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力学性能课件10-塑性变形.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材料的力学性能课件10-塑性变形.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力学性能 课件 10 塑性变形
- 资源描述:
-
1、材料力学行为断裂断裂黏性黏性塑性塑性弹性弹性外加外加载荷载荷材料成分材料成分环境环境因素因素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加载速度温度加载方式失效失效介质损伤损伤 第9章 弹性变形(2学时)第第10章章 塑性变形塑性变形(2学时)第11章 断裂(4学时)第11章 损伤(2学时)材料的塑性变形材料的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除去后仍保持部分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除去后仍保持部分变形,这种变形,这种变形即为即为变形变形。材料经受此种形变而不破坏的能力叫材料经受此种形变而不破坏的能力叫。常见的塑性变形方式为常见的塑性变形方式为滑移滑移,还包括,还包括孪生孪生和和扭折扭折,位错等,位错等
2、晶体缺陷的运动对塑晶体缺陷的运动对塑性变形起重要作用性变形起重要作用。是衡量材料开始塑性变形的重要指标,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防止是衡量材料开始塑性变形的重要指标,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防止塑性变形失效,需要尽可能的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塑性变形失效,需要尽可能的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塑性力学研究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是塑性力学研究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非线性的,它们的关系也不是单值对的,它们的关系也不是单值对应的。应的。由于材料的塑性变形,通常会导致由于材料的塑性变形,通常会导致,这也是塑性变形的一个特点。,这也是塑性变形的一个特点。材料的塑性变形材料的塑性变形10.1 10.1 塑性变
3、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10.2 10.2 单向拉压下材料的塑性变形单向拉压下材料的塑性变形10.3 10.3 塑性变形的影响塑性变形的影响10.4 10.4 屈服强度屈服强度10.5 10.5 形变强化形变强化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所谓滑移,就是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产生滑动。这种晶面和晶向分别称为晶体的和。它们常常是晶体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和晶向,这是因为在最密晶面和最密晶向之间的原子间距最大,原子结合力最弱,滑移阻力最小,在切应力作用下最容易引起滑移。a)未变形 b)弹性变形 c)弹塑性变形 d)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
4、物理机制 体心立方晶格 面心立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滑移系:6212 滑移系:4312 滑移系:133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故晶体中的滑移系数目等于滑移面和滑移面上滑移方向数目的乘积。晶体中的滑移系愈多,滑移时可能采取的空间位向便愈多,其塑性也就愈好。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滑移时晶面的转动滑移时晶面的转动拉伸拉伸压缩压缩晶体发生转动的力偶晶体发生转动的力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使单晶体产生滑移所需要的分切应力,称为临界分切应力临界分切应力。在不同类型的滑移系上的临界分切应力是不同的。在小变形时材料铜银铁SiCAl2O3NaClZnO屈服强度max(
5、GPa)0.780.693.5121210.5310max/G0.0220.0310.0600.0430.0490.0300.029几种晶须的屈服强度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考虑单晶体某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作整体滑移,据此可计算出临界分切应力,但计算结果要比试验测定结果大几个数量级。进一步研究表明,单晶体的滑移过程并不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作整体的刚性移动,滑移实质上是由滑移面上的位错运动造成的。正因为位错等晶体缺陷的存在,实际晶体要比理想晶体容易滑移。晶体中的位错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刃位错周围的点阵发生弹性畸变,既有切应变,又有正应变;而螺位错周围只有切应
6、变而无正应变。刃位错有滑移和攀移两种运动,而螺位错只有滑移运动而不产生攀移运动。根据Peierse-Naborro公式,为了使位错运动,作用在位错上的力大致为这一估算值与实际的屈服强度是相当的。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孪生是指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以一定顺序连续切变,使部分晶体的取向发生改变。发生孪生切变的晶面称为孪晶面,发生孪生切变的晶向称为孪晶方向。孪生是发生在晶体内局部区域的一个均匀切变过程,切变区的宽度较小,切变后已变形区的晶体取向与未变形区的晶体取向成镜面对称关系。孪生变形也是沿着特定晶面和特定晶向进行的。孪生所能达到的变形量极为有限(a)(a)滑移滑移(b
