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络及技术(第二版)-孙海英章课件1.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移动通信网络及技术(第二版)-孙海英章课件1.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网络 技术 第二 孙海英章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第 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1 概述2.2 GSM系统结构 2.3 GSM系统的主要规格参数2.4 GSM位置区划分及编号方式 2.5 GSM逻辑信道和帧结构2.6 GSM的主要技术2.7 GSM系统网络规划 2.8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 2.1 概 述2.1.1 GSM的发展历史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ETSI)的前身欧洲邮政电信管理会议(Conference of European Posts and Telecommun
2、ications,CEPT)成立了移动特别行动小组(Groupe Spcial Mobile,GSM),该小组得到了对有关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诸多建议进行改进的授权。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1986年,该小组在巴黎对欧洲各国及各公司经大量研究和实验后所提出的8个建议系统进行了现场实验。1987年5月,GSM成员国就数字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RPE-LTP语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方式达成了一致意见。同年,欧洲17个国家的运营者和管理者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相互达成履行规范的协议。与此同时,还成立了MOU组织,致力于GSM标准的发展。第2
3、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1990年,MOU组织完成了GSM900的规范,共产生大约130项的全面建议书,不同建议经分组而成为一套12系列。1991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同时MOU组织为该系统设计和注册了市场商标,将GSM更名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从此,移动通信跨入了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5同年,移动特别小组还完成了制定1800 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的规范,命名为DCS1800系统。该系统与GSM900具有同样的基本功能,因而该规范只占GSM建议的很小一部分,仅将GSM900
4、和DCS1800之间的差别加以描述,绝大部分二者是通用的,它们均可统称为GSM系统。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61992年,大多数欧洲GSM运营者开始商用业务。到1994年5月,已有50个GSM网在世界上运营;到10月,总客户数已超过400万,国际漫游客户每月呼叫次数超过500万,客户平均增长超过50%。1993年欧洲第一个DCS1800系统投入运营。GSM用户遍及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GSM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用户数最多、发展最成功的无线系统标准。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72.1.2 GSM的特点相对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GSM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5、:(1)频谱效率高。由于采用了高效调制器、信道编码、交织、均衡和语音编码技术,使系统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8(2)容量大。由于每个信道传输带宽增加,使同频复用载干比要求降低至9 dB,故GSM系统的同频复用模式可以缩小到4/12或3/9,甚至更小(模拟系统为7/21);加上半速率语音编码的引入和自动话务分配以减少了越区切换的次数,使GSM系统的容量效率(每小区的信道数/MHz)比TACS系统高3倍5倍。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9(3)语音质量高。GSM规范中有关空中接口和语音编码的定义以及数字传输技术的特点,在门限值以上时,语音质量总能达到标准水平而与无线传输质量无关
6、。(4)提供开放的接口。GSM标准所提供的开放性接口不仅限于空中接口,而且包括网络之间以及网络中各设备实体之间,例如A接口和Abis接口。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0(5)安全性高。通过鉴权、加密和TMSI号码的使用,达到安全的目的。鉴权用来验证用户的入网权利,加密用于空中接口,由SIM卡和网络AUC合作完成。TMSI是一个由业务网络给用户指定的临时识别号,以防止有人跟踪而泄漏其地理位置或通话内容。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1(6)可与现有通信网络互连,如ISDN、PSTN等。与其他网络的互连通常利用现有的接口,如ISUP或TUP等。(7)具有漫游功能。漫游是移动通信的重要特征,它标志着用
