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课件10第十章业绩评价之其他模式.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课件10第十章业绩评价之其他模式.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业绩 评价 激励机制 课件 10 第十 其他 模式
- 资源描述:
-
1、 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业绩评价之其他模式第10章 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contents目录1第一节 主观业绩评价2第二节 相对业绩评价3第三节 OKR 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
2、2 0 2 12 0 2 1第一第一节节 主观业绩评价主观业绩评价1 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第一第一节节 主观业绩评价主观业绩评价一、主观业绩评价的由来及概念一、主观业绩评价的由来及概念随着企业业绩评价方式由财务业绩评价逐渐转向综合业绩评价,更全面的评价指标(如员工和顾客满意度等)已被用于衡量企业整体业绩中去,用来削弱客观指标可能带来的潜在缺陷,加强评价系统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客观业绩指标的潜在缺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客观业绩指标做不到完全准
3、确地反应企业的真实目标,常用的方式是将一个近似指标替代完全确切的指标去表示目标利益和代理人的真实贡献,这样做可能最终导致激励扭曲的现象发生;其次,若代理人的业绩无法通过任何客观业绩指标来表示,会导致双边违约风险;最后,若代理人同时行使两种以上的任务时,某些任务及其成果可观察,其他任务不可观察,代理人将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具有可观察性的任务而忽视其他任务,不利于委托人整体目标的实现。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第一第一节节 主观业绩评价主观业绩评价一、主观业
4、绩评价的由来及概念一、主观业绩评价的由来及概念相对于客观业绩评价针对定量的业绩指标和固定的计算公式进行业绩评价而言,主观业绩评价是基于管理者个人主观判断或基于主观非财务指标,对被评价者不能量化且不易观察的行为及努力程度进行的评价。在客观业绩评价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主观业绩评价,能够缓解单纯采用客观业绩评价所带来的的潜在缺陷。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二、主观业绩评价理论基础二、主观业绩评价理论基础国内外针对主观业绩评价的研究始于两个不同的理论基础:委托
5、代理理论和组织心理学理委托代理理论和组织心理学理论。论。传统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过于简单和理想化的假设会导致客观业绩评价的相关理论无法解释和知道真实世界,无法通过一个确切无误的客观业绩指标表示现实中委托人目标。主观业绩评价可以作为客观业绩评价的补偿,可以弥补客观业绩评价指标的不足,减少客观指标的噪音,缓解客观指标可能引发的激励扭曲问题。组织心理学则认为可靠性是选择业绩评价指标的关键因素,主观业绩评价受个人能力和偏见的影响,其业绩评价指标不够准确和可靠。由于认识偏差和社会偏差的存在,主观业绩评价在实施时会出现主观指标界定不清晰、评分缺乏充足的证据、管理者的偏好主义以及员工的讨好行为等情况。第一第一
6、节节 主观业绩评价主观业绩评价 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三、主观业绩评价运用的决定因素三、主观业绩评价运用的决定因素主观业绩评价可运用于公司层面及公司内部不同经营层面。对于公司层面来说,不同公司主观业绩评价的运用程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取决于公司上市与否、公司规模、产品生命周期、公司成长机会、CEO任职期限、公司战略、公司发展阶段以及其制度背景等因素。如,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可能更倾向于主观业绩评价,因为这种战略模式下的企业一般更加注重长期性投资而非对
7、短期预算目标的实现;正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为了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机会和前景,各种研发和成长计划无法从当前的财务指标上得以体现。以上两种情况下的企业很多的依赖于主观指标的评价。对于公司内部组织层面来说,相对较为独立的经营单位,主观业绩评价运用较少。反之,需依赖其他部门来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部门,主观业绩评价更为有效。此外,主管业绩评价在企业中的效果还会受到主观评价方式、程序技术因素(指标选择以界定、评分方式和程序)以及组织文化因素(领导风格、上下级关系等)的影响。第一第一节节 主观业绩评价主观业绩评价 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8、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四、主观业绩评价的实施四、主观业绩评价的实施(一)分配主客观业绩评价权重(二)明确主观业绩评价系统的细节设计(三)设置有效主观业绩指标(四)追随企业文化(五)注意实施节奏第一第一节节 主观业绩评价主观业绩评价 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业绩评价相对业绩评价2 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9、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业绩评价相对业绩评价一、相对业绩评价概念和理论基础一、相对业绩评价概念和理论基础相对业绩评价相对业绩评价是将某个人或企业的业绩作为标杆或参照系,对企业管理者的业绩水平进行设计、评价或考核。从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来看,相对业绩评价源于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剔除,且同伴业绩的加权平均能够捕捉代理人面临的共同风险;随着行为科学的引入,发现相对业绩评价产生的努力和激励源于当被评价者的业绩与同伴相比较时,他们会意识到竞争的存在和压力,促使代理人用过学习、对比、模仿等感知过程来提高努力水平,从而改善业绩。应注意,在运用相
