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八章-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食品 生物技术 食品安全 检测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 Food Biotechnology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2目 录o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o第二章第二章 食品与基因工程食品与基因工程o第三章第三章 食品与蛋白质工程食品与蛋白质工程o第四章第四章 食品与酶工程食品与酶工程o第五章第五章 食品与发酵工程食品与发酵工程o第六章第六章 食品与细胞工程食品与细胞工程o第七章第七章 食品生物工程中的下游过程食品生物工程中的下游过程o第八章第八章 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o第九章第九章 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三废三废”治理治理3第八章第八章 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检测n第一节第
2、一节 概概 述述n第二节第二节 食源性微生物的毒害与检测食源性微生物的毒害与检测n第三节第三节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其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其检测n第四节第四节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方法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方法n第五节第五节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n第六节第六节 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规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规4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n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基础。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基础。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性问题,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
3、府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高度重视。n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以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以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制定的标准、准则作为权威性指导原则,各国以此定的标准、准则作为权威性指导原则,各国以此作为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的依据。作为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的依据。5n2000年年5月,第月,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首次通过了加届世界卫生大会首次通过了加强食品安全的决议。在这一决议中,不仅将食品强食品安全的决议。在这一决议中,不仅将食品安全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重点,强化了相应安全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重点,强化了相应的检测措施,并于的检测措施,并于2002年提出全球食品安全战略年提出全球食品安全战略规划
4、。规划。n发展到今天,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出现了新发展到今天,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建立了现代化的的特点,建立了现代化的HACCP体系。以预防为体系。以预防为主,通过风险评估,协助厂家及时发现在食品生主,通过风险评估,协助厂家及时发现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减少病毒侵入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减少病毒侵入食品生产链的机会。产链的机会。6 n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已成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食品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生物技术对食品安为食品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生物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食品的安全上,尤其是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食
5、品的安全上,尤其是“抗抗性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n为了保证食品的标准品质,开展食品科学技术研为了保证食品的标准品质,开展食品科学技术研究,寻找食品污染的根源,人们更需要对食品进究,寻找食品污染的根源,人们更需要对食品进行各种有效营养物质和对人体有害、有毒物质的行各种有效营养物质和对人体有害、有毒物质的检验和分析。检验和分析。7第二节第二节 食源性微生物的毒害与检测食源性微生物的毒害与检测一、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一、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l出血性肠炎系由此种新发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出血性肠炎系由此种新发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并将该菌命名为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并
6、将该菌命名为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lE.Coli O157:H7属于肠杆菌科埃希菌属,革兰氏染色阴属于肠杆菌科埃希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在性,在pH2.5或或3.0、温度、温度37时能存活时能存活5h,也能在冰箱,也能在冰箱内长期生存。但不耐热,加热到内长期生存。但不耐热,加热到75以上即被杀死。除不以上即被杀死。除不发酵或迟缓发酵山梨醇外,其他常见生化特性与大肠杆菌发酵或迟缓发酵山梨醇外,其他常见生化特性与大肠杆菌相似。相似。l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能产生大量的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能产生大量的Vero毒素,毒性实验显毒素,毒性实验显示示Vero毒素是细菌产生的最强毒素之一,其毒性可与肉毒毒素是细菌产
