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月经不调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内科月经不调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月经不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临床学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学教研室)荣晓凤荣晓凤1.感冒 5.水肿2.咳嗽 6.淋证3.泄泻 7.痹证4.黄疸 8.月经不调34 1、概念邪侵袭人体所引起邪侵袭人体所引起 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 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病证。的病证。5 “伤风”:病情轻者称伤风。“时行感冒”:病情重者,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广泛流行的,称为“时行感冒”。感冒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有一定传染性。2、现代医学范围 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
2、属 本病范围,可参照辨证论治。67病因:病因:外感邪气:感受风邪为主。病机:病机:卫外不固、肺失宣肃。8 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1)辨病邪性质2)辨风寒风热的不同3)辨病情轻重 2、治疗原则 以宣肺解表为治则。9风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渴与不渴咽喉红肿疼痛与否 汗出与否脉象浮数与浮紧。10主症: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咳痰清稀,舌苔薄 白,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葱豉汤;荆防败毒散加减。(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成药:荆防冲剂,九味羌活丸,藿香正气液。11主症:发热微恶风,头胀痛,咳痰黄稠,口干微渴,咽喉红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
3、。方药:银翘散加减。成药: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抗病毒冲剂。12主症:身热微恶风,有汗不解,肢体酸重痛,头重而晕,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 烦,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解表清暑,芳香化湿。方药:新加香薷饮。成药:藿香正气液、人丹、十滴水。13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风寒证(风寒证+气虚证)气虚证)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或败毒散加减。成药:参苏丸。14主症: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痛 头晕,心烦口渴,手足心热,干咳 少痰,舌红,脉细数。(风热证(风热证+阴虚证)阴虚证)治法: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
4、加减。15 某男性,发热咳嗽1天。发热微恶风(T:37.6),头胀痛,鼻塞流稠涕,咽 喉红肿疼痛,咳痰黄稠,口干微渴。舌苔 薄黄,脉浮数。要求:1、诊断 2、辨证 3、治法 4、方名 16171 1、概念、概念 咳嗽是指因肺失宣降出现咳 嗽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咳”指有声无痰。“嗽”是有痰无声。2、现代医学范围 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 等以咳嗽为主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1819 感受外邪 脏腑功能失调 肺气不足 清肃无权 肺失宣降 脾失健运 水湿成痰 气逆于上 肝郁化火 炼津为痰 肾气亏虚 不能纳气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20 1、辨证要点 1)
5、首先辨外感和内伤。2)外感和内伤咳嗽在临床上可相互 转化或兼夹。2、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疏散外邪、宣通肺气。内伤咳嗽-调理脏腑:养肺、健脾、补肾、清肝 22主症: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咳嗽(咳嗽+风寒证)风寒证)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杏苏散加减。成药:麻杏止咳合剂。23主症:咳嗽,咯痰黄稠,或兼发热恶风,头痛咽痛,汗出口干,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加减。成药:桑菊感冒冲剂,急支糖浆。24主症: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或痰带血 丝,咳引胸痛,鼻燥,咽干,喉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细数。治法:清肺润燥。方药:桑杏汤
6、加减。成药:川贝枇杷糖浆,川贝雪梨膏。26主症:咳嗽痰多而白粘,胸脘作闷,纳呆,身重易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治法:燥湿健脾,化痰止嗽。方药:二陈汤加减。成药:麻杏止咳合剂,橘红丸。27主症:咳嗽,痰多色黄质稠,咯痰不爽,胸胁胀满,口渴欲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方药:清金化痰汤或温胆汤加减。成药:清气化痰丸。28主症:气逆则咳,咳嗽阵作,痰粘难咯,面红咽干,口干口苦,咳引胸胁 作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法:清肝降火,泻肺止咳。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成药:丹栀逍遥丸合川贝枇杷糖浆 29主症:咳嗽咯痰清稀,面色晄白,气短懒 言,声音低微,喜温畏寒,自汗,容易感冒,舌质淡嫩,
