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马说》第1课时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 文档编号:4371284
  • 上传时间:2022-12-0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31.9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马说》第1课时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 马说 课时 优质课 一等奖 教案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马说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2.理解并积累文中重点文言现象。【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开始今天的课堂之前,老师先来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春秋时,有个人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称他为伯乐。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

    2、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糊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

    3、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饲)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这是一匹幸运的马,遇到了伯乐,发掘了它的千里才能。那么,其他的马,又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呢?今天,就让我们从韩愈的马说中寻找答案。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

    4、,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事被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后官至吏部侍郎,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北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在文学方面,他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提出的“

    5、文道合一”“气盛言宜”“陈言务去”“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诗歌风格奇崛雄伟,力求新警,但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于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很大。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有昌黎先生集传世。2.诗文朗读:听情境课文,注意断句和读音。(1)检测一:正音祗(zh) 骈(pin) 槽枥(co l) 粟(s)一食(sh)或尽粟一石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食(sh)不饱食(s)之不能尽其材(2)检测二:断句检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

    6、,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请同学跟随情境课文进行朗读,请其他同学从读音、断句两方面进行评价。设计意图:检测预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拓展视野。进行常规字词教学及古诗文朗读教学,培养文言语感,扫清学习障碍。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问题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2.探究过程(1)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小组内利用课下注

    7、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3)小组内讨论每句话的意思,形成小组结论。(4)请一位同学代表本小组,根据小组结论,将本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3.成果展示(1)主要注释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祗(zh)同“衹(只)”,只、仅。奴隶人奴仆。骈(pin)死(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槽枥马槽。不以千里称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一食吃一次。或有时。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食同“饲”,喂。下文“而食”“食之”中的“食”读音和意思与此相同。外见表现在外面。见,同“现”。且犹,尚且。策之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

    8、里马的)正确方法。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材,才能、才干。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临面对。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2)参考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即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

    9、千里呢?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疏通文意,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二)自主探究文章的题目叫做马说,同学们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预设:有关千里马的问题的讨论。关于千里马的讨论,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找出原文中的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探究任务探寻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的命运。2.探究方法(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圈画出表现不被赏识的千里马的遭遇的部分。(2)根据原文内容

    10、,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3.成果展示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与其他普通的马一样,在奴隶的手中备受屈辱,最终死在马厩中。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更无法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本领,埋没了其能力。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面对着千里马却感慨没有千里马,这是对千里马的冤屈。教师点拨1:在这里,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明确: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直接原因教师点拨2:是谁埋没了千里马

    11、?如何埋没的?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于千里马的遭遇,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活动小结不知马 策之不以其道(表现)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结论) 食之不能尽其材(表现)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现)设计意图:通过反复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梳理了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了解了作者的主要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并在文中找到了千里马的命运和“不知马”的表现,由此也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作者先点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

    12、有,而伯乐不常有”,再从三个方面梳理千里马被埋没的表现和原因,最后感慨“其真不知马也”。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向我们介绍千里马不常有的原因吗?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探究文章内容。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本课学习内容,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五、拓展延伸本文文言现象小结1.文言字词(1)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表现。(2)古今异义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 今义:或许,或者。是马也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平安,安定,安装。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

    13、、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3)一词多义之: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的)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它) 其真无马邪(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的) 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示推测语气,恐怕)食: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动词,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动词,竭尽)而: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而(表修饰)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但是)执策而临之(表修饰)(4)词类

    14、活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受屈辱)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2.文言句式(1)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也”前面省略宾语“它”,可补充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它)也”。策之不以其道。省略主语“食马者”,可补充为“(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2)倒装句。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千里之马者”。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设计意图:通过对本文中文言现象的整理总结,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六、布

    15、置作业1.当堂练习(1)跟随情境课文诵读本文,两两一组,互相诵读并点评。(2)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参考答案: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却意在其中。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2.课后作业(1)基础作业:根据文意记忆背诵本文。(2)拓展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千里马的自白。设计意图:借助多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板书设计】不知马 策之不以其道(表现)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结论) 食之不能尽其材(表现)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被埋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马说》第1课时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71284.html
    云出其山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