7、生的最强毒素之一,其毒性可与肉毒杆菌或破伤风杆菌毒素相比。杆菌或破伤风杆菌毒素相比。8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n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n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一个世界性的卫生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一个世界性的卫生问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加拿大则更多,占占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不少。,
8、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不少。9三、肉毒梭菌和肉毒毒素三、肉毒梭菌和肉毒毒素l肉毒梭菌(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种革)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的厌氧芽胞梭菌,其产生的肉毒毒兰氏染色阳性的厌氧芽胞梭菌,其产生的肉毒毒素素(Botulinum toxin)能引起人和动物的严重中毒能引起人和动物的严重中毒症状,甚至导致死亡。肉毒梭菌具有厌氧、低温症状,甚至导致死亡。肉毒梭菌具有厌氧、低温生长并产毒的特点。生长并产毒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它在真空包装、这一特点使得它在真空包装、冷冻及罐装食品中具有生长优势,从而成为这类冷冻及罐装食品中具有生长优势,从而成为这类食品中毒的
9、主要原因之一。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10四、幽门螺杆菌四、幽门螺杆菌l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Helicchacter pylori,Hp)的发现被的发现被视为现代消化疾病研究领域划时代的大事件。视为现代消化疾病研究领域划时代的大事件。l目前,已确认目前,已确认Hp与与4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恶性淋巴瘤。世界卫生组织和美性淋巴样组织恶性淋巴瘤。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正式将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正式将Hp定为胃癌的定为胃癌的类类致癌因子。致癌因子。11五、食源性微生物的检
10、测方法五、食源性微生物的检测方法n(一)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一)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AMS)n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AMS)是在传统微生物及检测技术基础上结)是在传统微生物及检测技术基础上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运用概率最大近似值模型法进行微生物检测的合现代计算机技术,运用概率最大近似值模型法进行微生物检测的技术。技术。n(二)微生物快速检测试剂盒(二)微生物快速检测试剂盒n一般试剂盒包括鉴定这些微生物生化反应所必需的全部试剂。一般试剂盒包括鉴定这些微生物生化反应所必需的全部试剂。n(三)免疫学方法检测(三)免疫学方法检测n微生物检测试剂盒中应用的免疫反应类型包括免疫扩散反应、凝
11、聚微生物检测试剂盒中应用的免疫反应类型包括免疫扩散反应、凝聚反应、免疫荧光反应、酶免疫试验(反应、免疫荧光反应、酶免疫试验(EL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n(四)分子生物学方法(四)分子生物学方法n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即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以单链以单链DNA为模块,以人工设计与合成的寡核苷酸为引物,利用热为模块,以人工设计与合成的寡核苷酸为引物,利用热稳定的稳定的DNA聚合酶聚合酶53方向掺入单核苷酸来特异性地扩增方向掺入单核苷酸来特异性地扩增DNA片片断的新技术。断的新技术。12第三节第三
12、节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其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其检测一、食品中农药残留状况一、食品中农药残留状况l果蔬或农作物喷施农药后,经过一段时间,绝果蔬或农作物喷施农药后,经过一段时间,绝大部分农药因日晒大部分农药因日晒(特别是紫外线特别是紫外线)、高温、雨淋、高温、雨淋而挥发和流失,植物代谢作用也会使之分解,而挥发和流失,植物代谢作用也会使之分解,但由于使用不当或过量施用,在收获的产品中但由于使用不当或过量施用,在收获的产品中仍可能残留着微量农药及其衍生物,被称为仍可能残留着微量农药及其衍生物,被称为“农药的残留性农药的残留性”。13二、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二、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l近年来,免疫生
13、物传感器技术、流注免疫分析近年来,免疫生物传感器技术、流注免疫分析技术(技术(flow immunoassay)的迅速发展,免疫)的迅速发展,免疫亲和萃取技术与色谱分析手段联合使用,使免亲和萃取技术与色谱分析手段联合使用,使免疫分析结果定量更加准确、更加可靠;而免疫疫分析结果定量更加准确、更加可靠;而免疫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得快速、高通量的农药残留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得快速、高通量的农药残留免疫检测模式逐渐成为现实。免疫检测模式逐渐成为现实。14n(一一)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的前处理n1.固相萃取(固相萃取(SPE)技术)技术n2.固相微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n3.免疫亲和色谱技术免疫亲和色谱技术n免疫亲
14、和色谱(免疫亲和色谱(immuno affinity chromatographIAC)利用抗原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可逆结合特性的抗体特异性可逆结合特性的SPE 技术,根据技术,根据抗原抗体的高选择性,从复杂的待测样品中提取目标化抗原抗体的高选择性,从复杂的待测样品中提取目标化合物。合物。15(二)几种主要的仪器分析方法(二)几种主要的仪器分析方法1.毛细管气相色谱毛细管气相色谱(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CGC)2.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MatterLC-MS)3.超临界流体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su
