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弯曲应力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材料力学》弯曲应力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力学 弯曲应力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回顾与比较内力内力AF应力公式及分布规律应力公式及分布规律PITFAyFSM?均匀分布均匀分布线形分布线形分布一、纯弯曲一、纯弯曲梁段梁段CDCD上,只有弯矩,没有剪力上,只有弯矩,没有剪力梁段梁段ACAC和和BDBD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7-1 7-1 梁弯曲时的正应力梁弯曲时的正应力纯弯曲纯弯曲横力弯曲横力弯曲FsMFaFaFF1、变形几何关系、变形几何关系2、物理关系、物理关系3、静力学关系、静力学关系纯弯曲的内力纯弯曲的内力剪力剪力Fs=0横截面上没有切应力横截面上没有切应力只有正应力。只有正应力。弯曲正应力的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和和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二、弯
2、曲时的正应力二、弯曲时的正应力变形与应变观察在竖直平面内发生纯弯曲的梁,研究其表面变形情况 .弯曲前画在梁的侧面上相邻横向线mm和nn间的纵向直线段aa和bb,在梁弯曲后成为弧线,靠近梁的顶面的线段aa缩短,而靠近梁的底面的线段bb则伸长;.相邻横向线mm和nn,在梁弯曲后仍为直线,只是相对旋转了一个角度,且与弧线aa和bb保持正交。根据表面变形情况,并设想梁的侧面上的横向线mm和nn是梁的横截面与侧表面的交线,可作出如下推论(假设):平面假设平面假设 梁在纯弯曲时,其原来的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只是绕垂直于弯曲平面(纵向平面)的某一轴转动,转动后的横截面与梁弯曲后的轴线保持正交。此假设已为弹性
3、力学的理论分析结果所证实。横截面的转动使梁凹入一侧的纵向线缩短,凸出一侧的纵向线伸长,从而根据变形的连续性可知,中间必有一层纵向线只弯曲而无长度改变的中性层(图f),而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就是梁弯曲时横截面绕着它转动的轴 中中性轴性轴(neutral axis)。(f)线应变的变化规律线应变的变化规律与纤维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与纤维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从横截面上看:从横截面上看:点离开中性轴越远,点离开中性轴越远,该点的线应变越大。该点的线应变越大。1、变形几何关系、变形几何关系2、物理关系、物理关系虎克定律虎克定律EyE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a、与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
4、;、与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c、正弯矩作用下,、正弯矩作用下,上压下拉;上压下拉;当当 5的细长梁,的细长梁,用纯弯曲正应力公式计算横力弯曲正应力,用纯弯曲正应力公式计算横力弯曲正应力,误差误差2%满足工程中所需要的精度。满足工程中所需要的精度。zIMymaxmax弯曲正应力公式适用范围弯曲正应力公式适用范围弯曲正应力公式弯曲正应力公式 ZIMy1 1、纯弯曲或细长梁的横力弯曲、纯弯曲或细长梁的横力弯曲;2 2、横截面惯性积、横截面惯性积 I IYZYZ=0;=0;3 3、弹性变形阶段、弹性变形阶段;推导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的方法总结推导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的方法总结(1 1)理想模型法:)理想
5、模型法:纯弯曲(剪力为零,弯矩为常数)纯弯曲(剪力为零,弯矩为常数)(2 2)“实验实验观察观察假设假设”:梁弯曲假设梁弯曲假设(3)外力外力内力内力变形几何关系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学关系静力学关系(4 4)三关系法)三关系法积分积分应力合成内应力合成内力力横力弯曲横力弯曲应力法应力法(5 5)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注意注意(1 1)计算正应力时,必须清楚所求的是)计算正应力时,必须清楚所求的是哪个截面哪个截面上上的应力,的应力,(3 3)特别注意正应力)特别注意正应力沿高度呈线性分布沿高度呈线性分布;从而确定该截面上的从而确定该截面上的弯矩弯矩及该截面对中性轴的及该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
6、矩;惯性矩;(2)必须清楚所求的是该截面上)必须清楚所求的是该截面上哪一点哪一点的正应力,的正应力,(4)中性轴中性轴上正应力上正应力为零为零,并确定该并确定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点到中性轴的距离,而在梁的上下边缘处分别是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而在梁的上下边缘处分别是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以及该点处以及该点处应力的符号应力的符号(6 6)熟记矩形、圆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的计算式。)熟记矩形、圆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的计算式。(5 5)梁在中性轴的两侧分别受拉或受压)梁在中性轴的两侧分别受拉或受压;注意注意正应力的正正应力的正 负号(拉或压)可根据负号(拉或压)可根据弯矩的正负弯矩的正负及及梁
