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产出要素投入结构分析(2021年)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292257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PPTX
  • 页数:14
  • 大小:22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产出要素投入结构分析(2021年)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我国 长期 经济 增长 产出 要素 投入 结构 分析 2021 课件
    资源描述:

    1、内容内容目目录录1.我我国国长长期期经济经济增增长长的的基基本本事实事实与与趋势趋势42.长长期期经经济济增长增长的的产产出出要要素素投入投入结结构构分分解解53.追追赶赶效效应应的来的来源源索索洛洛余余项的项的产产业业结结构构内内涵涵71.发展阶段一:改革开放前要素禀赋的不匹配时期72.发展阶段二:改革开放后要素效率的提升83.发展阶段三: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94.生生产产端端的的问题问题与与供供给给结结构构改革改革的的必必要要性性111.全要素生产率下滑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转换112.资本要素产出下滑长期经济增长的资本稳态113.劳动力要素投入不足刘易斯拐点与结构性错配135.问问题题总总结结与

    2、结论与结论146.供供给给结结构构转型转型的的核核心心内内涵涵与未与未来来路路径径(专(专题题二)二)15图表图表目目录录图 1: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经历大致三个阶段4图 2:08 年危机后我国潜在增速进入长期下滑区间4图 3:产出缺口与通胀相关性较高5图 4:通胀预期对在部分时期显著影响通胀5图 5: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计量分解6图 6:不同资本密集度技术的等产量线7图 7:经济发展的常规要素增长轨迹7图 8:建国初期一产劳动力人口占比极高8图 9:重工业优先战略带来的资本增长8图 10:增长绩效波动较大8图 11:计划经济体制的内生性8图 12: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9图 13:我国实

    3、际汇率指数呈现长期上升趋势9图 14:我国产业发展经历了工业化与后工业化阶段9图 15:制造业为主的二次产业成为经济核心成分9图 16:服务业产值增速超过工业10图 17: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近五成10图 18: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大贡献10图 19:生产性服务业占据服务业主导10图 20:全要素生产率自 07 年以来快速下滑11图 21:生产效率下滑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1图 22:二次产业长期是我国增长第一大贡献12图 23:资本形成额对 GDP 拉动长期处于高位12图 24:资本形成对 GDP 的贡献率呈现下滑12图 25: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呈现长期下滑12图 26:农村劳动人口向城

    4、镇转移13图 27:一次产业劳动人口向二三次产业转移13图 28:农民工占农村人口比重达到高位131内容目录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本事实与趋势4 图 1:我国长期图 29:农民工人口增速逐年放缓13图 30: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下滑14图 31:存量就业人口进入负增区间14图 32:新增农民工人数远不及高校毕业生人数14图 33:高校招生与毕业人数快速上涨14表 1: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增长计量分解62图 2 9:农民工人口增速逐年放缓1 3 表 1:不同时期我国经1.我国我国长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期经济增长的基本本事实与趋势事实与趋势将我国 1953 年至今的实际 GDP 增速年度数据进行 HP 滤波处

    5、理,可以初步得到我国长期 经济增长的潜在产出水平;而 1992 年后我国开始按季度公布实际 GDP 增长,利用频率更高的 历史数据可以更准确地测算我国自 1992 年以来的潜在增速水平,由于我们无法准确得知本次疫情对于潜在增长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在测算时,我们剔除 2020 年度数据,利用 2019 年以前 的历史数据得到潜在增速,并进行趋势性预测。图图 1:我国我国长长期经期经济济增长增长经经历大致历大致三三个阶个阶段段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期,由于要素资源禀赋的不匹配我国发展经历了数次衰退,经济增长波动性极强。第二阶段为改革

    6、开放后,市场机制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快车道,直到 08 年金融危 机前,我国经济潜在增速长期保持在 10%左右的水平,“追赶效应”明显呈现。第三阶段则是2008 年以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潜在增速明显下滑,并进入长期下滑区间。图图 2:08 年危机后年危机后我我国潜国潜在在增速进增速进入入长期长期下下滑区滑区间间经济增长本身具有周期性,可以将某一阶段划分为相对的衰退、萧条、复苏、繁荣;由于6.52520151050-5-10-15-20-25-301953195619591962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

    7、001200420072010201320162019(%)年度测算GDP潜在增速 实际GDP累计同比(年度)潜在增速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5.0819921993199419951996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92020202120222023202416(%)14121086420季度数据测算GDP潜在增速(不含疫情影响)潜在增速实际GDP累计同比(季度)预测序列预测31.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本事实与趋势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可外生冲击可能会导致经济体提前进入衰退区间以及

