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参考范本.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参考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港口 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要点 参考 范本
- 资源描述:
-
1、附件一: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 二一二年四月目 录1总体要求31.1适用范围31.2评价范围、时段31.3评价内容31.4评价原则41.5评价程序52评价重点内容62.1规划方案内容概述62.2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82.3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筛选122.4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142.5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评价182.6规划的环境合理性论证192.7公众参与212.8规划优化调整建议与环境保护措施222.9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252.10困难与不确定性分析262.11执行总结263其他要求273.1图件要求273.2指标要求283.3评价方法314报告书编制框架32港口总体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 1总体要求1.1适用范围本技术要点规定了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港口总体规划环评”)的一般性原则、技术方法、主要内容和要求,主要指导沿海港口、内河港口总体规划环评工作。1.2评价范围、时段评价空间范围原则上以港口总体规划范围为基础,在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范围、周边环境敏感区以及地理单元或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外扩范围。评价时段应与规划时段一致。由于当前的港口总体规划一般不包含分期实施计划,因此应重点针对规划期末的最终空间布置方案开展分析。1.3评价内容港口总体规划环评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概述港口总体规划与环境相关的主要内容,介
3、绍规划包含的主要开发建设活动及其特点。(2)调查和评价港口总体规划实施所依赖的环境条件,识别区域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敏感目标以及制约港口总体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要素。(3)预测和评估港口总体规划实施对相关区域、水域生态产生的影响,分析规划实施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并预测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4)预测和评估港口总体规划方案与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符合性,与国家、地方、行业、海域或流域等相关规划和区划的协调性。(5)预测和评估区域战略资源与环境容量对港口总体规划实施的承载能力。(6)开展港口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港口规模、岸线利用布局、水陆域布置等)的环境合理
4、性综合论证,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保障建议。(7)对港口发展提出环境管理建议,并拟定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8)通过专家咨询、部门访谈、公众调查、媒体公示等多种形式开展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工作。(9)制定港口总体规划实施的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1.4评价原则(1)突出宏观性原则。注重分析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宏观环境影响,突出整体性和累积性影响。(2)全程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与总体规划编制全程互动,体现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理念。在规划编制之初提供规划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及港口空间布局的原则框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从生态环境角度参与不同规划方案的优化比选,并及时反馈各
5、项优化建议,在规划方案确定后应提出对规划的优化调整和实施建议。全程开展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相关部门、专家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3)一致性原则。港口总体规划环评的层次、工作内容深度与港口总体规划保持一致。(4)突出重点原则。应重点关注港口总体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对规划的重点港区、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和环境敏感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影响分析与评价。1.5评价程序港口总体规划环评工作程序见下图。公众参与港口现状及规划方案内容概述区域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筛选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规划的环境合理性论证规划优化调整建议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
6、施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港口总体规划环评工作程序2评价重点内容2.1规划方案内容概述2.1.1规划内容概述2.1.1.1重点介绍内容(1)港口地理位置、范围及规划年限;(2)港口布局现状;(3)港口性质和功能;(4)港口吞吐量发展预测,包括分港区、分货类吞吐量预测;(5)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包括港口岸线起止位置、长度、现状、规划用途等;(6)港口总体布置规划:港区划分、港区布置规划、水域布置规划等;(7)港口配套设施规划:集疏运规划、给排水规划;(8)港口的环境保护规划。2.1.1.2简要介绍内容(1)船型发展预测;(2)港口设施和经营状况:码头泊位状况,近年来主要货种及其吞吐
7、量;(3)港口支持系统规划。2.1.2规划方案分析岸线利用规划分析。岸线按照已利用、规划期新增、预留三类统计其位置、长度和功能,并重点明确规划用途为液体化工、大宗散货、修造船等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岸线。总体布置规划分析。分港区估算已建、规划期新增和预留的港口用地规模,其中对于规划期新增用地要分别统计占用的陆地、滩涂和水域面积;航道与锚地可按照保留、废弃、新建分类,其中新建的航道与锚地按性质分人工和天然两类。此外,还应从货类组成、吞吐量规模、集疏运方式等角度,归纳总结港口总体规划的主要特点。2.2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2.2.1基本要求针对港口所在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特征及港口发展
