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4314080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0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 2019 地理 必修 一册 第六 单元 知识点 复习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1、运用资料,分析洪涝与干旱的时空分布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危害。2、运用资料,说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3、防灾减灾的措施,我国防灾减灾的手段和个人自救互救的方法4、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1.说明气象灾害时空特征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亚洲热带风暴,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北美地区常见的飓

    2、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雪)。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例题:沙尘暴是指地面尘土沙粒被卷入到空中,使空气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其形成需要三个条件:沙源,不稳定的天气和平流运动。自2021年3月份以来,蒙古国持续高温干旱,形成强大的蒙古气旋,14日夜间到15日凌晨,在亚洲冷高压的推动下,蒙古气旋东移南下,进入到我国境内,3月15日,强沙尘暴侵袭我国北方12个省市,形成我国近十年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此次沙尘暴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蒙古国3月份降水量在100mm左右,气温高,土质疏松,形成大量

    3、沙源B.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沙尘被长距离输送,到达我国北方各地C.由于人口增多,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破坏是形成沙尘暴的直接原因D.强大的气旋将沙尘托举至高空,被高空气流携带南下,影响我国北方各地(2)与正常天气状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少B.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常伴有暴风雪,大风、增温现象(3)针对此次沙尘暴的防治措施中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治理沙尘源是关键B.改变干旱的气候环境,避免沙粒尘土裸露地表C.加大植树种草的范围,阻挡沙尘暴的传播D.抑制不稳定的天气发生及发展过程,消灭起沙条件(1)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

    4、,蒙古国自2021年三月份以来,持续高温干旱,所以A降水量在100mm左右说法错误;由材料可知,沙尘暴形成的条件:沙源(沙尘暴形成的物质条件)不稳定天气(蒙古气旋)、平流天气(动力条件)所以B错误,平流天气(大风)导致沙尘被长距离输送,而不是持续高温;C人口增多,过度放牧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蒙古国的沙尘被高温引起的强气旋抬升至10KM以上高空,被冷高压带来的高空气流推动南下,沙尘在高空输送,地面的森林对其阻挡作用小,因此可以影响到我国各地。D是正确选项。(2)答案:B解析:强沙尘暴经过时与正常天气状况相比,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沙尘暴的动力,而温度差异越大,大气的水平运动越;强沙尘

    5、暴经过时,水平温差应增大,而不是减小,因此A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大气的水平运动越强,沙尘暴越强大,因此B正确;当强沙尘暴经过时,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C错误;沙尘暴、大风、雪以及降温天气都是冷锋天气系统天气现象,因此D错误,强沙尘暴不能出现增温现象。(3)答案:A解析:此次沙尘暴的沙来自于蒙古国(见图例),因此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治理沙源是解决的关键A正确;干旱的气候环境会促进沙尘暴的形成,但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干旱的气候,B错误;加大植树种草范围,能够减弱沙尘暴的传播,但此次沙尘暴沙源来自于蒙古国,且在高空传播,阻挡作用小,解决沙源才是关键,C错误;人类很难

    6、抑制不稳定天气的发生和发展D错误。2.说明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危害,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协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

    7、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的重要因素。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就不仅是指预防、躲避和工程治理,在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上更表现为努力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或政府立法约束公众的行为,自觉地保护地质环境,从而达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例题: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读“山地灾害过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显示发生山地灾害的自然条件有( )A.植被茂盛B.地势陡峻C.工程建设D.河流流经(2)图中显示的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表现为( )A.暴雨崩塌滑坡泥石流B.暴雨河流泛滥泥石流滑坡C.崩塌滑坡泥石流暴雨D.暴雨泥石流崩塌滑坡(3)据图可判断( )A.区域易发

