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国建筑第9讲.ppt

  •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 文档编号:435366
  • 上传时间:2020-04-05
  • 格式:PPT
  • 页数:27
  • 大小:5.7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建筑第9讲.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建筑
    资源描述:

    1、第9讲 陵 墓,【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发展简况;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陵墓的形制特点;掌握秦始皇陵的陵园制度、西汉茂陵的“方上”陵体形制、唐乾陵的因山为陵的空间特色、北宋永昭陵的布局特征、明十三陵的整体规划特征、清泰陵的纪念性空间布局特征。 【学习要求】,本讲内容,9.1陵墓建筑发展概况 9.2 陵墓建筑实例,9.1陵墓建筑发展概况,原始社会时期,常见的墓葬形式是土坑竖穴墓,即由地面垂直下挖而成,依平面形状可分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其中以长方形墓最为多见。 殷商时期,墓葬中开始出现墓道、墓室、椁室以及祭祀杀殉坑等。最有代表性的是安阳市小屯武官村大墓和妇好

    2、墓。,河南安阳武官村大墓,安阳武官村大墓是一座“中”字形的地下墓坑,墓圹为矩形,南北长14m,东西宽12m,深7.2m。南北各设一条墓道。圹内建二层台。椁室南北长6.3米,东西宽5.2米,深2.5米;用原木垒筑成“井”字形结构,椁底和椁顶均用原木铺盖。,【知识链接】,河南安阳妇好墓,【知识链接】 河南安阳妇好墓,平面矩形,竖井式,南北长5.6米,东西宽度4米,深7.5米。没有墓道。 距墓口6.2米处辟二层台,东西壁中各开一龛 。椁室高1.3米,木椁及棺均腐烂,室底中央有腰坑。地面无坟丘, 但在墓圹上有夯土基址,可能是用来祭祀墓主的宗庙。,周代陵墓,地面之下的棺椁有了等级规定,地面开始出现封土。

    3、 春秋战国时期,帝王墓称为“陵”,地面封土上设置祭祀的享堂建筑。战国末年,河南一带开始用大块空心砖代替木材作墓室壁体。,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王墓兆域图,【知识链接】 兆域图是一块长98、宽48 、厚1的铜版,上面以金银镶错描绘了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的平面图,并用文字说明各部名称、尺度,还有建造此陵的国王诏令。,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王墓复原图(傅熹年复原),据此平面图和文字说明可知此陵有宫垣三重,但图中只绘出了“中垣”和“内垣”,在内垣中,与下部各丘对应位置分别建有王堂、哀后堂、后堂和2座夫人堂,以中央的王堂最为高耸,建筑形体主次分明。,【知识链接】,大门位于南垣正中,北侧的内、中垣之间建有5组

    4、附属性建筑。 兆域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平面图。,秦代封土为覆斗形“方上”陵墓形制,地宫位于其下,已开始形成地下和地上建筑相结合的群体。 汉因秦制,帝陵下为地宫,地面上为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方上” ,并建陵园,设庙、寝两部分,陵园四面设陵墙和门阙,呈十字对称,陵前设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等雕像。汉代贵族也多用方锥平顶墓形式,墓前设石享堂、石碑、石兽、石人、石柱、石阙等。西汉时大块空心砖墓盛行一时,至东汉发展成小砖与拱顶墓室。 北魏皇陵出现了墓塔建筑物。南朝皇陵在神道两侧对称布置石雕,一般为石兽(麒麟、辟邪)一对,石柱(墓阙或华表)一对,石碑一对。 隋唐皇陵因山为陵、开凿地宫、修建陵园。唐

    5、代将献殿设在陵园南门内,相当于庙,称上宫,并在山下建下宫,相当于寝,以便供食,形成了上、下宫制 。 五代十国时期,皇陵建筑形体小而精确,但不失规制。,北宋皇陵开始集中布置。位于今巩义市,各陵 “兆域”内布置上、下宫及陪葬墓。因 “五音姓利”之说,陵墓的地势南高北低。南宋陵墓在浙江绍兴,极为简陋。 辽金时期陵墓有其自身的民族特色,陵前建正方形享殿,前置月台,两侧出回廊成院落。 元代皇帝因实行秘密埋葬,不建地上陵墓,采用马踏葬坑埋土为墓形式,也无标志。,【知识链接】 “五音姓利”是一种没有科学根据的迷信思想,但对宋皇陵建造影响很大。它是将人的姓氏按音(宫、商、角、徵、羽)分为五大类,配以“五行”以

    6、便定其阴阳宅所应处的风水地理形式,目的是为了吉利好运。,明代皇陵因山为陵、集中布置、神道深远、遍植松柏,并以建筑轴线把陵体、祭祀建筑连为一体,以多进的院落空间进行组合,强调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隆重性。方城明楼和圆形宝城宝顶是明代陵墓独创。 清皇陵沿袭明制,但各陵神道分立,与明陵稍有差异。,【特别提示】 我国古代陵墓建筑一般分为地下和地面两部分。地下部分即地宫,包括墓室和随葬品等,地下墓室一般为木、砖、石3种材料构造。地面部分有封土丘、或方形截锥体陵台、或因山为陵、或宝城宝顶及配套的其他陵园建筑。另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诸门艺术融合,成为多种艺术的综合体。,9.2

    7、陵墓建筑实例,9.2.1秦始皇陵 9.2.2西汉茂陵 9.2.3唐乾陵 9.2.4北宋永昭陵 9.2.5明十三陵 9.2.6清泰陵,9.2.1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平面长方形,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建有陵墙二道,内垣墙周长约2.5公里,外垣墙周长约6.3公里 。内外垣墙每面均开一门(北内垣墙设二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平面,陵台是三层方截锥体形式,最底层为350米345米,三层总高46米,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座陵台。 内垣墙北有建筑遗迹,可能是陵园附属建筑。,【特别提示】 秦始皇陵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制度和陵园布局的先例。,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发现4座俑坑。1号坑是

