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质控标准课件1.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康复医学质控标准课件1.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医学 标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上海市康复医学质量控制2017年1月6日目录 总则 工作规范 工作制度 病历与治疗单书写常规 康复治疗质量控制要求总 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文件依据门诊(一)门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方案和具体项目不适宜进行本科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转至相关科室病史体格检查实施治疗并记录阶段评估并总结医师治疗师(二)转诊其他临床科医师在病历上写明诊断和转诊的要求本科医师检查认可按上述流程进行(三)治疗间断 若中途停止治疗1周以上本科医师复查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病房(一)查房制度1、住院医师应每日早、晚各查房1次:
2、询问患者病情 进行体格检查 查看检查报告和记录 决定诊疗意见 开出医嘱 向患者及家属解答病情,并为上级医师查房做好必要的准备2、新患者入院时,由经管住院医师接诊(如经管医师休息,由值班医师接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24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分别在48小时和72小时内与住院医师和经管治疗师一起完成必要的功能评定,制定和完善治疗方案3、住院医师至少每周1次到治疗室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与经管治疗师商讨进一步的治疗计划及具体措施的调整。4、主治医师:每日至少查房1次,负责指导、督促所辖治疗组的住院医师医疗工作。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应全面了解,对所分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支持康复组
3、工作讨论会,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的错误,检查医嘱执行情况,评定治疗效果,决定患者的出(转)院或各级康复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5、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次,重点检查新入院患者、疑难病例和危重患者,会同各级医师、治疗师(士)、护师(士),对患者的康复目标、治疗方案进行指导,根据病情需要调整治疗计划和措施。6、科主任应不定期组织疑难病例的查房和讨论,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难点,并协调和安排相应工作。7、对本科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由主治医师开出会诊单,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相关科室医师来科会诊时,本科医师须在场,以便及时沟通。(二)医嘱1、医嘱一般在早晨查房后小时内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和整理
4、必须准确,不得涂改。如须更改或撤销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名。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医嘱、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2、开具各类治疗医嘱必须内容完整,符合规范要求,其中康复治疗的医嘱需以康复评定为依据,并开出规范的康复治疗处方。3、治疗师应每天核对康复医嘱,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4、康复治疗医嘱开出后治疗师应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各项康复治疗。5、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护士值班记录上注明。(三)值班与交接班1、值班 (1)在非工作时间及节假日,病房须设有值班医师,可根据科室的大小和床位的多少,单独或联合值班。(2)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当日新入院和危重患者的病情和处理事项
5、写入交班薄,并做好交班工作。值班医师对值班期间的施行的医疗措施应作好病程记录,并扼要记入值班或交接班日志。(3)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临时情况的处理;对新入院患者及时检查填写病历,给予必要的医疗处置。(4)值班医师遇有疑难、危重问题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处理。2、交接班制度 (1)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接班者未到岗前,交班者不得离岗。(2)每天集体交接班一次(即晨会)先由交接班者按交班簿或病史记录进行口头或书面交班,报告患者流动情况和新入院、危重、特殊检查等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康复治疗的变化。危重患者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必须进行床边交班。接班者如有疑问,应及时提出,
6、交接清楚,以免延误治疗或发生差错。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和处理。病区组长或护士长可以在会上对病区工作进行布置和安排。(3)在集体交接班时间外的交接班中,除一般情况外,对危重患者应做床边交班,并作书面交接班记录,交接双方均应签名,以示负责。(四)疑难病例讨论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资质的人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诊断不明确或康复治疗疗效不佳的病例进行讨论,尽快明确诊断,提出康复治疗意见、修订康复方案。床位医师汇报病史、治疗师汇报康复治疗情况或存在问题床位医师同时做好书面记录,另将摘要记录在病例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内容和结论意见三、会诊(一)院