    8、生涝渍灾害B.区域受流水侵蚀最强C.区域是泥石流物源区D.区域经济损失最严重答案:(1)B;(2)A;(3)D解析:(1)图示植被稀疏,没有大型工程建设;河流不会引发山地自然灾害;而地势陡峻,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从图示分析,暴雨引发崩塌,然后引发下面滑坡,导致山体破碎,形成泥石流。(3)区域地势较高,坡度大,不易发生涝渍;区域坡度小,流水侵蚀较弱;区域为泥石流输移区,而物源区在泥石流的形成区;区域为居民点、公路和农田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3.防灾减灾的措施,我国防灾减灾的手段和个人自救互救的方法;地震如何应对?在家中时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躲在结实、不易

    9、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旁边,也可跑到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蹲下或坐下,尽量卷曲身体,不要压住口鼻,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注意保护头颈部。公共场所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离;遇到拥挤,解开领扣,双手交叉胸前,护住胸口。被困废墟尽力保证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不盲目呼救,节省力气,用敲击的方法呼救,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候救援。火灾如何预防和应对?预防火灾安全用火用电,不乱拉乱接电线,在寝室不使用违规电器;出门要检查电源是否关闭。不在楼道、阳

    10、台堆放杂物,堵塞疏散通道。公共场所拨打119报警,按疏散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无法逃离时,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高层建筑当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堵时,不要强行下逃,可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援救;如被困呼救无效,可在窗前挥动被单、毛巾等物,引起别人注意。洪水如何应对?洪水来临时如时间充裕,应向稳固的山坡、高地等处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援救;在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空的饮料瓶、塑料桶、篮球

    11、、树木等作为临时救生品,做水上转移。落水自救不要慌张,尽量让身体漂浮在水面,头部浮出水面,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如不会游泳,面朝上头向后仰,双脚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开车落水,车门打不开时,应该击打车窗玻璃四角;如车窗打不碎,就等待车子进水,等水完全没过车辆,车内外水压一致的那一刻,深吸一口气,用力推开车门,快速逃离。雷电如何应对?室内防雷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不要靠近、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尽可能地关闭各类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室外防雷找地势低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

    12、向前屈;远离树木、电线杆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要打伞,不要使用手机。车内防雷不要将车停在空旷的空地或高地上,或是树下、高大的烟囱下;不要忘记收回汽车天线,并切记关掉发动机引擎和收音机等设备;不要轻易下车,并关好车门车窗;不要触摸车窗把手、挡杆、方向盘等,把双手放在大腿上。例题: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受大气环流与水汽输送的影响,可能发生旱涝急转事件。旱转涝事件多发生在春夏季(48月),涝转旱事件则跨越了春、夏、秋季(511月)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西南地区东部春末发生旱转涝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的影响B.冷空气入侵C.台风过境D.受对流雨的影响(2)影

    13、响西南地区西北部夏季涝转旱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 )A.植被B.河流C.地形D.人类活动(3)为了尽可能减轻旱涝急转事件的影响,人类可采取的措施有( )发展清洁生产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变作物熟制制定事件应对法规与政策A.B.C.D.(1)答案:A解析:旱转涝事件是降水突然增多造成的。4、5月份西南地区东部主要是受东部地区的锋面雨影响,此雨的形成与副高北移密切相关;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且西南地区地处内陆,受台风雨的影响有限;对流雨多出现于夏季午后,历时不会太久,雨区也不会太广。(2)答案:C解析:夏季,西南地区的降水主要是西南季风带来的,西南地区西北部多纵列分布的山脉,当西南季风势力

    14、减弱时,地形对水汽的阻挡作用更为明显,在背风区易发生涝转旱事件;植被与河流对短时间灾害事件发生的影响较小,不可能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局部气候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3)答案:C解析:发展清洁生产对减轻旱涝急转事件影响的作用不大;作物熟制无法改变;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制定事件应对法规与政策可有效减轻旱涝急转事件的影响。4.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概念:是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优点: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

    15、、动态监测。应用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成空间部分: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部分:信号接收系统。特点: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全球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3)地理信息系统概念: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

    16、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例题:下图为某次台风某时刻风圈范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生成于( )A.西北太平洋B.北印度洋C.西北大西洋D.南太平洋(2)图示沿海各省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主要是预防台风带来的( )狂风暴雨风暴潮严重干旱A.B.C.D.(3)我国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借助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

