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10第十章二程哲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10第十章二程哲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哲学史 10 第十 章二程 哲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第 十十 章章 二二 程程 哲哲 学学2022-12-3 程颢(程颢(10321085)字伯淳,学者称字伯淳,学者称明道明道先生先生。河南洛阳人。河南洛阳人。曾任地方官吏,后任曾任地方官吏,后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里行。因反对王安石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外放。变法,被贬外放。2022-12-3 程颐(程颐(10331107)字正叔,程颢之弟,字正叔,程颢之弟,学者称学者称伊川先生伊川先生。曾任国子监教授、曾任国子监教授、崇政殿说书。崇政殿说书。2022-12-3 二程兄弟早年同受学于周敦颐,二程兄弟早年同受学于周敦颐,“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所
2、乐何事”(宋史(宋史周敦颐传)。后又与邵雍多有交往。张周敦颐传)。后又与邵雍多有交往。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也交往甚密。程颢兄弟因长期在洛阳讲学,载是二程的表叔,也交往甚密。程颢兄弟因长期在洛阳讲学,其学被称为其学被称为“洛学洛学”。程颢兄弟的言论与著作,后人编为二。程颢兄弟的言论与著作,后人编为二程全书,包括二程遗书、二程外书、明道文程全书,包括二程遗书、二程外书、明道文集、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程氏经说、二集、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程氏经说、二程粹言等。二程儒学后来由朱熹发扬光大,在明朝成为官程粹言等。二程儒学后来由朱熹发扬光大,在明朝成为官学,称为程朱理学学,称为程朱理学。2022-12-3一、
3、“天理”与“性”的本体论 1、“天下只有一个理天下只有一个理”二程在哲学上发挥了孟子至周敦颐的性理之学,建二程在哲学上发挥了孟子至周敦颐的性理之学,建立了以立了以“天理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二程在学术上提为核心的理学体系。二程在学术上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从二从二程开始,程开始,“理理”或或“天理天理”被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被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2022-12-3 二程把二程把“理理”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基本内涵包括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三个层
4、次:第一,第一,“理理”是宇宙的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的存在。是宇宙的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的存在。第二,第二,“天理天理”又是封建道德原则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总称。又是封建道德原则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总称。第三,第三,“天理天理”也具有事物特性及发展变化规律的意义。也具有事物特性及发展变化规律的意义。2022-12-3程颢说:程颢说:“吾学虽有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吾学虽有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二程第二程第一次把理作为最高范畴,从而提出了理本论的哲学思想。一次把理作为最高范畴,从而提出了理本论的哲学思想。何谓天?二程看来,它不是宇宙天体和自然大全,也不是人格的何谓天?二
5、程看来,它不是宇宙天体和自然大全,也不是人格的上帝,天只是一个至上的精神观念,它体现着宇宙的最高法则。二程上帝,天只是一个至上的精神观念,它体现着宇宙的最高法则。二程否定汉儒董仲舒的人为人格神的说法,直称否定汉儒董仲舒的人为人格神的说法,直称“天者,理也天者,理也。”进而指进而指出:出:天道如何?曰: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二程认为是孟子死二程认为是孟子死后,圣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故而,在二程处,天、理、道三者是同后,圣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故而,在二程处,天、理、道三者是同等概念,是其理本体的不同称法。等概念,是其理本体的不同称法。2022-12-3一、“
6、天理”与“性”的本体论程颢兄弟的程颢兄弟的“天理天理”又称又称“理理”,之所以加之以,之所以加之以“天天”,乃,乃是由于其不为个人意志所左右的缘故。二程说:是由于其不为个人意志所左右的缘故。二程说: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来,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来,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佗元无少欠,百理具备。(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佗元无少欠,百理具备。(二二程遗书程遗书卷二上)卷二上)2022-12-3一、“天理”与“性”的本体论“理理”的特性与功用何在呢?程颐说:的特
7、性与功用何在呢?程颐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二程遗书卷十八)(二程遗书卷十八)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二程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二程遗书卷十九)遗书卷十九)2022-12-3一、“天理”与“性”的本体论 程颐认为程颐认为“理理”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通过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通过“理理”的分的分析而明白其奥妙所在。从这个角度说,析而明白其奥妙所在。从这个角度说,“理理”可以看作事物存可以看作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8、程颐说:在和发展的根据。程颐说:“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则无二致。”(伊川易传(伊川易传序)序)天下之理一也,涂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天下之理一也,涂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于一,则无能违也。(伊川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于一,则无能违也。(伊川易传卷二)易传卷二)2022-12-3一、“天理”与“性”的本体论 认为具体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理,这就是万殊,但最认为具体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理,这就是万殊,但最后后 又殊途同归,统一于一理,这就是又殊途同归,统一于一理,这就是“道道”。二程。二程说:说:二气五
9、行刚柔万殊,圣人所由惟一也。二气五行刚柔万殊,圣人所由惟一也。(二程遗书卷六)(二程遗书卷六)理则天下只有一个理,故推至四海而准。须是理则天下只有一个理,故推至四海而准。须是质诸天地,考诸三王不易之理。(二程遗书卷质诸天地,考诸三王不易之理。(二程遗书卷二上)二上)2022-12-3一、“天理”与“性”的本体论 关于理与事物的关系,程颢兄弟从体用关系上加关于理与事物的关系,程颢兄弟从体用关系上加以诠释,提出以诠释,提出“体用一源体用一源”、“事理一致事理一致”。程颐程颐说: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伊川易传伊川易传序)序)至显