    8、拉长萧条与复苏周期,因此外生因素对于长 期潜在产出仍然存在冲击的可能,这也是 08 年后我国经济长期进入增长放缓的原因之一。对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难以准确计算其对经济潜在增速的冲击程度,因此选择剔除疫情期 间增长数据,根据 20 年以前的历史数据进行长期经济增长的趋势性预测。预测序列显示,我 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潜在增速目前处在 6%的水平,预计在当前趋势下(如果不存在有效的改革)会在 2025 年左右降低至 5%的水平。图图 3:产出产出缺缺口与口与通通胀相胀相关关性较性较高高图图 4:通胀通胀预预期对期对在在部分部分时时期显著期显著影影响通响通胀胀根据测算的潜在产出水平,可以相应地得到我国

    9、的产出缺口;可以看出,产出缺口与通胀 走势呈现高度一致性,表明 93 年以来需求因素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而供给能力并未受到过显著正向或负向冲击。菲利普斯曲线在部分区间出现不稳定性,表明通胀预期因素 此时的影响较为显著;整体上当通胀预期相对温和时,产出缺口与通胀程度匹配度较高;但当 存在强烈通胀或通缩预期时,通胀水平会则会偏离产出缺口,较为典型的便是 93 年至 96 年以 及 03 年至 05 年的情形。结合当前政策的稳健性、延续性,当前市场上的通胀预期相对平稳,加之疫情期间可能形成的负向缺口正在逐步修复,预计未来一到两年通胀压力不会很大,仍然 会处在相对温和的水平。由以上分析,我们

    10、得知经济增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进入了下滑区间,为什么在改革 开放后我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绩效?为什么我国进入了潜在产出的下滑区间,如何解决?回答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生产视角出发,对我国的长期供给能力进行剖析。2.长期长期经经济增长的产出要济增长的产出要素素投入结构分解投入结构分解对于一个经济体,投入的各生产要素结合形成了产出与增长,而由于生产要素本身存在的 复杂性以及当前的统计水平限制导致我们无法精确度量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因此只能以全要 素生产率这一剩余项代替除资本、劳动力以外的其他要素。本节,我们使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将生产要素分为资本积累、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又称索洛余项)三个部分,

    11、从总量层面上 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进行计量分解,得出各生产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大体贡献比例,以此-6-4-2024-226101418221993199419961998200020012003200520072008201020122014201520172019(%)产出缺口与GDP平减指数产出缺口(右轴)GDP:平减指数:GDP:累计同比43210-1-2-3-4-54-2 0246810 12 14 16 18 20 22我国的(产出-通胀)菲利普斯曲线产出缺口(%)通胀率(%)外生冲击可能会导致经济体提前进入衰退区间以及拉长萧条与复苏周判断在长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来源1。假定一个

    12、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1经过对数变换可得:=+(1 ),其中作为索洛余项存在。我们以中国 1965-2016 年的增长数据进行增长计量,可得:图图 5:我国我国长长期经期经济济增长增长的的计量分计量分解解根据计量结果,结合具体的经济历史时期,我们长期经济增长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表表 1:不同不同时时期我期我国国经济经济增增长计量长计量分解分解计划经计划经济济时时期期改革开改革开放放初初期期经济整经济整顿后顿后中国入中国入世后世后后危机后危机时期时期1965-19771978-19901991-20002001-20072008-2016资本拉动3.293.544.325.18

    13、5.25劳动力拉动3.032.271.882.551.98索洛余项0.593.884.263.121.24根据以上图表我们发现并总结得出关于上节两点疑问的初步答案:1、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追赶效应”,其原因何在?首先,经济发展初期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很高即要素生产率很高,同时无论从技术、资本、劳动力各个角度,生产要素的可得性都非常强。具体来说,最重要的便是改革开放显著提升了 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加之资本积累速度较快,劳动力资源较 为充裕,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效应”。2、为什么我国长期经济增长进入了下滑区间,如何改进?从结构层面上看,我国长期潜在增速的

    14、下滑主要源于三个方面:(1)全要素生产率大幅下 滑,08 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上个时期下滑了超过六成,这一“技术黑箱”对-6-8-10-2-41210864201965 1968 1971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2016(%)资本拉动劳动力拉动 索洛余项改革开放5判断在长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来源1。根据计量结果,结合具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了拖累。(2)资本形成额拉动下滑,尽管资本形成对当前我国经济拉动仍然 处在高位,但近十年已经进入了明显的下滑周期,一方面我国可能逐步