7、的变形状态梁的变形状态来来 确定。确定。作弯矩图,寻找最大弯矩的截面作弯矩图,寻找最大弯矩的截面分析:分析:非对称截面,非对称截面,例例1 T1 T型截面铸铁梁,截面尺寸如图。型截面铸铁梁,截面尺寸如图。求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求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647.64 10 mzI计算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计算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zc52889KN1m1m4KN1mACB要寻找中性轴位置;要寻找中性轴位置;(2 2)计算应力:)计算应力:33,max64 1052 1027.2MPa7.64 10t33,max64 1088 1046.1MPa7.64 10c(1 1)求支反力,作弯矩图)求
8、支反力,作弯矩图B B截面应力分布截面应力分布9KN1m1m4KN1mACBFAFBFA=2.5KN2.5KNm4KNmMzIMy应用公式应用公式zc5288(3 3)结论)结论MPa1.46max,cC C截面应力计算截面应力计算33,max62.5 1088 1028.8MPa7.64 10tMPa8.28max,t2.5KNm4KNmM9KN1m1m1mACBFAFB4KNC C截面应力分布截面应力分布zIMy应用公式应用公式zc528830zy180120K1、C 截面上截面上K点正应力点正应力2、C 截面上最大正应力截面上最大正应力3 3、全梁上最大正应力、全梁上最大正应力4、已知、
9、已知E=200GPa,C 截面的曲率半径截面的曲率半径例例2:矩形截面简支梁承受均布载荷作用:矩形截面简支梁承受均布载荷作用,如图所示如图所示1m3mq=60KN/mACB1、截面几何性质计算、截面几何性质计算1218.012.03123ZbhI 45m10832.5确定形心主轴的位置确定形心主轴的位置z确定中性轴的位置确定中性轴的位置180120确定形心的位置确定形心的位置q=60KN/m1m3mACB2.2.求支反力求支反力kN90AyFkN90ByFmkN605.0160190CMZKCKIyM(压应力)(压应力)3、C 截面上截面上K点正应力点正应力30zy180120K5331083
10、2.510601060MPa7.614、C 截面上最大正应力截面上最大正应力ZmaxmaxIyMCC53310832.510901060MPa55.92弯矩弯矩公式公式MxFSx作内力图作内力图kN90AyFkN90ByFq=60KN/m1m3mACB90kN90kNm67.5kN8/2ql5 5、全梁上最大正应力、全梁上最大正应力mkN5.67maxMZmaxmaxWMMPa17.10453310832.51090105.67危险截面危险截面公式公式ZmaxmaxmaxIyMmkN60CMq=60KN/m1m3mACB6、已知、已知E=200GPa,C 截面的曲率半径截面的曲率半径45m10
11、832.5zIm4.194CZCMEIEIM1359106010832.510200弯曲正应力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的分布规律危险点:危险点:距离中性轴最远处;距离中性轴最远处;分别发生分别发生最大拉应力最大拉应力与与最大压应力最大压应力;7-2 7-2 梁弯曲时的正应力强度计算梁弯曲时的正应力强度计算MzmaxmaxmaxIyM1、塑性材料、塑性材料抗拉压强度相等抗拉压强度相等无论内力图如何无论内力图如何梁内最大应力梁内最大应力 IyMzmaxmaxmax其强度条件为其强度条件为通常将梁做成矩形、圆形、工字形等通常将梁做成矩形、圆形、工字形等对称于中性轴对称于中性轴的截面;的截面;此类截面的最
12、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相等。此类截面的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相等。因此:因此:强度条件可以表示为强度条件可以表示为 wMzmaxmax无论截面形状如何,无论截面形状如何,a但对于塑性材料,但对于塑性材料,b2.2.离中性轴最远处。离中性轴最远处。要综合考虑弯矩要综合考虑弯矩M与截面形状与截面形状Iz1.1.弯矩的绝对值最大的截面上;弯矩的绝对值最大的截面上;塑性材料塑性材料c、塑性材料制成的、塑性材料制成的变截面梁变截面梁总之,总之,梁内最大应力发生在:梁内最大应力发生在:wMzmaxmax3.强度条件为强度条件为2、脆性材料、脆性材料抗拉压强度不等。抗拉压强度不等。内力图形状有关。内力图形状有
13、关。梁内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分别发生在梁内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分别发生在最大应力通常与截面形状,最大应力通常与截面形状,通常将梁做成通常将梁做成T T形、倒形、倒T T形等形等 关于关于中性轴不对称中性轴不对称的截面。的截面。离中性轴最远的最上边缘与最下边缘。离中性轴最远的最上边缘与最下边缘。由于脆性材料抗压不抗拉,由于脆性材料抗压不抗拉,a a脆性材料的最大应力与截面形状有关脆性材料的最大应力与截面形状有关MM或者或者 脆性材料梁的危险截面与危险点脆性材料梁的危险截面与危险点上压下拉上压下拉上拉下压上拉下压b b脆性材料的最大应力与内力图有关脆性材料的最大应力与内力图有关危险截面只有一个
