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部分复习(归纳全部11个实验).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物理实验部分复习(归纳全部11个实验).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实验 部分 复习 归纳 全部 11 下载 _三轮冲刺_高考专区_物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考物理实验部分分项复习 (必考内容必修 1、2 选修 3-1,3-2、选考选修 3-3,3-5) 2018 年考纲规定的实验、探究内容项目表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探究动能定理 必考内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电性曲线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选考内容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 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1)按照如图
2、 1 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 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4.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
3、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 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 67 个计数点为宜. 5.数据处理 (1)目的 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方法 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 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 x4x 1 x5x 2 x6x 3 a1a2a 3 x4x5x6x1x2x3 a1 ,a2 ,a3 a 3T2 3T2 3T2 3 9T2 xnx n dn1dn 1 1 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n 2T 2T 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 a.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
4、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x1、x2、x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x1x2x1,x2x3x2. (3)T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n(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 Hz,n 为两计数点间 计时点的间隔数). (4)xaT2,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 差就一定相等. 6.复习启示 高考实验题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是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创设新情景.因此,要在 夯实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注意迁移创新能力的
5、培养,善于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 处理新问题. 7.情景拓展 .数据处理方法: (1)加速度的获得:靠重物的拉力获得加速度长木板倾斜靠重力获得加速度. (2)速度的测量方法:由打点纸带求速度测定遮光片的宽度 d 和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 d 时间 t,由 v 求速度. t (3)加速度的测量方法:由打点纸带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利用经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由速度位移关系式求加速度.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 F1、F 2 与另外一个力 F产生相同的效果,看 F1、F 2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出的合力 F 与 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 2.实验器材
6、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 (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 达某一位置 O.如图 1 甲所示. 图 1 (3)用铅笔描下结点 O 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利用刻度尺 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 (4)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 O,记下弹簧 测力计的读数 F和细绳的方向,如图乙所示. (5)比较 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 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
7、相同. 4.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可选;若不同,应另换或调 校,直至相同为止. (2)使用时,读数应尽量大些,但不能超出范围. (3)被测力的方向应与轴线方向一致. (4)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 5 注意事项 (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是为了使合力的 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是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2)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 不宜太大,以 60100之间为宜. (3)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细绳
8、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 确定力的方向. (4)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 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6.误差分析 (1)误差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等. (2)减小误差的办法: 实验过程中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要按有效数字位数要求和弹簧 测力计的精度正确读数和记录. 作图时使用刻度尺,并借助于三角板,使表示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 7.拓展 以本实验为背景,以实验中操作的注意事项、误差来源设置条件,或通过改变实验条件、 实验仪器设置题目. 1.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的迁移 2.实验器材的改进 替代 (1)橡皮
9、筋弹簧测力计 替代 (2)钩码弹簧测力计 3.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1.实验原理 (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 (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1 (3)作出 aF 图象和 a 图象,确定其关系. m 2.实验器材 小车、砝码、小盘、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 导线两根、纸带、天平、米尺. 3.实验步骤 (1)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 m和小车的质量 m. (2)安装:按照如图 1 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 不给小车牵引力). 图 1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
10、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操作:小盘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 下纸带编号码. 保持小车的质量 m 不变,改变小盘和砝码的质量 m,重复步骤. 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 a. 描点作图,作 aF 的图象. 1 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 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重复步骤和,作 a 图象. m 4.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木板的右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 带受到的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 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 (2)不重复平衡
11、摩擦力. (3)实验条件:mm. (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5.误差分析 (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mg 代替小车的拉力, 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 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6.数据处理 (1)利用 xaT2 及逐差法求 a. (2)以 a 为纵坐标,F 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 说明 a 与 F 成正比.