15、pe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4.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rophoresisCE)(三三)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1.酶联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分析(enzyme linked immunoassayELISA)现已有几十余种农药建立了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如表现已有几十余种农药建立了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如表8-1所示。所示。2.农药多残留分析农药多残留分析16表表8-1 主要农药残留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统计截止主要农药残留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统计截止2006)1718(四)免疫学方法与现代理化检测手段结合的几项(四)免疫学方法
16、与现代理化检测手段结合的几项新技术新技术 1.免疫传感器免疫传感器(immunosensor)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大分子作用后在传感器上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大分子作用后在传感器上产生光、电、等离子共振等物理信号的变化获产生光、电、等离子共振等物理信号的变化获得检测结果,具有灵敏、快速、定量准确的特得检测结果,具有灵敏、快速、定量准确的特点(见图点(见图8-1)。)。19转换器转换器敏感元件敏感元件待测物待测物生物传感器的模型生物传感器的模型20图图8-1 生物传感器结构示意图生物传感器结构示意图21n在金属薄片载体上以化学键连接酶、抗体、在金属薄片载体上以化学键连接酶、抗体、受体、核酸、微生物等物
17、质,当这些生物大受体、核酸、微生物等物质,当这些生物大分子与检测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传感器上分子与检测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传感器上产生光、电、等离子共振等物理信号的变化产生光、电、等离子共振等物理信号的变化获得检测结果。获得检测结果。22l2.免疫流注分析技术(免疫流注分析技术(flow immunoassay)免疫分析方法以其灵敏、快速、价廉的优点在免疫分析方法以其灵敏、快速、价廉的优点在农药样品初步筛选中被广泛认可,为了适应对农药样品初步筛选中被广泛认可,为了适应对连续、高通量样品进行在线检测,免疫流注分连续、高通量样品进行在线检测,免疫流注分析技术(析技术(flow immunoassa
18、y)应运而生。免疫)应运而生。免疫流注分析技术工作原理如图流注分析技术工作原理如图8-2所示所示。23图图8-2 免疫流注分析工作原理图免疫流注分析工作原理图24l3.蛋白质芯片(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s)技术)技术l蛋白质芯片(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s)也称为抗体微阵)也称为抗体微阵列(列(antibody microarrays)如图)如图8-3所示。所示。25图图8-3 蛋白质芯片自动检测设备示意图蛋白质芯片自动检测设备示意图26第四节第四节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方法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方法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l转基因过程每个环节都
19、可能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转基因过程每个环节都可能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第一,转移基因的结构稳定性,第二,基影响,第一,转移基因的结构稳定性,第二,基因插入受体基因组的位置。第三,载体的选择及因插入受体基因组的位置。第三,载体的选择及使用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选择性标识基因可能会使用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选择性标识基因可能会对人产生影响。对人产生影响。27l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的具体危害包括: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的具体危害包括:l(一)直接危害(一)直接危害l1、转基因寄宿、受体或带菌生物感染人类、动物及植、转基因寄宿、受体或带菌生物感染人类、动物及植物。物。l2、转基因生物、组份或代谢物产生毒性或引起过敏
20、反、转基因生物、组份或代谢物产生毒性或引起过敏反应。应。l3、因意外释放转基因生物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意外释放转基因生物而对环境产生影响。l(二)间接危害(二)间接危害l1、产生具有传染性或抗药性的微生物、产生具有传染性或抗药性的微生物l 2、将有害的基因(例如致癌物质)传给人类、将有害的基因(例如致癌物质)传给人类 n3、转基因植物中有关基因物质转移到杂草类的相关植、转基因植物中有关基因物质转移到杂草类的相关植物中,使之增加抵抗力而变得具生长的竞争性物中,使之增加抵抗力而变得具生长的竞争性 28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l(一)安全性评价必要性(一)安全性评价必要
21、性l(二)安全性评价原则(二)安全性评价原则l199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提提出了出了“现代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性评价:概念和现代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性评价:概念和原 则原 则”的 报 告,提 出 了的 报 告,提 出 了“实 质 等 同实 质 等 同性性”(Substantial equivalence)的概念。的概念。29l(三)实质性等同概念(三)实质性等同概念l根据比较的三种结果确定其后的评价程序。根据根据比较的三种结果确定其后的评价程序。根据基因修饰食品的
22、表型性状、分子特征、主要营养基因修饰食品的表型性状、分子特征、主要营养成分、毒性物质及过敏原等特性,实质等同性可成分、毒性物质及过敏原等特性,实质等同性可分为以下三类:分为以下三类:n(1)与传统食品及食品成分具有实质等同性,可)与传统食品及食品成分具有实质等同性,可认为其与市售食品一样安全,无需作进一步的安认为其与市售食品一样安全,无需作进一步的安全性分析。全性分析。n(2)除某些特定差异外,与传统食品及食品成分)除某些特定差异外,与传统食品及食品成分有实质等同性有实质等同性,需要对基因的产物作集中性安全,需要对基因的产物作集中性安全性分析。性分析。n(3)与传统食品及其成分无实质等同性,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