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相关解剖与生理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机械通气相关解剖与生理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通气 相关 解剖 生理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呼吸系统的解剖与呼吸功能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 内容大纲 呼吸系统的解剖与功能 呼吸力学监测基础(肺通气的动力与阻力)肺容积及通气功能 肺的换气功能呼吸系统解剖 上呼吸道:鼻、口腔、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左右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及气道组织间通道 上下呼吸道由环状软骨分开。外鼻 内鼻 鼻窦鼻l由上颌骨、两块鼻骨、软骨及脂肪结缔组织组成。l两块鼻翼围成鼻前庭,前庭上附着有鼻毛。l鼻前庭后面为内鼻的开口,称鼻前孔,是成人呼吸道最狭窄的部分。外鼻l内鼻由鼻中隔隔开,鼻中隔由软骨构成,通常向一边偏移。l三对骨架构成上中下鼻甲,对应地将鼻
2、腔分为上中下鼻道,在两边的上鼻甲上分布有嗅觉细胞。l鼻甲上分布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中间分布杯状细胞,在呼吸时起到热湿交换作用。内鼻 额窦 上颌窦 筛窦 蝶窦:没有过滤功能,主要是隔热,减轻颅骨重量,产生共振,增强声音。鼻窦 鼻腔的容积只有20ml,但鼻黏膜面积却达到160cm2 正常呼吸时,鼻腔可对气体加温到32摄氏度,%的相对湿度 鼻窦若开口引流不畅,可导致鼻窦感染,经鼻插管需注意 鼻l咽:上至颅底,下达环状软骨的下缘,成人全长1214cml鼻咽:颅底至软腭游离缘水平面以上的咽部称鼻咽,两旁有咽鼓管开口,后壁分布有咽扁桃体 l口咽:为软腭游离缘平面至会厌上缘部分,与悬雍垂、会厌、舌底相邻,
3、前方借咽峡与口腔相通,向下连通喉咽部。l喉咽:自会厌软骨上缘以下部分,下止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前方为喉,喉咽下食管与气管开始分别走行 咽 开口于喉咽部,与舌骨相接 由软骨、肌肉、及韧带组成 主要功能是发声.维持呼吸功能及在呼吸吞咽时保护气道 喉 环状软骨 为喉的下界,是气道唯一完整的环形骨性结构 是婴儿气道的最狭窄处 环甲膜 位于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紧急气道开放时可在此处做环甲膜穿刺,但因其临近喉神经,操作时应避免损伤神经 气管 起于环状软骨,位于前正中线,下行经过颈部进入胸腔纵隔在胸骨柄与胸骨体的交界处(angle of Louis)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成人气管直径平均为1.82.5cm,
4、长度约为1013cm,由1620个C形软骨环支撑,软骨环的尾端由薄层肌肉连接 气管 气管后方食管,由前侧的软骨部和背侧的膜部组成,平均长1013cm 气管分叉处有一块软骨,为隆突 右主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平均长12.5cm,与气管中轴延长线成夹角2030 左主支气管较右支气管细,平均长5cm,与气管中轴延长线成夹角4555气管分支及肺段的解剖 右主支气管先分出上叶支气管,再分出中间支气管及下叶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分出上叶及下叶支气管,左肺无中间叶,由上叶分出舌叶,与右肺的中间叶相对应。叶支气管下分为段支气管,对应的肺组织成为支气管肺段。右肺有10个肺段,左肺有8个肺段。气管分支及肺段的解剖 支气管
5、不断分出下级支气管,气道总共分为23级。细支气管开始于段支气管以下514级,它们的直径在12mm之间,称为小气道,小气道与大气道的不同在于它们的气管壁上缺乏软骨。小气道的概念与特点 直径在2mm以下的气道称为小气道,小气道与大气道的不同在于它们的气管壁上缺乏软骨 管壁菲薄,炎症易波及气道全程及周围组织 管腔纤细,分泌物等易阻塞 纤毛减少或消失,总横截面积非常大,小气道阻力占整个气道阻力的20%以下,呼吸做功减少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 气道由三层结构组成:粘膜 粘膜下层 外膜气管分支及肺段的解剖 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及两层中间的基底膜组成 构成粘膜的细胞在大气道主要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随着气道的不
6、断分支,逐渐以单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为主 纤毛细胞间分布有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基底膜上还分布有基底细胞,可分化为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气管分支及肺段的解剖 每个纤毛细胞有大约200根纤毛,因此每平方厘米的粘膜上约有1020亿根纤毛。纤毛以约20次秒的频率运动,形成连续的节律波,波长约为20mm,并向特定的方向推进,将粘液及附着的异物向咽部转运,正常的肺可将进入下呼吸道的异物在24小时内排出。气管分支及肺段的解剖 粘膜下层在固有层之下,包含支气管腺、毛细血管网、平滑肌和弹性组织。支气管腺通过导管开口于支气管内表面,是呼吸道分泌物的主要来源,腺体数量的增多可见于某些疾病如慢支炎。粘膜下层还可见肥大