7、内会诊 1、康复医学科医师应在接到其他科会诊单的24-48小时内完成会诊。2、会诊医师必须由康复医师资质的高年资医师或主治医师担任。3、本科医师接受会诊后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定,对需要进行本科治疗的患者,排除禁忌症后,确定到本科相应治疗室或在床边治疗,将会诊意见(含会诊时的病情、诊断、康复评定及处理意见,签全名)记录在会诊单上,同时写出康复病历,并通知相关治疗师(士)。4、会诊后需转入本科的,则按本科相关流程进行。5、急会诊要随叫随到。(二)院外会诊 1、接到由院医务处(科)转来的会诊邀请函后,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及时安排高年主治医师以上外出会诊。2、会诊医师按会
8、诊要求完成会诊记录。3、严格遵守院外会诊的相关法律、法规。工作制度(一)门诊工作 1、严格执行门诊各项诊疗、功能评定和治疗操作常规,避免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2、诊室、评定室、治疗室要保持安静、整齐、清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且采取必要防范措施,以保证患者诊治过程中的安全。一、科室质量管理制度3、工作服着装整洁,按时上班提前5-10分钟到岗,做好开诊前准备。4、接诊患者要认真、仔细,做到文明服务、热情周到、不推诿患者、不离岗、不闲谈、不喧哗。5、书写病史要字迹清楚,内容规范,合格率 90%,门诊处方合格率 98%,康复功能评定率90%。(二)病房工作1、严格执行病房各项诊疗、功能评定和治疗
9、操作常规,避免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2、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病区日常管理,医疗组长积极协助。3、按时按质完成患者各项诊疗工作,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 98%,病历和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 90%。4、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5、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摆放整齐,固定位置。保持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2次,每周大清扫1次。6、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7、对患者要亲切和蔼,言语温和,体贴关怀。8、在检查、治疗中要耐心、细致,不增加患者痛苦。进行有关检查和治疗时,应用屏风挡遮或到治疗
10、室处理,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9、定期向患者宣传讲解各项卫生、康复知识,协助患者生活管理等工作。对新入院的患者介绍医院的制度和情况,科室环境,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及要求,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签署知情同意书。10、不要对患者谈论其他医院和科室在诊疗工作中的缺点或错误,以免造成不良影响。11、住院患者不得随意外出或在院外住宿,如有特殊情况经医师批准办妥手续方可离开。12、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改进工作。13、根据患者不同的功能障碍,在床边醒目处贴上防范标签,如防跌倒、防误吸、防烫伤、防压疮等。14、康复病区或治疗室中应设置患者治疗内容的公示牌,包括患者姓名、治疗项目和治疗时间。
11、(三)康复治疗室工作1、严格执行治疗室各项诊疗、功能评定和治疗操作常规,避免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康复治疗有效率90%。2、治疗室开诊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备好治疗用的仪器、电极、衬垫、敷料和药品等。3、器材、被服、用品分工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并及时领取、更换、报损或维修。4、治疗师治疗前仔细核对康复处方;治疗中应经常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通知医师。5、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治疗时间,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严格做好消毒隔离。6、治疗师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治疗记录并及时签名。7、被服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并注意保持治疗室的整洁。必要时使用一次性床垫。8、工作完毕,清洁仪器外部和灯管,切断
12、电源,关闭水、电、煤等设施,锁好门窗后方可离去。二、安全防护制度(一)本科用电电源应设总闸,各治疗室应设分闸。仪器设有地线,并须良好接地,贵重仪器须接稳压器。每日开始工作前合闸通电,工作结束时拉闸切断电源。(二)所有仪器必须是三证齐全,性能明确、安全,有说明书、厂家或公司地址。新购的仪器应先检查,保证安全后,方可给患者使用。(三)仪器设备、导线插头、电极板、附件等连接处应绝缘良好,并定期检查,如发现损坏或连接松动,应停止使用,及时检修。(四)电源插座处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五)高压、高频电疗室内,地面、墙壁、治疗床、治疗椅等设备均应绝缘良好,仪器附近的暖气、水管应有木板遮挡,治疗应在木床、
