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308614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PPT
  • 页数:68
  • 大小:1.4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工学 结合 人才培养 模式 课件
    资源描述:

    1、1转变观念 从我做起 学习解读教高16号文 教务处 杜建华2对高职教育相关文件的简要回顾对高职教育相关文件的简要回顾简要回顾教育部教高教育部教高200616200616号文件的主要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容和精神 主要内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办学理念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建设核心核心任务任务 提提 纲纲3简要回顾 2教高教高20041号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4.教高教高200614号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

    2、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5.教高教高200616号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999年,我国开始大规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在年,我国开始大规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在7年的发展年的发展过程中,教育部共出台了比较重要的相关的文件过程中,教育部共出台了比较重要的相关的文件5部部1.教高教高20002号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 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3教职成教职成200412号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教育部等

    3、七部门关于 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4主要解决了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要求问题基本办学要求问题提出高职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第一次提出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第一次提出了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教高教高2000220002号号5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发展道路发展道路定定 位位 主要解决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提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

    4、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大观点。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提出高职教育也能办出一流教育的观点。提出了五年评估一次的评估制度。教高20041号6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高职教育要发展高职教育要发展以二年制为主以二年制为主教职成200412号暂停审批高职院校暂停审批高职院校升格的制度升格的制度7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614号号:高职教育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

    5、件高职教育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件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切入点,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在在“十一五十一五”期间实期间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业院校建设计划布置了全国布置了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8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加快了高等教育大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众化的进程。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成为高等教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成为高等教育的育的“半壁江山半壁江山”。2008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310万人;2008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院发

    6、展到1184所。在校生人数917万;五年来,高职毕业生累计1500万人16号文出台背景91、投入不足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专业发展不平衡,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3、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急待加强;4、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体系尚未成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需加大力度;5、产学研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需要向深度发展。16号文出台背景10 颠覆性的改革颠覆性的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和操作规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和操作规程职业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为中心的新阶段职业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

    7、加强内涵建设为中心的新阶段 目前进行的改革不是修补和改良,是革命目前进行的改革不是修补和改良,是革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里程碑性的文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里程碑性的文件1116号文件的基本内容号文件的基本内容(新9条)4全面贯彻党的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门人才。2全面提高教学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业教育自身发

    8、展的客观要求。的客观要求。3适当控制高等职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提高质量上。1高等职业教育作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中的一个类型,培养面向生产、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要的高技能人才才使命使命(1)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2一个重点一个重点 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

    9、重点。“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16号文1314jiudu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 既然是一种类型,类型中就有层次之分,即: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高职 不能是本科的“压缩饼干”和中专的“发面馒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将以前的“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中的“研”去掉,进一步明确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功能上与本科院校的区别。15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建设

    10、为宗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5年年10月月28日日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16 以就业为导向: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

    11、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两个注意问题:两个注意问题:要立足于原有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要立足于原有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既要考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考虑对人既要考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考虑对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17Diagram1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体系

    12、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程。2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的技能性人才。3教育学生学会交流沟教育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创业能力。(2)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18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1 1

    13、个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个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 1 1种品格:诚信品格种品格:诚信品格 2 2种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种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 3 3种意识:种意识:4 4项能力:项能力:实践能力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就业能力 创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学习能力 沟通能力沟通能力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意识19加强素质教育6要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要高度重

    14、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0Diagram1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根据学校

    15、的办学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整和设置专业。2要根据市场需求与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撑的专业群。3推行推行“双证书双证书”制度,制度,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业的毕业生取得“双双证书证书”的人数达到的人数达到80%以上。以上。(3)专业改革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专业改革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21专业建设价值取向-功利主义色彩,目中无人;在政府层

    16、面和学校层面上对专业的整体规划不够,新专业的设置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低水平重复;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与行业、企业、职业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不够紧密;经费、师资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足,专业软硬条件建设滞后;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2专业培养目标模糊或确定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专业建设思路不清,缺乏特色,教育质量不高;一些专业缺乏科学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短期行为明显;对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改造和调整慢,不适应社会发展。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3“高等性高等性”是其培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养目标定位的基准,“职业性职业性”是其培是其培养目

