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小儿推拿》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案《小儿推拿》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推拿 教案 小儿 推拿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有多少我们有多少我们的孩子在承的孩子在承受这样的痛受这样的痛苦和无奈?苦和无奈?能否有更好的方式来改变?能否有更好的方式来改变?12334 4小儿推拿临床常用小儿推拿临床常用1010套手法套手法 1)、萌芽阶段(秦汉)、萌芽阶段(秦汉-南北朝)南北朝)A、汉代、汉代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 B、晋代:葛洪、晋代:葛洪肘后方肘后方“捏脊捏脊”治疗腹痛治疗腹痛 改善胃肠、调理脏腑(痛经、月经不调等)腹泻、消化不改善胃肠、调理脏腑(痛经、月经不调等)腹泻、消化不良良 2)、奠基(隋唐)、奠基(隋唐-明初)明初)孙思邈孙思邈千金方千金方小儿夜啼小儿夜啼 外台秘要外台秘要、袖珍小儿方袖珍小儿方补要袖珍小儿方
2、补要袖珍小儿方 3)、形成阶段(明末)、形成阶段(明末-清代)清代)小儿按摩经小儿按摩经-四名陈氏,记载了小儿推拿的四名陈氏,记载了小儿推拿的16中手中手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密旨全书小儿推拿方脉活婴密旨全书-龚云林龚云林 小儿推拿广益小儿推拿广益熊应雄,提出了熊应雄,提出了“推拿面部次第推拿面部次第”“”“手部手部次第次第”等操作顺序等操作顺序 推拿三字经推拿三字经-徐谦光,提出新的观点徐谦光,提出新的观点 独穴治病、老幼同治、推拿带药独穴治病、老幼同治、推拿带药 补脾经补脾经四君子汤,平肝经四君子汤,平肝经逍遥散,逍遥散,清补心经清补心经-天王补心丹,清肺经天王补心丹,清肺经-养肺救燥汤,补肾
3、水养肺救燥汤,补肾水六六味丸,泻大肠味丸,泻大肠承气汤,清小肠承气汤,清小肠-导赤散,清胃经导赤散,清胃经定胃定胃汤汤 厘正按摩要术厘正按摩要术-张振均,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张振均,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4)、现阶段:)、现阶段:小儿推拿小儿推拿金义成金义成 中国小儿推拿中国小儿推拿张素芳张素芳 鲁派、海派、三字经派鲁派、海派、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定义小儿推拿的定义推拿,古称推拿,古称“按摩按摩”、“按跷按跷”、“乔摩乔摩”、“乔引乔引”、“案案杌杌”等;等;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医术;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医术;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与功法训练。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与功法
4、训练。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推拿,又称“推惊推惊”、“摩惊摩惊”、“掐惊掐惊”等;等;是以各种推拿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达到防治疾病目的是以各种推拿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的一种方法的总称,属于祖国医学外治法范畴。的一种方法的总称,属于祖国医学外治法范畴。四、推拿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四、推拿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环境环境: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室内温馨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室内温馨2.医者:指甲、态度、心理、清洁、并使双手温度适当。医者:指甲、态度、心理、清洁、并使双手温度适当。3.患儿姿势:俯卧位、侧卧位、母抱位、坐位等患儿姿势:俯卧位、侧卧位、母抱位、坐位等4.操作多采用患儿左手操作多采
5、用患儿左手5.操作顺序:头面操作顺序:头面-上肢上肢-胸腹胸腹-下肢下肢-腰背腰背6.手法轻而柔和并且穴位准确手法轻而柔和并且穴位准确7.推拿介质(润滑剂)推拿介质(润滑剂)8.每日一次每日一次9.避风寒避风寒10、对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的后期,以及肠炎等疾病怀疑、对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的后期,以及肠炎等疾病怀疑有肠坏死,腹部严谨使用重手法有肠坏死,腹部严谨使用重手法。1、年龄:年龄越大,操作事件应该延长。2、病情的轻重:重则长,轻者短 3、手法刺激量的大小 4、是否作为主穴应用:主穴时间长,配穴时间短 1、力量中为泻、轻为补、力量中为泻、轻为补 2、速度分补泻:一般快为泻、慢为补、速度分
