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课件1.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课件1.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统编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 法治 礼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和礼教 关于“社会治理、国家统治”方式方式争论最激烈争论最激烈,内容最丰富内容最丰富的时期?为什么?1先秦先秦时期时期儒法之儒法之争争(1)成文法的)成文法的出现出现早期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史料1 鲁昭公六年(编者注: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将刑罚条文铸于鼎上公布了刑书。对这一惊动朝野之举,在洞悉世事变迁、原本与子产非常友好的晋国叔向看来,无异于末世来临,引起了他的极大不安与愤怒,于是专门去信予以激烈反对。魏晓立先秦时期“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史料2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
2、乱政,而作九刑;三辟(编者注:三代时犯罪)之刑(编者注:刑法),皆叔世(乱世)也。魏晓立先秦时期“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先秦先秦时期时期儒法之儒法之争争(1)成文法的)成文法的出现出现早期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史料3 “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编者注:成文刑法),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国将亡,必多制。魏晓立先秦时期“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问题设计:问题1.根据材料1指出晋国叔向对好友郑国子产“铸刑书”的态
3、度是什么?问题2.根据材料2和材料3,概括叔向这种态度的理由有哪些?问题3.你认为子产和叔向分别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你如何看待这一辩论?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宋元至明清夏商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儒家法家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百百家争鸣:背景德治(礼礼治)法治主张人性境遇 史料1 儒家和法家都以维持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秩序为目的,其分别只在于他们对于社会秩对于社会秩序的看法序的看法和达到这种理想的方法方法。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思想主张:儒家 法家 社会秩序礼礼上下等级 尊卑有序仁仁亲亲为大家庭本位法法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国家本位君民关系君臣父子民贵君轻德政德政仁政仁政有限君权无限君权法 术
4、势严刑峻法法法刑刑 史料史料3 3(教材(教材“史料阅读史料阅读”)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法和刑刑来管理国家: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 儒家却认为礼礼可以治理社会可以治理社会 道德仁义,非礼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礼不亲;班朝、治
5、军,莅官、行法,非礼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礼记曲礼史料2“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权制独断与君则威”商君书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宋元至明清夏商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儒家法家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背景德治(礼礼治)法治主张人性境遇孔:礼礼治德德政孟:仁仁政,宽宽刑严刑刑峻法法;以法为教教,以吏为师师;法术势法术势人性善善人性恶恶各国变法变法原因:富国强兵,加强君主权威富国强兵,加强君主权威焚焚书坑坑儒 关于“社会治理、国家统治”方式方式争论争论最激烈最激烈,内容最丰富内容最丰富的时期?儒法之争
6、儒法之争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之,宁可以马上治乎?”汉书罢黜百家罢黜百家 独尊独尊儒儒术术以以儒儒为主,外为主,外儒儒内内法法,其一:法本身本身的发展:史料1春秋时期的法律形式主要有誓、诰、命、令、盟、典、常、制、则、法、礼、刑等 12种。其中并没有律这种形式。史载商鞅变法时,挟法经入秦,而改法为律。刘笃才古代法制的生成及其演进逻辑以事制为中心北方法学2016年第3期史料2唐代还进一步建立了由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组成的完整体系。“令者,尊贵卑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
7、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刘笃才古代法制的生成及其演进逻辑以事制为中心北方法学2016年第3期问题设计:问题设计:问题1.根据材料1、2,结合教材,分析中国古代法律形式在秦汉时期的发展?问题2.根据材料2,指出唐代在法律的形式上有哪些发展?儒法之争儒法之争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罢黜百家罢黜百家 独尊独尊儒儒术术以以儒儒为主,外为主,外儒儒内内法法,其一:法本身本身的发展:法秦汉:秦汉:律律 令令唐朝:唐朝:格格 式式 其二:律令的儒家化儒家化:汉:汉:以经注律以经注律史料1 “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汉书史料2 西汉以后
8、,儒学进居统治地位并发挥了实际作用,儒生不断涌入官吏队伍他们逐渐熟悉政事与法律,自然以儒学精神来改造现行法律。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首先是经义决狱,由于多援引春秋之义,故称“春秋决狱”武树臣“春秋决狱”新论一种法文化的视角摘自人大法律评论2018年卷问题1.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的治国思想有什么变化?问题2.根据材料2,春秋决狱的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史料3案例:案例:拾道旁弃养以为子案情:甲没有儿子,在路边捡到一个被遗弃的孩子乙,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长大。乙长大后,犯了杀人罪,把杀人的事情告诉了甲,甲把乙藏起来不告诉别人下落。甲应该怎么判?判决判决:根据诗经诗经:“螟蛉有子,蜾
9、蠃负之”。证明养父子关系等同于生父子关系。又根据春秋春秋: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证明藏匿罪犯不适用于父子之间。该案例先用诗经来证明父子之间的关系是合法的,再用春秋来证明父子之间不适用藏匿罪。因此甲被判无罪。据史料整理:赵复强,杨金元著古代判案评析问题3.根据材料3,你认为这一判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一判决?原原心心定罪定罪:实质是强调根据犯罪动机、目的、心态等主观方面的因素来定罪和量刑。犯罪者的“心”:主观动机法官的“心”:道德伦理先秦时期宋元至明清秦汉至隋唐 “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
10、汉书罢黜百家罢黜百家 独尊独尊儒儒术术以以儒儒为主,外为主,外儒儒内内法法,其一:法本身本身的发展:法秦汉:秦汉:律律 令令唐朝:唐朝:格格 式式 其二:律令的儒家化儒家化:汉:汉:以经注律以经注律唐:唐:礼法结合礼法结合唐律疏议 我国现存最完整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都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是礼法结合礼法结合的典范。其三:提倡礼治教化礼治教化:大唐开元礼 重视家训以礼入法以礼入法先 秦 时期:儒法之争儒法之争秦汉至隋唐:宋元至明清:法律的发展?律为正文,例为附注,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问刑条例先 秦 时期:儒法之争儒法之争秦汉至隋唐:以礼入法以礼入法宋元至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