7、户可以从一个网络自动进入另一个网络。GSM系统可提供全球漫游,当然也需要网络运营者之间的某些协议,例如计费。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22.2 GSM系统结构2.2.1 GSM系统的总体结构GSM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2-2-1所示。由图可见,GSM系统由移动台(MS)、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子系统(NSS)和运营支持子系统(OSS)组成。MS是用户直接使用的设备,也称为用户设备。MS包括存储用户个人信息的SIM卡和实现移动通信的物理设备两部分。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3SIM卡存储用户特有的个人信息,包括实现鉴权和加密的信息、享有的业务类型等。物理设备是实现通信功能的设备,这部分设备对
8、所有用户都是相同的,可以是手持机、车载机等。没有SIM卡,GSM移动设备本身不能参与网络工作。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4BSS负责管理MS与MSC之间的无线传输通信。BSS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机(BTS)两部分。每个BSS包括多个BSC,BSC经过一个专用线路或微波链路连接到MSC上。一般情况下,一个BSC可以控制多个BTS。BSC与BTS之间的接口叫做Abis接口,BSC与MSC之间的接口叫做A接口。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5按标准规定,Abis接口是标准化接口,但实际上不同制造商设备的Abis接口略有不同,所以一般情况下,GSM系统运营商只能采用同一个制造商提供的B
9、TS和BSC设备。A接口也是规定的标准化接口,这个接口采用7号信令协议(SS7),A接口允许业务提供商使用不同制造厂家提供的基站和交换设备。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6图2-2-1 GSM系统的总体结构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7BSC主要完成如下功能:(1)接口管理:支持与MSC间的A接口、与BTS间的Abis接口及与OMC间的X.25接口。(2)BTS与BSC之间的地面信道管理:BSC对BTS之间的无线信令链路、操作维护链路进行监测、对无线业务信道进行分配管理。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8(3)无线参数及无线资源管理:无线参数包括BTS载频频率、空中接口是否应用了非连续接收/发射、移
10、动台接入网最小电平设置、逻辑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等。无线资源管理(RRM)包括小区内信道配置、专用信道与业务信道的分配管理、切换资源管理等。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19(4)无线链路测量与话务量统计:根据移动台和BTS送上的无线链路测量报告,决定是否需调整BTS和移动台功率,或决定是否需要切换。通过对业务信道的阻塞率、呼叫成功率、越区切换频度等作出统计,为系统扩容和小区分裂等提供依据。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0(5)控制小区切换:根据小区功率电平,语音质量及干扰情况,选择切换的目的对象,对于同一BSC控制的小区间切换,由BSC完全控制,而不同BSC控制的小区间切换则由MSC控制完成。
11、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1(6)支持呼叫控制:通过移动交换中心实现话路连接,还可提供主、被叫排队机制。(7)操作与维护:收集BSC及BTS告警,并传至OMC,同时更新自身内部资源表;配合OMC实现对BSS的软件升级。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2BTS是服务于某蜂窝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实现BTS与MS空中接口的功能。BTS主要分为基带单元、载频单元和控制单元三部分。基带单元主要用于语音和数据速率适配以及信道编码等;载频单元主要用于调制/解调与发射机/接收机间的耦合;控制单元则用于BTS的操作与维护。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3NSS完成系统的交换功能以及与其他通信网络(如PSTN)之间
12、的通信连接。MSC是NSS的中心单元,控制着所有BSC之间的业务。NSS主要由移动交换中心(MSC)、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等几部分构成。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4MSC是整个GSM网络的核心,完成或参与NSS的全部功能,协调与控制整个GSM网络中BSS、OSS的各个功能实体。MSC提供各种接口,如与BSC的接口,与内部各功能实体的接口,与PSTN、ISDN、PSPDN、PLMN等其他通信网络的接口,并实现各种相应的管理功能。MSC还支持一系列业务,如电信业务、承载业务和补充业务。除此之外,还支持位置登记
13、、越区切换和自动漫游等其他网络管理功能。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5VLR是服务于其控制区域内移动用户的一个寄存器,存储着进入其控制区域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的相关信息,为已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当某用户进入一个VLR控制的特定区域中时,移动用户要在该VLR上登记注册;然后,此VLR会通过相连MSC,将这个用户的必要信息通知该移动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同时从移动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获取该用户的其他信息;一旦用户离开这个区域,此用户的相关参数将从该VLR中删除。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6HLR用于存储每一个相同MSC中所有初始登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位置