    8、以步兵为主的军阵,约6000人马。2号坑是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军阵。3号坑似是军队指挥部,兵马70个。4号坑是未建成而废弃的空坑。,秦始皇兵马俑坑总平面图,秦始皇兵马俑坑3号坑复原示意,秦始皇兵马俑坑1号坑,9.2.2西汉茂陵,汉武帝的茂陵规模最大,方截锥体陵台是最大的“方上”,由夯土筑成,底边长230米,高46.5米。 以“方上”为中心,陵体四周设夯土垣墙,每面正中设陵门,门外建双阙。 陵园内建有寝殿、庙、便殿、苑囿以及官署和守卫的兵营等众多建筑设施。,西汉茂陵,茂陵总平面内,有李夫人、霍去病、卫青等人的12座陪葬墓。其中霍去病墓陵上存留石刻10余件,手法古拙,是中国早期石刻艺术的杰作。,陕西

    9、茂陵及附近陵墓分布图,【知识链接】 “马踏匈奴”表现了一匹昂首屹立的战马,四足下踏着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以战马象征西汉政权的强大和霍去病的战功,具有象征性和纪念意义。,9.2.3唐乾陵,乾陵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 在陕西乾县依梁山主峰为陵。在山腰开凿墓道、墓室。四周有平面方形的土筑陵墙,四面正中设门,门外建包砖土阙。自南门(朱雀门)向南是4公里长的神道,设三道阙,立石柱、飞马、朱雀、石马、石人、碑、蕃酋群像、石狮等。,1.阙; 2.石狮一对; 3.献殿遗址; 4.石人一对; 5.蕃酋像; 6.无字碑; 7.述圣记碑; 8.石人十对; 9.石马五对; 10.朱雀一对; 11.飞马一对

    10、,陕西乾县唐乾陵总平面示意图,由南远眺乾陵,陕西乾县唐乾陵神道(自南向北),【特别提示】 唐乾陵因山为陵的目的是以山的雄伟气势和永恒来衬托皇帝的权利至上和永垂不朽。,9.2.4北宋永昭陵,北宋皇陵集中布置在河南巩义,这里南为嵩山,北为伊洛河,东为青龙山等,自南而北、自东而西渐缓,被视为风水吉祥之地。诸陵平面布置基本相同。,北宋皇陵位置示意图,【特别提示】 北宋时代是历史上首次集中设置帝王陵区的朝代,对后世影响很大。 宋代是皇陵使用“方上”陵制的最后时期。,北宋永昭陵平面图 1.鹊台2.乳台3.石柱4.石象5.飞马6.猊7.石马8.石虎9.石羊10.侍臣11.文臣12.石狮13.武士14.神门1

    11、5.角阙16.陵台17.建筑遗址;,永昭陵是宋仁宗赵祯之墓,规模较大。 上宫中央是方形截锥体陵台,高22米。四周为神墙,神门四出,门外各置石狮一对,四隅有角阙。正门南出为神道,两侧自南向北设鹊台、乳台、望柱各一对以及动物和人等各种石象生。下宫及陵台前献殿已无遗迹。,北宋永昭陵神墙神门遗址,9.2.5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城北天寿山南麓,该地段南面敞开,其他三面环山,南面山口处有龙山、虎山如双阙对立,是一处风水宝地。 诸陵以长陵为中心,形成了恢宏壮阔而宁静肃穆的陵区氛围。 整个陵区共用一条神道。神道南端始于5间石牌坊,向北依次设大红门、碑亭、望柱、18对石象生和一组棂星门,再北至长陵之间约4公里。,

    12、1.长陵;2.献陵;3.景陵;4.裕陵;5.茂陵;6.泰陵;7.康陵;8.永陵;9.昭陵;10.定陵;11.庆陵;12.德陵;13.思陵;14.石像生;15.碑亭;16.大红门;17.石牌坊,明十三陵总平面图,明成祖的长陵规模最大,地位突出,以天寿山主峰为背景,平面布局仿“前朝后寝”模式,由三进院落和其后的圆形宝城组成 。,明长陵总平面图,1.陵门; 2. 祾恩门; 3. 祾恩殿; 4.内红门; 5.二柱门; 6.石五供; 7.方城明楼; 8.宝顶,明长陵鸟瞰图,明长陵祾恩殿立面图,明长陵祾恩殿平面图,明长陵祾恩殿,长陵二柱门和方城明楼,明长陵方城明楼立面图,明长陵方城明楼剖面图,长陵方城明楼

    13、及石五供,9.2.6清泰陵,清朝皇陵共有6处:关外的东京陵(辽宁辽阳)、永陵(辽宁新宾)、福陵(辽宁沈阳东郊)、昭陵(辽宁沈阳北郊)和河北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 清西陵周围群山环抱,正南有东、西华盖山作门阙,南易水横穿其腹地,山川秀丽,景色清幽,亦为风水吉壤 。西陵有14座陵寝,以雍正帝泰陵为主陵。,河北易县清西陵总平面图,河北易县清西陵泰陵总平面图,1.碑亭 2.朝房 3.隆恩门 4.隆恩殿 5.配殿 6.琉璃花门 7.棂星门 8.石五供 9.方城明楼 10.宝城,泰陵神道从南向北依次排列三座汉白玉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七孔桥、石象生、蜘蛛山、龙凤门、三孔石桥、神道碑等,到隆恩门,进入陵区前院,为面阔五间的隆恩殿,后为卡子墙、琉璃花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易县清西陵泰陵方城明楼,本 讲 小 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第9讲.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536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