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城市道路和桥梁运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参考工作内容.doc

  • 上传人(卖家):林田
  • 文档编号:4322433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
  • 页数:36
  • 大小:340.0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城市道路和桥梁运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参考工作内容.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城市道路 桥梁 运营 企业 安全生产 风险 隐患 双重 预防 体系 建设 实施 参考 工作 内容
    资源描述:

    1、城市道路和桥梁运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细则城市道路和桥梁运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细则一、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指导本行业建立先进适用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规范本行业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分类分级、隐患治理、信息报告、复核验收、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等工作。掌握常用的风险辨识及风险评价方法,正确选择实施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措施,确保风险有效控制、隐患及时消除,实现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法治化、常态化、标准化、清单化和信息化,达到安全管理能力的本质提升,从根本上取得事故防范工作的主动权。二、基本要求(一)组织机构1.公司

    2、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领导小组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任组长,由分管此项业务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应包括:主管科室负责人以及分管此项业务的安全生产、技术、质量、设备、材料、人力、财务等主管。日常办事机构宜设置在主管科室。2.分公司级项目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小组应由分公司负责人任组长,成员至少包括分公司技术、安全、施工、材料、机械、班组等相关负责人。分公司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活动,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覆盖所辖范围内的所有区域、场所、岗位、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全面系统、规范有效

    3、。(二)制度建设1.分级管控制度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开展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程序、方法及工具等,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明确管控层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企业应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方法和工具,明确排查范围、排查内容、排查频次及治理验收要求等。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责任制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纳入安全绩效考核指标,并定期对其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考核。4.其他制度(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2)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制度;(3)双重预防

    4、体系运行管理制度包括奖惩制度。(三)岗位责任1.企业企业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领导小组负责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分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小组进行监督指导;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职责;企业应掌握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负责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的评估工作,对企业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等,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清单;企业负责对一级风险进行管控。2.分公司分公司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

    5、重预防工作小组负责分公司所辖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班组风险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分公司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明确各班组、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分公司应掌握本单位风险的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分公司负责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评估工作,对危险源与隐患排查治理点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等;施工作业活动中发现的新危险源与隐患排查治理点应及时上报企业,及时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清单;负责对二级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进行管控。3.班组负责施工作业班组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

    6、防分级管控与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对施工作业人员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进行监督指导;应掌握施工作业班组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点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级别及控制措施等;负责开展施工作业班组安全生产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点评估工作,作业施工活动中发现的新危险源与隐患排查治理点及时上报分公司;对本班组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管控交底;负责对三级风险进行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4.作业人员应掌握本岗位涉及的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点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本岗位施工活动中发现的新危险源及时上报施工作业班组;负责对四级风险进行管控。(四)教育培训在风险分级管控

    7、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初期,企业应组织全员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施工作业方案、操作流程、作业方法、注意事项等。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点评价方法、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评价结果、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三、风险管控(一)风险点确定1.风险点划分风险点主要分为静态风险点和动态风险点。企业可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生产经营场所(单位),生产系统、重点岗位(作业地点)、关键设备、操作规程等划分风险点,

    8、应涵盖临时性特殊的作业活动。一般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1)静态风险点主要包括:设施、设备、部位、场所、区域。如物资储备区、沥青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设备、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2)动态风险点主要包括: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如:动火作业、井下作业、登高作业等特殊活动。2.风险点排查(1)风险点排查应对施工作业全过程场地内部、外部因素和作业导致的风险进行风险点排查。(2)对施工作业现场的交通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及周边道路通行情况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作业环境、作业空间、作业行为、

    9、气象分析、管理情况等进行排查。(3)风险点排查应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现场调研、座谈询问等方法,由技术、安全、质量、设备、材料等专业人员组织开展。(4)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3.风险点确认应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划分范围和对象,辨识危险源,分析和确定可能发生事故类别。为方便危险源辨识,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生产功能明确、管理责任和空间界限清晰的原则,将本单位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划分出辨识范围和对象。危险源辨识应从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生产系统等方面查找本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

    10、的部位、存在方式并予以准确描述。常见能量源、能量载体及事故类别见下表1。表1 常见的能量源、能量载体及事故类型序号事故类型能量源能量载体1物体打击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物体2车辆伤害车辆、使车辆移动的牵引设备、坡道运动的车辆3机械伤害机械的驱动装置机械的运动部分、人体4起重伤害起重、提升机械被吊起的重物5触电电源装置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6灼烫热源设备、加强设备、炉、灶、发热体高温物体、高温物质7淹溺江、河、湖、海、池塘、洪水、储水容器水8火灾可燃物火焰、烟气9高处坠落高差大的场所、人员借以升降的设备、装置人体10坍塌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料