14、信息,包括用户识别号码、访问能力、用户类别和补充业务等数据,由它控制整个移动交换区域乃至整个PLMN。其中的位置信息由移动用户当前所在区域的VLR提供,用于为呼叫该用户时提供路由,因此HLR中存储的用户位置信息是经常更新的。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7AUC存储着移动用户的鉴权信息和加密密钥,是为了防止非授权用户接入系统和防止无线接口中数据被窃。EIR存储着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通过核查三种表格(白名单、灰名单、黑名单)使得网络具有防止非授权用户设备接入、监视故障设备的运行和保障网络运行安全的功能。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8OSS是仅提供给负责GSM网络业务设备运营公
15、司的一个子系统,该子系统用来支持GSM网络的运营及维护,这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维护特定区域中所有的通信硬件和网络操作;管理所有收费过程;管理网络中的所有移动设备。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29OSS支持一个或多个操作维护中心(OMC),操作维护中心用于管理网络中的所有MS、BTS、BSC和MSC的性能,负责调整所有基站参数和网络计费过程。GSM网络中的每一个任务都有一个特定的OMC负责。OSS与其他GSM子系统内部相连,允许系统工程师对GSM系统的所有方面进行监视、诊断和检修。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02.2.2 GSM基站子系统结构及原理本小节主要介绍基站子系统的硬件结构和逻
16、辑结构,包括BTS、天馈子系统、BSC三部分。1.BTS图2-2-2显示了BTS的网络结构及其与基站控制器(BSC)的连接关系。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1图2-2-2 BTS网络结构示意图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21)BTS的逻辑功能框图BTS包括BTS设备及机柜、远端维护台、环境监控设备等。将Abis标准接口与BSC互连,通过Um接口与MS通信,主要完成Um接口协议和Abis接口协议的处理,从而实现BSC与MS之间的信息转换。一种典型BTS的逻辑功能框图如图2-2-3所示。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3图2-2-3 典型BTS的逻辑功能框图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4 图2-2-3
17、中,BTS主要由公共子系统、载频子系统、射频前端子系统和天馈子系统四个功能子系统组成。BTS中有四类总线,分别是数据总线(DBUS)、控制总线(CBUS)、时钟总线(TBUS)和跳频总线(FH_BUS)。BTS与BSC的连接线路采用符合欧洲标准的2.048M的E1接口线缆。下面对BTS的组成部分分别进行介绍。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5 (1)公共子系统。BTS的公共子系统内配置有定时/传输和管理单元(DTMU)、环境监控板(DEMU)、天线与塔放控制板(DATU)。BTS公共子系统提供基准时钟、电源、传输接口、维护接口和外部告警采集接口。BTS公共子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功能:E1信号接入和防雷
18、、环境告警采集和监控、基站时钟供给、信号防雷、开关量接入和电调天线控制及塔放馈电。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6(2)载频子系统。载频子系统分为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主要完成基带信号处理、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功率放大、支持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等功能。基带处理部分完成信令处理、信道编译码、交织/解交织、调制与解调等功能。射频发送部分完成两个载波基带信号到射频信号的调制、上变频、滤波、射频跳频、信号放大、合路输出等功能;射频接收部分完成两个载波的射频信号分路、接收分集、射频跳频以及解调等功能。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7(3)射频前端子系统。射频前端子系统通过CBUS3总线与DTMU通信,完成多载波
19、合路输出、收发信号双工、前端低噪声放大器增益控制、支持在线软件升级等功能。(4)天馈子系统。天馈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射频信号发射和接收的通道,由天线、馈线、跳线和塔顶放大器等组成。本小节后面将对天馈子系统作详细的介绍。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82)BTS基站子系统的信号流(1)下行业务信号流如图2-2-4所示。DTMU接收来自BSC的业务数据,完成数据交换和处理,然后把业务数据发送给相应的收发信机DTRU。DTRU完成数字滤波,经过射频电路进一步上变频、滤波放大,最后把信号传送给双工器DDPU。DDPU内的双工器对DTRU的输出信号进行双工滤波,然后把信号通过馈线和塔顶天线发射出去。第2