10、对业绩评价对经理人进行业绩考核时,需要首先考虑市场、行业或同类型企业的业绩水平,尽可能剔除不可控因素对业绩的影响。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业绩评价相对业绩评价二、相对业绩评价的应用二、相对业绩评价的应用(一)确定可比企业范围(一)确定可比企业范围 所选取的可比企业与自身相似度越高,可比性越强,使用相对业绩评价能够过滤掉大量的噪音,有利于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一般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细化可比公司的选取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司,制定
11、不同的选择标准。根据行业特征、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公司主动披露、融资约束程度以及经营杠杆高低等确定可比企业的范围。但选择标准不宜过多,过多标准会使入围的企业过少,不仅会影响相对业绩评价的使用效果,还会导致管理者的共谋行为或破坏性活动,增加代理成本。反之,选择标准过少会导致入围企业数量过多,大量的企业信息会增加观测成本。故在确定可比企业范围是需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谨慎确定企业选取标准。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业绩评价相
12、对业绩评价二、相对业绩评价的应用二、相对业绩评价的应用(二)绩效指标的选择及权重(二)绩效指标的选择及权重 相对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的财务指标基本区分为市场价值指标和会计收益指标两种类型,其中市场价值指标最能符合企业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但由于资本市场不充分有效,且存在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仅依靠市场价值指标衡量企业业绩有很大局限性。现实中更多采用会计收益指标来评估绩效,可以减少管理者可控范围之外的噪音影响,但会计收益指标容易受到管理者的认为操纵,忽略企业的长远利益。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绩效评价指标除了财务指标还应考虑非财务指标,通常为客户满意度、产品与服务质量、市场占有率、以及
13、员工满意度等,引入非财务指标能加强企业对未来其概况的预测,避免了单纯使用财务指标造成的滞后性。但因非财务指标难以量化,应用时应对指标进行明确定义,使指标具有可操作性。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业绩评价相对业绩评价二、相对业绩评价的应用二、相对业绩评价的应用(三)相对业绩评价的标准(三)相对业绩评价的标准 相对业绩评价标准一般来源于行业标准或以某种方式构建的业绩标准。具有挑战性但可以达到的相对业绩标准具有激励作用,对组织有利。经理人在
14、选择相对业绩标准时会出现自我服务行为,无论是市场、行业或是自我构建的业绩标准都会有明显低估的偏误,从而告高估自己的相对业绩。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业绩评价相对业绩评价三、相对业绩评价的影响因素三、相对业绩评价的影响因素 根据权变理论,相对业绩评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因素、组织特征因素以及个人特征因素三个方面。(一)外部环境因素(一)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相对业绩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状态和公司竞争战略、外部共同不确定性以
15、及所处的行业特征。(二)组织特征因素(二)组织特征因素 影响相对业绩评价的组织特征因素在于公司规模、公司治理特征以及公司实施成本问题。研究显示,相对业绩评价的使用和公司国模以及公司治理情况呈正相关关系。(三)管理者个人特征因素(三)管理者个人特征因素影响相对业绩评价的管理者个人特征因素在于管理者对声誉效应和棘轮效应的关注、管理者规避市场风险的成本、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者的权利。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业绩评价相对业绩评价四、相对业
16、绩评价的系统后果四、相对业绩评价的系统后果(一)组织和个人的经济后果(一)组织和个人的经济后果从企业层面上来看,相对业绩评价能后改进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风险承担,而不减少对代理人的激励。从代理人角度来看,可以给代理人以更强的激励,而不增加其额外风险。从股东角度来看,相对业绩评价可以保护股东在市场或行业繁荣时不超额制度管理者薪酬,同时保护管理者在市场衰退时不被抵付薪酬。相对业绩评价能够使管理者更关注企业的资金有效配置、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公司的资本结构与风险控制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等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利的方面。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业 绩 评 价 与 激 励 机 制 ,中 国 人
17、 民 大 学 出 版 社,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 0 2 12 0 2 1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业绩评价相对业绩评价四、相对业绩评价的系统后果四、相对业绩评价的系统后果(二)代理人的心理和行为(二)代理人的心理和行为 企业实施相对业绩评价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一些好处。当代理人意识到他的业绩会通过与其他人比较进行评价时,能够提高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消除社会惰性,多数情况下,努力程度的提高更多是通过相对业绩信息的感知过程来实现的,因为建议激励制度的设计者考虑引入感知过程来改善代理人业绩。但企业实施相对业绩评价之后,可能会加剧代理人之间的竞争。极端的个人主义竞争和过度竞争会导致出现不良的心理问
展开阅读全文