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离技术经典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色谱分离技术经典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色谱 分离 技术 经典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七章第七章色谱分离技术色谱分离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某些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随着科学的进步,某些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生物药品,尤其是注射药品和生物工程产品的生物药品,尤其是注射药品和生物工程产品等,都需要等,都需要高度纯化高度纯化。但是,。但是,经典的分离方法经典的分离方法(如萃取、结晶等)很难满足需要(如萃取、结晶等)很难满足需要。色谱法色谱法应运而生。应运而生。产生的必然性产生的必然性 色谱分离是一组相关技术的总称,又叫做色色谱分离是一组相关技术的总称,又叫做色谱法、层析法,是一种谱法、层析法,是一种高效高效而有用的生物分离而有用的生物分离技术。技术。是产品的最后纯化工序(精制),即在用色
2、是产品的最后纯化工序(精制),即在用色谱纯化之前需要经过其他方法进行提取和初步谱纯化之前需要经过其他方法进行提取和初步纯化。纯化。近近40年来,色谱技术已成为生物大分子分离年来,色谱技术已成为生物大分子分离和纯化技术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纯化技术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胰岛素、干扰素、疫苗、抗凝血因子、生长胰岛素、干扰素、疫苗、抗凝血因子、生长激素等。激素等。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其选择性要高。即,在分析过程中,待测物与潜在的干扰物的分离是最为重要的步骤!20 世纪中期,大量采用一些经典的分离方法:沉淀、蒸馏和萃取。现代分析中,大量采用色谱和电泳分离方法。迄今为止,色谱方法是最为有效的分离手段!
3、其应用涉及每个科学领域。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MikhailTswett 最先发明。他采用填充有固体CaCO3细粒子的玻璃柱,将植物色素的混合物(叶绿素和叶黄素chlorophylls&xanthophylls)加于柱顶端,然后以溶剂淋洗,被分离的组份在柱中显示了不同的色带,他称之为色谱(希腊语中“chroma”=color;“graphein”=write)。20世纪世纪50年代,色谱发展最快(一些新型色谱技术的发展,复杂组分分析发展的要求)。年代年代发明者发明者发明的色谱方法或重要应用发明的色谱方法或重要应用1906Tswett用碳酸钙作吸附剂分离植物色素。最先提出色谱概念。1931Ku
4、hn,Lederer用氧化铝和碳酸钙分离a-、b-和g-胡萝卜素。使色谱法开始为人们所重视。1938Izmailov,Shraiber最先使用薄层色谱法。1938Taylor,Uray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了锂和钾的同位素。1941Martin,Synge提出色谱塔板理论;发明液-液分配色谱;预言了气体可作为流动相(即气相色谱)。1944Consden等发明了纸色谱。1949Macllean在氧化铝中加入淀粉黏合剂制作薄层板使薄层色谱进入实用阶段。1952Martin,James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完善了气-液分配色谱法。1956Van Deemter等提出色谱速率理论,并应用于气相色谱。1957基
5、于离子交换色谱的氨基酸分析专用仪器问世。1958Golay发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1959Porath,Flodin发表凝胶过滤色谱的报告。1964Moore发明凝胶渗透色谱。1965Giddings发展了色谱理论,为色谱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75Small发明了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强电解质为流动相,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的新型离子色谱法。1981Jorgenson等创立了毛细管电泳法。年代年代获奖学科获奖学科获奖研究工作获奖研究工作1937化学类胡萝卜素化学,维生素A和B1938化学类胡萝卜素化学1939化学聚甲烯和高萜烯化学1950生理学、医学性激素化学及其分离、肾皮素化学及其分离195
6、1化学超铀元素的发现1955化学脑下腺激素的研究和第一次合成聚肽激素1958化学胰岛素的结构1961化学光合作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确认1970生理学、医学关于神经元触处迁移物质的研究1970化学糖核苷酸的发现及其在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中的作用1972化学核糖核酸化学酶结构的研究1972生理学、医学抗体结构的研究色谱分离基本原理: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体或超临界流体)通过一固定于柱或平板上、与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处于柱起始端的样品中各组份与两相进行不同程度的作用。与固定相作用强的组份随流动相流出的速度慢,而与固定相作用弱的组份随流动相流出的速度快。由于流出的速度的差异,使得混
7、合组份最终形成各个组份的“带(band)”或“区(zone)”,对依次流出的各个组份物质可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按照分离过程中相系统的形式和特征,可分为:柱色谱法 填充柱色谱法 毛细管色谱法平板色谱法 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按流动相,可分为:气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超临界色谱法按固定相物态,气相色谱法可分为:气固色谱法 气液色谱法按流动相物态,液相色谱法可分为:液固色谱法 液液色谱法柱色谱法的分类见表8-1。按色谱动力学过程,可分为:洗脱色谱顶替色谱迎头色谱洗脱色谱(a)、顶替色谱(b)、迎头色谱(c)按组份在固定相上的物理化学原理,分为:吸附色谱:不同组份在固定相的吸附作用不同;分配色谱:不同