7、细胞,其分泌组胺可使血管舒张,支气管收缩并导致一些以炎性反映为特征的疾病如哮喘。呼吸区 呼吸区开始于气道17级分支,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正常肺的总面积为40100m2,平均为70m2。呼吸区具有双重功能:气体的传导通路 气体交换呼吸区 电镜下肺泡的结构是多变的,可见两种细胞:型上皮细胞 型上皮细胞 型上皮细胞的数量大于型上皮细胞,但因为形态的原因,只占不到5的肺泡表面积。型上皮细胞可分泌肺泡活性物质,并可在肺受到损伤时分化为型上皮细胞。呼吸区 肺泡中还存在肺泡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可吞噬侵入肺泡的细菌及异物 肺泡巨噬细胞不同于型和型细胞,它不是来自肺,而是骨髓干细胞分化并
8、由循环系统转运到肺呼吸区 肺泡气体于毛细血管血液间隔有一层组织,称为肺泡隔或肺泡毛细血管膜 肺泡隔上分布有密集的毛细血管网,这就构成了十分巨大的气体交换界面,相当于将100300mL的血液分布到70m2的表面 肺泡隔的厚度很薄,大约为0.30.5m,这就提供了很短的气体交换距离,保证气体交换的快速有效呼吸区 肺泡间通道 肺泡孔,直径515m,允许相邻肺泡间气体通过,新生儿肺未发现有肺泡孔,数量和直径随个体发育而增加。支气管与肺泡间通道:兰伯特沟,直径约30m,即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时也能保持开放,允许肺小叶间气体通过 支气管间通道 直径80150m,下叶多见,可促进气体在肺内分布以及在肺结构损伤
9、时起到代偿作用肺容积及通气功能 肺的容积 肺泡通气及无效腔 阻塞性和限制性肺通气肺的容积 潮气量(Vt)残气量(RV)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功能残气量(FRC)深吸气量 肺活量(VC)肺总量(TLC)肺的容积肺的容积 Vt:需与肺血流量匹配。FRC:FRC过大,引起通气不足;FRC过小,肺泡在呼气末陷闭,吸呼气之间氧合波动大。PEEP ,FRC ;PEEP ,FRC 。VC:受呼吸肌力、肺、胸廓的弹性及气道阻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肺泡通气与无效腔 从气体角度看,通过终末细支气管以上气道的气体不参与肺内气体交换。这部分气体大约有120150 ml,称为解剖无效腔。即使进入终末呼吸单位的气体,因通气、
10、血流不均等原因,仍有一部分气体不能参与气体交换,称为肺泡无效腔。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肺泡通气与无效腔 分钟通气量(MV)=Vt 呼吸频率 分钟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与气体弥散和氧合息息相关。深慢呼吸时的肺泡通气量较浅快呼吸时高,所以效率也较之高。阻塞性和限制性肺通气 阻塞性:气道狭窄或陷闭、阻力过高导致的通气障碍。限制性:肺容积降低,或肺、胸顺应性下降等呼吸运动受限而引起。混合型:既有阻塞性通气障碍,又有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和限制性肺通气阻塞性和限制性肺通气肺通气相关的压力 胸内压 肺泡内压 气道内压 跨肺压 跨胸壁压 跨胸压 跨气道压胸内压 又称胸腔内压
11、或胸膜腔内压。一般为负压,正常功能残气位时为-5cmH2O。胸内压直接受呼吸肌活动的影响,吸气时负压增加,呼气时减少。胸腔负压有利于胸腔内大静脉扩张,有利于静脉回流。胸腔负压有肺尖到肺底逐渐减小,到肺底时接近零。可直接测定,与食道内压来替代。肺泡内压 其值取决于胸内压与肺的弹性回缩压之差。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超过肺弹性回缩力,肺泡内压低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内,直到肺内压=大气压。呼气时,胸腔负压降低,低于肺弹性回缩力,肺泡内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呼出,直到肺内压=大气压。气道内压 在吸气和呼气末,气流停止时,从肺泡到鼻、口腔、气道各处的压力相等。吸气时,压力从口、鼻到肺泡递减,呼气时递增。在呼吸
12、运动中,气道内任意两点间的压力差,取决于其间的阻力大小、气流速度、气流型态。跨肺压 肺泡内压与胸内压或者肺间质内压之差,是扩张或收缩肺的压力。跨肺压的大小主要与肺顺应性有关,肺顺应性减低时跨肺压增大。其他 跨胸壁压跨胸壁压 肺泡与胸腔外大气压力之间的差,是扩张或压缩胸阔和肺脏的总压力。跨胸压跨胸压 肺泡与胸腔外大气压的差,是扩张或压缩胸廓、肺脏的总压力。控制性机械通气时的跨胸压,即为呼吸机驱动呼吸的总压力。跨气道压跨气道压 是气道内压与肺泡压之间的差,是使气流通过气道驱动压。肺通气的动力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壁肌。辅助呼吸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胸背部部分肌肉。吸气时主
13、动运动,平静呼气是被动运动,用力呼气呼气肌参与呼气,是主动运动。在平静呼气初,肺泡压=大气压;在用力呼气初,肺泡压大气压 12cmH2O。呼吸肌的解剖与功能主要吸气肌辅助吸气肌吸气时主动运动,平静呼气是被动运动,用力呼气呼气肌参与呼气,是主动运动。在平静吸气初,肺泡压=大气压;在用力呼气初,肺泡压大气压 12cmH2O。吸气时压力变化吸气时吸气过程中呼气末胸内压-3 -5cmH2O肺泡压,口腔压,为0呼吸中枢驱动,隔肌收缩下降,胸廓上抬,呼吸肌开始工作,胸内压减少,肺泡压减低,跨气道压增加气流产生气流进入肺泡肺泡压先减低后增加跨气道压减少胸内压减低吸气初吸气时压力变化呼气时压力变化呼气开始时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