8、特点,对规划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概况、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区、已建港口周边环境等进行调查与评价,并归纳规划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资源环境制约因素。2.2.2自然环境、社会概况调查2.2.2.1海港港口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自然环境状况包括地理位置、气象、水文、资源、地质、地貌等基本情况,其中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岸线资源、滩涂资源等内容;简要介绍社会经济状况,重点包括工业、服务业、渔业等的发展情况。2.2.2.2河港港口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自然环境状况包括港口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资源、地质、地貌等基本情况,其中水文状况包括水系、径流、水位等相关内容。简
9、要介绍社会经济状况,重点包括工业、服务业、农业和渔业等的发展情况。2.2.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2.3.1调查内容(1)海港重点调查区域海洋环境质量,重点调查规划新增港区或重点港区周边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关注与港航活动较为密切的污染因子(如石油类等)指标。评价区域海洋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及其水质演变趋势,分析主要污染因子的超标原因。调查区域大气、声环境质量状况。(2)河港重点调查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调查港口建设重点河段的水环境质量,并调查与规划期重点建设港区(作业区)临近的重点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评价区域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及其水质演变趋势,分析主要污染因子的超标原因。调查区域大气、声环境
10、质量,特别是穿越居民密集区的航道噪声状况。2.2.3.2调查要求调查或监测资料可以是当地年度统计资料,也可利用已通过审查的相关环境影响报告中的监测资料。环境现状资料既要有地域代表性也要有时效性,一般采用规划基准年之前三年内的有效环境监测数据,环境质量因子应包含港口的主要特征污染物。2.2.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2.4.1水生生态系统调查调查规划港口周边水域的营养状态,主要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种及分布;珍稀保护水生生物或重要经济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以下简称“三场”)和洄游通道的分布;水产养殖、渔业捕捞区域的范围、产量和主要品种等。2.2.4.2陆生生态系统调查调查规划港口周边
11、陆域的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类型、优势种等,有保护物种的要说明保护物种的种类、保护级别、分布和数量。2.2.4.3湿地生态系统调查调查规划港口周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调查湿地动植物的种类、数量、优势种以及分布,重点调查珍稀濒危、特有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重要经济物种等。2.2.4.4生态现状评价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状况水平,评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等。当评价区域涉及敏感物种保护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生态学特征。2.2.5环境敏感区调查与评价2.2.5.1环境敏感区定义环境敏感区分为特殊环境敏感区和重要环境敏感区。特殊环境敏感区指
12、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开展建设活动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重要环境敏感区指具有相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或对人群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包括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地质遗产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集中区、重要湿地、珍稀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天然林(特别是红树林)、鱼类“三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2.2.5.2调查内容列表说明环境敏感区的位置、范围、保护级别、主要保护对象、主管部门和相应的保护要求等,绘制环境敏感区与港口空间布置规划的叠加专题图件,明确环境敏感区与港口、航道
13、及锚地的距离、方位、水域关系等。规划港口涉及特殊环境敏感区或重要环境敏感区时,应分析其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2.2.6回顾性影响分析对已建成且运营时间较长的港口还应开展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回顾性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原港口码头的环评审批及验收情况;(2)近三年港口码头布局、运输货种、吞吐量、航道、锚地和集疏运状况等;(3)港口环境保护相关措施落实及相关设施运行状况,已采取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及其有效性,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4)调查已建港口现状,明确既有港口工程对环境的主要影响,重点包括:海港:港口运营对水质影响;港口开发对水陆域生态系统整体性及结构、功能
14、的影响,对植被、渔业资源的影响;港口对临近环境敏感区的功能、生态完整性、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河港:港口运营对水质、水文泥沙情势的影响;对饮用水源水质、水量及用水安全的影响;对水域、陆域生态系统整体性及结构、功能的影响,对植被、渔业资源的影响;港口对临近环境敏感区的功能、生态完整性、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3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筛选2.3.1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2.3.1.1识别内容(1)环境影响识别应包括影响因子识别、影响的空间范围、时间跨度和影响性质识别等方面,重点识别长期、直接、不可逆和累积的影响,并关注间接影响。(2)识别港口发展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并识别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资源、环
15、境影响,确定主要评价因子。2.3.1.2评价重点筛选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和港口总体规划的特点,从生态影响、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环境风险等角度,筛选规划港口在建设和运营阶段的长期、累积或重大的环境影响,可重点关注如下三方面:(1)港口空间布置的合法性,即港口的水陆域布置与城市总体规划、生态或环境功能区划等重要规划的协调性;(2)岸线利用规划对区域生态格局影响、新增岸线的生态环境合理性;(3)港区和水域布置规划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性等。2.3.2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2.3.2.1指标组成评价指标包括考核指标和控制指标。其中,考核指标根据规划方案测算,用于多角度评判规划