8、组份在固定相上的溶解能力不同;离子交换色谱:不同组份在固定相(离子交换 剂)上的亲和力不同;凝胶色谱:(尺寸排阻色谱):不同尺寸分子在固 定相上的渗透作用;1 分离效率高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2 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10-1110-13g的物质量。3 分析速度快 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4 应用范围广 气相色谱:沸点低于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液相色谱: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不足之处: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概述概述吸附色谱法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
9、效液相色谱法亲和色谱法亲和色谱法 一、概述一、概述 1.1.发展史发展史创始人:茨维特(创始人:茨维特(TsweetTsweet)19061906菊根粉或菊根粉或碳酸钙碳酸钙石油醚石油醚连续色带连续色带色层或色谱色层或色谱色谱法得名色谱法得名纸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离子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植物色植物色素的石素的石油醚提油醚提取液取液 2.2.色谱法的特点色谱法的特点 (1)概念)概念 色谱法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不同物色谱法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不同物质在质在两相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并通过两相中具有不同的
10、分配系数,并通过两相不断的相对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方法。不断的相对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方法。其中一相是其中一相是固定相固定相,通常是表面积很大的或,通常是表面积很大的或多孔性固体;另一相是多孔性固体;另一相是流动相流动相,是液体或气体。,是液体或气体。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时,由于物质在两相间的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时,由于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不同,经过多次差别分配而达到分离;分配情况不同,经过多次差别分配而达到分离;或者说,易分配于固定相中的物质移动速度慢,或者说,易分配于固定相中的物质移动速度慢,易分配于流动相中的物质移动速度快,因而逐易分配于流动相中的物质移动速度快,因而逐步分离。步分离。(2)基本特点基
11、本特点:分离效率高。分离效率高。其效率是所有分离纯化技术中最高其效率是所有分离纯化技术中最高的,这种高效的分离尤其适于极复杂混合物。的,这种高效的分离尤其适于极复杂混合物。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非)极性、(非)离子型、小分(非)极性、(非)离子型、小分子和大分子、无机和有机及生物活性物质、热(不)稳子和大分子、无机和有机及生物活性物质、热(不)稳定化合物;定化合物;尤其是对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尤其是对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其他方法无法,其他方法无法取代。取代。选择性强。选择性强。可变参数很多:不同的色谱分离方法、可变参数很多:不同的色谱分离方法、固定相和流动相、操作条件。固定相和流动相、操作条件。
12、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不含强烈的操作条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不含强烈的操作条件,因而不容易使物质变性,特别适于不稳定的大分子因而不容易使物质变性,特别适于不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缺点:缺点:处理量小、操作周期长、不能连续操作,因此处理量小、操作周期长、不能连续操作,因此主要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上应用较少。主要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上应用较少。3.3.色谱法的分类色谱法的分类分离机理分离机理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流动相的物态流动相的物态实验技术实验技术吸附色谱法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亲和色谱法亲和色谱法柱色谱法柱色谱法纸色谱法纸色