    15、进入了资本稳态,另一方面投资转化为资本的效率可能有所降低。(3)人口红利逐渐减弱,自 2000 年以来我国劳动 力要素拉动便进入了下滑区间。接下来我们将从结构层面入手,探究以上两个方面经济问题,并以此论证经济结构转型的 内在逻辑及其必要性。3.追赶追赶效效应的来源应的来源索索洛洛余项的产业结构余项的产业结构内内涵涵1.发发展展阶阶段一段一:改改革革开放开放前前要素要素禀禀赋赋的的不匹不匹配配时期时期根据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2,一个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劳动力与资本资源禀 赋是既定的,应当根据当前的要素资源禀赋选择最适当的资本密集度的技术,从而使得生产效 率最大化。随着发展逐渐深化,要素

    16、资源会沿资本密集的方向逐渐迁移,而相适应的要素应用 技术也应随之改变。图图 6:不同不同资资本密本密集集度技度技术术的等产的等产量线量线图图 7:经济经济发发展的展的常常规要规要素素增长轨增长轨迹迹建国初期,国内处于战后百废俱兴的发展状态,农业劳动力人口占我国劳动力总人口的比 重高达 83.1%,我国的资本要素供给存在严重的短缺,仍然处于落后的农业国状态。与此同时,迫于军事与政治上的压力,我国必须尽快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进而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显然这一战略与当时我国的资源禀赋结构是严重不匹配的,也因此产生了经济 发展绩效的问题。战略与绩效的两难便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早期的权衡取

    17、舍难题,即“大炮还 是黄油”问题。资本密集型技术LK劳动密集型技术 (K0,L0)O多样化锥要素增长轨迹6劳动密集型技术资本密集型技术LKL0O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了拖累。(2)资本形成额拉动下滑,尽管资本形图图 8:建国建国初初期一期一产产劳动劳动力力人口占人口占比比极极高高图图 9:重工重工业业优先优先战战略带略带来来的资本的资本增长增长要素禀赋的不匹配造成的效率问题在一五计划之后,逐渐凸显出来,首先表现为产业结构 失衡带来的风险抵御能力低下,这段时期 GDP 增长速度的波动性很大,潜在增长中枢处在较低的位置,供给能力不能得到最有效的提升。同时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匹配导致在市场化机制下 资本密集型

    18、行业无法负担劳动密集型资源的成本,从而无法获取利润。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与 我国制定的“赶超战略”形成矛盾,从而催生了宏观层面的价格扭曲以及微观层面的激励缺失,最终表现为计划经济体制。图图 10:增长绩增长绩效效波动波动较大较大图图 11:计划经计划经济济体制体制的内的内生生性性3.2.发发展展阶阶段二段二:改改革革开放开放后后要素要素效效率率的的提升提升根据前文,改革开放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即要素投入产出的效率得到大幅提 升。具体来说,这一点体现在 GDP 的增长速度上,同时也体现在我国的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 增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计划经济制度向逐步市场化的转型,宏观层面上我国经济

    19、中的价 格机制得以更加有效的发挥,微观层面上非公有成分的迅速发展大大提升了微观激励,二者结 合使得 GDP 增长进入上升期。同时,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体经济增长率在中长期 会引起本国实际汇率升值,这一结论与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增长形成呼应。908070605040302010019521956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2016(%)就业人员:第一产业占比 就业人员:第二产业占比就业人员:第三产业占比051015202530-51954 1961 1968 1975 1982 1989 1996

    20、2003 2010(%)资本真实增长率-10-15-20-25-300252015105-519531956195919621965196819711974GDP不变价:累计同比小农经济赶超战略计划资源经济 宏观:价格扭曲 微观:激励缺失7图 8:建国初期一产劳动力人口占比极高图 9:重工业优先战略图图 12:改革开改革开放放后我后我国经国经济增长济增长进进入快入快车道车道图图 13:我国实我国实际际汇率汇率指数指数呈现长呈现长期期上升上升趋势趋势3.3.发发展展阶阶段三段三:当当前前我国我国的的产产业业结构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后初期二次产业占据 龙

