根据塞尔的分类,说话者在类,说话者在五个不同的话五个不同的话语中实施了五语中实施了五种不同的语旨种不同的语旨行为。行为。2022-12-417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1、言语行为理论以一次言语行为(如断定、请求、警告、言语行为理论以一次言语行为(如断定、请求、警告、询问、感谢、祝贺、道歉等)作为话语交际的基本单位;询问、感谢、祝贺、道歉等)作为话语交际的基本单位;2、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表达或理解话语交际过程中的话语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表达或理解话语交际过程中的话语意义,不仅包含话语的字面意义,而且包含话语的言外意

    17、义,不仅包含话语的字面意义,而且包含话语的言外之意;之意;3、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言语同时就是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言语同时就是一种行动;一种行动;4、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语义概念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语义概念是“恰当性恰当性”或或“恰当性恰当性条件条件”,而不以真假作条件。,而不以真假作条件。2022-12-418语旨行为的恰当性条件1、请求的语旨行为、请求的语旨行为命题内容条件:命题内容条件:H H的未来的行为的未来的行为A A。预备性条件:预备性条件:(1 1)H H可以做可以做A A,并且,并且S S相信相信H H可以做可以做A A;(2 2)对)对S S和和

    18、H H来说,并不显而易见来说,并不显而易见H H会在事件的正常过程中自发地去做会在事件的正常过程中自发地去做A A。真诚性条件:真诚性条件:S S需要需要H H去做去做A A。实质性条件:看作使实质性条件:看作使H H去做去做A A的一次尝试。的一次尝试。2、断定的语旨行为、断定的语旨行为命题内容条件:任一命题命题内容条件:任一命题p p。预备性条件:预备性条件:(1 1)S S有证据证明有证据证明p p的真实性;的真实性;(2 2)对)对S S和和H H来说,并不显而易见在不需要提醒的情况下来说,并不显而易见在不需要提醒的情况下H H知道知道p p。真诚性条件:真诚性条件:S S相信相信p

    19、p。实质性条件:看作对实质性条件:看作对p p表达一个现实事态这一结果的承认。表达一个现实事态这一结果的承认。2022-12-419语旨行为的恰当性条件3、询问的语旨行为、询问的语旨行为命题内容条件:任一命题或命题函项。命题内容条件:任一命题或命题函项。预备性条件:预备性条件:(1 1)S S不知道不知道“解答解答”,即不知这个命题是否为真的;或者,即不知这个命题是否为真的;或者就命题函项来说,不知道需要使之成为真命题的知识。就命题函项来说,不知道需要使之成为真命题的知识。(2 2)对)对S S和和H H来说,并不显而易见来说,并不显而易见H H将在没有被问及的情况下将在没有被问及的情况下自行

    20、提供那样的知识。自行提供那样的知识。(3 3)S S相信相信H H有能力并且愿意有能力并且愿意“解答解答”。真诚性条件:真诚性条件:S S需要这个知识。需要这个知识。实质性条件:看作从实质性条件:看作从H H那儿取得这个知识的一次尝试。那儿取得这个知识的一次尝试。2022-12-420语旨行为的恰当性条件4、警告的语旨行为、警告的语旨行为命题内容条件:未来的事件或事态命题内容条件:未来的事件或事态E E。预备性条件:预备性条件:(1 1)S S有理由相信有理由相信E E将出现,并且它不符合将出现,并且它不符合H H的利益;的利益;(2 2)H H并不显而易见并不显而易见E E将出现。将出现。真

    21、诚性条件:真诚性条件:S S相信相信E E不符合不符合H H的最大利益。的最大利益。实质性条件:看作对实质性条件:看作对E E不符合不符合H H最大利益这一结果的承认。最大利益这一结果的承认。5、祝贺的语旨行为、祝贺的语旨行为命题内容条件:某些与命题内容条件:某些与H H相关的事件相关的事件E E。预备性条件:预备性条件:E E符合符合H H的利益,并且的利益,并且S S相信相信E E符合符合H H的利益。的利益。真诚性条件:真诚性条件:S S对对E E感到愉快。感到愉快。实质性条件:看作对实质性条件:看作对E E感到愉快的一次表达。感到愉快的一次表达。2022-12-421语旨行为的分类表达