16、方案的环境合理性;控制指标主要根据区域、行业的环境管理要求制订,用于指导提出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2.3.2.2建立原则(1)科学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应符合客观实际与自然规律,符合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的要求,能客观反映和评判港口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和发展特点;(2)系统性。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充分考虑港口开发对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从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反映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3)可操作性。评价指标简洁实用,可获取、可测量、可调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便于客观判断;(4)前瞻性。评价指标除反映行业一般水平外,还应具备反映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更高要求。2.4
17、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2.4.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4.1.1评价岸线利用规划对区域生态格局的影响分析规划区域内岸线用途在规划实施前后的整体变化,重点对比规划港口岸线长度在区域总岸线中的比重变化,统计新增港口岸线的原来用途,分析区域岸线利用方向和格局的改变程度,评价由此对海(河)岸带主导生态功能的改变及其对区域整体生态格局的影响。2.4.1.2评价港口总体布置规划对生态的影响分析港区和水域布置规划改变水域、陆域利用类型的面积、范围和方式。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预测评价规划对岸带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及演变趋势的影响性质与程度,并关注对珍稀物种及其生境的扰动和影响程度,判断生态功能补偿的可能性
18、、方式与预期的可恢复程度等。其中陆域生态影响重点评价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的范围和程度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水域生态主要评价水域围填、航道疏浚和锚地占地等对重要水生生物及其生境等方面的影响,估算港口、航道和锚地占用的水产养殖区、重要经济鱼类“三场”的面积,计算规划实施造成的渔产量、幼鱼和仔鱼损失量;对有传统渔场分布的区域,还应评价规划实施后水域布置及船舶流量的增加对渔业捕捞的影响。2.4.1.3评价规划实施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分析港口总体布置规划的合法性,说明港口、航道和锚地与环境敏感区的位置关系,并附位置关系图。涉及水陆域布置占用环境敏感区,需说明占用的位置、面积或穿越的线路长度等;其次分析规划实施后
19、,在港口正常运营及风险事故情况时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预测规划实施引起的生境变化,如水动力变化、环境质量变化等的范围及其影响,分析其对环境敏感区的生态完整性、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程度;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分析需注重从功能、景观美学等角度开展。2.5.1.4评价港口运营后对区域环境的间接影响评价港口总体规划实施后,带动的城市空间扩张、区域产业布局变化对区域环境产生的间接的、累积的影响,重点评价区域生态格局变化导致的环境累积性影响。2.4.2水环境影响评价2.4.2.1评价港口设施建设对水动力的影响海港:预测沿海港口的规划设施引起的水动力条件改变,评价港口发展对整体海域水动力环境、海湾纳污
20、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可根据海域污染物扩散条件推荐港口排污口的设置方案。河港:预测内河港口码头设施和航道建设引起水文情势的变化,评价对流域及局部河段泥沙情势、水质净化能力的影响,提出港口排污口设置方案建议。水动力影响分析应分析港口总体规划实施对区域水流、水位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对环境容量、污染扩散和生物生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2.4.2.2评价污染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估算港口生活和生产污水、船舶污水在规划期的产生和排放量,重点估算含油污水、洗箱水、洗舱水等污水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计算COD、石油类等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模拟规划实施后排放量较大重点港区的污染物扩散规律,预测其周边水环境能否达到相关功能区水
21、质标准,如出现超标状况,还应计算超标范围和程度;评估港口的累积性污染物排放对区域水环境、水生生态和环境敏感区的影响。2.4.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对于新建的大宗散货、油品港区(作业区),应重点开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在船舶流量较大的河港评价船舶烟气排放造成的影响。估算港口运营期的粉尘、油气等污染源产生量和排放量,模拟粉尘扩散、油气逸散的范围和影响程度,应重点关注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环境污染超标范围和程度,采用类比分析和总量分析方法,说明规划实施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对港区周边居民区、重要生境等敏感环境区的影响。2.4.4其他环境影响评价2.4.4.1噪声对于临近噪声敏感目标的港区(或作业区)、大
22、型集装箱港区后方的集疏运通道、穿越居民集中区的内河航道需要开展噪声影响评价。预测港区、主要集疏运通道及较狭窄内河航道的噪声等级,评价声环境达标距离、达标率等。2.4.4.2固体废弃物分港区预测港口与船舶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及其产生量,估算规划实施后港口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制定固体废弃物收集和处置方案,并评价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2.4.4.3社会经济分析港口发展及其相关产业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预测由此带来的就业、转产转业、居民生活、区域经济的主要影响。2.4.5环境风险分析2.4.5.1识别与度量根据历史事故的统计分析和对典型案例的研究,识别港口的环境危险源或事故源、危险类型、度量可能的危险程度
23、。根据港口的主要货种,可选择油品泄漏、危险化学品泄漏、储罐爆炸等环境污染事故作为评价对象。油品运输、大宗散货或集装箱港区(或作业区)所在区域及航道应重点开展溢油风险分析,液体化学品运输功能的港区(或作业区)应关注液体化学品泄漏风险,涉及油品、液体化学品、LNG运输功能的港区(或作业区)应关注储罐爆炸风险评价。2.4.5.2分析与评价(1)分析由于规划实施引起的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和规模的变化;(2)根据港口空间布局、环境敏感区分布、主要环境污染事故类型等综合分析,分析规划区域内污染事故高风险区分布情况;(3)预测典型事故情景下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油品或化学品泄漏的漂移路径、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