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及功能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及功能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枢神经系统 解剖 功能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与功能.2脑的组成 端脑 间脑 脑干 小脑.3端脑(telencephalon)端脑又称大脑(cerebrum)被大脑纵裂分为2个大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以胼胝体相连。在大脑与小脑之间有大脑横裂隔开。每个半球表面有一层灰质叫大脑皮层,皮层下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中埋藏一些灰质核团叫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大脑皮层与下部结构间脑、基底节、脑干、脊髓的连接纤维称为投射纤维,包括内囊(前肢、后肢、膝部)、穹窿、外囊和最外囊。.4一 端脑外形及皮质机能定位(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二)端脑的主要沟回(三)端脑皮质的机能定位.5(一
2、)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每侧大脑半球有3个面:上外侧面、内侧面、底面3条沟: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5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大脑半球上外侧面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6大脑半球内侧面大脑底面顶枕沟.7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8脑的结构大脑皮质 联络纤维 前连合 胼胝体大脑髓质 连合纤维 穹隆联合 后连合 投射纤维(内囊).9(二)端脑的主要沟回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主要沟回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主要沟回.10 大脑半球上底面的主要结构 穹隆和海马.11(三)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Brodmann分区(52区).12端脑新皮质神经元常见的类型示意图分子层外粒层外锥体层内粒层内锥体层多形层.13第躯体感觉区
3、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包括Brodmann第3、1、2区。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以及位置觉和运动觉。第 I 躯体感觉区.14第躯体感觉区 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射特点是: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中央旁小叶的后部与小腿和会阴部的感觉有关,中央后回的最下方与咽、舌的感觉有关;左右交叉,即一侧躯体感觉区管理对侧半身的感觉。身体各部在该区内投射范围的大小与形体的大小无关,而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例如手指和唇的感受器最密,投射范围也较大。.15第躯体运动区:第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Brodmann第4区和第6区第 I 躯体运动区.16第躯体运动区:身体
4、各部在此区的投影特点为: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中央前回最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与下肢运动有关,中部与躯干和上肢的运动有关,下部与面、舌、咽、喉的运动有关;左右交叉,即一侧运动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但一些与联合运动有关的肌则受两侧运动区的支配,如面上部肌、眼球外肌、咽喉肌、咀嚼肌、呼吸肌和躯干、会阴肌,故在一侧运动区受损后这些肌不出现瘫痪;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第躯体运动区接受中央后回、背侧丘脑腹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外侧核的纤维,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至脑干运动核和脊髓前角。.17第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18第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第躯体感觉区人脑的第
5、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前回和后回下面的岛盖部皮质,与第 躯体运动区相重叠,与双侧感觉有关。第躯体运动区和补充运动区 第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后回下面的岛盖皮质,管理上下肢运动,但没有头部代表区。补充运动区:位于半球内侧面中央旁小叶的前方,额上回的内侧面。第躯体运动区和补充运动区主要在协调和计划复杂的运动中起重要作用。损伤初级运动区引起肌肉瘫痪或轻瘫,而损伤次级运动区则只引起较不显著和较特殊的运动障碍。.19 (三)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视区: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的皮质(17区),一侧视区接受同侧视网膜颞侧半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经外侧膝状体中继传来的视觉信息。损伤一侧视区,可引起双眼视野同向性偏
6、盲。听区:外侧沟下壁的颞横回上(41、42区),每侧听区接受自内侧膝状体传来的两耳听觉冲动。因此,一侧听区受损,不致引起全聋。视区听区.20(三)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平衡觉区: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代表区附近 味觉区: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 嗅觉区:海马旁回的钩附近.21(三)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语言中枢:大多数人在左侧大脑半球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44、45区)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22区)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39区).22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此区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症,即丧失了说话能力,但仍能发音。听觉
