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由用户(爱会流传)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普通高中 友好 学校 联合体 2017 2018 年高 一下 学期 期末 联考 历史试题 解析
- 资源描述:
-
1、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二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二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学年下学期)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本试卷答题时间为本试卷答题时间为 909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00100 分。分。 2.2.本试卷第本试卷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3.考生作答时务必将选择题答案用考生作答时务必将选择题答案用 2B2B 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
2、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4.4.考试完毕后,将答题卡上交,其它试卷考生自己留存。考试完毕后,将答题卡上交,其它试卷考生自己留存。 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5050 分)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 50 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 1.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 ,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 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3、A. 独立发展 B. 精耕细作 C. 农牧结合 D. 自给自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可以得出其关注农 业生产的肥料、技术和农时等,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即答案为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农业脱离其他产业的信 息, A 项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农业与畜牧业相辅相成的信息, C 项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农业基本不和市场关联、 主要用于自己消费的信息,D 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提炼信息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 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例如,材料中“都说烧草取灰或沤
4、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 施肥、粪种、一年再获。”可以得出其关注农业生产的肥料、技术和农时等,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据此可 知,材料核心信息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2.清朝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 关系应是 A. 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B. 纯粹的农工互补关系 C. 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D. 早期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反映了这种现象是服务市场、 采用自由雇佣劳动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故答案为 D 项;A 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
5、符,材料反映的是民营手 工业内部关系,排除;B 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反映的是民营手工业内部关系,排除;材料反映的是 自由雇佣劳动关系,不是依附性很强的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C 项排除。 3.据史书记载,南宋时期太湖洞庭山区“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这反映了 南宋时期该地区 A. 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 B.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 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 D. 传统农业精耕细作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中“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可知,太湖洞庭山区主要以种植经济作物 为主,依靠市场换取所需, 这都体现了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了农业的商品
6、化,故应选 C。 4.古代的经济政策不包括: A. 工商皆本 B. 闭关锁国 C. 重农抑商 D. 盐铁官营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和盐铁官营都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故 BCD 项正确,但 不符合题意;工商皆本与重农抑商政策相悖,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是个逆向思维的题目,首先找哪些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然后就可以得出答案。 5.墨西哥的征服者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之 后,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要不然他们的灵魂可能已 下到地狱。”这材料说
7、明了新航路开辟的 A. 经济因素 B. 社会因素 C. 宗教因素 D. 技术因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 他令人憎恶的东西”和“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可以看出迪亚斯等人在印第安人中 传播基督教,即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因素。故本题答案选 C 项;ABD 与材料无关。 考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原因 6.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 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A. 非洲国家普遍落后
8、,外出打工 B. 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C. 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 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方殖民扩张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查的是黑奴贸易(三角 贸易)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与西方的殖民扩张相关,实行三角贸易,将非洲黑奴贩卖至美洲, 所以 B 符合题意。而 A 明显错误,C 不是离开家园的原因,而是美国贩卖黑奴的原因。D 错在工业革命在 18 世纪中后期,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综上,本题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三角贸易 7.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 18 世纪 8
9、0 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织厂,但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厂发展很快:1802 年 52 家,1809 年 64 家,1830 年 99 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 B. 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兴建 C.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D.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棉纺织厂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蒸汽机改良,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有关,故 C 项正确。 A 项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排除。 铁路的修建是在 1825 年, 排除 B 项。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与材料不符,排除 D 项。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
10、材料现象“在 18 世纪 80 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织厂,但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厂 发展很快:1802 年 52 家,1809 年 64 家,1830 年 99 家”,然后结合工业革命的内容,推测该现象的出现与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有关。 8.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技术革命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股份公司随之得到了广泛 的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 自由竞争体制得到推广 B. 私人垄断资本走向衰落 C. 社会生产的集中程度加强 D. 社会经济管理日益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股份公司随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可以得出企业生产和资本日趋 集中,
11、故答案为 C 项;材料没有体现企业自主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等信息,A 项排除;B 项说法史实性 错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私人垄断资本兴起,排除; D 项说法史实性错误,大企业时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排除。 9.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 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这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A. 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对华侵略 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
12、行设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清政府限制华商创办 企业,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A 项正确,D 项错误;这一措施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 B 项错 误;“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对华侵略”说法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故选 A。 10.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春天“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 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 “短暂的春天”。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