    11、仓、建筑物、构筑物边坡土(岩)体、物料、建筑物、构筑物、载荷11冒顶片帮矿山采掘空间的围岩体顶板、两帮围岩12透水地下水、地表水13瓦斯爆炸瓦斯14锅炉爆炸锅炉蒸汽15容器爆炸压力容器内容物16其他爆炸可燃性气体、蒸汽和粉尘17中毒和窒息产生、储存、聚集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容器、场所有毒有害物质18其他伤害放射性物质;踩踏;职业危害因素;雷电射线;人群;职业危害因素场所;建筑物、构筑物、人体生产系统的危险源辨识应覆盖所有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作业人员及作业活动,充分考虑所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者故障类型。危险源辨识重点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能量的种类和

    12、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2)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能量;(3)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4)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对照安全管理法规、技术规范、事故案例、未遂事件等辨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缺陷等事故原因。常见的事故原因见下表2。表2 常见事故原因序号类型事故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 使用不安全设备;(4) 手代替工具操作;(5) 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桥梁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

    13、)(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 不安全装束;(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14) 作业前联系确认不到位;(15) 其他。2物的不安全状态(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 设备或工具布局问题;(4)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防护用品、听力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5) 其他。3不良环境(1) 照明光线不良;(2) 通风

    14、不良;(3) 作业场所狭窄;(4) 作业场地杂乱;(5)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6)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7) 地面滑;(8) 贮存方法不安全;(9)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10) 其他。3不良环境(1)照明光线不良;(2)通风不良;(3)作业场所狭窄;(4)作业场地杂乱;(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7)地面滑;(8)贮存方法不安全;(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10)其他。4管理缺陷(1)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2) 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 劳动组织不合理;(4)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 没有安全操作

    15、规程或不健全;(6)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 其他。人的不安全行为应考虑作业过程所有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非常规活动是指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的活动。物的不安全状态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不良环境应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管理缺陷应考虑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自身管理需要及更新情况。(二)风险点辨识与分析1.基础资料收集在开展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前,需要收集以下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1)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标准和规范;(2)相关设备、设施的法定检测报告;(3)详细的工艺、装置、设备说明书和工艺流程图;(4)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运行规程、维修措施、应急

    16、处置措施;(5)工艺物料或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6)本企业及相关行业事故资料。2.辨识方法(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1)方法概述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判别检查。适用于对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安全间距、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识别等步骤。2)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3)编安全检查表确定编制人

    17、员。包括熟悉业务的主要负责人、安全员、技术员、设备员等各方面人员。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防护设施。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事件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编制表格。确定检查项目、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后果、安全控制措施等要素。4)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列出设备设施清单;依据(设备设施清单,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危险源,对照安全检查表逐个分析潜在的危害;对每个危险源,按照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进行全过程的系统分析和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EC)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 岗位:

    18、 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序号检查项目标准不符合标准情况及后果现有控制措施LECD风险级别建议新增(改进)防范措施备注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审定人为公司负责人。(2)作业危害分析法1)方法概述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险源识别等步骤。2)作业活动划分按生产流程、区域位置、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包括但不限于:日常操作:工艺、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

    19、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又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铁路槽车洗车、输煤机检查、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汕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a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公众聚集活动等;b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划分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3)

    20、作业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将作业活动清单中的每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根据GBT13861的规定,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根据GB6441规定,分析造成的后果。识别现有控制措施。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判定等级。将分析结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中。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表1)(记录受控号)单位: 岗位: 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 No:序号作业步骤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主要后果现有控制措施LECD风险级别建议新增(改进)防范措施备注分析人

    21、: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表2)(记录受控号)单位: 岗位: 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 No:序号作业步骤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主要后果现有控制措施LSR风险级别建议新增(改进)防范措施备注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对于复杂的工艺企业可委托专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等方法进行辨识。3.风险分析(可导致的事故类

    22、型和后果)(1)风险分析应包括可能性分析和后果分析。(2)可依据GB 6441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划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等。也可依据GB/T 13861 分析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科学推断得知,从已发生的事故中,尤其是轻微事故、未遂事故中获取的危险源信息对安全管理工作来说非常重要。根据海因法则,如果在发生未遂事故或轻微事故后,能够及时找到根本原因,消除事故隐患,就可以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从未遂事故等轻微事故中发现危险源是对我们进行事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的有效补充。因为危险源是

    23、动态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企业要明确事故定义、事故报告流程,并对员工充分培训,确保员工能及时报告未遂事故等轻微事故,作为危险源获取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以此作为切入点,发现新的危险源,对其进行重新辨识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达到最终事故预防的目的。(三)风险评价1.评价方法企业应经过研究论证,确定适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必要时,宜根据评价方法的特点,选用几种评价方法对同一评价对象进行评价,互相补充、分析综合、相互验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设备设施风险评价宜选择风险矩阵评价法(LS);(2)作业活动宜选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3)危险工艺宜采

