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有机化学课件酸碱理论.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等有机化学课件酸碱理论.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 有机化学 课件 酸碱 理论
- 资源描述:
-
1、完整版课件ppt1 一、勃朗斯德(Brnsted)理论(一)酸碱质子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 是碱。所有酸碱反应都可用下式表示:AH +BA-+BH+酸 碱 共轭碱 共轭酸 这种平衡以质子传递为基本特征。在这个反应式中没有标出酸上的电荷,但很明显酸所带的电荷总比它的共轭碱高一个正电荷单位。第五章 酸碱理论和活泼中间体 5-1 酸碱理论 酸碱概念是在化学变化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之一。有机化学中异裂有机化学中异裂反应几乎都可以认为酸碱反应过程反应几乎都可以认为酸碱反应过程。目前酸碱理论有六种之多,但在有机化学中广泛使用的是勃朗斯德勃朗斯德理论、路易斯路易斯理
2、论和软硬酸碱软硬酸碱理论。完整版课件ppt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许多物质可以是酸也可以是碱,即不管它们是中性分子或正负离子,多数是同时具有酸碱性的两性物质。如:因此,可以认为带有氢的任何分子都可以是一个潜在的勃朗斯德酸,而任何分子都有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勃朗斯德碱。O+CH3O-+CH3OHDMSOAcidBaseBase+H2SO4+HSO4-AcidCH3H3COCH2H3COCH3H3COHCH3H3C完整版课件ppt3CH3COCH2COOR+RO-CH3COCHCOOR+ROHCH2=CH2+HACH2-CH3+A-H+DAD+HACH3NO2+HO-CH2NO2+HOH勃朗斯德理论揭示了
3、一切含质子物质和亲质子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它解释了加减质子的许多反应,如酸碱催化、重排以及许多有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等等。根据这个理论,任何涉及质子传递的有机化学反应都可以认为是一个酸碱平衡反应。如:完整版课件ppt4(二)酸碱催化(二)酸碱催化 液相催化中最常见的是酸碱催化,在有机化学中尤为普遍和重要。这种酸碱催化的实质就是质子的转移。它的功能是开辟一条迪活化能的反应途径以提高反应速度。这一能量较低的途径经常是通过一个新的或更稳定的中间体。反应物产物无催化反应的过渡态催化反应的过渡态吉布斯自由能反应进程自由能完整版课件ppt5比如:CC+H2OCCOHH极度缓慢CCH+CCHCCHOH2-H+
4、CCOHH很快反应由于烯的共轭酸碳正离子是比中性底物更活泼的物种,所以H+起了催化作用。又如羰基的亲和进攻的反应常常能被酸所催化,就是因为汤剂化合物的共轭酸的亲电性比中性分子强得多的缘故。在酸碱催化的反应里,第一部反应总是催化剂和底物之间的质子传递。当底物的共轭酸或共轭碱是一种比底物更活泼的物种时,就会有催化作用。如果以水作溶剂,最简单的情况是反应速度随H3O+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如乙缩醛的水解反应:反应速度 kH3O+CH3CH(OC2H5)2完整版课件ppt6这种酸催化反应只和氢离子的浓度成正比,成为特殊酸催化作用。其反应特点是,在决定反应速度之前对底物快速而可逆的质子化。例如只要pH值不变
5、,假如质子性物质如NH4+,并不影响反应速度。还有一种反应不仅能H3O+催化,同时也能被存在体系中的其它酸所催化。这样的反应叫做一般酸催化反应。所谓的一般指的是一般的质子给与体都能催化反应。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对底物的质子化慢,即质子化是发生在决定速度的一步。=k HAHAS 在这个类型的催化反应中,强的酸气催化效果最好。催化剂的酸性强度和催化能力的关系可用勃朗斯德催化方程式表示:logk HA=a lgKa+C CH2=CHOR+HAAHCH2CHORCH3-CHOR+A-H2OCH3CHO+ROH+HA完整版课件ppt7二、路易斯理论(二、路易斯理论(Lewis theory)(一)酸碱电子理
