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4315134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18.6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第一 单元 综合测试 Word 答案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A元谋人使用石器或者木棒劳动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烧烤食物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2商周时期最主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是A丝织业B青铜铸造业C冶铁业D煮盐业3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 D铁

    2、器和牛耕的推广5左传记载:晋献公曾“娶二女于戎”,鲁庄公也曾娶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为妾。这些现象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A华夏族开始形成 B夏夷间普遍通婚C华夏文化的先进 D民族融合的加强6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7秦朝建立后,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国家统一B促进经济交流C加强思想控制D增加政府收入8某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

    3、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度 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 D宗法制度9“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诗句歌颂的是()A西汉的建立 B刘邦的统治C文景之治 D汉武帝大一统10如图位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该朝代是A 秦朝B西汉C西晋D隋朝11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A北庭都护府 B伊犁将军 C西域都护府 D宣政院12如果要了解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应该查阅的

    4、奠基之作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A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 B政权频更迭,国家大分裂C南方较稳定,经济大发展 D玄佛道兴起,文化大繁荣14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1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自然条件优越北人南迁社会安定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A B C D16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

    5、元内容主题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17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A唐朝北方已无边患 B长城已经彻底失去防御作用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18图1和图2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此变化所反映的本质是()A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B中央官员数量增多C大臣分工逐渐明确 D丞相负责军事责任19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A替皇帝起草诏令 B审核诏令内容C负

    6、责诏令的执行 D负责监察百官20吕思勉为晋朝惋惜:“然而大权始终为自北南迁的贵族所把持,使宋武帝(出身贫寒)一类的人物,直到晋末,才得出现于政治舞台上,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造成这一损失的制度原因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1“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 B郡县制C科举制 D行省制度22下表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C增加了财政收入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23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

    7、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24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千金方D唐本草2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A诸葛亮 B贾思勰 C祖冲之 D郦道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5分,28题17分,共50分)26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政治篇】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

    8、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摘编自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1)据材料一,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6分)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2分)材料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摘自贾谊治安策(3)据材料三,汉武帝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2分)【经济篇】材料四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摘自说文解字(4)为了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思想篇】材料五教育部就11位

    9、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摘编自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5)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请列举出你认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至少写出2条理由)(4分)2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域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

    10、,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潜下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己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

    11、古代文化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内迁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

    12、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

    13、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8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5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4分)参考答案1.解析:选C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这一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2.解析:选B3.解析:选B4.解析:选D因为社会生产力大发展,进而推动了社会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故选D项。5.解析:选D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四周少数民族通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但无法体现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化的先进,两组事例也不能表明夏夷间通婚是普

    14、遍现象。材料所述通婚现象是民族融合加强的表现,故选D项。6.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因此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指的是郡县制,故选B项;分封制为西周时期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为汉初推行的制度,行省制首创于元朝,排除A、C、D三项。7.解析:选A8.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最高权力”,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并非最高权力,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并非最高权力,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皇帝制度是秦朝首创,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高权力,故C

    15、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制度并非秦朝首创,且与“最高权力”并无关联,故D项错误。9.解析:选C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很大增强,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故选C项。 10.解析:选B11.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故选C项。12.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

    16、理论的基础,故选A项。13.解析:选A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特征是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是总体特征,排除。14.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他们与汉族逐渐汇聚。因此,本题中这组生动反映当时汉人胡食生活习俗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民族交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15.解析:选C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往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17、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也是重要因素。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落后,表述错误。16.解析:选C依据材料,这些历史事件都发生在隋唐,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方面展现了隋唐的社会风貌,因此,答案为C项。17.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和同为一家”,西北的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所以唐太宗不修长城,故选D项。18.解析:选A从图1到图2体现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秦朝、唐朝的中央官制的演变,无从得知中央官员数量的变化,故B项错

    18、误;秦朝、唐朝在中央官制上都有相关的分工,故C项错误;丞相负责行政权,故D项错误。19.解析:选B依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材料“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可知,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审核诏令内容。20.解析:选C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使世家大族世代把持政权,是维护士族制度的工具,导致了材料中所述现象的出现,故选C项。21.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自隋朝确立后逐渐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因此,出现材料中“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的现象。故选C项。22.解析:选C两税法稳定了唐朝时期的税收政策,故A项错误;两税法重资产,

    19、而不是人丁,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B项错误;唐朝的两税法实施以后,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故C项正确;两税法事实上承认了均田制的破坏,加剧了土地兼并,D项错误。23.解析:选C材料石窟属于佛教建筑,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选C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4.解析:选D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25.解析:选C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位第七

    20、位,他的研究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的时间,因此,答案为C项。26.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西周在政治上采取了分封制。分封制的实施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巩固了疆土,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第(2)问,依据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知,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第(3)问,依据材料三可知,汉武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采取了“推恩令”。第(4)问,依据材料四可知,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法律。第(5)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孔

    21、子对教育和文化所作出的贡献角度进行阐述。答案:(1)制度:分封制。作用: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巩固了疆土,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2)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3)颁布“推恩令”。(4)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法律。(5)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孔子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孔子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27.解析:第(1)问,材

    22、料一的牧马图和耕牛图反映了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的变化。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得出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第二小问,据所学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民族融合等角度分析得出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第(3)问,据材料三“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和所学得出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答案:(1)变化: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2)汉化措施: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等。影响: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3)影响: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中华文化的

    23、多元化发展。28.解析:第(1)问,从人才选拔标准和人才选拔方式方面分析不同点,从制度功用和报考限制方面分析其相同点。第(2)问,根据科举制大事年表,从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严谨公平、僵化被弃、时代色彩等方面归纳其特征。第(3)问,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从儒学地位、中央集权、社会流动性、扩大统治基础、官员文化素质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答案:(1)异: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前者靠才能,后者靠门第;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前者考试,后者举荐。同:都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工商业者都不在举荐或考试之列。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的时代色彩。(3)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15134.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