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移动通信概论课件1.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344210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PPT
  • 页数:92
  • 大小:2.4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移动通信概论课件1.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移动 通信 概论 课件
    资源描述:

    1、移动通信概论移动通信概论(1)2022-10-4移动通信概论(1)参考书参考书1、李建东、李建东.移动通信(第四版)移动通信(第四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郭俊强、郭俊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3、罗文兴、罗文兴.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4、姚美菱、姚美菱.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5、啜、啜 钢钢.移动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原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移动通信概论(1)第第1章章 绪绪 论论1.1 通信发展的历史通信发展的历史1.2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移动

    2、通信的主要特点 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1.4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1.5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思考题与习题 移动通信概论(1)通信通信(Communication)是把)是把消息消息(message)从)从一地一地有效有效地传递到另一地,即地传递到另一地,即信息信息(information)传递的全过程。传递的全过程。移动通信概论(1)消息、信息和信号(消息、信息和信号(signal)1.消息:语音、文字、图形、图像消息:语音、文字、图形、图像 2.信息:消息的有效内容信息:消息的有效内容 不同消息可有相同内容不同消息可有相同

    3、内容 3.信号:传输消息的手段(媒介)信号:传输消息的手段(媒介)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信号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信号移动通信概论(1)按照通信技术的不同,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按照通信技术的不同,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为5个阶段:个阶段:1.通信方式是语言通信方式是语言2.从发明文字以及邮政通信开始。从发明文字以及邮政通信开始。3.发明印刷术为标志发明印刷术为标志4.从电报、电话和广播的发明开始,此时代从电报、电话和广播的发明开始,此时代也被称为电气通信时代。也被称为电气通信时代。5.信息时代。特征:对社会信息传递、存储和信息时代。特征:对社会信息传递、存储和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语言、数据、图像处理的

    4、要求越来越高,包括语言、数据、图像和文本等。和文本等。移动通信概论(1)通信史上的十件大事通信史上的十件大事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美国画家:美国画家莫尔斯莫尔斯(研究十年)(研究十年)1843年年,莫尔斯在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了,莫尔斯在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奇迹!”一、一、“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电报电报的的发明。发明。移动通信概论(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贝尔:贝尔1876年年3月月7日,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日,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NO:174655 1877建立了贝尔电话公

    5、司,也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也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前身。)前身。1881年,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在上海架起一对露天电年,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在上海架起一对露天电话,付话,付36文制钱可通话一次,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文制钱可通话一次,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二、二、“沃森特先生,快来帮我啊沃森特先生,快来帮我啊”电话电话的发明的发明移动通信概论(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麦克斯韦:麦克斯韦、鲁道夫、鲁道夫赫兹赫兹 麦克斯韦麦克斯韦: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在: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在变化的电场周围又将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场周围又将产生变化的磁场。赫兹赫

    6、兹:得出了电磁能量可以越过空间进行传播的结:得出了电磁能量可以越过空间进行传播的结论。他的发现是从论。他的发现是从“有线电通信有线电通信”向向“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的转的转折点。折点。三、无形的信使三、无形的信使电磁波电磁波的发现的发现 移动通信概论(1)四、四、“要是我能指挥电磁波,就可飞越整个世要是我能指挥电磁波,就可飞越整个世界界”无线电报无线电报的发明的发明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俄国)波波夫:(俄国)波波夫,(英国)马可尼,(英国)马可尼 1896年,波波夫成功地用无线电进行莫尔斯电码的传年,波波夫成功地用无线电进行莫尔斯电码的传送,距离为送,距离为250米,电文内容为米,电文内容为