13、木椅上进行。中频电疗仪不得与高频电疗仪放在同一房间、使用同一电源线路。(六)高频治疗室内须设屏蔽;仪器摆放应尽量远离暖气管等金属物品,仪器使用过程中严禁打开仪器后面板。(七)进行高压、高频电疗时,患者和工作人员均应保持身体和衣服干燥。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入高频室,有其他金属异物者局部禁止高频治疗;治疗前,患者应去除佩戴的一切金属物品,治疗过程中不得触摸治疗仪器及周围的人和物品。治疗区是否有警示?(九)从事紫外线、激光、偏振光、超声波、微波的工作人员,须注意特别防护,如紫外线、激光、偏振光操作时须戴防护眼镜;微波操作时须戴铜网防护镜;超声波操作须在声头柄上加网状套或戴纱网手套。(十)从事光疗、高频
14、电疗、蜡疗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轮换。高频电疗室工作人员必要时应做体格检查。(八)水疗室应有防滑防水措施,电源开关与照明开关须加防水罩。(十一)科内应备有急救物品(如橡皮手套、木棍、抢救药品)(十二)只有经过本专业培训并熟悉仪器性能者方可使用仪器。(十三)如发生触电应立即关闭总电闸或机器专用电闸,同时用绝缘物(如橡皮手套、木棍)将电源挑开,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切不可用手直接接触触电者),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必要时速请急诊室医师协助处理。三、差错事故预防、处理制度(一)预防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诊疗和操作常规。2、严格执行安全防护制度、核对制度,掌握好各项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年技术差错率1%3、治
15、疗须知公示,如有禁忌和不适宜治疗的情况及时反映,并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4、严格执行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严禁值班人员脱岗。5、落实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和会诊制度,在诊疗过程中遇到非本科室疾病、疑难病例时,应当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或举行疑难病例讨论会,不得延误患者的诊疗时机。6、对患者实施的重要诊疗措施,经治医师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或临床经验;严禁实习的医技人员在无上级医师或治疗师(士)指导的情况下单独为患者采取诊疗措施。7、必须使用医院统一供应的药物和医疗用品用具;严禁科室医技人员擅自使用非医院供应的药物和医疗用品用具;对于必须使用但医院没有的药物和医疗用品用具,科室应请示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二)
16、处理制度 1、如果发生差错事故应及时处理,并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汇报,及时登记。2、差错事故实施每月零登记,对已发生的事件要组织全科进行讨论并作专项记录。3、严重差错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有关医师和科主任,必要时由科主任立即报告医务处(科);同时立即由有关医师进行相应处理。当天由本人登记,详细记录事情经过、病情演变和处理经过,1周内全科讨论。四、突发事件处理制度下列情况发生时,必须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及院领导或行政值班汇报;(一)诊疗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汇报科主任,及时予以处理,给予患者和家属必要的解释。同时向医务处(科)、护理部报告,晚上向行政总值班报告。(二)在治疗中,疑似药物、
17、输血、输液等引起的不良后果,应及时报告主任及相关部门,及时处理。五、仪器保管、维护与保养制度(一)使用的仪器,必须符合相应规定。(二)保证各类康复设备维护良好,每3个月检查1次,并有相关记录,设备完好率90%.(三)医疗仪器由治疗师组长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每个评定或治疗室要有仪器登记本,换班时要认真交接。(四)各种仪器按其功能分类妥善保管,贵重仪器专人负责保管。(五)所有评定和治疗仪器的使用者必须经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使用,实习和进修人员必须在操作熟练者指导下操作。(六)仪器应有说明书或操作常规卡片,卡片上应有操作程序,需挂在仪器上或贴在相应处。(七)电器类仪器必须专线供电,电压不稳的或精密贵
18、重仪器应配备稳压器。如发现仪器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请专业人员检查修理。(八)仪器摆放应固定位置,不宜经常移动,需要移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振动,在使用过程中禁止挪动,以免损坏或触电。(九)所有仪器均须防潮、防晒、防震、防尘和防止过热,应放在干燥、通风、绝缘的地方,夏天需有散热降温设备。(十)每日使用前应检查仪器电源插头、地线导线、电极夹子、电极、电极接线、灯管、灯泡、开关及各附件是否完好,电流输出是否正常,仪器是否处在正常状态。发现异常及时修理,未正常前不得使用。(十一)仪器外壳每日清洁1次,仪器上不得放置物品,不用时必须切断仪器电源,下班前用塑料布或机器套罩好仪器。六、消毒隔离制度(
19、一)不得在普通诊疗室内进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敷料至少每周消毒1次。(二)康复医学科不接收传染病患者,如发现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转科或转院治疗,患者离开后应及时通风、消毒。(三)凡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电极套、衬垫、治疗巾等应严格消毒,各种感染伤口用过的敷料,应放到指定处,统一处理。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厌氧菌感染的伤口用过的器械、电极、敷料、被服等应严格按相关要求消毒。(四)紫外线的各种导子,每天用后要用75%乙醇浸泡至少2小时(或其他消毒液按相应要求浸泡),然后用冷开水冲洗,其他中、低频导子,如负压抽吸导子、电脑低频导子等每天用后要用消毒液按相应要求时间浸