14、。危险截面只有一个。tzttIMymax,czccIMymax,危险截面处分别校核:危险截面处分别校核:二个强度条件表达式二个强度条件表达式M危险截面有二个;危险截面有二个;每一个截面的最上、最下边缘均是危险点;每一个截面的最上、最下边缘均是危险点;脆性材料梁的危险截面与危险点脆性材料梁的危险截面与危险点tzttIMymax,czccIMymax,各危险截面处分别校核:各危险截面处分别校核:四个强度条件表达式四个强度条件表达式zMwmax zwmaxM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的三个方面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的三个方面1、强度校核、强度校核tzttIMymax,czccIMymax,2、设计截面、设计截面
15、3、确定许可载荷、确定许可载荷例例1 1:图示为机车轮轴的简图。试校核轮轴的强度。:图示为机车轮轴的简图。试校核轮轴的强度。,kN5.62,m16.0,m267.0,1302Fbammd材料的许用应力材料的许用应力.MPa60mm1601d分析分析(2 2)危险截面:危险截面:(3 3)危险点危险点 zWMmaxmax截面关于中性轴对称截面关于中性轴对称M弯矩弯矩 最大的截面最大的截面zW抗弯截面系数抗弯截面系数 最小的截面;最小的截面;危险截面的最上、下边缘处。危险截面的最上、下边缘处。(1)轮轴为塑性材料)轮轴为塑性材料,公式公式(1 1)计算简图)计算简图(2 2)绘弯矩图)绘弯矩图MF
16、aFbFbB B截面,截面,C C截面截面(3)危险截面危险截面(4 4)强度校核)强度校核B B截面:截面:zBBWMmaxzCCWMmaxC C截面:截面:(5 5)结论)结论MFaFbFb316.0322675.623231dFaMPa5.413232dFbMPa4.46313.0321605.62mmd1302.MPa60mm1601dm267.0am16.0b,kN5.62F轮轴满足强度条件轮轴满足强度条件例例2 2:某车间欲安装简易吊车,大梁选用工字钢。已知电葫芦:某车间欲安装简易吊车,大梁选用工字钢。已知电葫芦材料的许用应力材料的许用应力MPa,140kN,7.61F,kN502
17、F起重量起重量跨度跨度m,5.9l试选择工字钢的型号。试选择工字钢的型号。自重自重分析分析(2 2)确定危险截面)确定危险截面(5 5)计算)计算maxM(6 6)计算)计算 ,选择工字钢型号,选择工字钢型号zW zWMmaxmax(3 3)截面为关于中性轴对称)截面为关于中性轴对称(1 1)简化为力学模型)简化为力学模型(4 4)应力计算公式)应力计算公式FFFkN,7.61F,kN502Fm,5.9l(1 1)计算简图)计算简图(2 2)绘弯矩图)绘弯矩图MFL/4 zWMmaxmax(3 3)危险截面)危险截面KNmM45.910)507.6(3max maxMWz3cm962(4 4)
18、强度计算)强度计算(5 5)选择工字钢型号)选择工字钢型号36c36c工字钢工字钢3cm962zWF=F1+F2MPa140例例3 3:T T型截面铸铁梁,截面尺寸如图示。型截面铸铁梁,截面尺寸如图示。试校核梁的强度。试校核梁的强度。MPa,60,MPa30ct9KN1m1m4KN1mACB2080120205 5、作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作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 ccttmax,max,6 6、确定危险点,进行强度校核、确定危险点,进行强度校核分析:分析:非对称截面;非对称截面;确定形心主轴位置;确定形心主轴位置;1、脆性材料,、脆性材料,2、寻找形心、寻找形心3、确定中性轴位置;、确定中性轴
19、位置;4、计算图形对中性轴的主惯性矩、计算图形对中性轴的主惯性矩危险截面与内力图有关危险截面与内力图有关mm522012020808020120102080cy(2 2)求截面对中性轴)求截面对中性轴z z的惯性矩的惯性矩1220803zI(1 1)求截面形心)求截面形心z152208012020yz2281202012120203242208046m1064.7(4 4)确定危险截面)确定危险截面33,max64 1052 1027.2MPa7.64 10t33,max64 1088 1046.1MPa7.64 10c(3 3)求支反力,作弯矩图)求支反力,作弯矩图B B截面应力强度计算截面
20、应力强度计算9KN1m1m4KN1mACBFAFBFA=2.5KN2.5KNm4KNmMzIMy应用公式应用公式zc5288 t c MPa30tMPa,60c46m1064.7zI(5 5)结论)结论C截面强度计算截面强度计算33,max62.5 1088 1028.8MPa7.64 10tzIMy应用公式应用公式zc5288 MPa30tMPa,60c46m1064.7zI2.5KNm4KNmM9KN1m1m1mACBFAFB4KN t cMPac171064.71052105.2633max,满足强度条件满足强度条件例例4:一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已知:一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已知 ,空心圆
21、截面,空心圆截面的内外径之比的内外径之比 ,试选择截面直径,试选择截面直径D;若外径若外径D增加增加一倍,比值一倍,比值 不变,则载荷不变,则载荷 q 可增加到多大?可增加到多大?8.0DdMPa12L=4mABq=0.5KN/mzWMmax3 3、作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作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分析:分析:对称截面;对称截面;1、塑性材料,、塑性材料,2、已知图形对中性轴的主惯性矩、已知图形对中性轴的主惯性矩5、公式、公式MPa124 4、确定危险点,进行强度校核、确定危险点,进行强度校核8.0DdMPa12L=4mABq=0.5KN/m1、求支座反力,并作弯矩图、求支座反力,并作弯矩图F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