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第2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第2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pdf》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年级 下册 唐诗 三首第 课时 优质课 教学 设计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唐诗三首唐诗三首 第 2 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读懂诗歌内容,品味诗中精彩描写。2.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3.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读懂诗歌内容,品味诗中精彩描写。2.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一、课程导入(出示杜甫草堂的照片)在成都杜甫草堂的诗史堂,可以见到这样两副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朱德同志参观杜甫草堂时的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先生撰写的对联。当年,“诗圣”杜甫在“
2、草堂”里经受了怎样的狂风暴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出示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二、夯实基础二、夯实基础1.基础知识复习1.基础知识复习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祖籍襄阳(今湖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被世人尊为“诗圣”。杜甫共有约 1500 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2.背景介绍2.背景介绍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又正值安史之乱,民不聊生。这年秋天
3、,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3.文学常识3.文学常识“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唐诗的一种重要体式。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歌行体兴起于初唐,兴盛于盛唐。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
4、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以五言,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杜甫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和文学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4.诗文朗读4.诗文朗读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入情入境,带领学生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文内容。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5、(1)检测一:正音三重重茅(chng)挂罥罥(jun)长长林梢(chng)沉塘坳坳(o)俄顷顷(qng)布衾衾(qn)突兀兀(w)(2)检测二:断句先展示断句,再根据情境课文录音版进行跟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
6、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进行常规字词教学及古诗文朗读教学,培养文言语感,扫清学习障碍。三、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1.探究任务结合课下注释和补充资料,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并将诗意用准确的语句表达出来。2.探究方法2.探究方法(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2)查看注释或工具书,在圈画的字词旁写上其意思。(3)结合课下注释和前后文,逐句梳理文意。3.成果展示3.成果展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
7、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释:茅屋指成都近郊的草堂。三重茅多层茅草。挂罥挂着,挂住。罥,挂结。长高。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坳,低洼的地方。忍能对面为盗贼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忍,狠心。能,如此、这样。呼不得喝止不住。俄顷一会儿。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昏黑渐渐黑下来。向,接近。衾被子
8、。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何由,怎能、如何。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寒士贫寒的士人。突兀高耸的样子。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多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飞滚转,沉到池塘水中。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有力气,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喝止不住。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冰冷如铁,孩
9、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屋漏床湿,没有一块干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那样密集,整夜没有停止。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世人,让他们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能高耸地出现这样地房屋,即使我自己屋破挨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提示:提示:讲解后老师可让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情感。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疏通文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合作探究一(二)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1.探究任务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