    7、“海因里斯海因里斯赫兹赫兹”。1897年,马可尼在布里斯托尔海峡进行无线电通信取年,马可尼在布里斯托尔海峡进行无线电通信取得成功,把信息传播了得成功,把信息传播了12公里公里。移动通信概论(1)五、载着声音飞翔的电波五、载着声音飞翔的电波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的的发明发明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史特波斐德,史特波斐德 1902年,史特波斐德在肯塔基州穆雷市进行了第一年,史特波斐德在肯塔基州穆雷市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广播次无线电广播(距离较近)。但他被称为(距离较近)。但他被称为“无线电无线电广播之父广播之父”。1906年年,费森登通过,费森登通过4年的研究,进行

    8、人类历史上年的研究,进行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次无线电广播。真正的第一次无线电广播。移动通信概论(1)六、个人通信的发源地六、个人通信的发源地寻呼机寻呼机的诞生的诞生代表公司代表公司:摩托罗拉:摩托罗拉1956年,第一个无线电寻呼机也在该公司问世了。年,第一个无线电寻呼机也在该公司问世了。1983年,上海用年,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寻呼系统,1984年年5月月1日,广州用日,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个数字寻呼系统。1991年年11月月15日,上海首先用日,上海首先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汉频段开通

    9、了汉字寻呼系统。字寻呼系统。移动通信概论(1)七、实现个人电话的梦想七、实现个人电话的梦想 蜂窝式移动蜂窝式移动电电话的诞生话的诞生代表公司代表公司: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 1983年年12月月AMPS制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在美国制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在美国投入商用。投入商用。1987年,我国开始在广州使用模拟式蜂窝电话通信系年,我国开始在广州使用模拟式蜂窝电话通信系统。统。移动通信概论(1)八、让手机走近每一个人八、让手机走近每一个人GSM手机手机的出现的出现 代表公司代表公司:诺基亚、爱立信:诺基亚、爱立信 1982年,欧洲成立了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任务(移动通信特

    10、别组),任务是制订泛欧移动通信漫游的标准。是制订泛欧移动通信漫游的标准。随着随着GSM的迅猛发展,的迅猛发展,GSM自然而然成为全球移动通自然而然成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代名词。信系统的代名词。1994年年10月,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月,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通。移动通信概论(1)九、辉煌的失败九、辉煌的失败 全球全球“铱铱”星系统星系统 代表公司代表公司:摩托罗拉:摩托罗拉“铱铱”星系统是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卫星通信部设计、星系统是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卫星通信部设计、筹建,共计筹建,共计72颗通信卫星(颗通信卫星(66颗组网卫星和颗组网卫星和6颗在轨颗在轨的备用卫星)

    11、。的备用卫星)。移动通信概论(1)十、山雨欲来风满楼十、山雨欲来风满楼新一代手机新一代手机的诞生的诞生 代表公司代表公司:爱立信: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西门子从从1994年开始研究蓝牙技术:爱立信、年开始研究蓝牙技术:爱立信、IBM、英特、英特尔、诺基亚、东芝、微软、朗讯和摩托罗拉。尔、诺基亚、东芝、微软、朗讯和摩托罗拉。从从2000年起,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年起,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CDMA、W-CDMA、TD-SCDMA手机的开发手机的开发。它们的共同点。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采用码分多址技术。都是采用码分多址技术。移动通信概论(1)通信的发展目标通信的发展目标-个人通

    12、信个人通信 目标是实现:个人通信系统目标是实现:个人通信系统(PCN)无论任何人无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时候(Whenever)在任何地方在任何地方(Wherever)与另一个人与另一个人(Whomever)进行任何类型进行任何类型(Whatever)移动通信概论(1)移动通信发展简述移动通信发展简述 A/D接入方式接入方式 典型代表典型代表第一代(第一代(1G)模拟蜂窝系统模拟蜂窝系统 FDMA美国美国AMPS系统,欧洲系统,欧洲TACS系统系统第二代(第二代(2G)数字蜂窝系统数字蜂窝系统 TDMAGSM系统系统 CDMAN-CDMA系统系统 目标目标典型代表典型代表过