20、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39图2-2-4 下行业务信号流图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0(2)上行业务信号流如图2-2-5所示。天线接收MS发射的上行信号,经过塔顶放大器TMA对接收信号放大,然后接收信号通过馈线被传送给DDPU。DDPU接收到上行信号,完成双工器接收滤波和低噪声放大后,传送给收发信机DTRU。DTRU接收DDPU送来的上行信号,在DTRU内经过放大和下变频,输出至DTMU。DTMU把信号通过Abis接口传输给基站控制器BSC。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1图2-2-5 上行业务信号流图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2 (3)基站的信令处理信号流如图2-2-6所示。Abis接口接收
21、来自BSC信令的数据,并把这些信令数据转发给DTMU。DTMU对信令进行判决和处理,然后把信令传送给DTRU、DDPU。DTRU、DDPU分别把单元状态信息上报给DTMU。DTMU收集所有单元状态信息后,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BTS的状态,然后把BTS状态通过Abis接口传送给BSC。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3图2-2-6 基站的信令处理的信号流图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43)BTS软件结构BTS软件的结构如图2-2-7所示。图2-2-7 BTS软件的结构示意图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5(1)信令处理软件。BTS和BSC之间传送的不仅有语音和数据,还有信令。信令处理是BTS业务处理的核
22、心内容,以载波为单位完成BTS的绝大部分业务处理功能。信令处理软件运行于DTRU单板上。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6(2)基带信号处理软件。基带信号处理软件运行于DTRU上,并与DTRU数字信号处理部分的硬件电路一起实现无线信道上的语音、数据和信令的编码、译码以及接收信号的解调工作。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7(3)操作维护和传输设备控制软件。操作维护软件运行于DTMU上,这是BTS软件的公共控制部分,也是BTS操作维护功能的核心,BTS的其他各部分软件均有与它的接口。传输设备控制软件作为操作维护软件的一个模块,控制BSC和BTS之间的地面传输链路。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82.天馈子
23、系统天馈子系统中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如图2-2-8所示。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49图2-2-8 天馈子系统连接示意图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501)天线天线是发射的最后端和接收的最前端。天线是一种转换器,它将馈线中传输的电磁能量转换为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同时也将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转换为馈线中传输的电磁能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天线一般为由基本单元振子组成的天线阵列。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51 天线的类型、增益、方位角、前后比都会影响系统性能,网络设计者可根据用户量、覆盖范围等进行选择。移动通信基站常用的天线有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特殊天线、多天线系统等。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52
24、在蜂窝移动通信中,基站天线一般采用的都是垂直放置的线极化天线,因此会产生垂直线极化波。为了改善接收性能和减少基站天线数量,基站天线开始采用双极化天线,这样既能收发水平极化波,又能收发垂直极化波。一般采用45极化方式,其性能优于垂直或水平极化方式。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532)射频电缆为减少传输损耗,BTS采用低损耗射频电缆,主馈线电缆有7/8英寸、5/4英寸等多种规格可供选择。天线到馈线、天线到塔放、机柜到避雷器之间采用1/2英寸超柔电缆连接。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543)防雷保护器防雷保护器主要用来防雷和泄流,装在主馈线与室内超柔馈线之间,其接地线穿过馈线过线窗引出室外,与塔体相连或
25、直接接入地网。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554)塔顶放大器塔顶放大器简称塔放(TMA),是一种安装在天线塔顶上的低噪声放大器模块。塔顶放大器的主要功能是将天线接收到的上行信号在经过馈线传输衰耗之前进行放大,这样可以提高基站系统的接收灵敏度,提高系统的上行覆盖范围,保证DDPU(Dual Duplexer Unit for DTRU BTS)天馈系统接口的接收灵敏度,同时可有效降低手机的发射功率,提高通话质量。第2 章GSM移动通信系统56塔顶放大器为可选件,一般选配三工塔放,紧靠天线安装。三工塔放由三工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和馈电三部分组成,如图2-2-9所示。三工塔放同时具备收发双工与塔顶放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