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由用户(爱会流传)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教科研 协作 2019 届高三 联合 考试 历史试题 解析
- 资源描述:
-
1、 2019 年年 3 月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月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文综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本试题卷共 1616 页,页,4747 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 30030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150150 分钟。分钟。祝考试顺利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上的指定位置。 2.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
2、选出答案后,用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非答题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非答题 区域均无效。区域均无效。 4.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 2B2B 铅笔涂黑。答案写
3、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 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140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目要求的。 1.“籍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 未耙在
4、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 、 汉书 、 唐书中均有记载。这反映 了 A.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 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C. 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 D.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未耙 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反映了天子亲耕现象,其目的在于“劝农”的示范意义,材料中 “天子亲执”“首领带头”“在国语 、 汉书 、 唐书中均有记载”体现了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故答 案为 C 项。AB 项,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井田制走向瓦解的表述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 项
5、,材料仅能体现 “重农”而不能体现“抑商”,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 执未耙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 、 汉书 、 唐书中均有记载”。本 题难度中档,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社会初期,该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有助于社会稳定、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2.湖南蚕桑业原本比荆(州)襄(阳)落后,在五代时有了一定的发展。 资治通鉴记载:“湖南民不事蚕 桑, (高)郁命民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枢大盛。”这一变化表明 A. 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增长 B. 手工业专业化趋势加强 C
6、. 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 D. 经济重心己经完成南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以帛代钱”反映的是赋税改革,“民间机枢大盛”反映的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所以 材料体现了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的增长。故答案为 A 项。B 项,材料没涉及手工业的专业化,排除;C 项,材料没涉及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排除;D 项,经济重心转移的完成是在南宋,而资治通鉴 所记述事件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征淮南停 笔,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反映”一词“相当肯 定地显示
7、”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 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 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 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3.公元 1314 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立了蒙古、色 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 A. 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 B. 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 C. 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 D. 促进
8、元朝文化学术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把该书“作为重要考试内容”,显然是想 通过儒家思想控制读书人来为政权统治服务;而且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族一直处于奴隶制社会,所以材料中 的做法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过程。故答案为 B 项。A 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民族间的选拔制度,也没有涉及 地域,排除;C 项,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不可能终结蒙古贵族的特权,排除;D 项,材料没涉及到文化艺 术的繁荣,排除。 4.明初,设六科给事中,史载,“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 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
9、科参而自行者。”六科给事中的设立 A. 一导致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B. 加强了对全国官员的监察 C. 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D. 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可知,给事中能够对不恰当的决策进行封驳、监督,一 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故答案为 D 项。A 项,说法错误,明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给事中的监察职能,排除;C 项,明承前制,明初设有中书省(决策机构) ,而六科给事中 主要是起到监察作用,并不是中枢决策机构,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
10、,谓之参科,六部之官 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本题考查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5.1872 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 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李鸿章将这种体制概括 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这一体制 A. 使洋务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 B. 增强了与外轮公司竞争力量 C. 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D. 明晰了民用工业的产权归属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
11、款, 实行官督商办” 可以看出轮船招商局由招募私股改为官督商办,这样可以提高其竞争力。故答案为 B 项。A 项,“垄断”不 符合史实,排除;C 项,官督商办不是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排除;D 项,官督商办的产权归属仍然属 于官府,排除。 6.1918 年 7 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指出:“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征 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征兆。”“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 新文明之曙光。”表明李大钊 A. 认识到俄国革命的时代意义 B. 萌发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C. 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D. 主张实行联合苏俄的革命政策
12、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发表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他指出了十月革命 与法国革命性质的区别;宣传了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故答案为 A 项。B 项,萌发成立中国共产党 的想法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1918 年”不符,排除;C 项,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指出了十月革命与法国革命性质的区别;宣传了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而不是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 教训,排除;D 项,主张实行联合苏俄的革命政策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三大政策内容之一,与材料不符, 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征兆,实二
13、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 之征兆”“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 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7.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画家古元在延安创作了作品青纱帐里 (见下图) 。对该作品的历史解读最准确的 是 A. 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建立 B. 发动敌后人民力量抗日 C.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D. 正面战场顽强阻击日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延安”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结合画面中的众多
14、民 众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共在敌后依靠人民力量抗日。故答案为 B 项。A 项,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建立是在国共 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中时间“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不符,排除;CD 项,绘画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 期的情况,是中共在敌后依靠人民力量抗日,不是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也不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排除。 8.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 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 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 A. 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B. 确立了新民主义的
15、革命纲领 C. 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 D. 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国在华的各项事务进行系统的分类处理,结合所学可知,实 质上是清除一些帝国主义以不平等条约取得在华的特权利益,其目的就是为了能与这些国家在平等基础上建 立新的外交关系作准备的。故答案为 C 项。A 项,材料并不是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排除;B 项,新中国 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义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排除;D 项,材料对外国在华企业和机构进行系统、行业区别对 待的处理,不能说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排除。 9.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哲学家、政治家西塞罗在法律篇中说:“
16、官吏的职能是治理,并发布正义、有益且 符合法律的指令。由于法律治理着官吏,因此官吏治理着人民,而可以确切地说官吏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 律是沉默的官吏。”西塞罗主要强调 A. 政府治理必须依照法律进行 B. 保护罗马公民私有财产 C. 解释法律是官员的职责所在 D. 罗马法律得到发展与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法律是沉默的官吏”可以看出罗马共和国是依法治国。故答案为 A 项。B 项,保护罗马 公民私有财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官吏的职能是发布符合法律的指令,而 不是解释法律,排除;D 项,罗马法律得到发展与完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0.德国哲
17、学家卡西尔说:“启蒙运动最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不在于它摒弃信仰,而在于它宣告的新信仰形式, 在于它包含的新宗教形式。”可见,启蒙运动 A. 维护了中世纪宗教权威 B.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 C. 宣告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D. 抛弃宗教信仰形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在于它宣告的新信仰形式,在于它包含的新宗教形式”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以 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描绘出了理想蓝图,宣告理性时代 的到来。故答案为 C 项。A 项,启蒙运动反对宗教权威,排除;B 项,启蒙运动时期将人文主义精神发展到政 治的高度,排除;D 项,抛弃宗教信仰形式与材料
18、中“它包含的新宗教形式”不符,排除。 11.据统计,苏联在 1928 年以前建立的集体农庄中,没有马的占 45.2%,没有乳牛的占 34.8%,有一匹马的占 38.3%,有一头母牛的占 40.9%;到 1930 年,加入集体农庄的 46.9%的农户集中了当地马匹总数的 49.2%,乳 牛总数的 42.7%。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A. 集体农庄规模在扩大 B. 旨在推进工业化发展 C. 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 D. 农庄机械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到 1930 年,加入集体农庄的 46.9%的农户集中了当地马匹总数的 49.2%,乳牛总数的 42.7%”可知集体农庄的规模在
19、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与轻工业 为重工业服务。据此得出该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业化的发展。故答案为 B 项。AC 项,集体农庄的规模扩 大、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都是表面现象,排除;D 项,材料不能体现农庄机械化程度提高,排除。 12.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 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A. 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 B.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C. 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经济民族化发展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
20、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 等”经济组织都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组成的, 是这些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合的需要。 故答案为 D 项。 A 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的结论,排除;B 项,材料不能体现全球治理体系的 变革,排除;C 项,材料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不是强调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排除。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3636- -4242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4343- -4747 题为选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