12、 1 (3)以 a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 a 与 m m 成反比. 7.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技巧 1.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是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解决本题的基本对策是写出图象对应的 函数,困难便迎刃而解. 2.画 an 图象时,所画直线要符合以下要求: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不能落在直线 上的点要均匀分布于直线的两侧;一定要利用直尺画线. 4.探究动能定理 1实验目的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实验原理(如图 1 所示) 图 1 (1)一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 s做功为 W. (2)两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 s做功应为 2W. (
13、3)三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 s做功应为 3W. (4)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出小车离开橡皮筋的速度,列表、作图,由图象可以确定功与速度变 化的关系 3实验器材 橡皮筋、小车、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铁钉等 4实验步骤 (1)垫高木板的一端,平衡摩擦力 (2)拉伸的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 W. 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 2W. 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 3W. (3)测出每次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 (4)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 v 和 W 绘制 Wv 或 Wv2、Wv3、图象,直到明确得出 W 和 v 的关系 5实验结论 1 物体速度 v 与外力做功 W 间的关系 W mv2. 2
14、 6实验注意事项 (1)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 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找到长木板的一个合 适的倾角 (2)测小车速度时,应选纸带上的点均匀的部分,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部分 (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 具体数值 (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 7实验探究的技巧与方法 (1)不直接计算 W 和 v 的数值,而只是看第 2 次、第 3 次实验中的 W 和 v 是第 1 次的多 少倍,简化数据的测量和处理 (2)做 Wv 图象,或 Wv2、W
15、v3 图象,直到作出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8.拓展 1)装置时代化 2)求解智能化 (1)摩擦阻力问题:靠小车重力的下滑分力平衡摩擦力自由下落阻力减少气垫导轨减少 摩擦力 d (2)速度的测量方法:匀速运动速度测量纸带上各点速度光电门 v 速度传感器直 t 接显示速度大小 3)实验多样化 可探究动能定理,可验证单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 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实验原理(如图 1 所示) 通过实验,求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相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若二 者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 1 3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
16、复写纸、重物、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导线两根 4实验步骤 (1)安装器材: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与低压电源相连 (2)打纸带 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下方附近,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 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的纸带重打几条 (35 条)纸带 (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 1 若选第 1 点 O 到下落到某一点的过程,即用 mgh mv2 来验证,应选点迹清晰,且 1、2 2 两点间距离小于或接近 2 mm 的纸带 用 1 1 mvB2 mvA2mgh 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
17、 2 2 基准点,这样纸带上打出的第 1、2 两点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接近 2 mm 就无关紧要了 5实验结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自由落体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 6误差分析 (1)测量误差: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一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 0 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 下落高度测量完,二是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1 (2)系统误差:由于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 Ek mvn2 必 2 定稍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Epmghn,改进办法是调整安装的器材,尽可能地减小阻力 7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要竖直: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以减少摩擦阻力 (2)重
18、物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材料 (3)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dn1dn 1 (4)测长度,算速度: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应用 vn ,不能用 vn 2gdn或 2T vngt 来计算 8验证方案 方案一:利用起始点和第 n 点计算 代入 mgh n 和 1 2 mvn2,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gh n 和 1 2 mvn2 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 守恒定律 方案二:任取两点计算 (1)任取两点 A、B,测出 hAB,算出 mghAB. (2)算出 1 1 mvB2 mvA2 的值 2 2 1 1 (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 mghAB mv
19、B2 mvA2,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2 2 方案三:图象法 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 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 v2, 然后以 1 v2 为纵轴,以 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2 1 2 v2h 图象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 g 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6.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1构造:如图 1 所示,B 为固定刻度,E 为可动刻度 图 1 2原理:测微螺杆 F 与固定刻度 B 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 0.5 mm,即旋钮 D 每旋转一 周,F 前进或后退 0.5 mm,而可动刻度
20、 E 上的刻度为 50 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 前进或后 退 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 0.01 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 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图 2 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 一位)0.01(mm) 如图 2 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 2.0 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 15.0,最后的读数为:2.0 mm15.00.01 mm2.150 mm. 二、游标卡尺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 度尺(如图 3 所示) 图 3 2用途:
21、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 度少 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 10 个的、20 个的、50 个的,其规格 见下表: 刻度格数(分度) 刻度总长度 每小格与 1 mm 的差值 精确度(可精确到) 10 9 mm 0.1 mm 0.1 mm 20 19 mm 0.05 mm 0.05 mm 50 49 mm 0.02 mm 0.02 mm 4.读数:若用 x 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 对齐的游标
22、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精确度)mm. 三、常用电表的读数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 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 读数即可 (1)03 V 的电压表和 03 A 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 0.1 V 和 0.1 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2)对于 015 V 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 0.5 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 即读到 0.1 V. (3)对于 00.6 A 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 0.02 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
23、面两位, 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 0.01 A. 四、测电阻率实验 1实验原理(如图 4 所示)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和它的直径 d,计算出横截面积 S,并用伏安 法测出电阻 Rx,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图 4 2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050 ), 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 d. (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