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单科质量检查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单科质量检查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泉州市 2020 普通 高中毕业生 单科 质量 检查 历史试题 解析
- 资源描述:
-
1、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4848 分)分) 本卷共本卷共 24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要求。 1.史载,公元前 707 年,周桓王与郑交恶,双方在(x)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聸射中周桓王肩膀。公元前 72 年,鲁隐公被臣下所杀,太子允被立为君,却不向周桓王请求册封。这表明 A. 周朝分封制度已经被废除 B. 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不断 C. 周王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D. 政治改革在各诸侯国展开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不向周桓王请求
2、册封”这一信息可知,当时并没有废除分封制,故可排除 A;材料 中讲到的“周桓王与郑交恶”、“鲁桓公谋杀其兄鲁隐公”,这两件事都不是诸侯国之间战争,故可排除 B; “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和“鲁桓公不向周桓王请求册封”都说明了周王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故选 C;题干中没有体现各诸侯国展开政治改革,D 的说法与材料不符,可排除。 2.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同”“节葬”“节用”,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 的研究。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这 A. 反映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走向 B. 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
3、D. 起因于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当时有“不入于儒,即入 于墨”之说。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曾是分庭抗礼。战国后期,墨学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孔学之上。秦始皇 “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其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从外部因素来看,统治政 策是导致墨家学说“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的原因之一,故 A 正确;BC 两项所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无体 现,排除;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也是统治者加强统治的需要,是由统治政策决定的,故 D 错误。 3.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
4、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 象征。这反映出 A.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 C. 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 D. 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所讲到的“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说 明了当时的评价者着重评价了这些重大工程的消极影响,没有全面的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因 此,依据材料就无法得出“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个结论,故可排除 A;对于同一历史事实,由于 评价者所处时代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运用的方法不同、依据的材料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评价,故选 B; CD 的说法犯了绝对化的错误
5、,故可排除; 4.宋真宗在位期间(9971022 年) ,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 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一现象说明 A. 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B. 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C. 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 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影响社会和谐 【答案】A 【解析】材料“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反映了宋代土地兼并导致租 佃关系形成,租佃经营方式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故 A 正确;材料未涉 及贫富分化严重问题,故 B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社会阶层的固化,故 C 错误;材料也没有
6、体现社会和 谐的问题,故 D错误。故选 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材料关键信息“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 发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租佃经营方式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 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元朝初年,政府废除科举制。1313 年,政府恢复科举制,采用蒙、汉分开考试,最终录取忽都答儿、张 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蒙、汉各半。这反映了 A. 政府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创新 B. 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C. 实行蒙汉平等的民族团结政策 D. 科举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答案】D 【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元代“采用蒙、汉分开考试
7、”的形式,没有反映出考试内容的创新,故可 排除 A; ,“采用蒙、汉分开考试”说明蒙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不能说明“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 交融”,故可排除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推行的不是民族平等的政策,故可排除 C;元代初年废除了 科举制,后又恢复,说明了元代统治者不得不运用科举制这一政策来维护统治,从而反映了科举制度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故选 D。 6.明朝初年,政府修建了济养院(免费养老院) 、惠民药局(免费医院)和漏泽园(免费公墓) 。明太祖还命 令在南京试点,于郊外修筑公房,并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由此推知,明初 A. 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C. 仁政思想全面
8、实施 D.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朝初年政府实行了一些救济举措,这救济举措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给民众的,这 就反映了明初经济的恢复发展,故选 A;自然经济走向解体是在近代,故可排除 B;仅依据明初的救济举措, 还不能说明明政府全面实施仁政思想,故可排除 C;仅依据明初对贫苦民众实行这一方面救济举措,还不能 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故可排除 D。 点睛:社会保障体系是涉及到医疗保健服务、居民养老、人民住房、百姓就业、教育等在内的由国家提供 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应涵盖社会各个领域的保障机制。 7.下表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 年份 18