6、补泻:一般快为泻、慢为补 3、时间分补泻:一般时间长为补,时间短为泻、时间分补泻:一般时间长为补,时间短为泻 4、方向分补泻:一般是向心为补,离心为泻、方向分补泻:一般是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5、循环分补泻:循经脉气血方向推动则多为补,、循环分补泻:循经脉气血方向推动则多为补,逆经脉气血的方向推动则多为泻逆经脉气血的方向推动则多为泻 常用操作顺序:常用操作顺序:1、先上肢,后头面,然后躯干,后下肢、先上肢,后头面,然后躯干,后下肢 2、先主穴,后配穴、先主穴,后配穴 3、先刺激量小的穴位,后刺激量大的穴位、先刺激量小的穴位,后刺激量大的穴位一、小儿生理特点一、小儿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7、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更加迫切的特点。二、小儿病理特点二、小儿病理特点 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
8、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病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经过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三、年龄分期和生育特点:三、年龄分期和生育特点:1、胎儿期:受孕、胎儿期:受孕-分娩分娩 2、新生儿期:出生、新生儿期:出生-28天天 3、婴儿期:从、婴儿期:从28天天-1岁
9、岁 4、幼儿期:从、幼儿期:从1岁到岁到3岁岁 5、学龄前期:从、学龄前期:从3岁岁-6、7岁岁 6、学龄期:从、学龄期:从6岁岁-青春期(青春期(12岁到岁到20岁)岁)123无论治疗哪一种病症,每次推拿均使用这些方法,无论治疗哪一种病症,每次推拿均使用这些方法,所以总称常例手法,即常规的例行成套手法。所以总称常例手法,即常规的例行成套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五法在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五法在每次推拿中开始阶段应用;每次推拿中开始阶段应用;拿肩井一法在每次推拿结束时应用。拿肩井一法在每次推拿结束时应用。在推拿时,可蘸用少许清水、葱姜汁或麻油。在推拿时,可蘸
10、用少许清水、葱姜汁或麻油。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主治:外感表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夜啼,惊风,主治:外感表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夜啼,惊风,屈光不正,眼睑下垂。屈光不正,眼睑下垂。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主治:外感表证,发热,惊风,头痛,夜啼,屈光不正,主治:外感表证,发热,惊风,头痛,夜啼,屈光不正,眼睑下垂,弱视,斜视。眼睑下垂,弱视,斜视。作用: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作用: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主治:外感表证,感冒,发热,头痛,屈光不正,口眼歪斜,弱主治:外感表证,感冒,
11、发热,头痛,屈光不正,口眼歪斜,弱视,斜视,头晕。视,斜视,头晕。位置:手掌面腕掌关节横纹正中处位置:手掌面腕掌关节横纹正中处作用:清心热、散结止痉、通调周身气机作用:清心热、散结止痉、通调周身气机主治:惊风、夜啼、抽搐、口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主治:惊风、夜啼、抽搐、口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位置:手掌面腕掌关节横纹处位置:手掌面腕掌关节横纹处作用:退热、消肿、散结作用:退热、消肿、散结主治:寒热往来、烦热不安、腹泻、腹胀、痢疾、痰热喘主治:寒热往来、烦热不安、腹泻、腹胀、痢疾、痰热喘咳、口疮、咳、口疮、位置: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位置: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作用:宣通气血,发
12、汗解表作用:宣通气血,发汗解表主治:感冒,发热,气血不通,上肢痹痛,活动不利主治:感冒,发热,气血不通,上肢痹痛,活动不利 耳后高骨(耳后高骨下凹陷处)作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神昏、烦躁不安等 迎香(鼻翼旁开0.5寸)作用:宣肺气、通鼻窍 主治:感冒、鼻塞流涕、口歪眼斜 人中(鼻唇沟中上三分之一处)作用:开窍醒神 主治:神昏、抽搐、遗尿、面瘫 囟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凹陷中)作用:镇静安神、通鼻窍 主治:惊风、抽搐、夜惊、鼻塞不通、头痛、神昏烦躁 风池(后头部,乳突向后1.5寸)作用:发汗解表、疏风散寒 主治:感冒、头痛、发热、目眩、颈项强痛 百会(前后正