7、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22区),此区受损,患者虽听觉正常,但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意思,也不能理解自己讲话的意义,称感觉性失语症。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靠近中央前回的上肢代表区。此区受损,虽然手的运动正常,但不能写出正确的文字,称失写症。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39区),靠近视区。此区受损时,视觉正常,但不能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称失读症,也属于感觉性失语症。.23二 端脑的内部结构(一)侧脑室(二)基底节(三)大脑半球的髓质(四)边缘系统.24(一)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大脑半球内左右对称的裂隙,内含脑脊液,以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分4部:中央部:位于顶叶内前角:伸入额
8、叶后角:伸入枕叶下角:伸入颞叶.25 (二)基底核(basal nuclei)大脑半球白质内的灰质核团,靠近脑底大脑半球白质内的灰质核团,靠近脑底l尾状核尾状核 新纹状体新纹状体 壳壳 纹状体:纹状体:属锥体外系属锥体外系l豆状核豆状核 苍白球苍白球 旧纹状体旧纹状体l屏状核屏状核 功能不明功能不明 l杏仁体杏仁体 属边缘系统属边缘系统.26尾状核 尾状核:外形侧面观略呈豆点状,头部膨大,突人侧脑室前角内,构成侧脑室前角的下外侧壁。全长与侧脑室的前角、中央部和后角伴行,分为头、体和尾3部分。在前穿质的上方,尾状核与壳核融合。尾状头借内囊膝部与后方的丘脑前端相隔;自头端向后逐渐变细称为体;沿丘脑
9、背侧缘并与丘脑背侧之间以终纹为界,至丘脑后端转向腹侧形成尾部。尾部深入颞叶构成侧脑室下角的上壁,并向前终于尾状核头的下外侧、杏仁核的后方。进人中脑的大脑脚的内囊纤维,把尾状核与丘脑分割开;内囊的豆状核下部和外囊把尾状核与豆状核分开。.27豆状核 豆状核:是由壳核和苍白球组合而成的,因其外形近似板栗板,故称豆状核。苍白球在豆状核的内侧部,借外髓板与豆状核外侧的壳核分开,而其自身又被内髓板分为外侧与内侧部。其宽阔的底凸向外侧,尖指向内侧。豆状核的外侧借薄薄的一层外囊纤维与屏状核相隔。豆状的内侧邻接内囊,其尖部构成内囊膝部的外界。内囊后肢分隔着豆状核与丘脑,内囊前肢介于壳核与尾状核头部之间。故豆状核
10、的前缘、上缘和后缘都与放射冠(进出大脑皮质的重要传导束所在处)相邻。.28(三)大脑半球的髓质1.联络纤维:是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2.连合纤维:是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3.投射纤维:是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291.联络纤维(association fiber)联络纤维:是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其中短纤维联系相邻脑回称弓状纤维。长纤维联系本侧半球各叶,其中主要的有:钩束,呈钩状绕过外侧裂,连接额、颞两叶的前部;上纵束,在豆状核与岛叶的上方,连接额、顶、枕、颞四个叶;下纵束,沿侧脑室下角和后角的外侧壁走行,连接枕叶和颞叶;扣带,位于扣带回和海马旁回的深部
11、,连接边缘叶的各部;额枕束,起自额极,在上纵束的深面,尾状核的外侧向后,靠近侧脑室中央部,呈扇形终止于枕叶和颞叶。.30联络纤维解剖图与DTI图对照.312.连合纤维(commissural fibers)连合纤维:是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穹窿连合。1.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由连合左、右半球新皮质的纤维构成。由前向后可分为嘴、膝、干和压部四部分。在经胼胝体所作的水平切面上,可见其纤维向两半球内部前、后、左、右辐射,广泛联系额、顶、枕、颞叶。胼胝体的下面构成侧脑室顶。2.前连合:是在终板上方横过中线的一束连合纤维,主要连接两侧颞叶,有小部分联系两侧嗅球。3.穹窿和穹窿连合
12、:穹窿是由海马至下丘脑乳头体的弓形纤维束,两侧穹窿经胼胝体的下方前行并互相靠近,其中一部分纤维越至对边,连接对侧的海马,称穹窿连合。.32连合纤维解剖图与DTI图对照.33连合纤维解剖图与DTI图对照.343.投射纤维(projection fibers)投射纤维,是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其中大部分纤维呈辐射状投射至大脑皮质,此部分纤维称辐射冠(corona radiata)。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聚集成宽阔致密的白质带,称为内囊(internal capsule),横断面上的两侧内囊呈尖伸向内侧的“”形。内囊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膝和后肢三部分,各部分均有
13、重要的投射纤维通过。.35内囊内囊:内囊前肢(又称额部)伸向前外,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内囊后肢(又称枕部)伸向后外,分为豆丘部(豆状核与丘脑之间)、豆状核后部和豆状核下部。内囊膝介于前、后肢之间,即“V”字形转角处。经内囊前肢投射纤维:主要有额桥束和由丘脑背内侧核投射到额叶前部的丘脑前辐射。经内囊膝部的投射纤维:有皮质核束,该束纤维是从中央前回下13(躯体运动区头面部代表区)发出纤维下行到脑干各躯体运动核。经内囊后肢的投射纤维:经豆丘部的下行纤维束为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和顶桥束等。上行纤维束是丘脑中央辐射和丘脑后辐射,其中皮质脊髓束是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发出纤维至脊髓前角运动核
14、的纤维束;而丘脑中央辐射是丘脑腹后核至中央后回的纤维束,传递皮肤感觉和肌、关节的感觉,如损害波及此区,则有对侧躯体感觉障碍。经豆状核后部向后行的纤维是视辐射及枕桥束,前者由外侧膝状体到视觉皮质,后者由枕叶至脑桥核。经豆状核下部向外侧行的纤维有听辐射及颞桥束,前者由内侧膝状体至听觉皮质,后者由颞叶至脑桥核。.36内囊 内囊 由传入大脑和由大脑向外传出的神经纤维组成,是人体运动、感觉神经传导束最为集中的部位。因此,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会出现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和偏盲(视辐射受损)的“三偏”症状。.37投射纤维解剖图与DTI图对照.38.39(四)
15、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1.位置:半球内侧面,胼胝体周围2.组成: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有关皮质:岛叶、颞极有关皮质下结构:杏仁体、隔核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群、中脑被盖3.功能:与内脏活动、内分泌活动、情感行为、学习记忆等有关.40脑的组成 端脑 间脑 脑干 小脑.41间脑(diencephalon)位于中脑之上,两大脑半球之间的脑组织。界于端脑与中脑之间的脑部,左右各一,其间的室腔为第三脑室。此室向下连接中脑导水管,向上经室间孔连通端脑的侧脑室。结构较复杂,分为上丘脑、背侧丘脑、后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42一、上丘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