9、49 1850 1852 1854 输出人数 323 447 18434 25063 据此推知 A. 导致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B. 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C. 美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快 D. 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 【答案】C 【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输往美国的中国劳工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并不主要来自香 港,故可排除 A;材料只是反映了大量的中国劳工输往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没有解决加利福尼亚劳动力 匮乏的问题是不知道的,故可排除 B;大量华工输入美国,促进美国的开发,这是毫无疑问的,故可选 C; 南京条约中的通商口岸不包括香港,故可排除 D。 8.广州租
10、界史大事记载:1859 年,广州面租界是英、法两国人自行花钱从珠江河水中填土而新造的, 共花费 32.5 万墨西哥元。其中,英方出资 4/5,法方出资 1/5。这些填造的土地,须按亩向清政府交纳地 租,每年每亩 1500 钱。据此推知,该租界 A. 并未侵犯清朝领土主权 B. 由中国主动出租给英国 C. 成为列强最早侵华据点 D. 土地所有权仍属清政府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广州沙面这片土地是英、法两国在中国的土地上自行填土新选的,显然侵犯 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故可排除 A; 材料中没有表明该租界由中国主动出租给英国, 故可排除 B; 1842 年的 南 京条约中割给英国的香港
11、岛已成为英国的侵华据点,所以该租界不是最早的侵华据点,故可排除 C;根据 “这些填造的土地,须按亩向清政府交纳地租”这一信息可知,该租界土地所有权依然属于清政府,故选 项 D。 9.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在传统官制以外另成系统的一个机构,这个名称不仅反映了“天朝”观念的动摇,也 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这反映了 A. 中国近代化的复杂性 B. 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 C. 除旧与布新同步进行 D. 洋务运动不符合时代要求 【答案】A 【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这个名称不仅反映了“天朝”观念的动摇,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 化”,说明了清政府
12、为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强加了对外的交流,这有利于中国 的近代化;“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说明了旧的制度依然存在,这 又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复杂性,故选 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于 1861 年, 此前中国近代外交早已开始,故可排除 B;“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 说明了旧的制度依然存在,故可排除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符合时代要 求,故可排除 D。 10.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 提,日
13、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这种情况表明,中国 A. 近代化努力收效巨大 B. 清军训练有素 C. 自信轻敌的乐观情绪 D. 民族意识觉醒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这些信息可 以得出,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国人对这场战争抱以自信轻敌的乐观情绪,故本题选 C;结合史实可知,在甲 午中日战争之前中国的近代化成果的取得主要依靠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只是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有一定的成果,但不能称之为巨大,故可排除 A;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为了说明战前国人对此战的一种心态, 并不是为了说明清军训练
14、有素的,故可排除 B;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人还有盲目自 大,不切实际的乐观心态,这恰恰不能说明民族意识的觉醒,故可排除 D。 11.蒋介石在台儿庄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 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日本军人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由此说明 A. 全民族抗战是此次胜利之源 B. 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军事路线 C. 日本惧怕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D. 国民党受到中共抗战政策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胜利原因。蒋介石提到“前方”和后方”,日本认为“集中国力”,反映 了中国团结抗日,故 A 项正确;结
15、合所学可知,蒋介石并未放弃片面抗战军事路线,故 B 项错误;结合所 学可知,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抵抗多以失败告终,不能反映出日本惧怕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故 C 项错 误;材料中没有提到中共抗战政策的相关信息,故 D 项错误。 12.下表为 1935193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 据此推知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 B. 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成效 C. 中国的对外贸易由入超转为出超 D. 西方国家经济陷入经济危机泥潭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出口指数明显增长、进口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可知,在 1935-1937 年,中国 对外出口贸易发展较好,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
16、是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成效,故选 B;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是甲午战争之后,这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可排除 A;仅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我们无 法得知此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否为入超,故可排除 C;西方国家经济陷入经济危机是在 1929-1933 年,这与 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可排除 D。 13.1951 年 1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 ,规定“凡公私纱厂自纺部分的棉纱 及自织的棉布,均由国营纱布公司统购”。1953 年 10 月,颁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 ,决定在全国 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这 A. 规范了私人资本主义经营的各种行为 B. 解决了广大人民基本