    17、标定位的内涵,养目标定位的内涵,“区域性区域性”是其培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特色,“社会性社会性”是其培是其培养目标地位的价值养目标地位的价值取向取向。在界定人才培养目在界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考虑人才标时,应考虑人才的高等性、知识能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和一线性等。和一线性等。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425思路: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为依据、以

    18、技术含量为参数”来综合研究专来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以优势和特色专业为核心,发展业的设置。以优势和特色专业为核心,发展相关专业,形成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相关专业,形成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经常要根据生产第一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经常要根据生产第一线要求跨学科的特点,将生产第一线工作的线要求跨学科的特点,将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设置复合型专业。专业改革与建设必须坚持就业导向。专业改革与建设必须坚持就业导向。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建设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建设关于专业设置与专业

    19、结构关于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26力求做到:力求做到: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准确定位准确;以人为本、实践性、主体性、开放性以人为本、实践性、主体性、开放性和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做三位一体;重视理论理论与实践实践并重、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新、创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及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通过参加生产、服务、管理及参与技术开发与创新等,获得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加强特色专业建设27(4)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

    20、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融“教、学、做教、学、做”为一体为一体鼓励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鼓励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教学资源共建教学资源共建优质资源共享优质资源共享国家启动国家启动 1000 1000 门工门工学结合精品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建设重点建设重点建设3000 3000 种国种国家规划教材家规划教材28高等职业教高等职业教育育应贴近产应贴近产业业,而不是,而不是贴近贴近“学科学科”,要按照,要按照培养对象未培养对象未来从事职业来从事职业的需要来设的需要来设计专业

    21、内容计专业内容。每门课程,每个教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都主动有效学环节都主动有效地为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培养目标服务。实训课要摆到。实训课要摆到突突出出位置,形成完整位置,形成完整体系,做到专业实体系,做到专业实践技能门类齐全,践技能门类齐全,重点突出,考核标重点突出,考核标准科学,准科学,课程设置要紧紧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围绕专业能力培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养目标进行,不进行,不能单纯追求学科能单纯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性。重组课程重组课程,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学效益。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内容的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科学性课程结构的课程结构的产业性产业性课程设置的专课程设置的专业

    22、能力导向业能力导向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的核心是突出职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能力培养以真实的工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选工作过程选取、整合、取、整合、序化教学内序化教学内容,强调与容,强调与行业合作开行业合作开发发291616号文件指出: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 1、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1)重构课程体系(2)重组教学内容(3)转变教学方式(4)改造教学情境30(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突出实践能力

    23、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的人才培养模式养模式

    24、31(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工学结合结合的人的人才培才培养模养模式式工学结合的本质:教育通过企业与工学结合的本质:教育通过企业与 社会社会 需求紧密结合,高等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

    25、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学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结合起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看到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看到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基本操作方法主要是通过学联系,提高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基本操作方法主要是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合作形式,注重质量管理、过程管理。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合作形式,注重质量管理、过程管理。32Diagram工学结合工学结合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改革 教学内教

    26、学内容容改革改革 专业调整专业调整和建设和建设 课程改革课程改革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人才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的重要的重要切入点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带动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33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校内成绩考核和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和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 定单培养定单培养 工学交替工学交替 任务驱动任务驱动 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导向 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至少半年至少半年)34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三化三化”、

    27、“四结合四结合”探探 索索企业企业-学校学校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学生学生-企业员工企业员工学习学习-职业岗位职业岗位人才培人才培养方案养方案教学教学过程过程角色角色内容内容能力培养的专业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的企业化教学环境的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3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模式工学结合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实践性实践性开放性开放性职业性职业性实验实验实训实训实习实习3个性质3个关键环节36 工学结合形式订单培养订单培养顶岗实习顶岗实习项目导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任务驱动工学交替工学交替工学结合模式下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过程

    28、教学过程五种形式五种形式37紧密结合,统一一致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的一体化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实践考核相结合38思考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即学、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学工学结合结合基于工作的学习校内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基于工作的学习校内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学习学习基于学习的工作校外顶岗实习基于学习的工作校外顶岗实