10、者莫如事,至微者莫如理,而事理一致,显至显者莫如事,至微者莫如理,而事理一致,显微一源。古之君子所谓善学者,以其能通于此而已。微一源。古之君子所谓善学者,以其能通于此而已。(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卷二十五)卷二十五)2022-12-3一、“天理”与“性”的本体论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程颢兄弟不同意张载把太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程颢兄弟不同意张载把太虚之气看作是万物本原、看作是道。程颐说:虚之气看作是万物本原、看作是道。程颐说:凡物之散,其气遂尽,无复归本原之理。天地凡物之散,其气遂尽,无复归本原之理。天地间如洪炉,虽生物销铄亦尽,况既散之气,岂有复间如洪炉,虽生物销铄亦尽,况既散之气,岂有复在?天地造化,
11、又焉用此既散之气?其造化者,自在?天地造化,又焉用此既散之气?其造化者,自是生气。(是生气。(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卷十五)卷十五)2022-12-3一、“天理”与“性”的本体论 二程对于张载的本原论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程二程对于张载的本原论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程颢明确地说:颢明确地说:立立“清、虚、一、大清、虚、一、大”为万物一源,恐未安。为万物一源,恐未安。(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卷二上)卷二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如或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如或者以以“清、虚、一、大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道也。(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卷十一)卷十
12、一)2022-12-3 在理与气的关系上,程颐说:在理与气的关系上,程颐说: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二程二程遗书遗书卷十五)卷十五)“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如一阖一辟谓之变。(阴一阳道也,如一阖一辟谓之变。(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卷三)卷三)2022-12-3 阴阳之气所以然之理,才是形而上的道,阴阳之气所以然之理,才是形而上的道,才是阴阳以及万物的最后根源。二程说:才是阴阳以及万物的最后根源。二程说:“盖上天之载
13、,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二(二程遗书卷一)程遗书卷一)2022-12-3 2、“性即理也”二程兄弟的理本论是为了人生的道德践履。因此,二程兄弟的理本论是为了人生的道德践履。因此,在他们进行关于在他们进行关于“天理天理”思考时就很自然地将之引入思考时就很自然地将之引入到道德论之中,于是产生了到道德论之中,于是产生了“理理”与与“性性”的关系问题。的关系问题。二程兄弟通过先秦心性论的分析,以阐述他们在二程兄弟通过先秦心性论的分析,以阐述他们在心性学的见解。程颐说:心性学的见解。程颐说:2022-12-
14、3 凡言性处,须看他立意如何。且如言凡言性处,须看他立意如何。且如言“人性善人性善”,性之本也。性之本也。“生之谓性生之谓性”,论其所禀也。孔子言,论其所禀也。孔子言“性相近性相近”,若论其本,岂可言相近?只论其所禀,若论其本,岂可言相近?只论其所禀也。(也。(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卷十八)卷十八)“生之谓性生之谓性”与与“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同乎?性字不可一同乎?性字不可一概论。概论。“生之谓性生之谓性”止训所禀受也;止训所禀受也;“天命之谓天命之谓性性”,此言性之理也。(,此言性之理也。(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卷二十四)卷二十四)2022-12-3 “性性”与与“理理”为什么不可分呢?二程从为什么不
15、可分呢?二程从周易周易关于关于“穷理尽性穷理尽性”的传统说法入手展开讨论。二程的传统说法入手展开讨论。二程说:说:穷理,尽性,至命,一事也。才穷理便尽性,尽穷理,尽性,至命,一事也。才穷理便尽性,尽性便至命。因指柱曰:性便至命。因指柱曰:“此木可以为柱,理也;其曲此木可以为柱,理也;其曲直者,性也;其所以曲直者,命也。直者,性也;其所以曲直者,命也。”理,性,命,理,性,命,一而已。(一而已。(二程外书二程外书卷十一)卷十一)2022-12-3 既然,从根本上看,性、理、命难以分开,为既然,从根本上看,性、理、命难以分开,为什么又出现不同的概念呢?程颐说:什么又出现不同的概念呢?程颐说:在天为
16、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其实一也。(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卷十八)卷十八)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人言之谓之心。(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上)卷二十二上)2022-12-3 就气禀而言,程颐认为,人的才质禀于气,气有清浊,因而人有贤就气禀而言,程颐认为,人的才质禀于气,气有清浊,因而人有贤愚善恶之分。程颐说:愚善恶之分。程颐说:孟子言人性善是也。虽荀、扬亦不知性。孟子所以独出诸儒者,以能明孟子言人性善是也。虽荀、扬亦不知性。孟子所以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无不善
17、,而有不善者,才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途人,性也。性无不善,而有不善者,才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途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遗书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遗书卷十八)卷十八)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譬犹木焉,曲直者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譬犹木焉,曲直者性也,可以为栋梁、可以为榱桷性也,可以为栋梁、可以为榱桷(cu ju)者才也。才则有善与不善。性者才也。才则有善与不善。性则无不善。(遗书卷十九)则无不善。(遗书卷十九)2022-12-3 程颐指出,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但才质
18、所禀受的气不程颐指出,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但才质所禀受的气不同,因而人与人有差别。程颢说:同,因而人与人有差别。程颢说:“生之谓性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有自幼而善,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有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盖性也。盖“生之谓性生之谓性”,“生而静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便已不是性也。(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卷一)卷一)2022-12-
19、3 当他们从本体论的角度使用当他们从本体论的角度使用“理理”与与“性性”的范畴时,二者并无的范畴时,二者并无意义上的分别,当他们从发展论角度解释人的差异时,其意义上的分别,当他们从发展论角度解释人的差异时,其“理理”与与“性性”也就具有特指意义。程颢说:也就具有特指意义。程颢说: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但或过或不及便如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但或过或不及便如此。(二程遗书卷二上)此。(二程遗书卷二上)圣贤论天德,盖谓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若无所污圣贤论天德,盖谓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若无所污坏,即当直而行之;若小有污坏,即敬以治之,使复如旧。坏,即当直而行之;若小有污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