    13、渡代(过渡代(2.5G)高速传输高速传输GPRS,CDMA20001X系统系统第三代(第三代(3G)全球漫游,高质量多媒体业务,全球漫游,高质量多媒体业务,系统容量、管理能力、保密性系统容量、管理能力、保密性和服务质量均有很大改善和服务质量均有很大改善欧洲欧洲WCDMA系统,北美系统,北美CDMA2000系统,中系统,中国国TD-SCDMA系统系统第四代(第四代(4G)高速率,各种数据话音业务,全高速率,各种数据话音业务,全IP,多协议,多协议,新技术新技术目前还没有一个目前还没有一个4G网络的标准结构网络的标准结构 先驱者:先驱者:1946年第一个推出移动电话AT&T移动通信概论(1)1.2

    14、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这种传播媒质允许通信中的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其位置不受束缚,不过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一般都很差。首先,移动通信的运行环境十分复杂,电波不仅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损耗,并且会受到地形、地物的遮蔽而发生“阴影效应阴影效应”。移动通信概论(1)会从多条路径到达接收地点,这种多径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都不一样,它们相互叠加会产生电平电平衰落和时延扩展衰落和时延扩展;其次,移动通信常常在快速移动中进行,这不仅会引起多普勒(多普勒(Doppler)频移)频移,产生随机调

    15、频,而且会使得电波传播特性发生快速的随机起伏,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必须根据移动信道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移动通信概论(1)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除去一些常见的外部干扰,如天电干扰、工业干扰和信道噪声外,系统本身和不同系统之间,还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因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常有多部用户电台在同一地区工作,基站还会有多部收发信机在同一地点上工作,这些电台之间会产生干扰。移动通信概论(1)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16、 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始终是移动通信发展中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另一方面要研究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以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移动通信概论(1)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和控制必须有效 根据通信地区的不同需要,移动通信网络可以组成带状(如铁路公路沿线)、面状(如覆盖一城市或地区)或立体状(如地面通信设施与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的综合系统)等,可以单网运行,也可以多网并行并实现互连互通。移动通信概论(1)5.移动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

    17、动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环境中使用 对手机的主要要求是体积小、重量轻、省电、操作简单和携带方便。车载台和机载台除要求操作简单和维修方便外,还应保证在震动、冲击、高低温变化等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移动通信概论(1)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移动通信有以下多种分类方法:按使用对象可分为民用设备民用设备和军用设军用设备备;按使用环境可分为陆地通信陆地通信、海上通海上通信信和空中通信空中通信;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码分多址(CDMA)等;移动通信概论(1)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广域网和局域网局域网;按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

    18、电话网、数据网数据网和多多媒体网媒体网;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工单工、双工双工和半双工半双工;按服务范围可分为专用网专用网和公用网公用网;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模拟网和数字网数字网。移动通信概论(1)1.2.1 工作方式工作方式 1.单工通信 所谓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又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单工通信常用于点到点通信,参见图1-1。移动通信概论(1)同频单工是指通信双方(如图1-1中的电台甲和电台乙)使用相同的频率f1工作,发送时不接收,接收时不发送。平常各接收机均处于守候状态,即把天线接至接收机等候被呼。当电台甲要发话时,它就按下其送受话器的按

    19、讲开关(PTT),一方面关掉接收机,另一方面将天线接至发射机的输出端,接通发射机开始工作。当确知电台乙接收到载频为f1的信号时,即可进行信息传输。移动通信概论(1)2.2.双工通信双工通信 所谓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有时亦称全双工通信,如图1-2所示。图中,基站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使用一副天线,而移动台通过双工器共用一副天线。双工通信一般使用一对频道,以实施频分双工(FDD)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使用方便,同普通有线电话相似,接收和发射可同时进行。移动通信概论(1)3.半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半双工通信的组成与图1-2相似,移动台采用单工的“按讲”方式,即按下按讲开

