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讲)(原卷版).docx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430846
  • 上传时间:2020-04-04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6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讲)(原卷版).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讲原卷版 专题 04 地壳 运动 规律 原卷版
    资源描述:

    1、 1 专题专题 4 地壳的运动规律地壳的运动规律 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数是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多是描述地貌特征和分析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应多结合一些现实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高考考查方向预测: 1 考查内容以内、 外力作用与地貌、 地质构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为考查重点。 2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结合岩石的成因类型或有关示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结合时事工程建设、能源问题,考查 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结合实例考查河流地貌的

    2、发育及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网络构建】【网络构建】 知识点一、知识点一、板块的划分板块的划分 2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 块。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 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知识点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 (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 ;喷出地表后 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 (2)沉积岩:岩石在

    3、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 一般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 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 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等。 (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 挤压形成板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 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

    4、面的模式图: 知识点三、板块移动与地球面貌知识点三、板块移动与地球面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3 板块张裂区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消亡边界 运动方向 | | | 形成地貌 裂谷、海洋、海岭 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 海、大西洋等 喜马拉雅山脉、阿 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太平洋 西部岛弧、海沟 示意图 知识点四、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判读的窍门知识点四、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判读的窍门 岩浆是“岩石之本”, 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 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

    5、质循环模式图的关 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因此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作用。在三大类岩石中, 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形成的。凡指向岩浆的箭头, 其作用即为高温重熔再生,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地壳物质循环变式图举 例如下: (1) (2) 4 (3) (4) 此图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下“窍门”,便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是自岩浆始, 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 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沉积岩

    6、中含有化石。 知识点五、外力作用与地貌知识点五、外力作用与地貌 1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表 作用因素 作用过程 对地貌的影响 流 水 作用 侵蚀 冲刷地面,使河床加深、加宽, 形成“V”字形谷 总体来说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瀑布、峡谷是 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 5 表形态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沉积 流水在搬运侵蚀后的产物的过程 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 逐渐沉积起来 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则形成宽广的冲积 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 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 风 力 作用 侵蚀 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 地表 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7、风蚀蘑菇景观;地 表沙尘和碎屑被风侵蚀搬走,形成大片的戈壁和裸 岩荒漠 堆积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速减小或气 流受阻时,便导致风沙堆积 形成沙丘、沙垄及沙漠外缘的黄土堆积,如黄 土高原 2.不同发育阶段的河谷地貌及主要侵蚀类型 (1)河谷的演变过程 河谷地貌 河谷发育时期 分布河段 主要侵蚀类型 “V”字形 初期 上游 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 河湾 中期 中游 以侧蚀为主 槽形河谷 成熟期 下游 侧蚀、堆积 (2)流水侵蚀地貌的纵剖面 知识点六、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及其实践意义知识点六、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及其实践意义 地 质 构造 背斜 向斜 断层 产 生 原因 原本水平的岩层因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8、挤压作 用时,发生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 力,超过岩石能承受的程度,岩体 发生破裂断开 6 结 构 特征 岩层向上弯曲,中部岩层 老,两翼岩层新 岩层向下弯曲 中部岩层新,两翼 岩层老 断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明显的 错动、位 构 造 地貌 地形上,常形成山岭 地形上,常形 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 一侧上升的岩体,形成块状山地,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狭长的凹陷地 带; 断层构造地带, 易受侵蚀作用, 常会发育成沟谷、河流 地 形 倒置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受 张力,岩体断裂破碎,容易被流 水、风侵蚀成谷地 “向斜成山”。向斜 槽部受到挤压,岩 性坚硬,不易被侵 蚀

    9、,成为山岭 实 践 意义 石油、天然 气埋藏区 隧道 的良 好选 址 顶部地带 适宜建采 石场 地下水储藏区,常 有“自流井”分布 泉水、湖泊分布 地:河谷发育 铁路、 公路、 桥梁、水库等的 回避处 原 因 或 依 据 岩层封闭, 常 有 储 油 构造”,最 上 为 天 然 气,中为石 油,下为水 天然 拱形, 结构 稳定 且不 易储 水 裂隙 发 育,岩石 破碎易开 采 底部低凹易汇 集水,承受静水压 力 岩隙水易沿 断层线出露;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 为洼地,利于地 表水汇集 岩 石 不 稳 定,易诱发断裂 活动破坏工程; 水库易渗漏 知识点七、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方法知识点七、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10、方法 1以地质剖面图为例 7 2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 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 析。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 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 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 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因为地 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

    11、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 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部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 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3)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 褶皱水平运动。 断层升降运动。 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侵蚀作用。 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 (4)看岩层是否缺失: 8 若岩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 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 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5)看是否

    12、有岩浆活动: 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 (6)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 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地区、最高点、最低点、 相对高差等。如没有等高线,则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 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7)指导人们的找矿行为: 包括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利用背斜找油。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利用断层找水、找泉。 (8)为人类工程建设的合理选址提供依据: 大型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地带,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构造部位。 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一 地壳

    13、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例 1、下面左图是 2018 年寒假期间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 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 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 12 题。 1关于左图所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冬季寒冷干燥受西北季风影响 B缺乏地表水渗漏严重 9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纬度低,海拔较高 D地表“孤峰残丘”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与右图对应正确的是( ) A甲 c B丙 d C丁 e D戊 a 【变式探究】下图为目前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4、 34 题。 3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都是( ) A火山岛 B冲积岛 C板块挤压形成的 D内力作用形成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了六大板块 B板块的交界处都是消亡边界 C最深处位于大洋中脊附近 D大洋板块刚好和大洋边界吻合 高频考点二高频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与地貌 例 2、 (2018 年全国卷)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 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 8 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6. 贝加尔湖形成于 A. 地壳断陷集水 B. 火山口集水 C. 河流改道 D. 滑坡阻断河流 7.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