6、论一)酸碱电子理论 在勃朗斯德提出酸碱质子理论的同时,即1923年路易斯提出了酸碱的电子理论。路易斯理论:酸 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 电子的接受体,它可以是具有空轨道的任何物质 碱 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 电子的给予体,它具有可供公用的电子对 因此,一般的酸碱反应的实质是,碱的未公用的或 p 轨道的电子对与酸的空轨道形成共价键。A+:BA BAg+2:NH3BF3+:F-BF4-Ag(NH3)2+完整版课件ppt8一些不通常不像碱的物种,如乙烯和芳香族化合物,按路易斯酸碱理论都是碱。如:CH2CH2+Ag+CH2CH2Ag+2C5H5-+Fe2+Fe(C5H5)2象
7、上述反应所表述的反应可以形成 p-配位的碱称之为 p-碱。由于化合物中配位键普遍存在,因此路易斯酸的范围更广。酸碱的新定义:酸酸 正离子;正离子;碱碱 能与正离子结合的负离子或中性分子能与正离子结合的负离子或中性分子 根据这一思想可把有机分子分解为两个部分:CH3CH2BrCH3CH2+(acid)Br-(base)CH3CO2CH2CH3CH3CO+CH3CH2O-完整版课件ppt9 路易斯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路易斯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中的很多反应可以看作是酸碱反应,如:(1)取代反应)取代反应 所谓的亲电试剂是路易斯酸;亲核试剂是路易斯碱。因此亲电取代反应是路易斯酸的
8、置换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路易斯碱的置换作用。如:H+NO2+NO2+H+CH3Br+OH-CH3OH+Br-(2)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一些不饱和键上的加成反应也可视为酸碱反应。如:H2O:+Cl3CCH=OCl3C-CH(OH2)2完整版课件ppt10(3)电荷转移络合物(电荷转移络合物(CT complex)的生成反应的生成反应 通过电荷配位而形成的络合物叫做电荷转移络合物。它是通过电子从给予体(碱)的分子转移到电子受体的分子上,然后两者以静电吸引或其它作用力相结合而形成的。这类络合物的一个特点是常带有显著的颜色。如:CNNCNCCN(H3C)2CNNCNCCN(H3C)4CNNCNCCN(H
9、3C)6二甲苯四甲苯六甲苯 其中各种甲苯是电子给予体(碱),四氰基乙烯是电子接受体(酸)。苯环上的甲基越多,生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的颜色越深,这表示甲基的数目增加致使电荷转移程度加大。在紫外光谱中发生红移。橙色深红深紫色完整版课件ppt11(二)软硬酸碱原理(二)软硬酸碱原理 软硬酸碱是1963年由 Pearson提出的,它是对路易斯酸碱的进一步分类。软硬酸碱定义如下:硬酸 接受电子的原子特性是体积小、正电荷高、可极化性低和电 负性大。也就是对外层电子抓得紧。软酸 相反情况 硬碱 给电子的原子特性是电负性大、可极化度低、难以氧化,也就是对外 层电子抓得紧。软碱 相反的情况 但是酸和碱的“软”和“
10、硬”这种性质是难以准确地划定的,因此把它们分为硬、软和交界的三种类型酸碱。某些酸碱的软硬分类列于 p 104 表5-2中。完整版课件ppt12 软硬酸碱理论的应用规则软硬酸碱理论的应用规则:“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亲=1)生成物的稳定性高 2)反应速度快。ORIOR不稳定硬酸I-软碱ORF稳定硬软结合比酰碘稳定,因为硬硬结合BrCOR软软结合硬软结合完整版课件ppt13 在许多有机化学反应中,包括了软-软、硬-硬的结合过程。如:H2CCH2+Br2BrCH2CH2Br快软软H2CCH2+H2O极慢软硬H3CCH2OH把路易斯酸碱分为硬、软和交界的三类,给许多问题的处理带来方便。Pea
11、rson 等人提出了酸碱绝对硬度的概念,并计算出绝对硬度 h 的数值。h值越大表示该酸碱越硬。p 105 表5-3给出了一些物质的绝对硬度值。RCHO硬软+Ag+OH-软硬RCOOH+H-Ag完整版课件ppt14表5-3 列出的数值在同样情况下进行比较,一般与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吻合的。如:F-,OH-的 h 值大,为硬碱;SH-,CH3-的 h 值小,为软碱。Na+,Mg2+,Al 3+的 h 值大,为硬酸;Br+,Ag+,Pd 2+的 h 值小,为软酸。从表5-3 的 h 值可以看出,其硬度为:R2O R2S;R3N R3P R3As;RCl R2S R3P TI+(h=7.26eV)TI 3
12、+(h=10.5eV)但 TI+比 TI 3+硬 Al 3+h=45.8eV完整版课件ppt15SSOOOOMHg+,Ag+OOOOOOMOSSOOOMHg+,Ag+X Na+K+K+Na+Mg+完整版课件ppt16三、超强酸三、超强酸(一)超强酸的含义和性质 超强酸是比100%的硫酸更强的酸,也叫超酸。超酸的酸度可用哈米特酸度 H0 表示。100%硫酸的酸度 H0=-11.93,氯磺酸 H0=-13.80比硫酸强100倍,。液体超强酸:HSO3F,HF(质子酸)+SbF5,AsF5(路易斯酸)混合物 固体超强酸:SbF5-SiO2-Al2O3,SbF5-TiO2-SiO2(H0=-13.75