    17、系统C.数字电视D.地理信息系统答案:(1)A;(2)C;(3)D解析:(1)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的气旋,A正确,北印度洋、西北大西洋、南太平洋的生成的台风(飓风)对我国没有影。BCD错误,故选A。(2)台风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台风还会带来丰富的雨水,缓解干旱,正确,错误。故选C。(3)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受灾的情况,但不能统计,A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定位功能,但不能统计,B错误。数字电视不属地理信息技术系统,C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以时行灾情的统计与评估。D正确。故选D。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高考2021年1月6日,某天气系统过境,我国北方多地

    18、出现1966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下图示意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剖面与当日最低气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当日北方多地出现极端低温的原因可能有( )高压势力强锋面过境速度慢地面辐射冷却水汽凝华成雪A.B.C.D.2.北京市当日气温较高,下列与其形成原因相似的地理现象是( )A.怒江河谷两岸多灌丛B.云贵高原成为夏季避暑胜地C.天山北坡出现云杉林D.长江流域盛夏出现极端高温11月初,我国迎今年下半年最强寒潮天气,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银川等今年第一场雪如约而至,不过这几天不少福建的小伙伴都被热得怀疑人生,中午福建部分地区还接近30。这种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出现的短暂升温的现象,就是传说中的“锋前增温”

    19、现象。“锋前增温”主要是暖气团在受挤压集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所致。下图为2019年4月9日我国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下表为某地连续五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完成下面小题。日期气温()4.714-264.815-304.918-334.1011-214.1111-313.该地可能为图中( )A.甲B.乙C.丙D.丁4.图中发生“锋前增温”的原因还包括( )A.受偏南风影响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C.受单一冷气团影响D.受低气压天气系统影响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山地坡向B.断层发育C.海拔高度D.聚落分布6.减轻该地区滑坡灾害

    20、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加固坡面B.迁出人口C.禁止采矿D.平整土地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降水集中,多暴雨D.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碎8.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自然灾害,如在山区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B.泥石流C.土壤盐碱化D.塌方桩林坝是安装在沟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林坝体,以及坝体左右的实体护翼组成的防灾减灾工程(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台风C

    21、.滑坡D.泥石流10.遇到该桩林坝防御的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A.抓住漂浮物漂浮B.就地寻找掩体躲藏C.沿沟谷延伸方向往低处跑D.沿沟谷垂直方向往高处跑2019年10月16日19时37分(北京时间),菲律宾棉兰老岛海域(683N,12514E)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0km。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本次海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风力造成的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12.关于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A.将人

    22、们迁离海岛到沿岸居住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C.砍伐海岸带红树林以保护海岸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 )A.气象灾害B.生物灾害C.海洋灾害D.地质灾害14.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A.B.C.D.下图为某台风某时刻风圈范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沿海各省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主要是预防

    23、台风带来的( )狂风暴雨风暴潮严重干旱A.B.C.D.16.我国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数字电视D.地理信息系统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甘家沟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甘家沟村,是白龙江左岸的一规支沟。甘家沟整体为一个深切的“V”形谷,地形陡,支沟多,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该沟谷两岸山坡坡度大,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较低,沟谷内部松散物质数量多、分布广,极大地增加了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下图示意甘家沟的岩石崩塌。(1)简述甘家沟易发泥石流的自然原因。(2)指出甘家沟发生泥石流灾害

    24、带来的危害。(3)请为甘家沟防治泥石流提出建议。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新加坡平均海拔约为15m,最长的河流不足16km。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涝灾害频发。从1970年开始,新加坡大规模地将天然河流(如图中甲处)修建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2006年,新加坡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将河流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丽的滨水环境。下图示意新加坡地理位置及甲河修复前后景观。(1)分析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2)说明将甲河修建为混凝土河道对防御洪涝灾害的作用。(3)指出将甲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的积极作用。13.阅读图文资

