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老年社会工作.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课件老年社会工作.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件 老年 社会工作
- 资源描述:
-
1、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章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1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2目录CONTENTS导入案例“坐牢”的卓老太卓老太,72岁,因为脑溢血导致偏瘫,已经在床上躺了六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子女为她剃了光头。床成了她的栖身之所,也成了她的“监狱”。因为她无法走路,每天能做的事就是长时间地望着窗外,看着太阳慢慢升起,再慢慢落下。躺在床上的她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盼望国家早日出台一部关于安乐死的法律。资料来源:范明林,马丹丹.老化与挑战: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导入案例导入案例中的卓老太罹患脑溢血,造成了偏瘫,这使她的行动能力受损,也严
2、重影响了她的日常自我照料能力,使她处于半失能状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养护问题成为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要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了解关于个体衰老和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知识,学习和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能够使全社会形成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为更好地开展老年人服务奠定基础。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一、人的老化(一)老化的概念和特征广义的老化是指年龄的增长,是生物个体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狭义的老化则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结构、功能和心理的慢性、退行性变化,是一切生物个体生
3、命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美国老年医学家斯泰勒(Strehler)曾归纳了老化的六个特征:(1)普遍性。(2)内在性。(3)进行性。(4)有害性。(5)个体差异性。(6)可受干扰性。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二)老化的影响1.老年人生理变化特征2.老年人心理变化特征3.老年人社会关系变化特征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知识链接兰格的胶囊实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伦兰格(Ellen Langer)曾经做过一项颇具争议性的实验。1979年兰格将一个老式英格兰别墅重新整修成20年前的样子,别墅内的一切布置都回到了20年前,包括海报、收音机、电视里的新闻、日历等都恢复成
4、了20年前的样子,并且让一群年近80岁的老年人入住其中,老人们被要求在实验过程中不要回忆过去,而是真的相信自己活在20年前。兰格做这个胶囊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们对于自身年龄的心态变化是否会导致其健康方面发生实际的改变。实验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实验进行仅仅一周后,老人们的关节就变得更灵活,手更灵巧,而且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降低了。他们的思维明显更敏锐,身姿也更矫健。看到他们照片的人都觉得他们比进行实验前明显年轻。换言之,衰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扭转了。虽然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兰格和她哈佛大学的同事们进行此类创意性实验已经几十年了,并且积累的实验数据很有说服力。她在自己的新书逆时针中说:“我们都对
5、衰老和健康有一些固化的印象和看法,并深受其害。我们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关于疾病和衰老的消极文化暗示,而这些暗示又影响了我们的自我意识和行为。如果我们能从主导我们对健康的观念的负面且陈腐思想中解脱出来,那么即便已步入老年,我们也能有意识地敞开心扉去迎接更富有成就的生活。”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三)老年期的界定中国东汉时期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就曾经对老年期下过界定:“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瑞典学者桑德巴尔(Sundbary)曾在自己的著作人口类型中以女性生育机能的退化作为划分标准,把50岁界定为进入老年的起点。法国学者皮撤(Pichat)等人于1956年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
6、社会经济后果使用65岁作为步入老年期的起点。1982年的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重新考虑了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将老年人口的划分标准修订为60岁。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比重逐年递增,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庞大,因此有学者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1)低龄老年人,60周岁至74周岁;(2)中龄老年人,75周岁至85周岁;(3)高龄老年人,85周岁以上。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四)成功老化的概念成
7、功老化最早是由哈维格斯特(Havighurst)于1961年提出的,主要指老年人具有内在幸福感并满意自己目前和过去的生活,能够抵抗传统老化带来的衰退。另一种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成功老化是指通过对资源(自身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管理,达到最大化获得(期望的目标和结果)和最小化丧失(不期望的目标或结果)。我国学者刘雪萍等人结合我国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中国文化下的成功老化模型,将成功老化操作化为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参与及生活满意度四个因素。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二、人口老龄化与老龄化社会(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与衡量指标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
8、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造成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简单来说即老龄人口比重逐步增长的过程。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体系通常可以划分为三类: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指标体系、速度指标体系和抚养比指标体系。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二)老龄化社会的概念及评价标准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7%,该地区即被视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三)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老龄化成为世界各国均需面对的普遍现象2.老龄化趋势