    20、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作的。基站工作情况与双工方式完全相同。移动通信概论(1)1.2.2 模拟网和数字网模拟网和数字网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可归纳如下:(1)频谱利用率高,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采用高效的信源编码技术、高频谱效率的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多址方式以及高效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等,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条件下增多系统同时通信的用户数。移动通信概论(1)(2)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用性。数字系统传输的是“1”、“0”形式的数字信号。话音、图像、音乐或数据等数字信息在传输和交换

    21、设备中的表现形式都是相同的,信号的处理和控制方法也是相似的,因而用同一设备来传送任何类型的数字信息都是可能的。利用单一通信网络来提供综合业务服务正是未来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移动通信概论(1)(3)抗噪声、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这些优点有利于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或者说保证通信质量。采用纠错编码、交织编码、自适应均衡、分集接收以及扩跳频技术等,可以控制由任何干扰和不良环境产生的损害,使传输差错率低于规定的阈值。移动通信概论(1)(4)能实现更有效、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数字系统可以设置专门的控制信道用来传输信令信息,也

    22、可以把控制指令插入业务信道的比特流中,进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因而便于实现多种可靠的控制功能。(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6)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和重量。移动通信概论(1)1.2.3 通信业务通信业务 移动通信的传统业务是电话通信电话通信。最近10多年来,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人们信息交往的日益频繁与多样化,对数据传输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据估计,未来移动通信中的多媒多媒体业务数据体业务数据量将占总业务量的70%80%。移动通信概论(1)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尽管主要业务是话音业务,但也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业务,如短

    23、消息、低速率的Internet接入等业务。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其传输速率的提高,在中等移动速度的情况下,可以达到384 kb/s的传输速率,因而人们可以享用中等速率的多媒体业务,包括话音、图像和数据等。移动通信概论(1)任何工业的发展都与产生它的背景相适应,移动通信的发展也不例外,它既受技术发 展的驱动,也受市场需求的驱动。若干年来,移动通信基本上围绕着两种主干网络在发展,这就是基于话音业务话音业务的通信网络和基于分组数据传输基于分组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根据运行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不同,前者又分为以蜂窝网为代表的高功率宽(广)域网和以无绳电话网为代表的低功率局域网;后者又可分为宽带LAN之

    24、类的高速局域网和移动数据网之类的低速宽(广)域网。图1-3是移动通信网络分类的示意图。移动通信概论(1)图1-3 移动通信网络的分类 移动通信概论(1)1.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1.3.1 无线电寻呼系统无线电寻呼系统 无线电寻呼系统是一种单向通信系统。无线电寻呼系统的用户设备是袖珍式接收机,称作袖珍铃,俗称“BB机”,这是由于它的振铃声近似于“BB”声音之故。图1-4示出了无线电寻呼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概论(1)图1-4 无线电寻呼系统示意图 移动通信概论(1)1.3.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早期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其覆盖区域覆盖区域中心中心设置大功率的发射机,采用

    25、高架天线把信号发送到整个覆盖地区(半径可达几十千米)。这种系统的主要矛盾是它同时能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信道数极为信道数极为有限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移动通信业务迅速增长的需要。移动通信概论(1)蜂窝通信网络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区域(Cell,在蜂窝系统中称为小区),各小区均用小功率的发射机(即基站发射机)进行覆盖,许多小区像蜂窝一样能布满(即覆盖)任意形状的服务地区,如图 1-5(b)所示。移动通信概论(1)图 1-5 大区覆盖与小区覆盖(a)大区覆盖;(b)小区覆盖移动通信概论(1)通常,相邻小区不允许使用相同的频道,否则会发生相互干扰(称同道干扰同道干扰)。但由于各小区在通信时所使

