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中常用分析方法第四讲-RBS-有关金属材料分析手段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材料学中常用分析方法第四讲-RBS-有关金属材料分析手段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常用 分析 方法 第四 RBS 有关 金属材料 手段 课件
- 资源描述:
-
1、RBS效应效应 20世纪初,Marsden 发现,大多数的-粒子可以穿透 Au 薄膜,而少数粒子则向着各个方向被散射。在此基础上,Rutherford 提出了原子的核模型:-粒子被散射的过程就象大量的小球发生了弹性碰撞。MeV能量的高能离子的碰撞,有下述 2 种情况:1.离子与一个更重的原子发生弹性碰撞2.(如 4He+12C),两者都发生反弹。2.离子与一个更轻的原子发生弹性碰撞 (如 4He+1H),前者继续前行,而后者发 生反弹。前者是 RBS 的基础,而后者是 ERS 的基础。RBS谱仪 RBS谱仪有3个主要部分:离子源、加速器、探测器 常用的加速器为二级式的加速器:它可先将He-离子
2、加速至750 keV,再将其转变为He+2并加速750kV至2.25MeV。He-离子源为产生He-离子需使用二级离子源。第一级常规离子源产生He+离子。第二级使He+通过碱性金属(如Rb)的蒸气使He+转变为He-。后者被20kV的偏压引出离子源。离子源第一级离子源第二级电子剥离装置(electron stripper)750 keV 的He-离子掠过其他粒子时,会有丢掉电子的几率。使He-离子束穿过1-10 mTorr 的 N2气室(或固体薄膜),可产生He+2 离子。He+2 离子束的形成He+2 被加速后,由磁谱仪将其与He-,He,He+粒子分离,由磁透镜将其聚焦,形成100nA 的
3、离子束。样品室包括可旋转样品台、探测器、离子束入口、真空系统(离子束斑大小 1mm)探测器 在 Si 二极管中,高能离子激发电子-孔穴对。平均 3.7 eV 产生一个电子-孔穴对,1MeV 能量将产生约 2700 对载流子。在外置电场作用下,二极管内即产生与离子能量成正比的感生电流脉冲。1.离子散射过程前后的能量关系2.离子被物质散射的几率3.离子在穿透物质的过程中,自身能量 的耗散 质量 M1,动能 E 的高能(MeV)离子,在与质量 M2 的粒子发生弹性碰撞后,其动能比例关系:p K 称为运动学因子。固定 E,M1,测量E(即测量K),即可确定 M2。p 90(背散射)时,需 M2 M1,
4、即RBS不能检测轻元素H,D由于碰撞过程中对轻元素的能量、动量转移大,RBS 对不同轻元素的质量分辨本领比重元素的高。例如,He+的 RBS 很容易分辨 C与N、P与Si。但难于分辨 W和Ta,Fe和Ni 等重元素对。例如,对一定能量的 4He 入射离子,可求出 CF 薄膜中各元素的运动学因子 K 及散射离子能量 若 M 增加,K值持续增加时,M的分辨率才会高。(1)使用小的M1,可探测所有M2,但重元素M2分辨能力差(2)使用大的M1,适用于分析重的元素 多选用 4He+2,M2 180 时,K 的变化大,即元素的分辨本领高 常取 =170,以提高质量分辨本领 M 2.离子被物质散射的几率
5、RBS 的第二个问题:入射的一个粒子,被另一个粒子散射向某一方向的几率。它与原子核的有效截面 大小有关。散射几率应与散射截面、散射原子数 N 成正比 在空间角d内出现散射粒子的几率为:Q/Q0=Ns d =(Nv t)d(M,E,)粒子的散射截面(cm2)Q0 入射粒子数,Q 散射粒子数Ns 参与散射靶粒子的面密度(原子/cm2)t 样品厚度Nv 靶粒子的体密度。若已知(M1,M2,E,)、t,则测量Q/Q0,即可求出Nv。是 M1,M2,E,的函数。离子被物质散射的几率Q/Q0 样品中原子的体密度与厚度之中,只能求出一个!p例如:当 RBS 测得 Ti 薄膜的原子面密度为 5.66*1027
6、 atoms/cm2,假设其体密度为 5.66*1022 atoms/cm2(理论体密度),则其厚度为 100nm,其准确度取决于密度的假设。p反之,当厚度可以测量,则体密度可被准确计算。在空间角d 内出现散射粒子的几率为:Q/Q0=Ns d =(Nv t)d 原子体密度 Nv 或样品厚度 t 的测定 离子的散射截面可由经典库仑场模型求出:因此,(Z1Z2/E)2 =重原子的探测极限低(0.01%),更灵敏;轻原子的探测极限高(1%),灵敏度低一些元素的散射截面 当入射2MeV的He离子时,重元素的截面可比轻元素的大100倍OO重元素的散射截面大,信号强。KC 的质量很小,其上的重元素(散射截
7、面大),很易被识别。每一元素有一个能量峰,由其能量和记数率,可知元素种类及其含量。可分清Cu的同位素(63,65),但不能分清Ag的同位素(107,109)。若C膜上,Au杂质的检测极限为:1012原子/cm2,相当于1/1000原子层 一种极灵敏的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RBS时,同一元素对应了不同的峰位不同厚度的薄膜,其结果不一,这引出第三个问题:离子在穿透物质的过程中,自身能量耗散的问题。大量离子并未在表面被散射,而是进入样品一定深度后才发生散射。3.RBS中粒子能量的修正离子在射入、射出样品时,都有能量的损失E 离子穿过物质时,将激发靶原子的电子,自身能量则不断耗散。它可被视为一个连续的过
8、程,即在通过厚度t的物质后,离子能量的耗散量为:E=Nv t 称为阻止截面(eVcm2),Nv为靶原子体密度。对二元材料AmBn,具有加和性(Bragg 定律)=mA+nB 因而被测离子的能量 E=KE-S tS为一与物质阻止截面(成分)有关的系数。对同一元素,表面、内部处散射离子的能量不同除考虑耗散对离子能量的影响外,还需考虑对散射几率的影响由于=(1/E)2,即能量耗散后,散射几率增加,曲线会上翘因此,同样是二元材料,形成的RBS谱图可能不同。两个金属硅化物薄膜/Si样品的RBS分析 Si衬底上两种成分、厚度的TaSi薄膜的RBS,其中一个薄(230 nm),一个厚(590 nm);一个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