    25、料,完成下列要求。从2021年11月4日开始,入冬以来的第一波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多地下起大雪,南方地区气温降低,一些地区以电力取暖到极寒天气进一步加剧电力消耗。我国广大牧区由于暴风雪酿成“白灾”,寒潮过后晴天比阴天气温会更低。预计冬至后还会出现较强的阶段性低温冰冻雨雪天气过程。(1)简析寒潮过后晴天比阴天夜晚气温会更低的原因。(2)试说明寒潮给牧区生产带来的损害。(3)指出应对“白灾”的预防措施。(4)简述本次寒潮造成南方供电紧张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2021年1月6日,我国北方多地出现寒潮天气,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高压势力强,故正确;高压势力强,移动速度快,

    26、故错误;因极端低温使得地面辐射冷却,故正确;水汽不够充足,难以形成降雪,故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2.答案:A解析:A.怒江河谷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两岸多灌丛,北京当日气温较高,原因是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B.根据题意,北京当日是北半球冬季,云贵高原成为避暑胜地是夏季,故B错误;C.天山深居内陆,所在区域降水少,树木难以生长,但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可以到达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与题意不符,C错;D.长江流域盛夏出现极端高温属于北半球夏季,与题目季节不符,故D错误。3.答案:D解析:读该地连续五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表可知,该地在4月9日4月11日之间

    27、有明显的降温现象,表明该地经历了一次冷锋天气过程。根据图中锋面气旋特征判断,甲、乙两地位于暖锋附近,两地短期内经历的是暖锋天气过程,与题意不符,AB错误;表中信息表明,该地在4月7日至4月9日之间有明显的升温现象,根据材料信息提示可知,这种升温现象是“锋前增温”现象,根据锋面位置及移动方向判断,丙地位于冷锋的冷气团一侧,位于锋后,不会出现“锋前增温”现象,而丁地位于冷锋的暖气团一侧,位于锋前,有可能出现“锋前增温”现象,C错误,D正确。故选D。4.答案:A解析:根据上一题分析可知,图中发生“锋前增温”的地方位于丁地为代表的冷锋暖气团一侧,读图可知,丁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南指向西北,右偏形

    28、成偏南风,风从较低纬度吹来,气温较高,因此图中发生“锋前增温”的原因还包括受偏南风影响,A正确;材料信息表明,图中气压形势的时间为4月份,此时副热带高压势力弱,位置偏南,对丁地代表的暖气团温度影响不大,B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图中发生锋前增温”现象的地点位于暖气团一侧,因此不是受单一冷气团影响,且受单一冷气团影响不会增温,C错误;受低气压天气系统影响,不会引起明显的增温现象,D错误。故选A。答案:5.B;6.A解析:5.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当地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有关。读图可知,图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位于断层线上,故B项正确。6.加固坡面可减轻滑坡灾害,A项正确。迁出人口、禁止采矿、平

    29、整土地不切合实际,B、C、D三项错误。答案:7.D;8.B解析:7.气温日较差大与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无关。8.植被破坏后,地面因缺乏植被保护,易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故最可能诱发泥石流。答案:9.D;10.D解析:9.根据“桩林坝安装在沟谷中”可知,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地在沟谷,而台风、滑坡不一定发生在沟谷中,BC错误;根据图中桩林坝的构成形态可知,无法防御洪涝灾害,A错误;该工程位于沟谷中,图示沟谷植被覆盖率低,含有大量松散沉积物,易发生泥石流,这些松散物质经过桩林坝后被拦截下来,所以图中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是泥石流,D正确,故选D。10

    30、.泥石流发生时,洪流内包含泥沙、石块、巨大砾石等,且突发性强,速度快,危害大,所以野外遇到该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沿沟谷垂直方向向高处跑,而不是沿沟谷延伸方向往低处跑,也不能就地寻找掩体躲藏(该措施多为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D正确,BC错误;“抓住漂浮物漂浮”应是洪灾发生时不得已采取的逃生措施,A错误。故选D。答案:11.D;12.B解析:11.海啸有可能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因该海域位于板块交界处,故本次海啸可能是由板块运动引发的洋底地震造成的。12.海啸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包括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答案:13.D;14.B解析:13.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滑