    24、用危险与可操作性评价法(HAZOP);(4)风险程度分析法(MES)。2.风险分级企业应制定统一标准对本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分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级,并分别采用红、橙、黄、蓝4种颜色标示。风险点的级别确定一般是按照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A级:重大风险/红色风险,评估属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明确不可容许的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采取安全措施,并制定应急措施;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时,应暂停作业。B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评估属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明确高度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采取安

    25、全措施;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时,应采取应急措施。C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评估属中度危险;必须明确中度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综合考虑伤害的可能性并采取安全措施,完成控制管理。D级:低风险/蓝色风险,评估属轻度危险和可容许的危险;需要跟踪监控,综合考虑伤害的可能性并采取安全措施,完成控制管理。3.重大风险判定原则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于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无论评价级别为何种等级,可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1)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2)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3)构成一级、二

    26、级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4)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四)风险控制措施1.常用风险控制措施(1)技术措施技术措施是指作业、设备设施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通常采用的工程技术措施有: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职工宿舍区集中供暖取代每间宿舍燃煤采暖,消除一氧化碳中毒这一危险源;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漏电保护装置、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防坠器等;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设置安全防护网、安

    27、全电压、避雷装置等;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危险、危害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拆除脚手架设置隔离区、钢筋调直区域设置隔离带、氧气瓶与乙炔瓶分开放置等;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如塔式起重机起重力矩设置声音报警装置。(2)制度管理措施通常采用的管理措施: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安全生产进行监控、进行安全检查、技术检测以及实施安全奖罚等。(3)培训教育措施通常采用的培训教育措施:员工入场三

    28、级培训、每年再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体验式安全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培训。(4)个体防护措施通常采用的个体防护措施: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5)应急处置措施通常采用的应急处置措施:紧急情况分析、应急预案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制定、应急物资准备以及应急演练等。2.重大风险控制措施需通过同时实施多种控制措施才能控制的重大风险,应制定相应的控制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制定方案。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要制定新的管理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

    29、。对于某些重大风险,可同时采取多种管控措施。3.控制措施有效性评审(1)基本原则针对不可容许的重大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轻度危险,分别制定控制措施,并评审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充分性、适宜性,确认是否足以把风险控制在可容许的范围,确认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风险。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充分考虑:1)可行性;2)安全性;3)可靠性;4)重点突出人的因素。(2)有效性评审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是否能使风险等级降低至可接受风险;3)是否产生新的较大以上风险;4)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4.风险分级管控(1)管控要求管控层级为四级,分别为企业

    30、级、分公司级、作业班组级和作业人员级,见下表: 风险级别危险程度标识颜色管控责任单位责任人一级风险重大风险红色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二级风险较大风险橙色分公司分公司负责人三级风险一般风险黄色作业班组班组长四级风险低风险蓝色作业人员岗位员工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市政公用设施运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组织架构增加管控层级。市政公用设施运营维护中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等同于施工班组层级。(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企业应建立风险清单,清单的主要项目包括风险点、所在位置或设备号、潜在事故类型、风险等级、预警色、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清单表格样式见下表5。表

    31、5 企业风险清单(样表)序号风险点所在位置潜在事故类型风险等级预警色风险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情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风险评估结果为低风险时,维持现有管控措施,对执行情况进行审核。风险评估结果为一般风险时,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进行评估,检查并确认控制程序和措施已经落实,需要时可增加控制措施。风险评估结果为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时,应明确不可容许的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并制定应急措施。(五)风险告知1.四色图企业应将作业场所、生产设施等区域存在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

    32、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并设置在企业醒目位置,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和外来人员公示企业安全风险分布情况。全省采用统一色谱标准,见下表。安全风险等级四色标识RGB色谱标准序号风险等级颜色色谱标准1重大风险红RGB:R255G0B02较大风险橙RGB: R255G97B03一般风险黄RGB:R255G255B04低风险蓝RGB:R0G0B2552.风险比较图企业应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饼状图或曲线图等将难以在平面布置图、地理坐标图中标示风险等级的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关键任务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 如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企业应在醒目位置将作

    33、业风险比较图对员工进行公告。3.岗位安全风险明白卡企业应在有安全风险的工作岗位设置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告知从业人员本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应急电话等信息。4.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企业应在有重大安全风险的场所和设备设施的醒目位置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标明危险源名称、风险等级、危险有害因素、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应急电话等信息。5.其他警示标志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和作业场所的安全风险特点,在有重大危险源和较大安全风险的作业场所和有关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安全警示标识。企业应持续开展作业场所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实施设备、设施和器具科学布