    26、用的功率较小,因而任意两个小区只要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某一数值空间距离大于某一数值,即使使用相同的频道,也不会产生显著的同道干扰(保证信干比高于某一门限)。为此,把若干相邻的小区按一定的数目划分成区群区群(Cluster),并把可供使用的无线频道分成若干个无线频道分成若干个(等于区等于区群中的小区数群中的小区数)频率组频率组,区群内各小区均使用不同的频率组,而任一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在其它区群相应的小区中还可以再用,这就是频率再用频率再用,如图 1-6 所示。移动通信概论(1)图 1-6 蜂窝系统的频率再用 移动通信概论(1)图 1-7 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图中七个小区构成一个区群。

    27、小区编号代表不同的频率组。小区移动交换中心(MSC)相连。MSC在网中起控制控制和管理管理作用,对所在地区已注册登记的用户实施频道分配,建立呼叫,进行频道切换,提供系统维护和性能测试,并存储计费信息等。MTSO是移动通信网和公共电话交换网的接口单元,既保证网中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又保证移动用户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移动通信概论(1)图 1-7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移动通信概论(1)当移动用户在蜂窝服务区中快速运动时,用户之间的通话常常不会在一个小区中结束。快速行驶的汽车在一次通话的时间内可能跨越多个小区。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相邻的小区时,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接续链路必

    28、须从它离开的小区转换到正在进入的小区,这一过程称为越区切换越区切换。移动通信概论(1)其控制机理如下:当通信中的移动台到达当通信中的移动台到达小区边界时,该小区的基站能检测出此移动台小区边界时,该小区的基站能检测出此移动台的信号正在逐渐变弱,而邻近小区的基站能检的信号正在逐渐变弱,而邻近小区的基站能检测出这个移动台的信号正在逐渐变强,系统收测出这个移动台的信号正在逐渐变强,系统收集来自这些有关基站的检测信息,进行判决,集来自这些有关基站的检测信息,进行判决,当需要实施越区切换时,就发出相应的指令,当需要实施越区切换时,就发出相应的指令,使正在越过边界的移动台将其工作频率和通信使正在越过边界的移

    29、动台将其工作频率和通信链路从离开的小区切换到进入的小区。链路从离开的小区切换到进入的小区。整个过程自动进行,用户并不知道,也不会中断行进中的通话。越区切换的示意图见图 1-8。移动通信概论(1)图 1-8 越区切换示意图 移动通信概论(1)1.3.3 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系统 简单的无绳电话机把普通的电话单机分成座机座机和手机手机两部分,座机与有线电话网连接,手机与座机之间用无线电连接,这样,允许携带手机的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时进行通话,见图 1-9。因为手机与座机之间不需要用电线连接,故称之为“无绳”电话机。移动通信概论(1)图 1-9 无绳电话系统示意图 移动通信概论(1)无绳电话

    30、的手机、座机与电信点所发射的功率均在10 mW以下,无线覆盖半径约在100 m左右。表 1-2 给出了几种模拟无绳电话系统的主要参数。表中给出了日本、美国和欧洲的标准。我国模拟无绳电话系统采用45 MHz/48 MHz的频段。在第7章中我们将对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和低功率无线系统进行讨论,它们包括CT-2、DECT、PHS、PACS。移动通信概论(1)表 1-2 几种无绳电话系统的主要参数 移动通信概论(1)无绳电话是一种以有线电话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也可以说它是有线电话网的无线延伸,具有发射功率小、省电、设备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数字式无绳电话系统(低功率无线系统

    31、)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使用的标准是PHS)。移动通信概论(1)1.3.4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1.集群的概念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基本技术是频率频率共用技术共用技术。其主要做法是:把一些由各部门分散建立的专用通信网集中起来,统一建网和管理,并动态地利用分配给它们的有限个频道,以容纳数目更多的用户;移动通信概论(1)改进频道共用的方式,即移动用户在通信的过程中,不是固定地占用某一个频道,而是在按下其“按讲开关”(PTT)时,才能占用一个频道;一旦松开PTT,频道将被释放,变成空闲频道,并允许其它用户占用该频道。移动通信概论(1)2.集群系统的用途和特点集群系统的用途和特点