    29、习工作工作工工 科:基于生产;基于技术;基于工艺;基于流程科:基于生产;基于技术;基于工艺;基于流程应用文科:基于实务;基于流程;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应用文科:基于实务;基于流程;基于案例;基于问题艺术设计:基于设计与制作技术与务实艺术设计:基于设计与制作技术与务实分专业分专业39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学科型大学的本质属性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学科型大学的本质属性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和深度融合距离对接和深度融合.Learning by doingLearning by doing高职高职教育赖以安身立命的教育赖以安身立命的生存方式生存方式 是大学但是大学但又像企业

    30、又像企业是学生但是学生但又像员工又像员工是课堂但是课堂但又像车间又像车间 是教师但是教师但又像师傅又像师傅40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加强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积极探索校企组合建设新模式积极探索校企组合建设新模式 学校提供场地、管理学校提供场地、管理 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企业提供设备、技术 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要要求求41开发开发虚拟工厂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工艺虚拟实验虚拟实验实行建设实行建设主体多元化主体多元化 开展厂校开展厂校 密切合作密切

    31、合作 充分利用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建建设设途途径径42增加具有企业工作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成为实践技能课主讲成为实践技能课主讲提倡专业教师培训提倡专业教师培训到企业顶岗实习到企业顶岗实习引导教师为企业社区服务引导教师为企业社区服务提高科技开发服务能力提高科技开发服务能力(7)师资建设: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436个要改革人事改革人事分配和管分配和管理制度理制度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到企业顶岗实践岗实践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任兼职兼职 教师教师师 资 队

    32、 伍 建 设教师为企教师为企业和社区业和社区服务服务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培养专业带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优秀教优秀教学团队学团队44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专业视野,掌握本专业发展趋势。熟悉本专业教学专业视野,掌握本专业发展趋势。熟悉本专业教学环节,具有组织制定本专业教学文件的能力。具有环节,具有组织制定本专业教学文件的能力。具有相关企业工作经历,具有较强科技服务能力和过硬相关企业工作经历,具有较强科技服务能力和过硬的实践技能。的实践技能。专业带头人要能负

    33、责本专业的整体规划与建专业带头人要能负责本专业的整体规划与建设;负责本专业(专业群)课程改革;负责本专业设;负责本专业(专业群)课程改革;负责本专业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负责本专业教学团队的规划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负责本专业教学团队的规划和培养。和培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45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的培养:骨干教师要能胜任本专业的多门专业骨干骨干教师的培养:骨干教师要能胜任本专业的多门专业骨干课程,要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具备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课程,要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具备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以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变化;具具备终身学习的

    34、基础和能力,以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变化;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乐于接受现代教育理论,敢于在教育改革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乐于接受现代教育理论,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大胆创新,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启每个中大胆创新,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启每个学生的成功人生,努力打造具有未来就业竞争力,生存竞争力学生的成功人生,努力打造具有未来就业竞争力,生存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创新人才。一般教师的培养:要能胜任本专业的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教学,一般教师的培养:要能胜任本专业的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教学,准确把握本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能抓住该课程在准确把握本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能抓住该课

    35、程在专业目标岗位中影响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并熟悉该课程中所专业目标岗位中影响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并熟悉该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生产技能,能实施项目教学和教学做合一涉及的相关生产技能,能实施项目教学和教学做合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468教学评估: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8)教学评估: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5年一轮教学评估47(9)组织领导:(9)组织领导: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措措 施施建轮训制度,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

    36、班子的重要指标,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重视总结,宣传成果提高社会认可度48教育部教高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篇幅不大,全文约号文件篇幅不大,全文约3800字,共分九个部分。字,共分九个部分。核核 心心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突出一个重点、加强一个认识、明确一个目标突出一个重点、加强一个认识、明确一个目标 深化三项改革、加强四个建设深化三项改革、加强四个建设关关 键键 词:词:定位定位 目标目标 改革改革 建设建设 保障保障文件特点:文件特点:抓住了关键,可操作性强,获得广泛好评抓住了关键,可操作性强,获得广泛好评教高教高200616号文的主要内容

    37、号文的主要内容49突出一个重点:突出一个重点: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一个认识:加强一个认识: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明确一个目标:明确一个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总体要求:总体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 科学的创新精神科学的创新精神 熟练的操作技能熟练的操作技能教高教高200616号文的主要内容号文的主要内容50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体系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建设建设三大建设51四个加强四