    22、语旨行为的话语由两部分组成:命题内容表达语旨行为的话语由两部分组成:命题内容;语旨用意指示机制。语旨用意指示机制。语旨行为的形式:语旨行为的形式:F(p);其中其中“F”是变项,表示话语的语旨用意;是变项,表示话语的语旨用意;“p”是特定命题内容的表达式。是特定命题内容的表达式。断定式断定式宣告式宣告式指令式指令式表情式表情式许诺式许诺式语旨行为的分类语旨行为的分类2022-12-422语旨行为的分类1、断定式、断定式 断定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在于使说话者(在某种程度上)承认某个事物是断定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在于使说话者(在某种程度上)承认某个事物是那种情况。所有断定式语句都包含在真和假这一评

    23、价范围之内。那种情况。所有断定式语句都包含在真和假这一评价范围之内。公式为:公式为:B(p)B(p)其中:“”表示断定;“”表示它的适应方向是从语词到世界;“B”表示真诚性条件,代表“相信”这类心理状态;“p”是命题内容。表达这类行为的动词有:“断定”、“肯定”、“否定”、“陈述”、“反对”、“报告”等。2、指令式、指令式 指令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在于它们是说话者试图使听话者去做某件事。指令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在于它们是说话者试图使听话者去做某件事。公式为:公式为:!W(H!W(H做做A)A)其中:“!”表示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表示它的适应方向是从世界到语词;“W”是真诚性条件,表示“需要

    24、”或“希望”等等;“A”表示某件事。表达这类行为的动词有:“命令”、“请求”、“要求”、“建议”、“责成”、“禁止”等。2022-12-4233、许诺式、许诺式 许诺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是使说话者(在不同程度上)承担去做未许诺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是使说话者(在不同程度上)承担去做未来的某个事件的责任。来的某个事件的责任。公式为:公式为:CI(SCI(S做做A)A)其中:“C”表示这类语旨行为的用途;“”表示它的适应方向是从世界到语词;“I”是真诚性条件,表示“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者S去做未来的某个事件A。表达这类行为的动词有:“允许”、“威胁”、“企图”、“宣誓”、“保证”、“打赌”等。4、表

    25、情式、表情式 表情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用途在于表达命题内容叙述的事态中,其真表情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用途在于表达命题内容叙述的事态中,其真诚性条件所表明的心理状态。诚性条件所表明的心理状态。公式为:公式为:E E(P P)(S/H+(S/H+性质性质)其中:“E”表示对所有表情式都是共同的语旨用途和目的;“”是空集符号,它表示没有适应方向;“P”是一个变项,其变程就是完成这类语旨行为中所表达的各种可能的心理状态,而命题内容则把某些特性归于说话者或听话者。表达这类行为的动词有:“感谢”、“慰问”、“称赞”、“抱怨”、“悲愤”等。语旨行为的分类/2022-12-424语旨行为的分类5、宣告式、宣告式 宣告

    26、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特征在于,成功地完成这宣告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特征在于,成功地完成这一类活动,就会使某一种社会性质的事态得到实现。一类活动,就会使某一种社会性质的事态得到实现。公式为:公式为:D D(P P)其中:“D”表示宣告的语旨目的;适应方向“”既是从语词到世界,又是从世界到语词。它没有真诚性条件,所以在真诚性条件的位置上是空集符号“”;“P”则是一般命题变项。表达这类行为的动词有:“开除”、“宣战”、“任命”、“命名”、“判决”、“解雇”等。/2022-12-425合作原则美国学者格赖斯研究了言语交际,他认为为了使言语交际成功地进行下美国学者格赖斯研究了言语交际,他认为为了使言语交际成功地

