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上传人(卖家):爱会流传
  • 文档编号:434245
  • 上传时间:2020-04-04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770.0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doc》由用户(爱会流传)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天津市 十二 重点中学 2019 届高三 毕业班 联考 文科 综合 历史 试卷 解析
    资源描述:

    1、 2019 年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年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文科综合历史文科综合历史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共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共 3003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本部分为历分钟,本部分为历 史试卷,共史试卷,共 100100 分。本试卷分第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卷 1 1 至至 3 3 页,第页,第卷卷 4 4 至至 6 6 页。考生一律用黑笔作答。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页。考生一律用黑笔作

    2、答。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 答题卡上。答卷时,卷答题卡上。答卷时,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第卷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历史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历史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其他答案标号。 2.2.本卷共本卷共 1111 题,每题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4444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分。在每题列

    3、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的。 1.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这段话主要阐明的是 A. 政治统一需要思想统一 B. 法度严明利于统一 C. 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D. 大一统是历史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题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国家统一,而国家统一则需要统一思想,故 A 项正确。题目重在强调思想 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法度严明有利于统治,故 B项

    4、错误。这有助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而不是维护儒家思想 正统地位,故 C项错误。大一统是大家认可的准则,而不是历史规律,故 D项错误。所以选 A。 2.下图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根据中国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江 南四大经济区。其中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图中的山东、山西 属于此流域,故 B项正确。龙门碣石以北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两宋之际,经济重心才南移至长江 流域,故 ACD 项排除。所以选 B。 3.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

    5、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 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 宗法意识的淡薄 B. 考试入仕的开始 C.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D. 特权垄断的削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目可知,墓志署名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转变为唐代官衔,这说明门阀士族 势力的逐渐衰落,特权垄断亦受削弱,故 D项正确。题目强调的是墓志署名内容的变化,而不是宗法意识的 淡薄,故 A项错误。考试入仕从隋朝开始,而不是唐代,故 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与题目无关,故 C 项错误。所以选 D。 4.下图是一篇历史论文的提纲。据此推断,其标题应是:新航

    6、路的开辟 A. 促进了世界整体化的进程 B.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速度 C. 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兴起 D. 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导致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 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为经济工业化和政治 民主化提供基础,是世界近代化的开始,故 D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 出现,并不是世界整体化的进程,故 A 项错误。资本原始积累是殖民掠夺的结果,只是题目局部观点,故 B 项排除。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未体现

    7、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故 C项错误。所以选 D。 5.“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 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该观点 的是 A. 发起光荣革命 B. 通过权利法案 C. 形成责任内阁制 D. 1832 年议会改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反映了 1689 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明 确限制王权,逐渐建立君主立宪制,故 B 正确;光荣革命在 1688 年,没有以法律形式明确限制王权,故 A 排除;1721 年后英国责任内

    8、阁制形成,故 C 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时期专制王权已经被限制,故 D 错误。 6.“1859 年 11 月 24 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 书初版 1250 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材料中所提书籍是 A. 社会契约论 B. 资本论 C. 物种起源 D. 共产党宣言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目可知,新书初版发行是在 1859年 11 月 24日,结合所学知识,该书是物种起源 ,故 C项 错误。 社会契约论是在 1762年出版,故 A项错误。 资本论是 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故 B项错 误。

    9、共产党宣言是在 1848年 2 月出版,故 D项错误。所以选 C。 7.1847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 ,规定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 1848 年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 。1956 年颁布大气清洁法 ,1963 年颁布水 资源法 ,1974 年颁布污染控制法 。材料主要表明英国 A. 环境治理与工业革命并行 B. 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 C. 环境治理依靠了法制力量 D. 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目可知,英国议会通过河道法令 公共卫生法 大气清洁法 水资源法 污染控制法 法律,其内容是环境治理,这主要表明英国通过

    10、法制力量治理环境,故 C项正确。题目重在强调法制是环境 治理的重要手段,而未提及工业革命,故 A项错误。题目未涉及经济发展,故 B 项错误。题目是英国议会立 法治理环境,而未体现人民环保意识,故 D 项错误。所以选 C。 8.1919 年 5 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其规章中规定: “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抵制日货成为学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其后天津总商会也参与了抵制日 货运动。这段材料反映出 A. 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天津斗争 B. 天津斗争是以学生为主体 C. 北京天津成为五四运动两个中心 D. 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答案】D 【解析