13、-14.52)(1)氟磺酸及氟磺酸-五氟化锑 氟磺酸 也叫氟硫酸,b.p.165.50C,H0=-15.6,比硫酸强数千倍。这是由于自身 质子解所造成的。2 HSO3FH2SO3F+SO3F-显出超强酸性完整版课件ppt17如果氟磺酸中加入作为路易斯酸的五氟化锑,则酸性会大大加强,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反应:2HSO3F+2SbF5H2SO3F+SbF10(SO3F)-H0=-25(2)氟化氢-五氟化锑 (氟锑酸)2HF+2SbF5H2F+SbF-11(HF.SbF5)1:1的反应物酸度比100%的硫酸强1016倍。(3)三氟甲磺酸 H0=-14.6,b.p.=1620C。*超强酸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
14、给质子能力,可将质子给予具有未公用电子对(醇、醚、醛、酮等)以及具有 p 电子对和 s 电子对的化合物。完整版课件ppt18(二)超强酸的应用举例(二)超强酸的应用举例 1)某些有机物正离子在超强酸中相对稳定地存在且寿命较长。例如 HSO3F-SbF5能使烷烃生成烷基正离子:(CH3)3C-HHSO3F-SbF5(CH3)3C+SbF5FSO3-+H2在超强酸中(CH3)3C+是稳定的。可用NMR或其它方法进行研究。CH3CH2CH2CH3HSO3F-SbF5(CH3)3C+SbF5FSO3-CH3CHCH2CH3SbF5FSO3-+H2rearrangement2)利用它进行各种有机反应,如
15、烷烃的异构化、氧化、酯化、聚合等。CH4超强酸CH5+-H2CH3+CH4C2H6+H+.C2H7+完整版课件ppt19 5-2 碳正离子碳正离子 碳正离子是指碳原子上带有正电荷的物种,它是有机离子型反应机理中经常遇到的活泼中间体。一、碳正离子的结构一、碳正离子的结构 最普遍的一类碳正离子是配位数位 3 的碳正离子,即所谓的经典碳正离子。CH3+(CH3)3C+CH2=CH-CH2+碳正离子的结构特征:碳正离子的结构特征:1)中心碳原子是缺电子的,外层只有6各价电子。2)中心碳原子是平面的SP2杂化构型。完整版课件ppt20运用量子力学对简单烷基正离子计算的结果表明,平面构型比三角锥体构型的能
16、量大约低 84kJ.mol-1。另外,在超强酸中形成的叔丁基正离子的结构已经由NMR和IR谱图的分析得以证实。在平面结构中,中心碳原子以三个 sp2 杂化轨道与三个成键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三个s 键,正电荷集中在 p 轨道上。根据分子轨道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甲基正离子中碳原子净电荷的为 0.435,而氢原子的净电荷为0.188。RHHp 轨道垂直于s 键所在的平面完整版课件ppt21 配位数高于其正常价数的碳正离子叫做非经典碳正离子非经典碳正离子。这是一些配位数为 4 或 5 的碳正离子,如:环状溴鎓离子CH5+C2H7+在超强酸中形成的,其结构如下:CHHHHHH3CHHRCHCHRBrCH5+中碳
17、原子的配位数是 5,碳原子周围有 8个电子。其中一对电子形成三中心键,正电荷通过 s 键离域而使这种碳正离子获得一定的稳定性。完整版课件ppt22非经典碳正离子的另一个例子:已用NMR研究证实。6原冰片基正离子C-6为配位数5R经典碳正离子R-Ph-环丙烯型碳正离子环丙烯型碳正离子 p 键参与的非经典碳正离子,这是由于正电荷通 过不处于烯丙位的 p 键发生离域,而形成的环状二电子三中心键的正 离子。如:723其中,C-2和 C-3是4配位的,而 C-7是5 配位的,这一碳正离子的形成是由于已有2个电子占据的 p 轨道与 C-7 空的 2p 轨道相互重叠的结果。完整版课件ppt23上面讲述的有s
18、 键参与的桥式碳正离子和由 p 键参与的环丙烯型碳正离子,两者都是通过闭合的多中心键分配电荷的离域碳正离子。碳正离子存在形式对化学反应及产物构型有很大的影响。如:OBsHOAcKOAcOAcHOAcKOAcOAcOBs350倍外形的反应物比内型的快得多,原因是桥式碳正离子的结构使得外型-对溴苯磺酸根易于离去,而乙酸根又只能从成桥作用的相反方向进攻C-2。OBs-OBs-OAc背后进攻有利完整版课件ppt24二、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二、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通过测定它们的生成热,比较生成热的大小来判断。碳正离子有高的活性,易与亲核试剂反应,如:R+H2OR-OH+H+KR+通过测定反应的