    27、进行下去,交谈者必须合作,即在不同的谈话阶段上,双方都会围绕一个或一去,交谈者必须合作,即在不同的谈话阶段上,双方都会围绕一个或一组交际目的而相互配合,这就是合作原则。组交际目的而相互配合,这就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准则量准则量准则质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方式准则尽可能多提供谈话目的所要求的信息;不要提供多于谈话目的所要求的信息。不要说你相信为假的话;不要说你缺乏根据的话。所说的话必须是和谈话目的有关。避免表达的模糊性;避免歧义;话语应简短;话语应是有秩序的。2022-12-426修正的会话合作原则 为了有利于准确解释交际语境中交际话语的话语意义,为了有利于准确解释交际语境中交际话

    28、语的话语意义,人们不断提出了一些会话准则的补充意见。下面是一种修正人们不断提出了一些会话准则的补充意见。下面是一种修正的会话合作原则:的会话合作原则:1、真诚准则(质的原则)、真诚准则(质的原则)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直陈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断定的事态是存在的,或者说,必须相信命题A是真的;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命令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要求的行动是H能够完成的或能够实现的;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疑问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提出的问题是H能够回

    29、答。2022-12-427修正的会话合作原则2、充分准则(量的原则)、充分准则(量的原则)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直陈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能提供的最大量事态;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命令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要求的行动必须是S要求H作出的最大限度的行动;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疑问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要求回答的必须是S要求H作出的最大限度的回答。3、关系准则(相关原则)、关系准则(相关原则)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说出的话语必须是同谈话目的相关

    30、的,有助于实现谈话的目的。4、方式准则、方式准则 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说出的话语必须是不含混、无歧义和有序的。5、态度准则、态度准则 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说出的话语必须是有礼貌的。2022-12-428礼貌原则除合作原则外,除合作原则外,人们还提出礼人们还提出礼貌原则貌原则慷慨原则:尽量少表达利已的和有损于对方的看法。谦虚原则:在话语中尽量少赞誉自己并少贬低对方。一致原则:在话语中尽量缩小与对方的分歧,尽量夸大与对方的一致。2022-12-429礼貌原则(1 1)把自行车钥匙拿来!)把自行车钥匙拿来!(2 2)把自行车借给出我。)把自行车借给出我。(3 3)请把自行车借给我。)请把

    31、自行车借给我。(4 4)能把自行车借给我吗?)能把自行车借给我吗?(5 5)您下午用自行车吗?我下)您下午用自行车吗?我下午想到亲戚家去,可是那里没午想到亲戚家去,可是那里没有通公交车。有通公交车。从(1)到(5)的礼貌程度依次增加。说话人最直接的目的是将自行车的钥匙拿到手。(1)在表达方式上最直接,但最欠礼貌。(5)没有直接说出具体的要求,而是让听话者体会其中的言外之意,所以最礼貌。第八章 语用逻辑第四节第四节 言语交际与语用推理言语交际与语用推理2022-12-431言语交际交际交际是人们应用符号传达思想感情、协调双方行为的过程。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就是通过说话或写文章的方式进行的交际。言语交

    32、际就是信息互递的过程,可以图示如下:说写者表达理解听读者话(US)语意图S1码化物化信息S1码化物化意图信息信(S)源信(H)宿有效交际或成功交际的基础问题:有效交际或成功交际的基础问题:(?)S1S12022-12-432言语交际话语的表达过程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或话语的发出者S总有一个意图I(S)以及这个意图可能产生的后果E(IS),总要借助话语U(IS)来向交际对象或听话者或话语接收者H表达以到实现这个意图以及希望带来的后果。可图示为:S S:I(S)U(II(S)U(IS S)/E(I)/E(IS S)H)H话语的理解过程 作为听话者H总是通过话语“U(IS)”的意义及可能产生的