    38、个加强Add Your Text加强模式改革加强模式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加强专业改革加强专业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加强素质教育52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素质教育加强素质教育 53要进行重点专业建设;要优先

    39、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要力争进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要在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导下,加强和规范专业建设;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 54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建设精品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加

    40、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55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56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至少半年时间顶岗实习;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

    41、究和技术开发;要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培养模式改革 57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正确的教育行为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正确的教育行为 1、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服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理念2、以服务社会经济特别是地方、以服务社会经济特别是地方(区域区域)经济和行经济和行业经济为宗旨,以就业教育为导向,根据社业经济为宗旨,以就业教育为导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会经济发展

    42、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我们办学理念问题办学理念问题581、加强基础条件及设施建设、加强基础条件及设施建设-基本任务基本任务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核心任务核心任务 学院的发展水平和所培养的人才质学院的发展水平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的优劣,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量的优劣,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因此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增强责任感是我们的核心任务水平,增强责任感是我们的核心任务。加强两个建设加强两个建设593、我们要坚定这样一个信念:职业教育就是就、我们要坚定这样一个信念: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高职教业

    43、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方向。就业是民生之本育的定位和方向。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人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高职教育的发展方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向。4、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我们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我们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要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要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打造面向就业市场的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打造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竟争力。核心竟争力。加强两个建设加强两个建设601、院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教师队伍

    44、院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住吸引、培训和使用三个环节。抓住吸引、培训和使用三个环节。一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支持教师一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它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到企业和其它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和实践教学能力;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和实践教学能力;二二要聘请一批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要聘请一批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改善师资结构,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改善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加

    45、强两个建设加强两个建设612、院各级领导要抓好、院各级领导要抓好“双师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加强两个建设加强两个建设623、教师要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知识结构。教师要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知识结构。

    46、要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必须从三个层要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必须从三个层面进行突破:面进行突破:具备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有关当代科学、具备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有关当代科学、人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应用科学方面基础扎实,人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应用科学方面基础扎实,以及熟练运用各种技术、技巧。以及熟练运用各种技术、技巧。掌握专门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双师型教师。有科学基掌握专门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双师型教师。有科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又拥有本专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础知识与技能,又拥有本专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必备的职业教育学知识,能

    47、依照职业教育规律进掌握必备的职业教育学知识,能依照职业教育规律进行有效的教育活动,并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探行有效的教育活动,并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探索。索。加强两个建设加强两个建设634、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与人共事、共同生活和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与人共事、共同生活和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教师能力要求的起点。这种能力不仅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是教师能力要求的起点。这种能力不仅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还能教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还能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学

    48、生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组织能力:具备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动力,组织能力:具备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动力,实现有效的教育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团结合作能力。实现有效的教育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团结合作能力。研究能力:是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也是在工作中自主性研究能力:是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也是在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同时教师对实践的创造性探索对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同时教师对实践的创造性探索对学生创造意识、能力的培养将起到催化作用。学生创造意识、能力的培养将起到催化作用。加强两个建设加强两个建设645 5、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

    49、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模式的模式 如最近两年介绍到我国的新教育理论,建构主如最近两年介绍到我国的新教育理论,建构主义义 、学习层级理论、学习层级理论 。建构主义:是给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知识建构主义:是给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知识的灌输。的灌输。学习层级理论:高级规则的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学习层级理论:高级规则的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前提,简单规则的学习以概念的学习为前提,概为前提,简单规则的学习以概念的学习为前提,概念学习以辩别为前提。念学习以辩别为前提。6 6、师德建设、师德建设 有人说,教师是学生的一本教科书,学生每天都有人说,教师是学生的

    50、一本教科书,学生每天都在阅读。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在阅读。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我们要做到教师的人格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我们要做到“学为人师,师垂典范,行为世范,示范群伦学为人师,师垂典范,行为世范,示范群伦”。加强两个建设加强两个建设65两个转变两个转变 由单一灌输教育向多样互动教育转变;由单一灌输教育向多样互动教育转变;由学科型教育向技能型教育转变;由学科型教育向技能型教育转变;推行三个并重推行三个并重 推行课堂教育与现场教育并重;推行课堂教育与现场教育并重;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并重;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并重;学历证书与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0861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