    31、坡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属于地质灾害。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GPS主要应用于定位、导航,雨量信息采集与之无关,错误。BDS作为定位导航系统可以监测滑坡体位移数据,正确。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模拟滑坡动态过程也需要GIS,错误,正确。故选B。答案:15.C;16.D解析:15.台风能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还会带来丰富的雨水,缓解干旱,故正确,错误。16.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受灾的情况,但不能进行统计,A项

    32、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功能,但不能进行统计,B项错误。数字电视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C项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以完成灾情的统计与评估,D项正确。17.答案:(1)土质疏松破碎;植被覆盖率较低;降雨以大雨和暴雨为主,对地表冲刷力大;地势起伏大。(2)冲毁农田、房屋;破坏建筑、道路等公共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带来经济损失;引发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3)提高植被覆盖率;采取工程措施固坡;建立健全监测预报系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意识。解析:(1)泥石流的发生有三个必备的条件,一是地形陡峭,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结合材料分析,甘家沟整体为一个深

    33、切的V形谷,地形陡峭;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较低,沟谷内部松散物质数量多、分布广;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支沟多,短时间内就可以汇集大量的水流,对地表冲刷力大。(2)甘家沟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如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等公共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带来经济损失;引发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3)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分析。工程措施,如采取工程措施固坡;提高植被覆盖率。非工程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意识;建立健全监测预报系统;健全灾害管理体系。18.答案:(1)降雨丰富,多暴

    34、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面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减少,汇水速度快;海潮顶托。(2)将弯曲的天然河道改造为笔直的河道,混凝土河道对流水阻碍小,提高水流速度;拓展河道宽度,加大泄洪量,有效防御洪涝灾害。(3)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营造滨水景观,提升了河流景观品质,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解析:(1)本题考查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既包括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新加坡的热带雨林气候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地势低平加之海潮顶托作用导致排水不畅。人为原因是新加坡城市化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大,下渗减少,汇流快,地表径流量大。(2)据材料可知,新加坡大规模地

    35、将天然河流系统修建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改建后的河道笔直且为混凝土建筑,对流水的阻碍小,水流速度快;拓宽了河道,加大了泄洪量,泄洪能力提高,可以有效防御洪涝灾害。(3)将渠道化的河流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其积极作用可从水质、水生生态系统以及河流修复后衍生的其他作用等角度分析回答。首先,将渠道化的河流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增强,河流水质得到净化;其次,河流修复后,营造了美丽的滨水景观,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19.答案:(1)由于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地面向大气以长波辐射形式传递能量;寒冬晴朗的夜晚水汽少,热量散失较多,气温会变更低;大气逆辐

    36、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2)寒潮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风雪天气;在牧区,由于寒潮暴风雪而酿成的“白灾”,导致牧草被雪深埋,牧草供应不足;造成冻饿或因而染病,发生大量死亡,对畜牧业损害较大。(3)建立草料库,保障饲料供应;加强棚圈建设,以减轻暴风雪的危害;机械破雪和除雪,可取得较好的抗灾效果;加强预警,提前预报暴风雪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发布相关预警信号,做好防御工作。(4)极寒天气导致生活取暖加剧电力消耗;降雪、冻雨使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电力供应中断。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地面向大气释放热量是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提供的,而长波辐射的穿透性差,所以寒冬晴朗的夜晚云层较高,热量散失较多,气温会变更低。(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寒潮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风雪天气;在牧区,由于寒潮暴风雪而酿成的“白灾”,导致牧草被雪深埋,牲畜吃不上鲜草,干草供应不足,造成冻饿或因而染病,发生大量死亡,对畜牧业危害较大。(3)预防措施可从建立草料库、加强棚圈建设、机械破雪和除雪、加强预警等方面分析作答。(4)原因可从冬季取暖、天气对电力设施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作答。第 18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14080.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