    33、后果来把握说话者S的意图的,从而作为相应的言语反应。可图示为:H H:U(IU(IS S)/E(I)/E(IS S)I(S)I(S)2022-12-433言语交际实例实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联孙抗曹的劝说:中诸葛亮联孙抗曹的劝说:(1 1)诸葛亮的根本意图:促使东吴抗曹I1(E1)(2 2)要说服孙权必先说服周瑜I2(E2)(3 3)要说服周瑜必须用激将法I3(E3)(4 4)向周瑜传达“曹操企图大小二乔为妾”的信息可以激怒周瑜I4(E4)(5 5)诸葛亮决定选择如下的话语方式来传达这一信息:“愚有一计,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甲卷旗而退矣。”又即时

    34、诵铜雀台赋强化这一信息:“揽二乔于兮,乐朝夕之与共。”U(FA)2022-12-434推理过程图示为:推理过程图示为:诸葛亮(表达):诸葛亮(表达):I1(E1)I2(E2)I3(E3)I4(E4)U(FA)(M)周瑜(理解):周瑜(理解):(E1)(E2)(E3)(E4)U(FA)(M)周瑜的理解过程中包含了一系列周瑜的理解过程中包含了一系列“解码解码”的确认:的确认:(M=M)((E4)=(E4))((E3)=(E3))((E2)=(E2))((E1)=(E1))2022-12-435语用推理语用推理考虑的一些因素:语用推理考虑的一些因素:1 1、话语的字面意义;、话语的字面意义;2 2、

    35、说话者的话语意图;、说话者的话语意图;3 3、说话的时空特点;、说话的时空特点;4 4、相关的背景材料;、相关的背景材料;5 5、听话者可能的理解程度。、听话者可能的理解程度。语用推理指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的推理。语用推理指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的推理。2022-12-436语用推理实例:实例:在餐桌上在餐桌上X X对对Y Y说:说:“你能把盐递过来吗?你能把盐递过来吗?”通常通常Y Y会完会完成向成向X X递盐的语效行为。递盐的语效行为。塞尔认为,塞尔认为,Y Y是通过一步步语用推理来接受并完成是通过一步步语用推理来接受并完成X X的这一间接请求的。的这一间接请求的。T1:向我提出

    36、一个问题,问我是否有能力把盐递过去的能力。(关于会话向我提出一个问题,问我是否有能力把盐递过去的能力。(关于会话的事实)的事实)T2:我假定他在会话中是合作的,而且因此他的表述具有某种目的或旨义。我假定他在会话中是合作的,而且因此他的表述具有某种目的或旨义。(会话合作原则)(会话合作原则)T3:会话背景没有表明对我递盐的能力有一种理论兴趣。会话背景没有表明对我递盐的能力有一种理论兴趣。(事实背景信息)(事实背景信息)T4:此外,他大概已知道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事实背景信息)此外,他大概已知道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事实背景信息)T5:他的表达大概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这个表达大概有

    37、某个进一步的以言他的表达大概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这个表达大概有某个进一步的以言行事的要旨。(由行事的要旨。(由T T1 1 T T4 4推知)这个要旨能是什么?推知)这个要旨能是什么?T6:任何指令式以言行事的一个准备条件是指任何指令式以言行事的一个准备条件是指H H完成在命题内容条件中所断完成在命题内容条件中所断言的行为之能力。(言语行为理论)言的行为之能力。(言语行为理论)2022-12-437T T5 5:他的表达大概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这个表达大概有某个进一步的以言他的表达大概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这个表达大概有某个进一步的以言行事的要旨。(由行事的要旨。(由T T1 1 T T4 4推知)这

    38、个要旨能是什么?推知)这个要旨能是什么?T T6 6:任何指令式以言行事的一个准备条件是指任何指令式以言行事的一个准备条件是指H H完成在命题内容条件中所完成在命题内容条件中所断言的行为之能力。(言语行为理论)断言的行为之能力。(言语行为理论)T T7 7:因此,因此,X X向我提出的问题是这样一种问题,对这种问题的肯定回答会向我提出的问题是这样一种问题,对这种问题的肯定回答会在逻辑上蕴涵着请求我把盐递过去的准备条件是满足的。(由在逻辑上蕴涵着请求我把盐递过去的准备条件是满足的。(由T T1 1和和T T6 6推知)推知)T T8 8:我们正在进餐,而且人们在进餐时通常要使用盐;他们将盐来回递