17、生活资料的需要 C. 成为了“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举措 D. 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答案】D 【解析】“国营纱布公司统购”“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主要目的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保证社会 主义工业化建设顺利进行,故项正确;规范了私人资本主义经营是三大改造任务,错误;建国初期经 济比较困难,这一举措很难解决了广大人民基本生活资料,错误;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错 误。 14.由下表可以推知,1949 年 10 月1950 年 10 月,新中国外交 时间 与新中国建交国家 1949.101950.1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朝鲜、蒙古、民主德 国、
18、阿尔巴尼亚、越南 1950.41950.10 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 A. 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 B. 重视团结亚非拉国家 C. “一边倒”并超越意识形态 D. 独立自主与不结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实行的“一边倒”政策,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 不是指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故可排除 A;材料中没有涉及到非洲的国家,故可排除 B;依据材料可知, 1949.101950.1 中国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体现了“一边倒”政策,1950.41950.10,中国已经与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了,这又体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故本题选
19、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 年中苏 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故可排除 D。 点睛:解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材料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主旨。通过材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到, 1949.101950.1 中国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1950.41950.10, 中国已经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了, 这就说明了材料主要是想告诉我们,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在坚持“一边倒”政策的同时,又对意识形态有 所超越,这就是材料的主旨,把握这一主旨,就可在准确选出答案。其他选项可与材料进行对照而排除。 15.1960 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左”的错误;1979 年,党中央提出了 “
20、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指导经济改革运动。这表明 A. 两个“调整”的方向一致 B. 党和国家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抉择 C. 两个“方针”的作用一致 D. 党根据国情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60 年的“调整”是为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 而 1979 年的“调 整”是为了改革开放,所以两个“调整”的方向是不一致的,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致的,故排除 AC;1960 和 1979 年,当时中国确实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但还不能说是生死攸关,故可排除 B;1960 年“八字方针” 的提出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导致我国出现了严重
21、的经济困难,1979 年“八 字方针”的提出是因为“文革”结束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停滞不前,是因为我国为改变经济落后已开始了 改革开放,所以两个时期,中国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党根据国情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故此题选 D。 点睛: 1960 年“八字方针”的提出是党在这个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指导方针的一次重要转变。 它是在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为战胜困难而采取的重大战略调整。 16.1956 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确立了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其在微观经济运行的弊端暴露出来。为 此,陈云提出以开放自由市场方式引入市场机制的解决办法,结果加剧了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最终不得 不关闭
22、。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引入市场机制,经济快速发展。据此推知 A. 公有制经济体制存在巨大弊端 B. 市场机制要与生产环节相适应 C.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冲突 D. 20 世纪 50 年代已确立市场经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市场经济体制问题。材料反映了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由于单一的 公有制经济体制暴露了弊端,陈云提出以开放自由市场的方式引入经济体制中,但因生产能力不足引起粮 食供求关系紧张而终结;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生产能力增强等因素,我国引入 市场机制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见市场机制要与生产环节相适应,故选 B。A 项不符
23、合材料的主旨, C、D 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7.古雅典五百人议事会,专事公民大会的准备、召开、主持以及执行大会决议。500 人又均分为 10 组,抽 签轮流担任议事会执委会,负责处理国家日常事务。执委会再抽签一人出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主席,掌管 金库钥匙和国玺,任期一天,不得连任。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A. 突出轮番而治和权力制约 B. 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运行机制得到法律的保障 D. 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抽签轮流担任议事会执委会”、“任期一天,不得连任”这些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 治体现出轮番而治和权力制约的原则,故选 A;材料中
24、没有涉及到法律的相关问题,故排除 BC;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并不能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可排除 D。 18.(2018 年福建泉州高三质量检测)古罗马最初的法学家全部是僧侣贵族,解答法律的权力也为他们垄断。 奥古斯都执政时期,法律解答逐渐突破了僧侣贵族的垄断,若干法学家被授予解答法律的特权。这一变化 A. 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提高平民地位 B. 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C. 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法学进步 D. 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提高平民地位是十二铜表法颁布所产生的意义,故 可排除 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