    21、头地位,三次产业逐步上升,一次产业逐步下降的工业化初期;二是 2016 年后三次产业占 比超越二次产业,并占 GDP 比重超过 50%的后工业化时期。截止 2020 年末,我国三次产业 占比 54.5%,二次产业占比 37.8%,而一次产业占比仅有 7.65%。经济的核心成分已经由早期 的农业、重工业逐步转向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图图 14:我国产我国产业业发展发展经历经历了工业了工业化化与后与后工工业化业化阶段阶段图图 15:制造业制造业为为主的主的二次二次产业成产业成为为经济经济核核心成心成分分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逐步向服务经济的转型即三产服务业对产出、就业的 贡献大于农业以及工

    22、业。2013 年,我国服务业产值增速超过二次产业成为我增长最快的产业,尽管疫情期间增长受到显著影响,但工业增速逐步放缓,服务业持续高速增长的长期趋势并未 改变。截止 2019 年末,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 47.4%,同期工业就业人 口占比 27.5%,农业就业人口占比 25.1%,远低于服务业就业人口,标志我国已经逐步摆脱传 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以及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路线。-10-15-20-25-302520151050-51954 1960 1966 1972 1978 1984 1990 1996 2002 2008 2014 202(%)GDP不变价

    23、:累计同比改革开放重工业优先1401201008060402002020201820162014201220102008200620042002200019981996199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52354.537.87.66050403020100202020172014201120082005200219991996199319901987198419811978(%)各产业占实际GDP比重一产占比二产占比三产占比工业化时期后工 业化 时期26.1887.184.642010030:业:业渔 造制 务 零造 业 售业储 件 务 业农 工 建 工 其 批 金 房 交 信 租 住 林 业

    24、筑 业 他 发 融 地 通 息 赁 宿牧 制 业 非 服 和 业 产 运 传 和 和业 输 输 商 餐、务 饮 仓 软 服 业一产二产三产(%)中国2020年细分行业占名义GDP比重图 1 2: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图 1 3:我国实际图图 16:服务业服务业产产值增值增速超速超过工过工业业图图 17:服务业服务业就就业人业人员占员占比比近近五成五成从对增长的贡献上来看,三次产业对 GDP 的拉动已于 2013 年超过二次产业,成为 GDP 的首要增长贡献力量。2019 年全年,服务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有 59%,工业建筑业共 37%,而农林牧渔业仅有 4%;从具体结构上来看,

    25、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租赁商务服 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起到绝对主导作用,占据了服务业贡献的 50%以上;同时仍然注意到仅工 业一项就占据了 GDP 贡献成分的 31%,工业依然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来源。图图 18:服务业服务业成成为经为经济增济增长的第长的第一一大贡大贡献献图图 19:生产性生产性服服务业务业占据占据服务业服务业主导主导2520151050-5-10201820152012201020072004200119981995199319901987198419811978(%)我国各产业产值增速 GDP:不变价:第一产业:累计同比GDP:不变价:第二产业:累计同比GDP:不变价

    26、:第三产业:累计同比02040608010020172012200720021997199219871982197719721967196219571952(%)就业人员:第一产业占比就业人员:第二产业占比 就业人员:第三产业占比-4-6121086420-21978 1983 1988 1992 1997 2002 2006 2011 2016(%)各产业对GDP累计同比拉动 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第一产业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第二产业 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第三产业业,4%9工业,31%建筑业,6%交运、仓储和邮政业,5%批发和零售业,9%住宿和餐 饮业,2%金融业,9%房地产业,3

    2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 业,10%其他服务 业,1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2019年细分产业对我国增长贡献率农林牧渔图 1 6:服务业产值增速超过工业图 1 7: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4.生产生产端端的问题与供给结的问题与供给结构构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必要性1.全全要要素素生产生产率率下下滑滑经经济济增增长的长的驱驱动动力力转换转换2010 年以来,有关于“中国崩溃论”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诸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者以及 金融从业者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大肆渲染,向中国经济的“软肋”开火。时至今日,尽 管这些论调均不攻自破,我们仍然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这样可以被渲染的因素。2008 年以

    28、来我国经济潜在增长步入了长期下行区间,根据前文计量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下滑是产 生这一现象的首要来源,而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类似于“技术黑箱”,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我 们尝试从几个方面解释其下滑的原因:(1)低效生产部门的杠杆积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过度投资依赖的特征,政策扩张会引 起“挤出效应”。在财政扩张时存在“政府投资”挤出“企业投资”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以国 有企业为经营主体,在信用扩张时存在“国企投资”挤出“民企投资”的问题。以 2008 年货 币财政刺激为例,期间约有两万亿资金流入基建部门形成了产能过剩,同时配套的大量信贷资 源以配给的方式流入国营企业形成了信贷市场分割;低效部门以及僵