13、中线和两耳连线交点处)作用:安神镇静、升阳举陷 主治:惊风、目眩、脱肛、遗尿、夜惊、头痛、癫痫 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作用:降逆止呕、去风散寒 主治:恶心、呕吐、发热、咽喉肿痛、项强 桥弓(在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直线)作用:活血化瘀、消肿 主治:小儿肌性斜颈、落枕、高血压 天突(胸骨柄上方凹陷处)作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止呕、催吐 主治:咳嗽、喘促、痰多气急、恶心、呕吐、食滞胃脘、误食毒物 膻中(两乳头连线中点)作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止呕 主治:痰鸣、咳喘、胸闷、吐逆 八道(前胸部,沿第二肋间隙到第五肋间隙)作用:宽胸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痰鸣、咳喘、胸闷 乳
14、根(乳头下两分)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乳旁(乳头旁开2分)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胁肋(两腋下至天枢穴)作用: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 主治:痰鸣、咳喘、胸闷、肋痛、肝脾肿大 中脘(前正中线脐上4寸)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主治:腹泻、腹痛、厌食、呕吐、腹胀、疳积、嗳气 腹(整个腹部)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腹泻、腹痛、厌食、呕吐、腹胀、疳积、便秘 脐(肚脐)作用: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主治:腹泻、腹痛、疳积、便秘、呕吐、蛔虫性肠梗阻 天枢(脐旁2寸)作用:梳理大肠、温补下元、分清别浊 主治:腹泻、痢疾、腹痛、食积、腹胀
15、、便秘 肚角(天枢穴下2寸脐旁两侧的大筋)作用:温中止痛 主治:腹痛、腹泻、腹胀 丹田(脐下2-3寸之间)作用: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 主治:腹痛、遗尿、疝气、尿频、水泻、脱肛【五经穴五经穴】【位置】【位置】五指末节罗纹面五指末节罗纹面 拇拇指指 食食指指 中中指指 无无名指名指 小指小指 脾土脾土 肝木肝木 心火心火 肺金肺金 肾水肾水 【操作】【操作】旋推或直推向指端方向为补,旋推或直推向指端方向为补,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次数到次。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次数到次。【运用】【运用】肾无实证,只补不清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心多有余
16、,宜清不宜补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肺为娇脏,可清可补。脾经(拇指末节罗纹面)作用: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清热利湿,化痰止呕。主治: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呕吐、腹泻、便秘、痢疾、黄疸、痰饮、咳嗽、便血、及斑、疹、痧证隐出不透者 肝经(食指末节罗纹面)作用:清肝经:平肝泻火、熄风镇静、解郁除烦 主治:目赤、惊风、烦躁不安、五心烦热、口苦、咽干、头痛、头晕、耳鸣 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应补后加清,或以补经代之,称滋肾养肝法 心经(中指末节罗纹面)作用:清心经:清热泻火、养心安神 主治:高热神昏、警惕不安、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目
17、赤、心血不足、夜啼。肾经(小指末节罗纹面)作用:补肾经: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肾经:清热下焦湿热 主治:遗尿、盗汗、脱肛、便秘、腹泻喘息、解颅、小便赤涩、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注意:肾常虚,多用补法,需清时多用清小肠代替 肺经(无名指末节罗纹面)作用:补肺经:补肺宜气。清肺经: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喘促、顿咳、遗尿 大肠(食指桡侧指端到虎口)作用:补大肠: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清大肠: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主治:脱肛、便秘、腹泻、腹痛、脱肛 小肠(小指尺侧从指端到指根一条线)作用:清利下焦湿热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水泻、口舌生疮 肾顶(小指指端)作用:收敛