13、来,导致春天“短暂”。据中国近代史的历史经验可知,列强侵华 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 项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无 关,排除;C 项说法违背史实,民国初年推行良好的经济政策,排除。 11.1954 年毛泽东曾经讲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 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当时的这种现状,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A. 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 B. 重点发展农业 C. 重视经济的协调发展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
14、看出,我国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 基础十分薄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措施,故 D 项正 确;ABC 项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12.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 积极性。那么,在此之前,我国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经济制度是 A. 国家所有、个体经营 B. 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C. 集体所有、三权分置 D. 国家所有、合作经营 【答案】B 【解析】 我国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经济制度是集
15、体所有、集体经营,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基本特点是 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故答案为 B 项。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A、C、D 项。 1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 胆地试, 大胆地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 没有一股气呀、 劲呀,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 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指 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依据所学可知,邓小平南
16、方讲话是在 1992 年,同年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 C 项符合题意。A 是 1991 年加入的;B 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D 与题意无关。 故选 C。 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体制 14.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 年 7 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 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这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A. 深圳经济特区 B. 珠海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汕头经济特区 【答案】A 【解析】 CD 时间不符。1985 年后,中国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的厦门、
17、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 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 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根据“临近香港、 背靠国内”“ 蛇口” 等信息可知是深圳经济特区,因珠海经济特区是临近澳门。A 正确。 15.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 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 门当户对观念已经颠覆 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的状况。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民众实现了婚姻
18、自主,故 A 项错误; “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俗,“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是西方婚礼仪式,说明当 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 B 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不能说明门当户对 观念已颠覆,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说明是由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故 D 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婚俗变化的特点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考查近代中国社会婚俗的变化,同时也考查了服 饰变化的特点。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再加上材料中婚礼的场面中的喜字是中国的,钢琴是西洋的,所以 布置也体现了中西合璧
19、的特点。出题者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题目新颖却贴近生活。 16.郭嵩焘 1879 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 年熊希 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这一变化 A. 推动西学东渐上升到制度层面 B. 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C. 反映了近代航运事业艰难发展 D. 表明民众接受了近代化思想 【答案】C 【解析】 “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 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 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说明几代民族工业
20、发展受到国内各种势力阻挠,C 正 确;此时仍是器物层面,A 错误;B 中扫除说法错误;D 中民众不符合材料中官商信息。 17.故都杂咏中写道:“喷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 表明近代报纸 A. 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 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 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 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中体现了秀才不出门也能知道世界大事,说明近代报 纸推动了社会新闻的传播。故选 D 项。ABC 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大众报业的发展 18.193
21、3 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 1500 万1700 万人。这表明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 机 A. 波及范围广 B. 持续时间长 C. 破坏性特别大 D.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1933 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 1500 万1700 万人。有许 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经济危机破坏性特别大,导致失业严重,故 C 正确。波 及范围广,指经济危机波及的行业领域多,波及的国家范围大,故 A 排除。材料未涉及持续时间特别长,故 B 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故 D 排除。 考点
2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特点 19.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 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 A. 关注民生问题 B. 遏制两极分化 C. 削减政府开支 D. 控制生产规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认为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对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以工代赈”“救济”等措施,如建立专门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 费和生产,这些都关注了民生问题。故选 A。BCD 三项均不能体现材料中的信息。 考点:经济
23、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名师点睛】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 干预和调节。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 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其中,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其改革的亮点,为以后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经验。 20.英国政府向国民提供的福利项目之多,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大 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A. 强化了自由放任政策 B.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4、 C. 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 淡化了资本主义性质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体现了政 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自由放任政策,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英国社会福利政策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 担,故 C 项错误;社会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故 D 项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英国社会福利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加强对经 济的干预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1.“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