9、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3.高龄化问题凸显4.老年人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四)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老龄化进程迅速2.老龄人口基数大3.高龄化趋势加剧4.未富先老5.地区发展不平衡6.城乡倒置显著7.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老年社会工作是一项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的,运用专业方法以维持和改善老年人社会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的专业实践活动。从广义上来看,老年社会工作是为了应对老龄社会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以老年社会问题为工作核心,促进相关的老年社会福利措施,包括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年教育、老年医疗等相关宏观政
10、策的发展,是促进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解决的有效工作手法;从狭义上来看,老年社会工作是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充分运用专业技术帮助老年群体摆脱困境、发展自身、满足需求并提高生活质量的实务过程。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二、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第一,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认知调节,协助老年人充分认识老年、接受老年,并帮助他们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或心理上的迅速退化,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第二,改善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协助老年人处理与配偶及子女的关系,为老年人提供婚恋相关的咨询与辅导。第三,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项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及志愿服务,促进老年人
11、群体的社会融合。第四,调适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协助开展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评估,进行适老化环境改造,使老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拥有正常的社会生活。第五,积极整合社会服务政策、制度与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设计并提供更适合老年人的服务方案,以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第六,总结实务经验,进行政策倡导。结合老年实务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研究、分析与老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社会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的不完善与不合理内容,为我国建设积极老龄化社会谏言献策。总的来说,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二是帮助老年人发展自身。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一)以服务对象划分1
12、.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各种困难的老人2.老年人的家庭成员3.老年人的亲友或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二)以老人问题的种类划分1.失能老人 2.贫困老人3.丧亲老人 4.空巢老人5.受虐老人 6.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人(三)以老人的需求划分1.需要解决困难的老年人2.有发展需求的老年人(四)以老年人所处场域划分1.居家养老的老年人2.机构养老的老年人3.流浪老年人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四、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知识水平层面1.促进健康的知识2.社会照顾知识3.个案管理知识(二)价值观层面1.年龄平等的理念2.全人健康的理念3.积极老龄化的理念(三)技巧层面1.哀伤辅导的
13、技巧2.生命回顾的技巧3.临终关怀的技巧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成功老化?我国对成功老化的界定标准是什么?2.试论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3.老年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第二章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1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2目录CONTENTS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3导入案例认为“活着真没意思”的王老伯王老伯,72岁,半年前入住某养老机构,与同住一室的张老伯关系良好。两人经常一起散步、听戏,生活上也彼此照顾。一个月前,张老伯因为突发脑溢血辞世。王老伯出现情绪低落、不思饮食、沉默寡言等情况。特别是最近,王老伯常常会说“人老了,活着真没意思”的话。这引起了养老机构工
14、作人员及家人的重视。养老机构派专人与王老伯沟通,家人也增加了探望的频率。但是王老伯的情绪依然低落,让人担忧。资料来源:赵学慧.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导入案例导入案例中的王老伯远离家人,难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尤其是老年阶段的身体衰老和疾病缠身更让他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孤寂的养老院生活中,张老伯给了他陪伴与支持,因此,张老伯离世对他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要想分析清楚王老伯的状况,并为他提供有针对性且有效的服务,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应该说,每个专业背后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老年社会工作也不例外。理论通过对众多事物的总结来解释客观事实的规律,为干
15、预实践提供一定的方法与视角,指导实践朝正确的方向迈进。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一、脱离理论 脱离理论(Disengagement Theory)又被称为撤离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卡明和亨利(Cumming&Henery,1961)提出。它既是老年学家提出的第一个有关老年人的理论,也是引起最多争论的理论。该理论从社会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人的能力不可避免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社会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脱离社会。该理论指出,脱离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脱离理论将老化看作是一个必然性的和普遍性的
16、过程,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二、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是1963年由哈维格斯特和埃尔布莱特(Havighurst&Albrecht)提出的一个与老年和老化现象有关的理论。它认为老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可以让老年人重新审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并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活动理论主张:第一,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用新的角色替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尽量缩小。第二,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指数更高,更能适应社