    39、来我们正在进餐,而且人们在进餐时通常要使用盐;他们将盐来回递来递去,或者让别人帮忙将盐递过来或递过去等等。(背景信息)递去,或者让别人帮忙将盐递过来或递过去等等。(背景信息)T T9 9:他因此暗指要满足一种请求的准备条件,他很可能想让我达到请求的他因此暗指要满足一种请求的准备条件,他很可能想让我达到请求的服从状态。(由服从状态。(由T T7 7和和T T8 8推知)推知)T T1010:因此,在没有任何其他可能的以言行事要旨的情况下,他大概在请因此,在没有任何其他可能的以言行事要旨的情况下,他大概在请求我将盐递给他。(由求我将盐递给他。(由T T5 5和和T T9 9推知)推知)上面所描述的

    40、上面所描述的Y的整个推理,是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是的整个推理,是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是在在X的话语的基础上,交际双方遵守合作准则而展开的。的话语的基础上,交际双方遵守合作准则而展开的。2022-12-438隐涵的定义 在一个交际语境在一个交际语境C C中,说话者中,说话者S S向听话者向听话者H H说出话语说出话语“U U(FAFA)”并且并且“U U(FAFA)”的意谓中有的意谓中有“命题命题态度态度”FAFA时,话语时,话语“U U(FAFA)”隐涵命题态隐涵命题态度度F FB B。当且仅当:。当且仅当:S S遵守合作准则。遵守合作准则。S S认为,遵守合作准则,由认为,遵守合作准则,由F

    41、AFA可推出可推出F FB B。S S断定了语境断定了语境C C中的中的c c1 1,c c2 2,c cn n等因素。等因素。S S认为,遵守合作准则,由认为,遵守合作准则,由FAFA和(和(cc1 1,cc2 2,ccn n)能推出)能推出F FB B。S S认为,认为,H H知道知道。隐涵的特征隐涵的特征1、可演算性、可演算性 如果在交际语境如果在交际语境C C中,中,S S说出话语说出话语“U U(FAFA)”时有隐涵时有隐涵F FB B,那么就有,那么就有一个语用推理:其前提一个语用推理:其前提“U U(FAFA)”的意谓加上合作原则或再加上语境的意谓加上合作原则或再加上语境C C;

    42、其结论是其结论是F FB B。即:(语境。即:(语境C C合作原则合作原则“U U(FAFA)”的意谓)的意谓)FFB B 隐涵就是在这个模式中一步步推出的隐涵就是在这个模式中一步步推出的,这就是隐涵的可演算性。这就是隐涵的可演算性。2022-12-4392、可消除性、可消除性 隐涵必定依赖于语境和合作准则的。因为只有在一个交际语境隐涵必定依赖于语境和合作准则的。因为只有在一个交际语境CnCn中,中,在遵守合作准则的情况下,在遵守合作准则的情况下,S S说出话语说出话语“U U(FAFA)”时才有隐涵时才有隐涵F FB B。但。但是,如果在不同的交际语境是,如果在不同的交际语境CmCm中,中,

    43、S S说出话语说出话语“U U(FAFA)”时则不必隐涵时则不必隐涵F FB B。这就是说,隐涵这就是说,隐涵FB是可以被消除的。是可以被消除的。3、不可分离性、不可分离性 在交际语境在交际语境C C中,中,S S说出话语说出话语“U U(FAFA)”时有隐涵时有隐涵F FB B,只是依赖,只是依赖于话语于话语“U U(FAFA)”的意谓的意谓U U(FAFA),而不是依赖于话语),而不是依赖于话语“U U(FAFA)”本本身。如果在一个交际语境身。如果在一个交际语境C C中中S S说出话语说出话语“U U(FAFA)”有隐涵有隐涵F FB B,那么,那么在这个语境在这个语境C C中,中,S

