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四单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设计(内含2课时).docx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431599
  • 上传时间:2020-04-0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31.3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四单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设计(内含2课时).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部编版 初中语文 第四 单元 叶圣陶 先生 二三事 教案设计 内含 课时 下载 _七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道德与法治_初中
    资源描述:

    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教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课 题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叶圣陶的有关常识、识记文中字词。 2、通过略读,理清文章思路。 3、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过人品性。 二、教学重点 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过人品性。 三、教学难点 通过略读,理清文章思路。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们的教材名字叫“语文” ,那大家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他可是和我们今天 要说的叶圣陶先生有很大的关系呢。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开办的新学堂只有称为 “国文”

    2、课一科。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小学改设“国语”课。 中学仍设 “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开始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 作家的作品。 1949 年解放后, 叶圣陶先生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 改称为“语 文”。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意思是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 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叶圣陶先生建议使用“语文”这个名 称, 意在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 头语言分家,教学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这一建议被当时华北 政府教育机关采纳接受,并一直沿用至今。叶

    3、圣陶先生亲自起草了语文教材的课程标 准。还为新中国第一套语文教材题写了封面的“语文”二字。我们现在教材封面上的 “语文”二字是郭沫若先生的。 (二)完成第一个目标了解作者和叶圣陶的有关常识、识记文中字词。 1. 了解作者: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 市)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 古代散文选合作编著文言文选读 文言读本续编 , 编著有 文言常识 佛教与中国文学 等。 他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 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 超人” 。 2. 走近

    4、叶圣陶。叶圣陶(1894-1988) ,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 编辑家、教育家 .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早期 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 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著有童话集稻草人 。1949 年后,先后出任教 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 主席。 3、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和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 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 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

    5、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 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 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4、识记文中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丁卯( )商酌( )譬如( ) 拖沓( )妥帖( )累赘( ) (2)解释词语: 【修润】修改润色。 【商酌】商量斟酌。 【譬如】比如。 【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三)完成第二个目标通过略读,理清文章思路。 (本课难点)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略读侧重观其大略, 推而广之,去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的一些小技巧,比如;

    6、可借助猜想题目、段首 中心句、段末总结句,过渡句、首尾呼应等进行。 本文约 2000 字,略读的话,5 分钟内可以完成 在完成略读后,理清课文思路 第一部分(1) : 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 第二部分(2) :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5) : 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 第四部分(6-8) : 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9) : 谈学习和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四)完成第三个目标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过人 品性。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写文章来纪念他,希望自己和其他拿笔写作的人, 能

    7、够像叶圣陶先生一样以身立德并践行他的语文主张。 2、叶圣陶先生 给 你 留 下 了 怎样的印象? 他具有高尚的品德。 他待人厚: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对待他人都谦虚恳切、 彬彬有礼、尊重有加; 他律己严: 在文字方面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3、概括文中写了哪些事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待人厚 (1)叶先生不耻下问,请“我”帮他修润课本的文字。 (2)在客人的拦阻之下,依然把客人送到大门外。 (3)认为我居住条件差,写信给“我” ,表达后悔和悲伤之情。 律己严 (1)主张文风要平易自然。 (2)特别强调重视语言的“简洁” 。 (3)以身作则,零碎方面同样认真。 (五

    8、)布置作业。 1、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积累下来,并说说它们的意思,小组中 进行交流。老师给出几个示例。 (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 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 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2、再读课文,为下一课时做好预习。 五、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修改文章 送客 待人厚 复信 作文、做人 律己严 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教材册别及单元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课 题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读文中词句,体悟本文语言特点。 2、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 3、理解叶圣陶提出的语文主张。 二、教学重点 1、品读文中词句,体悟本文语言特点。 2、理解叶圣陶提出的语文主张。 三、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 四、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一个目标品读文中词句,体悟本文语言特点。 1. 作者在第一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 理解一: 先生在这样 一个合家团聚、喜庆欢乐的除夕夜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因此倍增悲哀。 理解二: 大处说,中国的文学界

    10、和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坚守语文主张的著名语文 学家;小处说, “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多年、感情深厚的老师及朋友。表 达了张中行对叶老的尊敬与爱戴。 2、品析“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 到了。 ”一句中“偏偏”一词的表达效果? “偏偏”一词,放在“却”这个表转折的关联词后,用在动词“做到”前面,表 示动作、行为或事情的发生,跟愿望、预料或常理相反,按常理讲孔老夫子都认 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 ,别人一定更难以做到。而事实与常理相反,突出 了先生“躬行君子”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高尚品德。 3、品析“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

    11、,无论怎样说,他 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 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这段话的表达效果? 这段话写先生送客人出门的场景,全段直白如话,甚至没有一个形容词,只是把 先生送行时的一系列行动直白地描画出来, “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 “送到大门 外” “鞠躬” “口说谢谢” “看着”能让读者看到一个谦恭有礼的先生。 (二)完成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 1、文章描写的事件都是叶圣陶先生工作或生活中的 一些小事,为什么作者要选择 这些事来写? 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作者从自己所熟知关于的 叶圣陶先生的事

    12、情中进行选择,最终 选择了这些生活或工作琐事来表现人物的优 秀品质,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动人,更能引起普通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2、说完以小见大,我们再说叙议结合。本文叙议结合,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的小 事,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议论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 的看法。 “凡是拿笔的人, 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 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 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 叶老虽然不在了, 但他对写话风格的严格, 对文风简洁的要求, 对写作的监督执行, 以及对这种主张贯彻坚持的苦心,一直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三) ,我们进行第三个教学目标的学习理

    13、解叶圣陶提出的语文主张。 1、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是什么? (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 悦耳, 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 2、那么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示例一: “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 寓。 ”作者写拜访叶圣陶先生,如话家常,平易自然,简洁流畅,毫无 拖沓累赘之感。 示例二: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 “以上说待人 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这些地 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而张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换,简洁 有力,深显功力。 五、学以致用 原来写文章就是写话!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 吗?拿出自己刚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1 .标点符号方面; 2.书面语和口语的运用方面; 3.用语的简洁准确方面; 4.是否顺口、悦耳、平易、恳切; 5.用字、用词是否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四单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设计(内含2课时).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1599.html
    副主任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