    34、局、分类摆放、划线定置管理,保持作业场所清洁,规范员工作业行为,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四、隐患排查(一)隐患分级与分类1.隐患分级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1)一般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通常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2)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尾部因素影响致使建筑施工企业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2.下列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隐患事故: (1)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

    35、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未论证或未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的;(2)违反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3)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的;(4)具有中毒、爆炸、火灾、坍塌等危险的场所,且长期滞留人员在10人以上作业,存在不能立刻退出整改的隐患;(5)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二)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施工现场类隐患等两大类。市政公用设施运营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项目清单。1.管理类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进行编制。至少应包括:

    36、资质证书、安全生产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投入、相关方管理、个体防护装备、职业健康、应急管理、事故的调查报告及处理。隐患排查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 2.现场类作业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 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应至少包括:排查范围(风险点)、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等。(三)组织实施1.计划制订市政公用设施运营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

    37、级别等。2.排查类型市政公用设施运营企业常用的隐患排查有以下几种方式:(1)日常隐患排查:由专职安全员每日进行巡检;(2)综合性隐患排查: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公司安全负责人每周组织进行检查;(3)专项隐患排查:由公司专业人员对临时用电、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等专项进行检查;(4)季节性隐患排查:冬季除雪防冻、夏季防汛排涝安全进行检查;(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确保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6)事故类比隐患排查:以往发生的事故隐患与现在发生的事故隐患进行类比排查。3.排查实施(1)企业应按照隐患排查计划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组织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形成隐患和问题清单。(2)事故

    38、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企业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3)事故隐患的等级由组织隐患排查的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定。(4)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立即向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后

    39、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必要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配合疏散可能危及的周边人员。(5)企业应及时将隐患名称、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等信息向从业人员通报。(四)隐患治理1.基本要求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分公司治理、公司治理。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保证、措施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本部门能够治理的不能推给上级部门;能当场纠正的必须当场纠正,无法立即治理的,治理前要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管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成事故。2.治理流程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指令、实

    40、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如下图所示: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治理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指令书,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和有效的治理措施。隐患整改指令书的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治理效果组织验收。3.一般隐患治理对一般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公司、分公司、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有专人进行确认。4.重大隐患治理对重大隐患,企业应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写重大

    41、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主要内容应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风险程度和对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等内容。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治理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时限和要求;(6)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5.隐患治理验收(1)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按照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填写复查验收清单,实现闭环管理。(2)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安全生产技术咨询

    42、服务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企业在完成治理并经评估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后,还应当按规定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经营的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6.工作台账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和验收情况,形成隐患治理台账,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验收、核销的闭环管理。五、过程管控(一)管控要求企业应以风险点为基本单元,对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效果检查分析和隐患排查。(二)综合管控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安全检查活动:1.检查重大安全风险管

    43、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隐患排查;2.分析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效果和重大隐患产生原因,调整完善风险管控措施;3.补充新增风险及其管控措施;4.通报重大隐患治理情况,补充完善隐患清单,明确隐患分级治理责任。(三)专业管控企业各专业分管负责人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活动:1.检查分析各专业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隐患排查;2.补充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和隐患清单。(四)动态管控1.分公司分公司每月开展安全检查:(1)检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排查治理隐患;(2)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及时上报,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按程序处置;(3)对新增风险采取临时风险管控措施,并及时上报。2.作业班组班组长每班组织对

    44、作业环境和重点工序进行安全检查:(1)检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排查治理隐患;(2)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及时上报,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按程序处置;(3)对新增风险采取临时风险管控措施,并及时上报。3.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每天至少两次对岗位作业条件进行安全检查:(1)依照岗位风险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隐患;(2)检查结果及时汇报,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3)发现新增风险及时汇报。(五)风险隐患公示重大安全风险、重大事故隐患应公示告知:1.在厂(场)区醒目位置公示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2.在存在重大风险的区域公示告知重大风险;3.重大风险公示风险点、风险描述、主要管控措施、管控责任人等;4.重大

    45、隐患公示风险点、隐患描述、主要治理措施、责任人、治理时限等。(六)信息上报1.企业每月度应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2.重大风险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风险点的基本情况,风险类型、风险描述、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3.重大隐患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隐患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整改难易程度分析、治理方案、治理责任和治理期限等。六、持续改进(一)评估1.企业应定期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系统性评估或更新;评估或更新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必要性。应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以确保其持续可行性、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2.企业应组织开展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并将自评结果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安全绩效考评的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城市道路和桥梁运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参考工作内容.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2243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