    32、 集群系统主要以无线用户无线用户为主,即以调度台与移动台之间的通话为主。集群系统与蜂窝式通信系统在技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主要用途、网络组成和工作方式上有很多差异。移动通信概论(1)集群通信系统属于专用移动通信网专用移动通信网,适用于在各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合用)中间进行调度和指挥,对网中的不同用户常常赋予不同的优先等级。蜂窝通信系统属于公众移动通信网,适用于各阶层和各行业中个人之间的通信,一般不分优先等级。移动通信概论(1)集群通信系统根据调度业务的特征,通常具有一定的限时功能,一次通话的限定时间大约为1560 s(可根据业务情况调整)。蜂窝通信系统对通信时间一般不进行限制。集群通信系统的主

    33、要服务业务是无线用户和无线用户之间的通信,蜂窝通信系统却有大量的无线用户与有线用户之间的通话业务。移动通信概论(1)集群通信系统一般采用半双工半双工(现在已有全双工产品)工作方式,因而,一对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只需占用一对频道。蜂窝通信系统都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因而,一对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必须占用两对频道。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可以采用频道再用频道再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而在集群系统中,主要是以改进频道共用频道共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的。移动通信概论(1)3.集群系统的组成 集群系统均以基本系统为模块,并用这些模块扩展为区域网。根据覆盖的范围及地形条件,基本系统可由单基站单基站或

    34、多基站多基站组成。集群系统的控制方式有两种,即专用控制信道的集专用控制信道的集中控制方式中控制方式和随路信令的分布控制方式随路信令的分布控制方式,分别如图 1-10(a)和(b)所示。移动通信概论(1)图 1-10 集群网络的基本结构(a)集中控制方式;(b)分布控制方式移动通信概论(1)图 1-10 集群网络的基本结构(a)集中控制方式;(b)分布控制方式移动通信概论(1)集群系统的基本设备如下:转发器转发器:它由收、发信机和电源组成。每个频道均配一个转发器。对于分布式控制的集群系统,每个转发器均有一个逻辑控制单元。天线共用设备天线共用设备:它包括天线、馈线和共用器(如收发天线共用器、基站的

    35、发射合路器和接收耦合器)。移动通信概论(1)系统控制中心系统控制中心(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虽无集中控制中心,但在联网时,可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终端。调度台调度台:调度台可分为无线调度台和有线调度台。无线调度台由收发信机、控制单元、操作台、天线和电源等组成。有线调度台可以是简单的电话机或带显示的操作台。移动台移动台:移动台有车载台和手机。它们均由收发信机、控制单元、天线和电源等组成。移动通信概论(1)4.集群方式集群方式 (1)消息集群消息集群(Message Trunking)。在消息集群系统中,每一次呼叫通话期间,一次性地一次性地分配一对无线频道分配一对无线频道,而且在通话完毕

    36、后(即松开PTT开关后),转发器继续在该频道上工作工作6 s左右左右(即脱离时间约为6 s),才算完成此次接续过程。移动通信概论(1)(2)传输集群传输集群(Transmission Trunking)。传输集群通话中,并非始终占用某一个频道并非始终占用某一个频道,当发话一方松开PTT时,对这一频道的占用即告结束,对方回答或本方再发话时,都要重新分配并占用新的空闲频道。亦即在通话中,每按一次PTT开关就重新占用频道一次。移动通信概论(1)(3)准传输集群准传输集群(Quasi Transmission Trunking)。准传输集群是为了克服传输集群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集群方式,也可以看作

