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马说》公开课一等奖教学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 文档编号:4371326
  • 上传时间:2022-12-0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5.4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马说》公开课一等奖教学教案.doc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 马说 公开 一等奖 教学 教案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马说 设计思路说明在学习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文章主要围绕什么话题来展开议论的,明确是围绕伯乐识千里马、食马者不知千里马来展开议论的。结合韩愈的经历,探究文章言简意赅表达观点的写法,了解作者怀才不遇不平则鸣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马说以良马喻英才,托物寓意,表达对明主的渴望和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谈的其实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之感,言近旨远,意味深长。学习这一课,要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与记叙。结合韩愈的经历,体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目标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2.掌握文

    2、中的字词解释,通假字的用法;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教学重难点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课前准备熟读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本文带有寓言的色彩。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

    3、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补充介绍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教师带读

    4、全文,要求学生标准难字的读音。二、提出疑难问题,小组内探究解决本文短小精悍,文意并不深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并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小组内探究解决,有困难的作出标记,全班共同交流探究。 教师总结一字多义、通假字、重要词语的含义 1. 解释下列一字多义 能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 食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食不饱 尽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其不知其能千里(代词,千里马)其真无马邪(反问词,难道)其真不知马也(副词,恐怕) 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无意义) 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驱使)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2. 解释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5、而食也食通“饲”,喂。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吗”。三、探究文章的内容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围绕什么问题来展开议论的?(主问题)围绕伯乐识千里马、食马者不知千里马来展开议论的。下面我们就具体看每一段。(请学生分小组归纳各段的内容)请学生朗读第一段师: 第一段主要讲什么?生: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如果没有能识马的伯乐,千里马就会被埋没,被人当作普通马一样看待。先有伯乐这人然后才出现千里马。实际上是不会的。这个句子其实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反过来说,如果不被伯乐所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朗读第二段师:第二段主要讲什么?生:第二段:分析

    6、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直接原因: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就表现不出来。造成这种情况,因为“食马者不知其能而食之”,换言之,就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力。从反面角度写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性。朗读第三段师:第三段主要讲什么?生:不是天下千里马,而是“不知马”。这种“不知”表现在不以其道策之,不尽其材食之,其鸣之又不能通其意。更可笑的是执策而临之,还说天下无马。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伯乐不常有!第一段开篇就奇峰突起,首先提出独特的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字面上的理解是:先有伯乐这人然后才出现千里马。实际上是不会的。这个句子其实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反过来说,如果不被伯乐所识别,

    7、千里马就会被埋没,这说明千里马的命运对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接着就用“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它的可悲的遭遇。 第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文章先不点出,而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那些“食马者”所能知,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所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这一点上。“不知”,这

    8、正是问题的要害。点出这个要害之后,先以“是马也”稍作了停顿,再以“虽有千里之能”退一步,然后步步紧逼,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到段末再用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第三段: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承上文,全面地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又以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的狂妄宣称作对照,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人的愚蠢和荒唐。后发感慨:以“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反感,同时为下句蓄势,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马也”收结全文,

    9、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四、齐读、小结本文围绕着伯乐识千里马、食马者不知千里马来展开议论,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板书设计: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不是天下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达:怀才不遇;事例进行论证:鸣之不能通其意埋没人才 控诉:埋没人才天下无马 希望:重用人才五、作业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封德彝:名伦。初事隋,太宗时,累拜尚书右仆射,即尚书省长官。致治:极善治理。【翻译】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封德彝惭愧地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马说》公开课一等奖教学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71326.html
    云出其山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