17、会。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三、延续理论 延续理论(Continuity Theory),也被称为人格理论,哈维格斯特是这一理论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延续理论认为,老年期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年期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老化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的生活方式,而是延续中年时期的生活状态。中年时期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到年老时期如果能延续这种贯有的生活方式,他的晚年生活就将是幸福的。延续理论强调个体老龄化的差异性,突出了个性在老年期适应中的重要作用,但它无法解释老年人根据个人愿望及外部社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生活方式的情况。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四、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Role The
18、ory)是1942年由科特雷尔(Cottrell)提出的老年社会学理论,也是社会老年学家解释个体如何适应衰老的最早尝试之一。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一生中都扮演着多种角色,随着年龄的不同,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相互接纳的一种形式,是个体以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过程。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五、亚文化理论 亚文化理论(Subculture Theory)是美国学者罗斯(Rose,1965)提出的一个老年学理论,其目的是对抗衰老以及相伴而生的地位丧失所带来的社会针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罗斯认为,只要同一领域成员之间的交往超出和其他领域成员的交往,就会形成一个亚文化群,
19、而老年人群体恰恰是符合这个特征的亚文化群体。在老年亚文化群体中,老年人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能够较少遭受年龄歧视,更好地形成自我概念并增加对社会的认同感。在亚文化理论看来,老年亚文化是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法。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六、年龄分层理论 美国学者莱利(Riley)和福纳(Fone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年龄分层理论(Age Stratification Theory),该理论以社会学的角色、地位、规范和社会化概念为基础,分析了年龄群体的地位以及年龄在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含义,形成了一个理解老年人社会地位的框架和包括整个人生的老龄化概念。年龄分层理论认为每个社会成员一生中
20、都经历着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生命过程,另一个过程是社会变迁过程。年龄分层理论有四个主要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同期群,第二个要素是各年龄层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不同,第三个要素是年龄层的社会形成,第四个要素是与年龄有关的期望。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同期群人群在生命历程中面临的环境存在诸多差异,因此他们的老龄化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在内外因素的干预下,同期群人群内部存在的能力差异、角色差异和期望差异(还有兴趣差异等)构成了处于社会不同层次成员在老龄化过程中的层次差异。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一、毕生发展理论 毕生发展理论(Life-Span Theory)是当前广受关注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它是20世纪70年代由心
21、理学家巴尔特斯(P.B.Baltes)等人从进化论和个体发展观的角度对人的发展与衰老进行的研究与探索。巴尔特斯认为个体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应该是“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人的行为是生物-基因的和社会-文化的过程与条件共同建构的结果。毕生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规律。它的核心假设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不会在成年期结束,而是贯穿人的一生,它是动态、多维度、多功能和非线性的。巴尔特斯提出了关于人类衰老本质的七个命题的理论框架,基于这一命题框架,巴尔特斯设计出了关于成功老化的心理模型,称为“选择性优化与补偿模型”(Selective Optimization
22、 with Compensation,简称SOC)。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一、毕生发展理论选择性优化与补偿模型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二、人格老化理论(一)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是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有关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八个阶段分别为婴儿期(01岁)、儿童早期(13岁)、学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年期(1220岁)、成年早期(2040岁)、成年中期(4
23、060岁)、成年晚期(60岁以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个体均面临一个关键的任务,如果个体能够处理好这个任务,便会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而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影响今后的生活。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一)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阶段年龄冲突人格发展任务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婴儿期01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儿童早期13岁自主感对羞怯与怀疑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学前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培
24、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青年期12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感,时而感到彷徨迷失成年早期2040岁亲密感对孤独感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与社会疏离时感到寂寞孤独成年中期406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不关心别人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成年晚期60岁以上完善感对绝望感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悔恨旧事,唉声叹气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二、人格老化理论(二)莱文森的成人发展理论生命周期(Life Course)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主要是指一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这个过程中生活的具体特征。而生命历程(Life Cycle)
25、则是比生命周期更抽象的概念,它更像一个隐喻,是人的生命周期的潜在秩序,每一个人的生活可能是独特的,但是人们都要经历相同的基本顺序,这便是生命历程。生命历程由一系列生命结构(the Life Structure)的形成与改变构成,在他看来,生命结构是在某一时间中个人生活的基础模式,其核心是与他人,特别是重要他人的关系。整个生命历程被分为不同的时期(Eras),每一个时期持续25年左右,是“独特和统一的属性”,每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阶段独特的生理、心理、社会特征,这使一个时期与其他的时期相区别。在从一个时期向另一个时期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重大改变,即所谓的跨时期转换(Cross-era Trans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