7、)(b)孪生孪生l 孪生可以改变晶体的取向,使晶体的滑移系由原先难滑动的取向转到易于滑动的取向 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扭折是指晶体发生局部弯曲,形成轮廓比较明显的楔形S状组织,变形区域称为扭折带。扭折是不均匀塑性变形的一种形式,它是滑移在某些部位受阻后,由位错堆积而形成的。与孪生类似,扭折带的晶体位向也是发生了改变,只不过发生的是不对称的变化。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易滑移阶段易滑移阶段()当达到晶体的c后,应力增加不多,便能产生相当大的变形,近似为线性流变阶段。在阶段,晶体中位错密度低,分布均匀,所以应变硬化速率很低,约为10-4G线性硬化阶段线性硬化阶段()位错密
8、度增大到中等程度,滑移可以在几组相交的滑移面中发生,但由于运动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所形成不利于滑移的结构状态,随应变量的增大,应变硬化十分显著,应力与应变近似呈线性关系,应变硬化速率大致为G/300。抛物线硬化阶段抛物线硬化阶段()应变硬化速率随应变的增大而不断下降,所以随应变增加,应力上升缓慢,呈抛物线变化。各种晶体的实际曲线因其晶体结构类型、晶体位向、杂质含量、初始位错密度,以及试验温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实验发现,通常多晶的塑性变形抗力都较单晶高。另外在高强度的同时,多晶体的塑性变形能力要弱于单晶体,多晶体的延伸率要远小于单晶体。这主要是由于多晶
9、体中各晶粒的空间取向不同,不同种类晶粒的性质也不同,此外还存在着晶界,因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既需克服晶界的阻碍,又要与周围晶粒发生相适应的变形以保持晶粒间的结合及体积上的连续性,故多晶体的塑性变形要比单晶体复杂很多。多晶体的应力一应变曲线不会出现单晶曲线的第I阶段,而且其硬化曲线通常更陡。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u 晶界对滑移晶界对滑移的的作用作用u 晶界晶界变形的作用变形的作用晶界上原子排列不规则,点阵畸变严重,且往往分布有大量缺陷。另外晶界两侧的晶粒取向不同,滑移系的位向彼此不一致,滑移、孪生多终止于晶界,极少穿过。因此滑移从一个晶粒延续到另一个晶粒是很困难的。当位错运动到晶界附
10、近时,受到晶界的阻碍而堆积起来,形成位错的塞积。当塞积位错前端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加上相邻晶粒的转动,会使相邻晶粒中原来处于不利位向滑移系上的位错开动,从而使滑移由一批晶粒传递到另一批晶粒。由于晶界数量直接决定于晶粒的大小,因此晶界对多晶体起始塑变抗力的影响也可通过晶粒大小的影响来体现。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u 各晶粒塑性变形的各晶粒塑性变形的和和u 各晶粒塑性变形的各晶粒塑性变形的与与 多晶体中各晶粒取向的差异是导致其塑性变形能力与单晶体不同的关键原因,这体现在两方面:那些滑移系上切应力分量最大值达到临界分切应力的晶粒,将首先开始塑性变形,而其它的晶粒可能仍处于弹性变形状态。这
11、也意味着当宏观塑性变形量不大时,个别晶粒的塑性变形量可能已超过极限,于是在这些地区出现裂纹或微孔,导致损伤甚至早期的韧性断裂。材料的组织越不均匀,塑性变形的不均一性就越严重,断裂前的宏观塑性变形就越小,即塑性越低。由于各相邻晶粒位向不同,当一个晶粒发生塑性变形时,为了保持材料的连续性,其变形必须与相邻各个晶粒的变形相适应,因此各晶粒的变形既要相互制约,又要相互协调。由于晶粒间的这种相互约束,使得多晶体材料的塑性变形抗力提高。随着外力增大,应力集中达到一定程度,变形才会越过晶界,传递到另一批晶粒中。铜多晶试样拉伸后形成的滑移带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一般而言,在常温下,当晶粒细小而均
12、匀时,不仅材料的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较好。其原因在于:晶粒越细,晶界的总面积就越大,每个晶粒周围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因而对滑移产生的抗力就越大,使材料的屈服强度提高;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晶粒数目越多,有利于协调变形,在同样变形量下,变形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变形较均匀,引起的应力集中减小,裂纹不易萌生,使材料在断裂之前能承受较大的变形量,所以具有较大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现出良好的塑性;晶粒越细,晶界越曲折,越不利于裂纹沿晶界的传播,从而在断裂前消耗的功也越大,在断裂过程中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表现出较高的韧性。霍尔佩奇(Hall-Petch)关系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塑性变形的物理机制当变
13、形温度高于0.5Tm(熔点)以上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的增大,以及原子沿晶界的扩散速率加快,使高温下的晶界具有一定的粘滞性特点,它对变形的阻力大为减弱,即使施加很小的应力,只要作用时间足够长,也会发生晶粒沿晶界的相对滑动,成为多晶体在高温时一种重要的变形方式。由于晶界滑动速度缓慢,因此也只是在蠕变条件下,即高温度和低应力的情况下晶界滑动才显得重要。晶粒尺寸越小,即单位体积中晶界面积越大,晶界滑动对总应变量的贡献越大。在某些情况下,材料可以通过晶粒之间的相对滑动发生高达1000%的形变而不破裂,造成所谓的超塑性,但这要求晶粒十分细小,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的限制也较严。单向拉压下材料的塑性变形单向拉压
14、下材料的塑性变形加载产生的变形在卸载后是否可以恢复,这是区分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根本。所谓卸载定律是指:卸载过程中应力或应变的改变量服从弹性本构关系卸载过程中应力或应变的改变量服从弹性本构关系。其适用条件有二:(1)卸载过程必须是简单加载,即卸载过程中各点的应力分量是按比例减少的;(2)卸载过程中不发生第二次塑性变形,即卸载不应引起应力改变符号而达到新的屈服。单向拉压下材料的塑性变形单向拉压下材料的塑性变形 随动硬化模型随动硬化模型 等向硬化模型等向硬化模型 混合硬化模型混合硬化模型单向拉压下材料的塑性变形单向拉压下材料的塑性变形 材料预先经少量塑性变形(1%4%)后卸载,若再同向加载,弹性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