    15、明 A. 湖区降水量加大 B. 入湖径流增多 C. 湖盆在加深 D. 入湖泥沙增多 8. 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湖面蒸发弱 B. 湖泊面积大 C. 湖水盐度低 D. 湖水深度大 【举一反三】下图示意北美洲某高原两个出露岩层的横剖面(未按比例绘制,岩层已经编号以供识别), 在某些岩层中发现了化石。证据表明,和岩层是在同一地质时期沉积形成的。据此回答 12 题。 1图中岩层中岩石作为沉积物沉积时,当地环境最有可能是( ) A内陆沙漠 B山间峡谷 C广阔海洋 D高纬冰川 2和岩层在同一地质时期沉积形成,其证据是这两个岩层( ) A含有相同种类化石 B由冰川沉积物组成 C被发现于同一

    16、地区 D含同时代典型化石 【变式探究】 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 200 公里, 深达 1 000 米至 2 000 米, 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裂谷带。 读图完成 12 题。 1对图中所呈现的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11 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 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 高频考点三高频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外力作用与地貌貌 例 3、 (2018 年全国卷)图 2 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 个平坦面 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

    17、砾径 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 能淹没 T0。据此完成下面 3 个小题。 6.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 T0 B. T1 C. T2 D. T3 7.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T3形成时期 B. T2形成时期 C. T1形成时期 D. T0形成时期 8.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 持续下降 B. 持续抬升 C. 间歇性下降 D. 间歇性抬升 【举一反三】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 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 3 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 积物均以砾石为主, 贺兰山东麓南

    18、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 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 911 题。 12 图 3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 A B C D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变式探究】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 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

    19、”。下图是某处边石坝 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 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 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 黄色是泥土。 读图回答 1 3 题。 1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 A 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 B因为 B 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 13 C因为 C 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沉积 D因为 D 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沉积 2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 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

    20、白色 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A B C D 3下列地貌与边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 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 大。据此完成 911 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

    21、冻融塌陷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14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2019 年江苏卷)图 1 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 M 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 界面 M 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 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 34 题。 3界面 M 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 N 的是 A沉积物变化 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 D构造运动变化 4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2019 年天津卷 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 1 图 2 在图 1 所示贺兰山东麓,部

    22、分沟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历代先民凿刻的岩画(图 2 中甲所示) 。长期以来, 沟谷两侧岩石的破损对岩画构成了威胁。 (1)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6 分) (2019 全国卷,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 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 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 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 分) (2)指出 46 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8 分) (3)分析 8 月该河段河底淤积

    23、的原因。(8 分) (2018 年全国卷)图 2 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 坦面 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 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 没 T0。据此完成下面 3 个小题。 6.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 T0 B. T1 C. T2 D. T3 7.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T3形成时期 B. T2形成时期 C. T1形成时期 D. T0形成时期 8.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 持续下降 B. 持续抬升 C. 间歇性下降 D. 间歇性抬升 (2018 年全国卷) 贝加尔湖

    24、(如 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 8 千米。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6 6. 贝加尔湖形成于 A. 地壳断陷集水 B. 火山口集水 C. 河流改道 D. 滑坡阻断河流 7.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 湖区降水量加大 B. 入湖径流增多 C. 湖盆在加深 D. 入湖泥沙增多 8. 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湖面蒸发弱 B. 湖泊面积大 C. 湖水盐度低 D. 湖水深度大(2018 年天津卷)读图文材 料,回答下列问题。 3. 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年降

    25、水量的差异 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 植被覆盖率不同 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4.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间歇性抬升 B. 持续性抬升 C. 间歇性沉降 D. 持续性沉降 (2018 年北京卷)4. 图 2 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7 图中 A. 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 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2018 海南卷)图 4 为某 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 X 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 Y 区组成。X 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 区 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

    26、1415 题。 14导致该区域分异为 X 区和 Y 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 15X 区和 Y 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 (2018 年江苏卷)图 3 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 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8 5.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A. A B. B C. C D. D 6.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志留系 B. 石炭系 C. 二叠系 D. 第四系【2017 全国卷】 洪积扇是河

    27、流、沟谷的洪水 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 3 示 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 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 911 题。 图 3 19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 A B C D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

    28、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2017 天津卷】读图 3,回答第 3 题。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2017 江苏地理卷】 图 3 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56 题。 20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2016海南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 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 1920 题。 19.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

    29、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 20. 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2016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图1 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 品。读图回答1-2 题。 1. 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 B. C. D. 2. 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2016上海卷) (五)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

    30、之一。 9.2016 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 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10.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21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2016江苏卷)图10 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 题。 21. 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指化学沉积作用 B. 指搬运作用 C. 指成岩作用 D. 指火山喷发作用 22.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

    31、气圈的关系是 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4 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 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 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 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22 1.图 1 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 由西向东倾斜 C.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 由北向南倾斜 2.该地区 5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32、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 (2016北京卷)图 3 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 4 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2016浙江卷) 下图为某河谷地址、 地貌剖面图, 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 图中阶地 (用 T 表示, 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 形成。完成第 5、6 题。 5.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向斜 东侧大 B. 背斜 东侧小 C. 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23 6

    33、. 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 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 B. 乙 C. 丙 D.丁 (2016新课标卷)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 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 1 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 7-9 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讲)(原卷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3084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