    11、】 【详解】从题目可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天津各界成立救国十人团,天津总商会的参与抵制日货,可见 五四运动得到各界支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故 D项正确。北京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是引发天津斗争 的直接原因,故 A 项错误。学生只是参与演讲,并不是天津斗争的主体,故 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北京 和上海是五四运动的两个中心,故 C项错误。所以选 D。 9.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下方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 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入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新民主主义论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答案】A 【解

    12、析】 【详解】从图片可知,此时是“解放战争时期”,既 1945年 8 月至 1949年 9月,在期间的理论成果是 1949 年 6 月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故 A 项正确。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 1928 年 10 月写成,处于 国共对峙时期,故 B项错误。 新民主主义论是抗日战争时期,故 C 项错误。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 国民革命时期,故 D项错误。所以选 A。 10.下图是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有了这张“台胞证”,台湾同胞终于实现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台胞证”问世的直接因素是 A.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 台湾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C. 两岸达成了

    13、“九二共识” D. 两岸“三通”的最终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 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是台湾地区居民往来大陆地区所持有的证件,从图片可知证件签证时间 是 1988年 1月 29 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直接原因 1987 年台湾解除戒严,重新开放大陆探亲,故 B项正 确。 告台湾同胞书是在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 A 项 错误。“九二共识”是 1992 年,两会达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因”的重要共识,故 C项错误。两岸 “三通”的最终实现是 2008年 12 月 15日,故 D 项错误。所以选 B。 11.有学者指出:在(20

    14、 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 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 A. 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 自由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C.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 经济区域化加快经济全球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20 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是指在两极格局下, 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而八九十年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接触,特别是 1991 年苏联解体 后,两极格局瓦解,经济全球化更加频繁,故 A 项正确。题目未体现自由贸易,故 B 项错误。题目未体现信

    15、 息技术的发展,故 C项错误。题目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 D 项错误。所以选 A。 第第卷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2.本卷共本卷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5656 分。分。 12.纺织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 泽,在市场上卖的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 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摘编自(明)

    16、醒世恒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施复夫妇经营方式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施复夫妇意再添织机两百台。然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施复深受其累,本欲就此束 手。恰有亲戚自南洋归,言海外需求甚巨。心大动,于是请来船户,打造远洋帆船,意欲出海谋利。官衙闻 讯,竟以施复结交海盗之名,强行入狱,后经家人多方营救方得以出狱。回顾往事,感慨道:购田置地,衣 租食税,方为稳妥之道。 摘编自(明) 醒世恒言 (2)依据材料二分析施复夫妇为什么最终选择“购田置地”。这样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鸦片战争前后生丝内外销比例的变化 年代 内销 外销 1840 年以前 1894 年 注释:“洋行”指外国资本

    17、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生丝生产和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四 近年来, 苏州中涛纺织有限公司以俄罗斯、 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等俄语区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 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在俄罗斯市场中,中涛纺织生产的工装、劳保服、迷彩服系列面料大受欢迎。中涛纺 织继续以盛泽面料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份额。 盛泽:在“一带一路”上打造新引擎 (4)依据材料四,指出中涛纺织对外贸易的特点,分析其发展的有利环境。 【答案】 (1)转变:由家庭经营到雇佣生产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 ;资金积累 (2)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官府打压

    18、) ;海禁政策;小农经济占主导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 (3)变化:出现近代生产方式;出口增加。 影响: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促进经济近代化 (4)特点:贸易额增长;贸易对象以俄语区国家为主;商品种类丰富 有利环境: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一带一路” 【解析】 【详解】 (1)转变:)转变:从材料 “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雇人织绸,成为机户”可知,经营方式由家 庭经营到雇佣生产。原因:原因:从材料“在市场上卖的很好”可知,市场需要量大,从材料“赚了许多银子”“不到十 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可知,

    19、实现资金的积累。 (2)原因:)原因:从材料“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可知官府打压;从材料“竟以施复结交海盗之名,强行 入狱” “(明) 醒世恒言”可知海禁政策的实施。说明了:说明了:从材料一中的雇佣关系,和材料二的扩大再生 产受阻可知,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 (3)变化:)变化:从表格内销减少,外销增多的数据可知,出口增加。从晚清时期出口销售渠道可知,皆出现缫丝 厂,由此可知出现近代化的生产方式。影响:影响:材料三的变化,主要是从经济角度思考,如出口增加,中国卷 入世界市场;生丝的商品化,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生产方式的近代化,促进经济发展的近代化等。 (4)特点:)特点:从“以俄