19、平衡常数(pKR+),也可用来比较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大小。pKR+为负值,其稳定性差 pKR+为正值,其稳定性大如:C6H5CH2+pKR+=-22 不稳定 p-(CH3)2NC6H43C+pK R+=+9.4 稳定另外,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与正电荷中心相连的基团和溶剂有关,也就是电子效应和溶剂效应决定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完整版课件ppt25(一)电子效应(一)电子效应 碳正离子是缺电子的物种1)超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超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例如:给电子的超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使稳定性增加;(CH3)3C+(CH3)2CH+CH3CH2+CH3+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稳定性降低;(CF3)3C+(C6H5)2
20、CH+C6H5CH2+环丙基的弯键轨道具有部分 p 轨道性质,也可以与碳正离子中心碳原子的空的 p 轨道共轭,使正电荷分散。(C3H5)3C+(C3H5)2CH+C3H5CH2+环状共轭多系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环状共轭多系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取决于芳香性,当其离域 p 电子数符合休克尔规则时,则是稳定的。PhPhPhPhPhPhCPhPhPh完整版课件ppt27(二)(二)空间效应空间效应 碳正离子的中心碳原子处于sp2杂化状态的平面构型是比较稳定的,一是因为平面构型有利于电荷的离域,二是因为空 p 轨道的两辫在平面的两侧都可溶剂化。但是当空间因素使碳正离子不能具有平面构型时,其稳定性大为下降。因为
21、环状结构时不利于形成平面结构,非平面结构不能使电荷离域。桥头碳原子难以形成正电荷中心,如同双键难以连在桥头碳原子一样,都是空间因素决定的。CH3CCH3ClH3C乙醇-硝酸银CH3CCH2H3CCl乙醇-硝酸银稳定的不稳定的完整版课件ppt28叔碳正离子容易形成正电荷中心,是由于由原来的109.50转变为1200,三个烃基的拥挤程度减小,从而降低了后张力。H3CH3CH3CCl109.5oCH2H3CCH3+Cl-120o中心碳原子所连烃基愈大,反应张力愈大,碳正离子愈容易形成。(三)溶剂效应(三)溶剂效应 碳正离子的空 P 轨道可与某些有偶极特性的溶剂相作用,使碳正离子稳定化。因此碳正离子一
22、般在溶剂中,而难以在气相中单独存在。H3CH3CH3CBrCH2H3CCH3+Br-溶液中 84 kJmol-1气相中 840kJmol-1完整版课件ppt29三、碳正离子的生成三、碳正离子的生成(一)(一)直接异裂直接异裂 稳定的碳正离子容易在强极性溶剂中由异裂产生。有机C-O键一般难以异裂,如醇、醚中的OH和OR不易脱掉。但在路易斯酸催化下,也可异裂生成碳正离子。R-OH+H+R+H2OR-OR+H+R+ROHR-O-RHR-OH2这个反应一般认为是通过质子化而起亲电催化作用。(CH3)3C-Cl(CH3)3C+Cl-CH3OCH2-ClCH3OCH2+Cl-R-X+Ag+R+AgXAg+
23、起了催化作用完整版课件ppt30酰卤与路易斯酸作用,生成酰基正离子。如:RCO-F+BF3RCO+BF4-R-NH2HNO2R+N2R-N2+很难异裂的 C-H 键,可在超强酸中异裂而形成碳正离子。如:(CH3)3C-CH3HSO3F.SbF5(CH3)3C-CH2HH-H2(CH3)3C-CH2+(CH3)2C-CH2CH3完整版课件ppt31(二)亲电试剂与重键加成(二)亲电试剂与重键加成 酸催化的烯烃水合合成醇,或烯烃与卤化氢加成过程中,质子与烯键作用生成碳正离子:CC+H+CCH 羰基的氧原子也可发生质子化,而形成碳正离子。RRO+H+RROH溴正离子和烯烃加成,先生成环状溴鎓离子。R
24、2C=CR2+Br+BrR2CCR2完整版课件ppt32如果中心碳原子上连有使正电荷分散的基团时,生成经典的碳正离子。芳香族重氮离子热分解,形成芳基正离子,如:(三)其它方法(三)其它方法 有些用一般方法难以获得的碳正离子,可用特殊方法来制得:(C6H5)3C+HH+R+Cu2+R+Cu+(C6H5)3CHN2+Cl-Cl-,-N2R2CRC6H5+Br+CBrRC6H5RR完整版课件ppt33四、碳正离子的反应四、碳正离子的反应 碳正离子都是活性很高的中间体,可进一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一)同亲核试剂结合(一)同亲核试剂结合CH3CH2CH2+H2OCH3CH2CH2OH2+-H+CH3CH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