7、脉虚弱。治法:益气固表,止咳化痰。方药: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成药:四君子合剂,玉屏风颗粒。30主症:干咳无痰,咽干声嘶,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红少津苔薄,脉细 无力或细数。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沙参、麦冬、玉竹、花粉、扁豆、桑叶玉竹、花粉、扁豆、桑叶)成药:百令胶囊,百合固金丸、二冬膏。31 某男,反复咳嗽、咯痰10余年,复发 3天。近日气温骤降,咳嗽复发,咳嗽痰多 色白质稀,伴胸闷气紧,面色晄白,气短懒 言,声音低微,动则出汗,平素容易感冒。舌质淡嫩,脉虚弱。要求:1、诊断 2、辨证 3、治法 4、方药 1 1、概念、概念 泄泻泄泻是指
8、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 稀薄,甚稀薄,甚至至泻出如水样的病证。泻出如水样的病证。泄:泄:指如水之泄,其势缓慢。指如水之泄,其势缓慢。泻:泻:指暴注下迫,发病急骤。指暴注下迫,发病急骤。2、现代医学范围 急慢性肠炎、结肠炎、菌痢、胃肠 神经官能症等以腹泻为主症等病可参照 本病辨证论治。感受外邪 湿困脾胃 饮食所伤 损伤脾胃 脾虚湿盛 脏腑失调 脾虚失运 运化失职 肾阳虚衰 清浊不分1、辨证要点 1)首先辨外感和内伤。2)根据大便的次数、形状、颜色、气味 及兼杂症等来辨虚实寒热。2、治疗原则 实证治以祛邪为主:散寒、消导、清利 虚证治以扶正为主:健脾、温肾、收涩主症:泄泻清稀,甚
9、如水样,腹痛肠鸣,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肢体酸 楚,舌苔薄白或白,脉浮或濡缓。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方药:藿香正气散成药: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 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 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 滑数或濡数。治法:清热燥湿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成药:肠胃康片,香连片。主症: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解,脘腹胀满,不欲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法: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成药:山楂丸,保和丸。主症:腹痛即泻,泻后痛不解,常与情志 有关,或伴胸胁满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治法:疏肝健脾(抑肝扶脾)方药:痛泻药方加减。成药:逍遥丸 主症:
10、大便时溏时泻,夹有不消化食物,反复发作,腹胀或隐痛,食后脘闷 不舒,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 苔白,脉缓或弱。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成药:人参健脾片、健胃消食口服液。主症:黎明腹泻,脐下作痛,肠鸣即泻 (五更泻),腰膝酸冷,舌淡苔白 滑,脉沉细。治法:健脾温肾,固涩止泻。方药:四神丸加减。成药:四神丸。某患者3日前因吃火锅后发生腹泻,自服 黄连素、痢特灵等西药,治疗未效。症见腹痛 泄泻,泻而不爽,粪便黄褐,气味臭秽,口渴,肢体困重,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要求:1、诊断 2、辨证 3、治法 4、方药1、概念 是指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 的一种病证。其
11、中目睛发黄是出现最早、消退 最晚而最易发现的指征之一。2、现代医学范围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等疾 病的过程出现黄疸者,均可参本节辨证 治疗。熏蒸肝胆感受外邪 湿热中阻 下注膀胱饮食所伤 湿浊中阻素体脾弱 脾胃失运 胆汁外溢1、辨证要点 首辨阳黄、阴黄。2、治疗原则 利小便(利湿退黄)。色泽病程 病证 病因阳黄鲜明如鲜明如橘子皮橘子皮病程病程较短较短 多属热证多属热证、实证实证 湿热湿热 为主为主 阴黄晦暗如晦暗如烟熏烟熏 病程病程较长较长 多属寒证多属寒证、虚证虚证 寒湿寒湿 为主为主 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色。兼发热口干苦,腹胀痛,便秘,小便 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热偏重 兼
12、头身困重,腹胀便溏,纳呆,恶心呕 吐,舌苔厚腻淡黄,脉弦滑-湿偏重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热重:茵陈蒿汤加减 湿重:茵陈五苓散加减成药:甘露消毒丹,茵栀黄口服液(注射液)(一)寒湿内困主症: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兼纳 少脘闷,腹胀便溏,神疲畏寒,舌 质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味。成药:藿香正气液。(二)瘀血内阻主症:身目俱黄日久,黄色晦暗。胁下刺 痛,痛而拒按。或兼纳少脘闷,神 疲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软坚通络。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味。成药:血府逐瘀胶囊,大黄虫丸,鳖甲煎丸。主症:起病急,黄疸迅速加深,黄色鲜明 如橘色。高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