    29、尸企业无法有效出清,而 生产率更高的部门则被挤出,形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2)技术的边际追赶效应下降:经济体发展初期,技术的边际可得性很强,而随着技术 水平的增长,技术攻关一方面需要面临国际政治压力,另一方面需要国内完善的投入研发体系 以及制造业基础,获取国际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大幅上升。图图 20:全要全要素素生产生产率自率自 07 年以来快年以来快速速下下滑滑图图 21:生产效生产效率率下滑下滑是拖是拖累经济累经济增增长的长的主主要因要因素素4.2.资资本本要要素产素产出出下下滑滑长长期期经经济增济增长长的的资资本稳态本稳态根据前文的计量分解,改革开放后,我国资本要素资源开始加速积累,此时资

    30、本的边际产 出很高,对我国经济增长显著加速贡献且长期处于高位,我国要素资源禀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 发展,这一现象被归结为经济发展初期的“追赶效应”;得益于此,我国二次产业发展迅猛,同 时也表现在二次产业以及资本形成额对我国 GDP 的拉动上。资本形成要素的产出自 90 年以来023456200520072009201120132015(%)索洛余项5.185.252.551.983.121.241024681012(%)各生产要素拉动两阶段对比2001-2007资本拉动劳动力拉动2008-2016索洛余项10生产端的问题与供给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图 2 0: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长期下滑趋势,图图

    31、22:二次产二次产业业长期长期是我是我国增长国增长第第一大一大贡献贡献图图 23:资本形资本形成成额额对对 GDP 拉动长拉动长期期处于处于高位高位根据索洛模型,对于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经济体,当储蓄率、劳动力增长率、技术进步均 为外生给定时,经济增长在长期会收敛于稳态。此时总资本与总产出的增长率将会等于劳动力 增长率与技术增长率之和,而人均资本与人均产出增长率将会只等于技术增长率。那么,如果 技术进步长期停滞时,人均产出以及人均资本的增长将会陷入停滞。此时,由于资本积累的边 际产出将会越来越小,最终资本积累带来的产出增长(即固定资产形成额)会被资本折旧(即 固定资产折旧)完全抵销。其数学表达如

    32、下:+1 =+=+1 =根据索洛模型,投资拉动的效果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化而减弱,即投资带来的资本形成逐 渐有更多部分被用于抵销资本折旧。这一点在近 20 年的资本形成额增速以及资本形成的增长 贡献率上均有所表现。有理由认为,投资对于我国 GDP 增长的拉动将在长期呈现减弱态势。图图 24:资本资本形形成成对对 GDP 的贡献的贡献率率呈现呈现下滑下滑图图 25:资本形资本形成成总额总额增速增速呈现长呈现长期期下下滑滑121086420-21978 1983 1988 1992 1997 2002 2006 2011 2016(%)各产业对GDP累计同比拉动-4 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第一产业

    33、-6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第二产业 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第三产业-4-6-8 121086420-2 1978198419901996200220082014202三驾马车对GDP累计同比拉动 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20304050607080902001200420072010201320162019GDP增长贡献率:资本形成总额011510152025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资本形成总额:实际同

    34、比呈现明显的长期下滑趋势,图 2 2:二次产业长期是我国增长第一4.3.劳劳动动力力要要素素投投入入不不足足刘刘易易斯拐斯拐点点与与结结构性构性错错配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富余的农村的劳动人口与一次产业劳动人口分别向城镇与 二三产业转移,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逐步被打破,形成了一体化的城乡经济。此时传统农业部 门的过剩劳动供给已经完全被现代化产业吸收,标示着劳动力供给由过剩转入短缺的刘易斯拐 点也就随之出现。近十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二三次产业转移务工的趋势开始有 所放缓,农民工占农村人口比重已经接近 60%,农民工人口增速逐年下滑,种种现象表明我国 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转移节奏正

    35、在逐步收敛。图图 26:农村劳农村劳动动人口人口向城向城镇转镇转移移图图 27:一次产一次产业业劳动劳动人口人口向二三向二三次次产产业业转移转移图图 28:农民工:农民工占占农村农村人口人口比重达比重达到到高高位位图图 29:农民工:农民工人人口增口增速逐速逐年放年放缓缓人口总量上,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长期下滑趋势,截止 2019 年年末我国人口自然 增长率仅有 3.34%。劳动力市场上,存量就业人口于 2018 年首次进入负增区间,标志着新增 劳动人口已经无法覆盖离退休的劳动人口,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开始出现短缺问题,人口红利的 拐点也已经出现。10090807060504030201002