18、元气、固表止汗 主治:止汗、解颅(脑积水)鞘膜积液 肾纹(手掌面小指远端指间关节横纹处)作用:祛风明目、散淤结 主治:胃经(拇指掌面近掌端一节)作用:补胃经:健脾胃,助运化;清胃经:和胃降逆,泄胃火 主治:烦渴喜饮,便秘,呕吐,腹胀,厌食 内劳宫内劳宫(在掌心中央,握拳屈(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即是劳宫穴。)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揉100-200次作用:左揉发汗次作用: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主治:,右揉泻心火,除烦躁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虚烦
19、内热等小天心(手掌面大小鱼小天心(手掌面大小鱼际交界处际交界处作用:清热、震惊、利作用:清热、震惊、利尿、明目尿、明目主治:惊风、抽搐、口主治:惊风、抽搐、口疮、目赤痛、夜啼、小疮、目赤痛、夜啼、小便短便短 四横纹(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近掌端指间关节处)作用:退热除烦、散瘀结、调中处胀、行气和血 主治:气血不和、腹痛、腹胀、烦躁、疳积、消化不良、口唇破裂小横纹(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作用:退热、散结、消肿主治:腹胀、烦躁、疳积、消化不良、口唇破裂、口疮、咳嗽 掌小横纹(手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作用:清热散结、宣肺化痰 主治:口舌生疮、唇肿、腹胀、喘咳、肺炎、百日咳 板门
20、(手掌面大鱼际顶面)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健脾止泻、和胃降逆 主治:呕吐、呃逆、腹胀、厌食、疳积、口疮、牙龈肿痛 内八卦(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作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主治:胸膈不利、气闷不梳、疳积、消化不良、腹胀、喘咳、腹痛、呕吐 十宣(十指顶端指甲内赤白肉际处)作用:清热、醒神、开窍 主治:高热神昏、抽搐、昏厥、烦躁不安、两目上视 运水入土【位置】【位置】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
21、拇指端由小儿小指根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端由小儿小指根推运起,经过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大拇指根止,推运推运起,经过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大拇指根止,推运50-10050-100次。次。【作用】【作用】健脾助运,润燥通便健脾助运,润燥通便【主治】【主治】泻痢,疳积,消化不良,便秘等泻痢,疳积,消化不良,便秘等【位置】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操作方法】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端由小儿拇指根推运起,经过小天心,掌小横纹至小指根止,推运50-100次。【作用】利尿,清湿热,补肾水【主治】小便赤涩,尿频数,少腹胀满运土入水运土入水 端正(中指爪甲根
22、部相去1分左右各一)作用:左端正:升提中气;右端正:降逆止呕 主治:呕吐、腹泻、斜视、惊风、抽搐、老龙(中指指根向下相去1分左右)作用:醒神开窍,急救 主治:惊风、抽搐 二扇门(中指根部两侧各一)作用:发汗退表,退热平喘 主治:发热无汗、感冒、喘促 二人上马(手背小指与无名指掌指关节凹陷处)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主治:阴虚阳亢、潮热烦躁、牙痛、目赤、咳喘 外八卦(手掌背面与内八卦相对处)作用:宽胸理气、通滞散结 主治:胸闷、腹胀、便结等 一窝风(手背腕掌关节横纹正中凹陷处)作用: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腹痛、腹泻、寒症之感冒、头痛 外八卦(手掌背面与内八卦相对处)作用:宽
23、胸理气、通滞散结 主治:胸闷、腹胀、便结等 膊阳池(一窝风上三寸)作用:通大便、利小便、止头通 主治:小便短赤、便秘、感冒、头痛【前臂三穴【前臂三穴】三关:三关:前臂桡侧,阳池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主治至曲池成一直线。主治虚寒病症。虚寒病症。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次数)称为大推三关。(次数)到次。到次。作用作用;温阳散寒、发汗解温阳散寒、发汗解表、补气行气表、补气行气主治:气血虚弱、阳气主治:气血虚弱、阳气不足、四肢厥冷、吐泻、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