20、泡,然后用冷开水冲洗干净待用。(五)直流电电疗、低频电疗用过的布套、衬垫洗净后煮沸30min,晾干备用(直流电衬垫正、负极应分开清洗)或低频电疗使用一次性衬垫。(六)长波(火花)、短波、超短波电疗的体腔导子,每次用后先用清水洗净,用消毒液浸泡30min,取出用冷开水冲洗。(七)电疗专用导电橡胶垫治疗前用75%酒精擦拭或再用清水擦拭。(八)蜡疗用的塑料布每周用热水擦洗,电疗用的塑料布每周洗净、擦干。(九)颈椎牵引带内应采用一次性内衬。各级人员岗位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领导本科医疗、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工作。2、制订本科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报告。3、督促本科各级医务人员认真
21、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科主任职责4、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科主任要组织科室与院内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本科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疾、损伤急性期的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防止二级残疾发生,改善功能障碍。5、建立相关各级康复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关系。6、领导和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做好各项医疗工作质量管理,亲自参加指导急、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定期举行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会,督促执行医疗差错事故(的)预防、处理、讨论和登记制度。7、组织并负责安排本科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帮助下级医师提高专业理论,技术操作水平和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
22、负责安排落实本科的临床教学任务以及研究生、进修生等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开展科学研究。9、督促科内有关人员对仪器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负责新仪器的验收工作。10、组织、带领全科人员实现科室的年度工作计划,包括医教研、人才梯队培养及学科建设。11、负责全科设备和财产的监督保管和安全。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并参与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或受科主任委托负责某一方面工作。2、按科室安排,参加病房、门诊工作、院内外会诊,并负有指导责任。定期按时查房,每周1-2次,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组织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3、指导本
23、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并督促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治疗和操作常规。4、指导和担任各级各类教学任务。5、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创新技术,提高康复医疗质量。6、积极申请科研项目,负责主持该项目的相关工作,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7、如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负责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课题工作,包括立题、开题、工作指导、论文修改、论文答辩等。8、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主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指导进修、住院、实习医师工作。2、参加和帮助、指导住院医师
24、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对分管住院病员按时每日查房一次。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汇报。4、做好康复组讨论会的主持人,每1-2周召集由住院医师、治疗师、护士参加的讨论会,根据对病员评定的结果具体制定或修改康复治疗的方案。5、参加值班、会诊和完成一定的门诊工作量。6、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转)院、出(转)科或各级康复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审签出(转)院病历。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康复医疗和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8、组织本
25、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9、参与科室的有关科研项目,做好资料积累,撰写论文。住院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指导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分管病床、担任医疗工作并参加值班、抢救等工作。2、按时完成对病员的诊疗工作并开写医嘱和检查执行情况。住院病历或入院录应于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或修改实习医生的住院病历、病程录、上级医师查房录、交接班录、特殊操作和转院(科)录、出院小结等,在无实习医生时,由住院医师完成记录。3、深入病房,对经管病员全面负责,每天至少上午、下午各查房一次,对危重病人应加强监护,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病员病情变化、诊断和治疗上的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