    36、0182015201220092006200320001997199419911988198519821979197619731970196719641961195819551952(%)乡村就业人员占比 城镇就业人员占比 同期城镇化率908070605040302010019521956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2016(%)就业人员:第一产业占比 就业人员:第二产业占比就业人员:第三产业占比0%20%40%6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192018201

    37、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2009(万人)我国农村人口构成农民工人数乡村非农民工农民工占乡村人口比重012123456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农民工人数增速4.3.劳动力要素投入不足刘易斯拐点与结构性错配图 2图图 30:人口自人口自然然增长增长率长率长期下期下滑滑图图 31:存量存量就就业人业人口口进进入入负增区负增区间间可是当劳动力市场面临普遍性的供给短缺情况下,结构性失业问题依然显著存在,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出现“招工荒”问题,这种供需的结构性错配也对我国劳动力要素的有效供给形成冲击。

    38、2010 年以来,新增农民工人数快速下滑,截止 2019 年,全年新增普通高校毕业 生 820 万人,新增农民工人数 241 万人,还不足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三成。从长期视角看,随着 经济结构转型进一步推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求会进一步上升,高校毕业劳动力供给会得到 消化,但短期内,劳动力错配现象依然会对产出形成一定负向冲击。图图 32:新增农新增农民民工人工人数远数远不及高不及高校校毕业毕业生生人人数数图图 33:高校招高校招生生与毕与毕业人业人数快速数快速上涨上涨5.问题问题总总结与结论结与结论经过对生产要素投入的分解,我们大致理解了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1、建国初期,重工业优先的战略形

    39、成了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匹配,在宏微观层面表现为价 格扭曲以及激励缺失,但同时也打下了著有成效的工业基础,为后续工业化发展提供了部分条35302520151050-520172012200720021997199219871982197719721967196219571952(%)自然增长率-0.07-0.151.41.210.80.60.40.20-0.2-0.4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存量就业人员增速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1020112012201320142

    40、0152016201720182019新增农民工人数普通高校毕业生数4002000800600194919541959196419691974197919841989199419992004200920142019每年新增农民工与大学生毕业人数对比普通高校毕业与招生数(万人)1000 (万人)高等教育:普通高校预计毕业生数 高等教育:普通高校招生数13图 3 0: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下滑图 3 1:存量就业人口进入14件。2、改革开放为结构性要素的投入创造了条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使经济增长效率显著 提升,借助资本积累速度以及劳动力要素的充裕,我国增长绩效明显改善,“追赶效应”得以释 放。同时也

    41、发现了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几个问题:1、次贷危机后全要素生产率下滑对 GDP 增长率形成了显著拖累。2、资本存量逐渐趋于稳态,资本要素贡献逐渐下滑。3、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劳动力要素贡献下滑。至此我们首先从历史角度理解中国经济的增长特征,从而解释改开前后的经济增长绩效问 题,同时根据前文分析,我们发掘了 2008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得出 以下结论:追赶效应的启示是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效率提升的核心,也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随着要素的边际可得性下降,追赶效应逐渐褪去。当前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拖累来源主要有三 个方面:(1)全要素生产率大幅下滑:08 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全要素生产

    42、率相比上个时期下滑 超六成,这一“技术黑箱”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了拖累。(2)资本形成额下滑:尽管资本形成 对我国经济拉动仍处高位,但近十年已进入明显的下滑周期,一方面我国可能逐步进入资本稳 态,另一方面投资转化为资本的效率有所降低。(3)人口红利减弱,2000 年以来我国劳动力 要素拉动进入下滑区间,劳动力供给逐渐不足,且存在明显的劳动力供需结构性错配问题。这三方面问题中,全要素生产率的下滑毫无疑问是核心症结,根据预测序列,在经济增长 保持现状且无有效对冲措施的情形下,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将会在 2025 年降至 5%左右。在供给端存在长期供给能力下滑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应运而生。2015

    4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2017 年 10 月,十九大报告指出“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 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供给侧结构型改革贯穿了 5 年的发展路径,可以预见在未 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依然是工作主线。6.供给供给结结构转型的核心内构转型的核心内涵涵与未来路径(专与未来路径(专题题二)二)供给结构转型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同时也是当前以及未来供给侧发力的政策主线,这 一改革的具体内涵、效果以及未来路径,笔者在下一专题展开。1 4 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产出要素投入结构分析(2021年)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29225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