13、谱法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迎头法迎头法顶替法顶替法洗脱分析法洗脱分析法 4.4.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初级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氨基酸、有机酸、核苷酸、氨基酸、有机酸、核苷酸、单糖类、脂肪酸单糖类、脂肪酸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碱、萜类、糖苷、色素、生物碱、萜类、糖苷、色素、鞣质类、抗生素鞣质类、抗生素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多肽、核酸、多糖蛋白质、酶、多肽、核酸、多糖目的产物目的产物 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依据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依据:目的产物的分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相对目的产物的分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子
14、质量;主要杂质,特别是分子结构、大小和理化特主要杂质,特别是分子结构、大小和理化特性与目的产物相近的杂质成分与含量;性与目的产物相近的杂质成分与含量;目的产物在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生理活性的稳目的产物在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生理活性的稳定性。定性。二、吸附色谱法二、吸附色谱法 依靠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吸附力的差异依靠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吸附力的差异而分离的方法。而分离的方法。吸附剂吸附剂是一些多孔性物质,表面布满许多吸是一些多孔性物质,表面布满许多吸附位点,即活性中心。吸附色谱过程就是样品附位点,即活性中心。吸附色谱过程就是样品中各组分的分子与流动相分子不断争夺吸附剂中各组分的分子与流动相分子不断争
15、夺吸附剂活性中心并不断达到平衡的过程。活性中心并不断达到平衡的过程。被吸附的物质称为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物吸附物。吸附力吸附力主要是范德华力,有时也可能形成氢主要是范德华力,有时也可能形成氢键或化学键。键或化学键。(一)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 溶液中某组分的分子在运动中碰到一个固体表溶液中某组分的分子在运动中碰到一个固体表面时,分子会贴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吸附作用。面时,分子会贴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吸附作用。1.1.发生吸附作用的原理:发生吸附作用的原理:固体表面分子(或原子)与固体内部分子(或原子)固体表面分子(或原子)与固体内部分子(或原子)所处的状态不同:所处的状态不同:固体固体内部内部分子
16、(或原子)受临近四周分子的分子(或原子)受临近四周分子的作用力是作用力是对称对称的,作用力总和为零,即彼此互相抵消,故分子处的,作用力总和为零,即彼此互相抵消,故分子处于平衡状态。于平衡状态。界面上界面上的分子所受的力的分子所受的力不对称不对称,作用力总和不等于零,作用力总和不等于零,合力指向固体内部。合力指向固体内部。2.2.吸附的类型:吸附的类型:物理吸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化学吸附交换吸附交换吸附物理吸附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化学吸附产生方式产生方式分子力(范德华力)分子力(范德华力)库仑力库仑力(电子转移,生成化学键电子转移,生成化学键)活化能活化能低低高高进行温度进行温度低温低温高温高温释放
17、热量释放热量小小很大很大速度速度较快,容易达到平衡较快,容易达到平衡慢,平衡慢慢,平衡慢选择性选择性不严格不严格强强 交换吸附交换吸附:吸附剂表面如果由极性分子或离子组成,则会吸附剂表面如果由极性分子或离子组成,则会吸引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双电层,同时吸引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双电层,同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放出等物质的量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离子的电荷离子的电荷是决定因素,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是决定因素,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在吸附剂表面的相反电荷点上的吸附力越强。在吸附剂表面的相反电荷点上的吸附力越强。电荷相同的离子,水化半径越小,越容易被吸电荷相同的离子,水化半径越小
18、,越容易被吸附。附。3.3.常用的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有机吸附剂:有机吸附剂:无机吸附剂:无机吸附剂:活性炭、纤维素、大孔吸附树脂、活性炭、纤维素、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聚酰胺 氧化铝、硅胶、人造沸石、磷酸钙、氧化铝、硅胶、人造沸石、磷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按化学结构分按化学结构分 4.4.吸附色谱的基本过程和分类吸附色谱的基本过程和分类 固定相对各组分吸附力的大小次序:固定相对各组分吸附力的大小次序:(1)过程)过程(2)分类)分类吸附薄层色谱法吸附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柱色谱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的不同的不同 5.5.吸附薄层色谱法吸附薄层色谱法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