    44、S不说话语不说话语“U U(FAFA)”而说出另一句和而说出另一句和“U U(FAFA)”有有相同意谓的话语相同意谓的话语“U U(FCFC)”也会有隐涵也会有隐涵F FB B。这就是说,隐涵这就是说,隐涵F FB B与话与话语语“U U(FCFC)”的意谓具有不可分离性。的意谓具有不可分离性。同样一句话语,可以因其所处语境不同或应用不同的合作准则而有不同同样一句话语,可以因其所处语境不同或应用不同的合作准则而有不同的隐涵。的隐涵。2022-12-4401、应该歇歇了(不能没完没了的工作)劝告2、得赶紧把那件事办了(不能再拖了)命令3、能否带孩子去公园(平时老没有时间)请求或建议现实生活中大量

    45、语用推理是用隐涵联系在一现实生活中大量语用推理是用隐涵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隐涵,对语用推理的前提分析起的,离开了隐涵,对语用推理的前提分析就成问题,语用推理也就难以成立。就成问题,语用推理也就难以成立。例如:妻子对丈夫说出话语例如:妻子对丈夫说出话语“今天是星期天今天是星期天”在不同的交际情景中可以有不同的隐涵2022-12-441本章小结基本内容基本内容语用逻辑及研究内容。语用逻辑及研究内容。语境、预设的概念及相应的分类。语境、预设的概念及相应的分类。言语行为理论及语旨行为的恰当性条件。言语行为理论及语旨行为的恰当性条件。语用推理。语用推理。重难点重难点话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意义,话语的预设

    46、。话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意义,话语的预设。言语行为的概念及应用。言语行为的概念及应用。2022-12-442广义语境言语环境(广义语境)具体分类如下:言语环境(广义语境)具体分类如下:交际条件 言语环境(广义语境)语言条件 特定语言系统的掌握 语流上下文的理解背景知识:时代、社会、文化、常识、事实等 情景氛围:时间、地点、场合、心情、体态等交际身份(关系):年龄、性别、职业、角色、亲疏、等级等 谈话内容:目的、话题、事件等2022-12-443语义语境它包含八种要素:它包含八种要素:可能世界;可能世界;时间;时间;地点;地点;说话者;说话者;听话者;听话者;被被指对象;指对象;上下文;上下文;

    47、值域。值域。去年初春,小邹在老蔡那儿对我说:今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逻辑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有三个议程。你看,能不能再研究一下上面提到的那件事。如果老张不来,那就以后再讲。其中的:时间:“去年(初春)”/“今年”地点:“在老蔡那儿”/“北京”说话者:“小邹”/“我”听话者:“我”/“你”被指对象:“中国逻辑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下文:“上面提到的那件事”可能世界:“如果老张不来,”语义语境,指涉及解决表达式(语词和语句)的指谓和所语义语境,指涉及解决表达式(语词和语句)的指谓和所指谓问题的语境。指谓问题的语境。2022-12-444语用语境语用语境可分为:语用语境可分为:CO、CS、CH、CSH

    48、四种:四种:1 1、C CO O是是U U(FAFA)的语境,包括:)的语境,包括:当前情况;当前情况;上下文;上下文;“U“U(FAFA)”所涉及的事物和所涉及的事物和事态;事态;说话者的情况;说话者的情况;听话者的情况。听话者的情况。2 2、C CS S是仅为说话者是仅为说话者S S所认识的语境。所认识的语境。3 3、C CH H是仅为听话者是仅为听话者H H所认识的语境。所认识的语境。4 4、C CSHSH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认识的语境。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认识的语境。语用语境中包含了语义语境,但语义语境只解决语用语境中包含了语义语境,但语义语境只解决指谓和所指谓问题,而语用语境则进一步解决意指谓和所指谓问题,而语用语境则进一步解决意谓和意思问题。谓和意思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学课程:逻辑学教程第八章-语用逻辑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8009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