    37、是传输集群和消息集群的折中方案。其做法是:一方面(和消息集群相比)把脱离的时间缩短为0.52s;另一方面(和传输集群相比)在每次PTT松开之后增加0.5 s的保持时间,然后释放频道。移动通信概论(1)1.3.5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利用卫星中继,在海上、空中和地形复杂而人口稀疏的地区中实现移动通信,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1976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MARSAT)首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空发射了三颗同步卫星,组成了IMARSAT-A系统,为在这三个大洋上航行的船只提供通信服务。其后,又先后增加了IMARSAT-C、IMARSAT-M、IMARSAT-B和

    38、IMARSAT-机载等系统。移动通信概论(1)1.3.6 分组无线网分组无线网 分组无线网是一种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换交换的通信网络,即网络中传送的信息要以“分组”或称“信包”(有时简称“包”)为基本单元。分组是由若干比特组成的信息段,通常包含“包头”和“正文”两部分。包头中含有该分组的源地址源地址(起始地址起始地址)、宿地址宿地址(目的地址目的地址)和有关的路由信息路由信息等;正文是真正需要传送的信息。移动通信概论(1)分组传输方式是存储转发方式存储转发方式的一种,用户终端必须先把要传送的信息存储、分段、加上包头以构成分组,才能送上无线信道进行传输。这一过程必然要产生额外的

    39、时间延迟。因此,分组无线网特别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严实时性要求不严和短消息比较多短消息比较多的数据通信。如果要用分组无线网传输分组话音,则必须保证时间延迟不大于规定值。移动通信概论(1)1.4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4.1 调制技术调制技术 调频技术的应用曾对模拟移动通信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推动作用,迄今,这种调制技术仍广泛应用于许多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通信概论(1)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类用得最多的数字调制方式:(1)线性调制技术,主要包括PSK、QPSK、DQPSK、OK-QPSK、4-DQPSK和多电平PSK等。(2)恒定包络(连续相位)调制技术,主要包括MSK、GMSK

    40、、GFSK和TFM等。移动通信概论(1)1.4.2 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规划和设计十分重要,历来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研究课题。在移动信道中,发送到接收机的信号会受到传播环境中地形、地物的影响而产生绕射、反射或散射,因而形成多径传播。多径传播将使接收端的合成信号在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上发生随机变化,严重地降低接收信号的传输质量,这就是所谓的多径衰落多径衰落。移动通信概论(1)研究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首先首先要弄清移动信道的传播规律和各种物理现象的机理以及这些现象对信号传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研究消除各种不良影响的对策。为

    41、了给通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人们通常通过理论理论分析分析或根据实测数据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二者结合),来总结和建立有普遍性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估算一些传播环境中的传播损耗和其它有关的传播参数。移动通信概论(1)理论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通常用射线表示电磁波束的传播,在确定收发天线的高度、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具体特征后,根据直射、折射、反射、散射、透射等波动现象,用电磁波理论计算电波传播的路径损耗及有关信道参数。实测分析方法实测分析方法是指在典型的传播环境中进行现场测试,并用计算机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建立预测模型(如冲击响应模型),进行传播预测。移动通信概论(1)1.4.

    42、3 多址方式多址方式 多址方式的基本类型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实际中也常用到三种基本多址方式的混合多址方式,比如,频分多址时分多址(FDMATDMA)、频分多址码分多址(FDMACDMA)、时分多址码分多址(TDMACDMA)等等。此外,随着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类随机多址方式如ALOHA和载波检测多址(CSMA)等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也包括固定多址和随机多址的综合应用。移动通信概论(1)选用什么样的多址方式取决于通信系统的应用环境和要求。若干年来,由于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重点一直是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努力

    43、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因此,未来采用什么样的多址方式更有利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也成为人们非常关心和有争议的问题。移动通信概论(1)通常认为:TDMA系统的通信容量大于FDMA系统,而CDMA系统的通信容量又大于FDMA和TDMA系统。因此,有关CDMA多址方式的应用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非常活跃。美国TIA于1993年通过了以Qualcomm公司所提出的以窄带CDMA方案(系统带宽为1.25 MHz)为基础的双模式CDMA标准(IS-95)。IS-95标准已获得广泛应用。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也主要采用CDMA多址技术,但有多种具体的实现方案,如WCDMA、MC-CDMA、TD-SCD