    20、罗斯、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等俄语区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可知,贸易对象以俄语区国 家为主;从“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可知,贸易额不断增长;从“生产的工装、劳保服、迷彩服系列”可知,商 品种类丰富等。有利环境:有利环境:需要结合材料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如“一带一路”可知国家政府支持;经济全 球化的时代背景;国家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等。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由于对国际联盟的超越,联合国才避免了国际联盟在维护和平方面的诸多尴尬。在此基础 上,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难以数计的决议, 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的决议。 当然,还有一个方面应该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

    21、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如今的世界贸 易组织)等,是“联合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编自杨和平第二次世莽大战与战后和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对国际联盟继承和超越的表现。 材料二 美国冷战史学家加迪斯用“漫长的和平”来形容冷战。美苏都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的 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打算,为准确把握对方意图,避免因误判导致战争意外发生,仅在军控领域两国就进行了 多轮谈判,到 1987 年陆续签订了反烊道导弹条约 、 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 、 中导条约等协议。这即使 并非美苏战略稳定的根本原因,至少起到了缓冲与调和双方战略紧张关系、防止世界战争的客观效果。 据桂立苏美

    22、关系 70 年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之间为什么能维持“漫长的和平”? 材料三 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 170 多个国家建交,参 加了 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 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指出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4)综上,谈谈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 (1)表现:继承:宗旨一致,都是维护世界和平 超越:设立安理会;大国一致;构建世界经济体系 (2)原因:避

    23、免对方直接战争;沟通协调机制;势均力敌;吸取二战教训;核战争的威慑。 (3)成就: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形成全方位的外交 布局 地位: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4)发挥国际组织作用;合作共赢(沟通协商) ;大国责任担当 【解析】 【详解】 (1) 继承表现: 从“维护和平方面”和国联的所学知识, 可知宗旨都是维护世界和平。 超越表现: 从“半 个多世纪以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难以数计的决议, 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的决议”可知在 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离不开联合国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从而得出答案。 (2)原因:从“美苏都

    24、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可知,双方避免直接冲突;从“两国就进行了多轮谈判” 可知,两国间的协调机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实力、历史教训和领导人的认知等角度思考即可得到答案。 (3)成就:从“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 世界上 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 100多个政 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可知,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从“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可知,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 活动;结合以上两个成就可知,我们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地位:从中国的外交成和当今和平与发展的 时代主题可知,我国

    25、在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中坚力量。 (3)考生首先要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次,从国家主体、国家利益、国际组织和国际交往等角度思考 即可得到答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 号 思想家 思想主张 苏格拉 底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 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是对 的。” 彼特拉 克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1)材料一中两种思想有何共同之处,各体现怎样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德国的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人类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华,都是与古典优秀文 化相接触的过程,人类古典优秀文化就像大海边连着船只的缆绳,如果没有缆绳,船只将在海上漫无目的地 漂泊。同样,如

    26、果我们同古典优秀文化失去了联系,人类也将漫无目的地前行。” 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时代精神状况 (2)概括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材料一中两种思想的关系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请予以说明。 材料三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 (共和主义)我国治世之神髓, 先哲之遗业也 孙中山 “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李大钊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两种思想的共同作用。 【答案】 (1)相同之处:人文主义 时代特征:奴隶制民主政治资本主义兴起 (2)概括:人类文化是在继承古典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符合 说明:文艺复兴在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资产

    27、阶级思想文化 (3)变化: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共同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革命 【解析】 【详解】 (1)共同之处:从“美德即知识”可知是对人的研究,完善人的道德;从“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可知, 是对人追求的肯定,故二者都对人的研究,肯定人和尊重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文主义。特征:结合时代背景, 分别从政治、经济角度思考即可得到答案。 (2)观点:从材料“人类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华,都是与古典优秀文化相接触的过程”可知,人类文化是在古 典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说明:结合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如材料一中苏格拉底是人文主义的 起源时期的人物,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3)变化:从材料三中,孙中山的主张共和主义,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由此得到 近代中国思想由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变化,作用:从两者的主张出发,其作用主 要体现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424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