19、y,TLC)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将吸附剂或支持剂均匀的铺在将吸附剂或支持剂均匀的铺在玻璃板上,铺成一薄层,然后把要分离的样品玻璃板上,铺成一薄层,然后把要分离的样品点到薄层的起始线上,用合适的溶剂展开,最点到薄层的起始线上,用合适的溶剂展开,最后使样品中各组分得到分离。后使样品中各组分得到分离。(1 1)原理: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在层析过程中,在不相溶的两相中分布不同,从在层析过程中,在不相溶的两相中分布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吸附剂吸附剂:涂布在薄层板上:涂布在薄层板上(固定相)(固定相)展开剂展开剂:
20、在展开过程中流过固定相的溶剂:在展开过程中流过固定相的溶剂 (流动相)(流动相)两相两相 将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一端,在将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一端,在密闭的容器中用适宜的溶剂(展开剂)展开。密闭的容器中用适宜的溶剂(展开剂)展开。当溶剂流过时,不同物质在吸附剂和展开剂当溶剂流过时,不同物质在吸附剂和展开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的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之间发生连续不断的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解吸附。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吸附力大小不同:大小不同:对极性大的物质吸附力强,对极性大的物质吸附力强,对极性小的物质吸附力弱。对极性小的物质吸附力弱。移动速
21、度的不同移动速度的不同:易被吸附的物质相对移动较慢,在薄层板上移易被吸附的物质相对移动较慢,在薄层板上移动的距离就小;动的距离就小;较难被吸附的物质移动较快,移动的距离大。较难被吸附的物质移动较快,移动的距离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展开,不同物质就被彼此分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展开,不同物质就被彼此分开,最后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最后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将展开完毕的薄层板从密闭容器中取出后,用特将展开完毕的薄层板从密闭容器中取出后,用特定的方法使斑点显色,达到定性和定量的目的。定的方法使斑点显色,达到定性和定量的目的。(2 2)吸附剂和展开剂的选择:吸附剂和展开剂的选择:吸附剂:氧化铝、硅胶和聚酰胺吸附剂
22、:氧化铝、硅胶和聚酰胺 展开剂:由实验确定。展开剂:由实验确定。极性越大,对物质的洗脱能力越强极性越大,对物质的洗脱能力越强 (3 3)基本操作基本操作 薄层色谱板的制备薄层色谱板的制备点样点样展开展开显色显色 薄层板的制备:薄层板的制备:在一块玻璃板(薄厚一致,表面光滑平整)表面涂在一块玻璃板(薄厚一致,表面光滑平整)表面涂上很薄的吸附剂,如硅胶或氧化铝等。上很薄的吸附剂,如硅胶或氧化铝等。(-(-涂布涂布)为了增加薄层的牢固性且易于保存,可在涂布过程为了增加薄层的牢固性且易于保存,可在涂布过程中加入某些中加入某些黏合剂黏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CMC-Na)
23、点样:点样: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轻轻接触到薄层上,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轻轻接触到薄层上,使样品自动吸到薄层上。使样品自动吸到薄层上。1.5 2 cm直径直径 3 3 mm 展开:展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层析缸。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层析缸。最常用的展开法:最常用的展开法:上行展开法上行展开法 薄板放入层析缸时,切勿使溶剂浸没样品点。薄板放入层析缸时,切勿使溶剂浸没样品点。当溶剂移动到接近薄板上端边缘时,取出薄板,当溶剂移动到接近薄板上端边缘时,取出薄板,划出溶剂前沿。划出溶剂前沿。显色:显色:也称定位,即用某种方法使经色谱展开后的混也称定位,即用某种方法使经色谱展开后的混合物各组分斑点呈现颜色
24、。合物各组分斑点呈现颜色。每类化合物都有特定的显色剂。每类化合物都有特定的显色剂。各类物质常用的显色剂和万能薄层显色剂各类物质常用的显色剂和万能薄层显色剂 显色的方法:显色的方法:喷雾显色法喷雾显色法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照射法碘蒸气显色法碘蒸气显色法生物显迹法生物显迹法有些化合物在紫外灯下会有些化合物在紫外灯下会产生荧光或暗色斑点产生荧光或暗色斑点在充满碘蒸气的容器中,多数在充满碘蒸气的容器中,多数天然药物成分会产生棕色斑点天然药物成分会产生棕色斑点抗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抗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每类化合物都有特定的显色剂每类化合物都有特定的显色剂 6.6.吸附柱色谱法吸附柱色谱法 (1 1)基本原理同
25、薄层色谱法。)基本原理同薄层色谱法。吸附剂:氧化铝、硅胶、聚酰胺、活性炭吸附剂:氧化铝、硅胶、聚酰胺、活性炭 (2 2)色谱柱:玻璃柱)色谱柱:玻璃柱 (3 3)基本操作)基本操作装柱装柱上样上样洗脱洗脱吸附剂吸附剂干法装柱干法装柱湿法装柱湿法装柱被分离物质被分离物质干法上样干法上样湿法上样湿法上样梯度洗脱,各组分先后被洗出梯度洗脱,各组分先后被洗出 三、分配色谱法三、分配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分配色谱法:利用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利用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分配色谱法分配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物质中各成分在两利用被分离物质中各成分在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