    44、MA等。另外,我国学者还提出了LAS-CDMA的技术方案。移动通信概论(1)1.4.4 抗干扰措施抗干扰措施 抗干扰历来是无线电通信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移动信道中,除存在大量的环境噪声和干扰外,还存在大量电台产生的干扰,如邻道干邻道干扰扰、共道干扰共道干扰和互调干扰互调干扰等。网络设计者在设计、开发和生产移动通信网络时,必须预计到网络运行环境中会出现的各种干扰,保证传输差错率不超过预定的数量级。移动通信概论(1)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抗干扰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利用信道编码信道编码进行检错和纠错(包括前向纠错FEC和自动请求重传ARQ)是降低通信传输的差错率,保证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为

    45、克服由多径干扰所引起的多径衰落,广泛采用分集技术分集技术(包括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以及RAKE接收技术等)、自适应均衡技术自适应均衡技术和选用具有抗码间干扰和时延扩展能力的调制技术调制技术(如多电平调制、多载波调制等);移动通信概论(1)为提高通信系统的综合抗干扰能力而采用扩频扩频和跳频跳频技术;为减少蜂窝网络中的共道干扰而采用扇区扇区天线天线、多波束天线多波束天线和自适应天线阵列自适应天线阵列等;在CDMA通信系统中,为了减少多址干扰而使用干扰抵消干扰抵消和多用户信号检测器多用户信号检测器技术。移动通信概论(1)1.4.5 组网技术组网技术 1.网络结构 在通信网络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中

    46、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为了满足运行环境、业务类型、用户数量和覆盖范围等要求,通信网络应该设置哪些基本组成部分(比如,基站和移动台、移动交换中心、网络控制中心、操作维护中心等)和这些组成部分应该怎样部署,才能构成一种实用的网络结构。移动通信概论(1)作为例子,图1-16给出的是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其组成部分为:移动交换中心(MSC),基站分系统(BSS)(含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移动台(MS),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标志寄存器(EIR),认证中心(AU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网络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还与公共交换电话网(

    47、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以及公共数据网(PDN)相连接。移动通信概论(1)图1-16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移动通信概论(1)2.网络接口网络接口 如前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由若干个基本部分(或称功能实体)组成。在用这些功能实体进行网络部署时,为了相互之间交换信息,有关功能实体之间都要用接口进行连接。同一通信网络的接口,必须符合统一的接口规范。作为例子,图 1-17 给出的是蜂窝系统所用的各种接口。其中:移动通信概论(1)图 1-17 蜂窝系统所用的接口移动通信概论(1)Sm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也称人机接口;Um是移动台与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接口,也称无线接口或空中接口;A是基

    48、站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Abis是基站控制器和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接口;B是移动交换中心和访问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C是移动交换中心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D是归属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E是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F是移动交换中心和设备标志寄存器之间的接口;G是访问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移动通信概论(1)3.网络的控制与管理网络的控制与管理 无论何时,当某一移动用户在接入信道上向另一移动用户或有线用户发起呼叫,或者某一有线用户呼叫移动用户时,移动通信网络就要按照预定的程序开始运转,这一过程会涉及到网络的各个功能部件,包括基站、移动台、移动交换中心、各种数据库以及网络的各个接口等。移动通信概论(1)网络要为用户呼叫配置所需的控制信道控制信道和业务业务信道信道,指定和控制发射机的功率,进行设备和用户的识别和鉴权,完成无线链路和地面线路的连接和交换,最终在主呼用户和被呼用户之间建立起通信链路,提供通信服务。这一过程称为呼叫接续过程,提供移动通信系统的连接控制(或管理)功能。移动通信概论(1)2022-10-4移动通信概论(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移动通信概论课件1.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4421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